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应急产业成熟度评价研究
第719期 作者:□文/梁悦妍1 赵 咪2 胡泽茜2 闫凯鸽2 杨乃定2 时间:2023/12/16 17:02:19 浏览:488次

[提要] 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频繁发生的突发事件成为全球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明确应急产业概念和特点,建立应急产业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组合赋权模型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赋权,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应急产业成熟度评价模型,并以陕西省应急产业为例完成应急产业成熟度评价应用研究。

关键词:应急管理;应急产业;产业成熟度;组合赋权;未确知测度理论

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重点项目:“陕西省应急科技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编号:2020KRZ019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31

21世纪以来,全球每年都会因突发事件造成惊人的损失,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也严重影响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我国,自“非典”发生起,党和国家就开始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先后发布诸多政策文件加强应急产业建设工作,对应急产品和应急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推动着应急产业的发展。因此,如何辨识当前我国应急产业发展所处阶段,分析发展应急产业的制约因素,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应急产业成熟度

(一)应急产业的概念及特点。已有研究和国家政策对应急产业的定义主要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其中狭义方面认为应急产业是指满足突发事件发生之时各项应急救援活动对产品、设备及服务的需求;广义方面的应急产业是指为突发事件发生的各个过程服务,包括常态化的预防以及非常态化的突发事件的处置和事后的恢复。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应急产业的成熟度,需要从整体的产业发展角度分析,应选择基于广义的应急产业概念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对应急产业的定义为:为满足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各个阶段,并保障政府及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研发、生产、销售的产品或服务的相关经济活动的集合,而该集合包括从事相关活动的企业主体或组织,也包括其从事的相关经济活动的结果。

应急产业与一般产业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不同之处在于,应急产业需满足政府及群众在面对非常态化的危机和突发事件时对基本安全的需求,相关产品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公共物品的特殊属性会导致其相关产业产生市场失效的情况。结合应急产业定义以及社会和公众对其的需求,可以总结出应急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存在单一的共用技术,且技术的发展阶段各不同,提供的产品具有双重属性,具有需求刚性,市场失效现象突出且风险性高。

(二)应急产业成熟度。在韦伯特词典中“成熟”被定义为达到完全自然成长或最大发展的状态。“成熟度”是描述某种能力或发展随时间的推移而提高的程度,一般是由不成熟变为成熟的过程。“产业成熟度”的概念最早由中国工程院新兴产业战略研究课题组提出,用来评价和度量产业从诞生到成熟发展过程的量化标准,通过构建成熟度模型识别新兴产业从诞生到成熟的整个演变形态。如,2017年孙旭东等将产业成熟度方法扩展到能源产业,基于多技术和多产品视角建立了能源领域产业成熟度模型;葛毅等结合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产业规模大、技术导向性、产业链延伸、政策导向性等特点构建了智能电网产业成熟度模型;2019年孙旭东等在原本产业成熟度评价中加入了高质量发展成熟度的评价形成了绿色低碳新兴产业成熟度模型。目前已有研究对产业成熟度模型的构建主要从产品、技术、市场三个方面展开,适用于一般新兴产业的成熟度评价。

本文应急产业成熟度是指评价度量应急产业从诞生到发展整个过程的量化标准,主要是衡量其满足公众及社会对于公共安全需求的能力。

二、应急产业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应急产业成熟度等级划分。在以往对产业成熟度的研究中,王礼恒将其成熟度等级划分为:萌芽阶段、培育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没有考虑产业的衰退期;孙旭东等在研究绿色低碳新型产业成熟度时采用了语言表述成熟度的方式,将成熟度等级设计为成熟、较成熟、较不成熟和不成熟四个等级。

应急产业作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的产业支撑,随着人类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其发展到成熟阶段之后,会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优化。因此,结合新兴产业形成的过程模型、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以往的研究成果以及应急产业的特点,本文将应急产业成熟度分为五个阶段:萌芽阶段,以技术转化为主导,主要活动是开展基础技术转化和研发,判断值为1;起步阶段,以技术应用为主导,产品取得了商业化应用,判断值为2;成长阶段,以市场为主导,产品和服务的销售量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的增长,判断值为3;成熟阶段,以产业链为主导,行业得到标准,判断值为4;成熟优化阶段,技术创新推动,产业优化,判断值为5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结合应急产业的概念和特点以及现有相关研究,本文从产品成熟度、应急科技创新能力、市场成熟度、产业政策环境和社会影响五个方面建立了应急产业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图1

