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市场/贸易
艺术品电商平台第三方鉴证服务探讨
第708期 时间:2023/7/2 9:06:17 浏览:275次

□文/李 晟1 韩 帆2

[提要] 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当前艺术品交易市场发展需要着眼世界前沿技术和未来战略需求,要通过先进图像采集、比对、区块链等技术服务艺术品溯源认证产业,解决艺术品市场诚信交易问题,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使科技服务文化产业,形成真正的文化科技融合场景,推动我国民间艺术品文化市场繁荣发展。本文通过PEST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模型,针对艺术品市场互联网交易模式下溯源认证工作对交易场景进行维权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艺术品;电子商务;溯源认证;平台维权

基金项目:2021年度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智库成果培育项目:“粤桂协同发展框架下新就业形态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编号:ZK2021001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1014

艺术品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我国艺术品二级交易市场成熟度较高,具有稳定的市场体量与交易额。艺术品、尤其是中国传统技艺的艺术品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民间艺术品交易的蓬勃发展将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对于建立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艺术品经营市场依旧持续在小范围群体之中发展,面对的依旧是小众人群,平台经营能力不专业,依然持续在平台销售产品阶段,竞拍、团购、闪购等营销方式均可通过客户端平台进行实施,这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民间收藏爱好者的参与难度,但没有解决艺术品市场流通性的根本问题。艺术品有价无市,信息不对称、无法维权等问题依然存在,不能根本转变艺术品市场的流转和向大众推广的格局转变。本研究希望通过利用当下主流的电子商务形式,打通民间艺术品流通信用机制,对文化艺术品市场发展和文化艺术品交易机构提出新的要求,同时在互联网营销模式下,推动中国传统艺术品的流转需要对传统文化产品的营销模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我国艺术品交易市场现状

近年来,艺术品持续受到市场认可,一方面由于政府对文化艺术行业的大力支持以及社会资本对艺术品行业的投入,艺术品市场发展迅速,市场保持稳定上升态势,北京艺术品市场尤其是书画市场在全国地位举足轻重;另一方面中国社会民众财富聚积,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艺术品在民间的流转形式始终没有形成健康的产业形式,“打眼、吃亏、交学费”情况比比皆是,行业内不认为是欺诈行为,而是认为购买方缺乏知识应该受骗,而买方也往往自认“打眼”,缺少维权意识,也缺少维权渠道和第三方鉴定机构。再者由于科技不断发展,书画、陶瓷等艺术品越来越容易遭到仿制,为保证这些作品的来源和唯一,维护市场秩序是当务之急。

艺术市场具有门槛高、信息不对称的特点。眼学鉴定专家表示科技鉴定代替人眼鉴定的时代已经来临。艺术品的真伪及价值判定是刚需,但目前艺术行业90%的交易依靠眼学鉴定,10%是如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国营仪器检测机构。市场鉴定评估市场乱象丛生,各类“专家”充斥市场,没有资质、没有经验、没有品类专业能力的专家比比皆是,许多普通消费者认为专家什么都可以鉴定,但是往往专家也是在某一领域或者几个领域里面才有鉴定水平,比如珠宝玉石品类鉴定专家可能不会看书画品类,会看陶瓷品类的专家不会看木器、非遗工艺美术产品等。只有擅长不同品类的专家,对品类才有鉴定指导意见。鉴定是个复杂又专业的领域,需要两位专家并且结合科技手段的佐证才能初步分析确定的工作,作为互联网平台来说,只看模糊的几十秒钟视频或图片、没有实物查验与研究分析,一秒钟既能分辨真假的“综艺表演”式鉴定,是对行业的不负责任。

鉴定工作往往拥有很高的技术门槛、各专家的学术造诣要求和严谨的查验逻辑均需要经验依据。另外,还存在某一领域内的学术争议未能得到认同,鉴定环节的总体时间长,争议大,鉴定结果与实物之间的联系弱,并不适用于艺术品平台的经营逻辑,所有平台的艺术品销售发货前均进行鉴定环节,显然也是不现实的,那么以鉴证溯源的方式留存艺术品唯一识别的身份信息,证明“此物是此物”,保证发货物品与平台露出的物品是同一件即可解决艺术品电商的维权问题。

二、艺术品鉴证的意义

鉴证的核心特质是用定权、定制、定价的艺术品鉴证服务实现为市场增信、增量、增值的目标,为艺术品制作独一无二可查的“身份证”,才能做到信用的传递。艺术品鉴证横跨艺术交易和检验检测两大千亿级市场,国内艺术品市场大、总量多、人口红利,未来空间大。目前,我国艺术品市场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构建诚信市场机制,让消费者买到与价值相符的艺术品,让资本和机构敢于参与艺术品投资。而艺术品行业一直存在的痛点是溯源、真伪和价值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买不到与价值相符的作品。我们认为鉴证本质上是信用的背书,通过鉴证行为,帮助作品确认此物是此物,从而使作品在流转过程中传承有序,有利于作品实现交易价值。