三、应急产业成熟度评价模型

在构建应急产业成熟度评价模型时,由于单一赋权方法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权重来源和评价结果准确性的组合赋权方法。根据组合权重与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相对熵之和最小的原则、被调查者的反馈结果之间的相对熵最小的原则,以及权重应该满足的基本要求,构建了组合赋权模型。之后,在组合权重的基础上,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了应急产业成熟度评价模型。

(一)组合赋权。本文选择G1赋权法为主观赋权法,熵权法为客观赋权法。评价应急产业的成熟度是为了真实地展现某地区应急产业的发展情况,在赋权时,如果只考虑组合权重与主客观权重之间的偏差,会使权重相对片面,应在考虑组合权重与主客观权重偏差的同时,结合权重与评价目的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选取组合权重与主客观权重相对熵最小原则和评价结果熵最小原则两条原则来指导组合赋权的结果。组合赋权模型构建方法具体如下:

评价过程中,设共有m个被调查者,t个评价参数,n个评价指标,第i个被测对象对第j个评价指标的评估值为fij,则决策矩阵记为F=fijm×n

G1法权重向量为wzwz=wzj|j=12,…n),■wzj=10wzj1;客观赋权法权重向量为wkwk=wkj|j=12,…n),■wkj=10wkj1。组合赋权得到的权重向量记为ww=wj|j=12,…n)。

构建组合赋权模型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组合权重与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相对熵之和最小;

2、被调查者的反馈结果之间的相对熵最小;

3、组合赋权法得到的权重上下限为单一赋权法权重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4、组合赋权法得到的权重和为1

基于此,目标函数表示为:

■■■wjln■■■■pivln■ (1

其约束条件为:

minwzjwkj)≤wjmaxwzjwkjw1+w2++wn=12

上式中有两个目标函数,属于双目标规划问题,为方便运算,可利用加权法、混合法、约束法将模型转化为单目标规划问题,本文选择加权法将模型由双目标规划问题转化为单目标规划问题。基于此,上述模型可被优化为:

minfw=α■■wjln■+β■■pivln

s.t.minwzjwkj)≤wjmaxwzjwkjw1+w2++wn=13

其中,α+β=1,α和β的取值可由专家确定,本文中取α=0.7,β=0.3

上述单目标函数中,有两个自变量wpiv,其中第一个自变量w为组合权重向量;第二个自变量piv为第i个评价对象的成熟度等级未确知测度值占所有评价对象成熟度等级未确知测度值的比例,piv可用组合权重向量w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进行计算,即可用组合权重向量w表示,因此上述单目标函数的优化问题是关于组合权重向量w的带约束函数最小值优化问题。

(二)应急产业成熟度评价模型构建

1、评价空间建立。在本文所建立的应急产业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中,含有五个评价因素,分别为产品成熟度、应急科技创新能力、市场成熟度、产业政策环境和社会影响,每个评价因素之间及其内部指标都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可以将应急产业成熟度的因素空间记作X

X=X1X2X3X4X5

其中,X1X2X3X4X5分别表示产品成熟度、应急科技创新能力、市场成熟度、产业政策环境和社会影响五个评价因素。每一个评价因素下都有对应的评价指标,同理可以写出各评价因素的指标空间。五个指标空间中,每个指标都有l个评价参数,记Iijr为第i个评价因素的第j个评价因素指标的第r个评价参数,xijr表示评价参数Iijr的实测值。则可以将评价指标Xij的评估值Xij表示为:

Xij=■■xijr4

根据实际问题建立包含u个评价等级的评价空间C,记为:C=c1c2,…,cu

其中,{c1c2,…,cu}是评价空间C的有序分割,即c1c2>…>cuc1c2<…<cu。设bv表示评价参数属于第cv等级的标准值,可以将评价参数Ir的分类标准矩阵表示为:

c1 c2   cu

A=b11 b12b1ub21 b22b2u… … … …bl1 bl2blu=brvl×u

本文将应急产业成熟度分为五个阶段:萌芽阶段、起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成熟优化阶段。则评价空间C可记为:

C=c1c2c3c4c5

在实际应急产业发展过程中,cv+1cv发展程度更高,即cvcv+1

2、构造单指标未确知函数。设μijv表示第xij个评价指标评估值属于第cv个评价等级的程度,即μijv=μ(xijcv),可以构造单指标未确知测度函数如下:

xijbij1,则取μij1=1,μij2=μij3==μiju=0

xijbiju,则取μiju=1,μij2=μij3==μiju-1=0

bij1xijbiju,则取

μijvx=bijvxbijv+10 xbijv+1μijv+1x=0 xbijvbijvxbijv+15

结合各指标的评估值和未确知测度函数,可以计算得到每一个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值,构成单指标未确知测度矩阵Bi

BiBi1Bi2Big==(μijvg×u6

3、多指标综合测度。设第i个评价因素的权重向量为Wii=12345),则可以将每个评价因素的未确知测度向量Ai表示为:

AiBi×Wi7

最后结合评价目标的权重向量和评价因素的未确知测度矩阵,求得应急产业成熟度的综合测度向量μ:

μ=A×W=(μ1,μ2,μ3,μ4,μ5) (8

4、综合评价分析。由于在未确知测度评价过程中评价空间cv具有有序性,因此本文采用置信度识别。设λ为置信度λ>0.5,本文取λ=0.6,则:

v0=■[(■μiu)≥λ](9

即认为研究对象属于第v0个评价等级cv0

四、陕西省应急产业成熟度评价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内陆腹地,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中部,是连接中国东、中部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向西开放”的战略前沿和自贸区省份,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其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以高端装备制造业、轻工业以及电子信息产业为三大主导产业。同时是中国重要科教高地之一,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大量的高学历人才。综上所述,陕西省具备很多发展应急产业的优势,包括地理位置、科研能力、产业基础等。在国家的重视以及大力推动之下,陕西省有规划在建的促进应急产业发展的平台,有条件借助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以特色传统产业为基础发展应急产业。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对其应急产业成熟度进行研究。

为得到应急产业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主观赋权的权重值,本研究通过向课题组内专家、政府部门和应急产业相关企业的9位专家发放有关《应急产业成熟度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表》的调查问卷。结合组合赋权模型,计算得到最终的各指标赋权值,如表1所示。(表1

同时,向高校及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和应急产业相关企业三类了解或参与应急产业发展的相关人员发放有关《陕西省应急产业成熟度评价调查问卷》的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54份,回收有效问卷45份,回收率为83.3%。根据各指标的实测值判断陕西省应急产业的发展情况。

结合所有被调查者的反馈结果求出的多指标综合未确知测度向量,可以求得评价因素的未确知测度矩阵为:

A=

最终求得陕西省应急产业多指标综合未确知测度向量:

μ*=(0.0110.1800.4740.2770.058

可计算出陕西省应急产业成熟度所属的等级及各评价因素所属的等级:

v0=min0.011+0.180+0.474=0.6650.6}=3

v01=min0.011+0.136+0.4450.336=0.9280.6}=4

v02=min0.016+0.196+0.474=0.6860.6}=3

v03=min0.009+0.219+0.478=0.7060.6}=3

v04=min0.004+0.180+0.525=0.7090.6}=3

v05=min0.016+0.176+0.460=0.6520.6}=3

基于此,可以判断陕西省应急产业目前属于第三级成长阶段,其产品成熟度较高,应急科技创新能力、市场成熟度、产业政策环境和社会影响与产业整体同步。

五、结论

在全球经济日益繁荣发展的过程中,频繁发生的突发事件成为了全球需要面对的问题,这同时也是应急产业发展的机遇。加快推动应急产业的发展,能够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能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本文在应急产业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产业成熟度评价方法的基本理论,建立了应急产业成熟度指标体系,利用组合赋权和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了应急产业成熟度评价模型,最后基于算例对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了应用。相关研究适用于分析各地区应急产业的发展状况,为了进一步推进应急产业成熟度评价方法在战略研究中的应用,需要建设健全的产业数据库以及应急数据库,以便更好地分析某地区应急产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1.西安航天动力技术测控研究所;2.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江小涓.经济转轨时期的产业政策:对中国经验的实证分析与前景展望[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2]郭霞.基于产业集群成熟度的集群风险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产业集群为例[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4.

3]王礼恒,屠海令,王崑声,等.产业成熟度评价方法研究与实践[J.中国工程科学,2016.1804.

4]孙旭东,张博,葛宏志.能源产业成熟度评价方法理论研究[J.中国矿业,2017.2610.

5]葛毅,何悦,谈健,谢珍建.智能电网产业成熟度标准评估模型与方法探究[J.智能电网,2017.0509.

6]孙旭东,李雪松,张博,彭苏萍.绿色低碳新兴产业成熟度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0.2202.

7]曾路,汤勇力,李东从.产业技术路线图: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路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8]张会恒.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J.财贸研究,2004.1506.

9]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601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