目前,通过调研研究认为,只有艺术品各交易平台均打造自己的交易溯源维权平台或授权权威的艺术品鉴证服务机构作为中间维权纠纷的判定方,串联各方资源,进行独立于各环节的资源整合,通过鉴证溯源、科学鉴定、专家经验鉴定、价值评估等工作才能打造艺术品交易健康生态,让消费者敢消费,有权可依、有源可溯,促进文化再消费,提升艺术品交易市场交易活性。

三、当下艺术品电商平台经营模式分析

本文通过PEST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模型,针对艺术品市场互联网交易模式下的经营模式分析,调研电商平台。

(一)艺术品B2CC2C平台电商。例如:淘宝网、京东艺术等。此类平台的主要问题包括:(1)销售作品不是核心产品;(2)交易群体不是核心投资人;(3)无法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关键问题;(4)缺乏鉴证溯源等核心技术等。

(二)艺术品社交电商模式。例如:东家平台、文玩迷平台、天天鉴宝平台等。此类艺术品电商交易平台的主要问题包括:(1)客户转化率偏低,流量大但成交量偏低;(2)与主流交易市场和群体不衔接;(3)持续经营能力压力大;(4)缺乏商业模式关键性创新等。

(三)当前艺术品电商平台蓬勃发展拥有许多新机遇,商家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定向艺术品交易平台、垂直电商平台等各种方式,进行文化和商品传播,但是同时也有很多问题。一是商家利用网络之便进行虚假宣传,平台发布图片与买家实际到手货物货不对版,直播时运用特殊美好效果和专用灯光将艺术品、首饰类产品进行视觉效果美化,而离开了平台“特效”,买家收到货后发现实际远不如宣传的效果,部分商家以艺术品为特殊商品为由不支持退换货,部分商家虽然支持退换货但退款麻烦,有些顾客因为价格不是特别昂贵选择接受。这种虚假宣传的方式导致网络销售艺术品、首饰等品类市场混乱,消费者不敢下单购买。二是部分不法商家以真品进行宣传,以假货来进行交付,许多高仿货品普通消费者无从辨认。消费者产生怀疑找到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鉴定,出具鉴定意见后想进行维权,又因为鉴定这一环节需要较长时间,容易导致商家以超过固定时间等原因不认账。另外,目前市场并没有针对艺术品鉴定检测的相关标准,各检测鉴定机构众多,尽管买家出具鉴定意见书,商家也不认可鉴定机构,也导致无法维权。三是部分买家在有第三方平台管理较为严格的平台进行恶意交易,以假货、其他货返回商家进行退款,商家收到货后不予退款,平台进行介入处理,有一定几率会判定商家退款,但由于艺术品的特殊性,商家举证后平台也有可能不认可,造成商家损失。

四、艺术品电商平台溯源鉴证项目未来发展趋势

世界范围来看,艺术品市场总量大,交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艺术品交易需受到市场认可。一方面由于政府对文化艺术行业的大力支持,以及社会资本对艺术品行业的投入,艺术品市场发展迅速,市场保持稳定上升态势;另一方面中国社会民众财富聚积,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国内文化产业每年超过2.5万亿元的体量,其中有至少2%是鉴证成本,市场需求接近300亿元。

鉴证评估是艺术品交易的关键环节,没有专业背景经验的投资人和投资机构,对于第三方鉴定评估的依赖度高。但目前艺术市场缺乏第三方鉴证机构的信息平台;专家鱼龙混杂、机构缺乏透明公正的评价机制。应用于艺术品的交易环节其主要的模式探索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服务体系创新。基于特色艺术品产业发展模式创新,重点围绕“名人、名品、名牌”的“三名”模式,整合特色资源,形成产业聚集;基于“互联网+系统+艺术品”的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基于综合性服务系统,用互联网机制构建艺术品的生产、交易、消费、服务等体系。

(二)应用创新。应用艺术品特有IP元素,进行产业链延展开发艺术衍生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授权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以现代人的实用角度出发,融入艺术品特色的IP设计,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中国传统艺术,了解中国艺术品文化,将时尚融入传统文化产品设计,满足当下各类消费群体的个性化消费需求。

(三)科技创新文化产业。基于当下的新技术包括设备、互联网、区块链、图像技术、分析技术等,将新技术融入艺术品市场交易的模式创新。在互联网平台模式中将创新的艺术品确权、确真等关键信息融入互联网系统的电商经营模式之中,基于艺术品平台自身的大数据体量,延展开发服务业销售模式的增值服务系统技术、将科学鉴定与备案技术内嵌至艺术品销售环节之中,形成产业新业态。例如,闲鱼平台的验货宝模式,在闲鱼平台的奢侈品交易中,由平台指定的第三方机构介入,作为真伪的鉴定方出具鉴定报告,如果交易商品真伪产生问题,买卖双方均可操作停止交易,避免双方的经济损失。艺术品的交易虽不同于奢侈品,但溯源环节同样适用于艺术品交易流转的维权、保障体系。同时,溯源鉴证服务也会进一步推进中国艺术品产业科技化的进程。

通过以上三点,说明艺术品产业在我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发展现状,艺术品鉴证的需求将会大增。

五、艺术品电商平台产业发展建议

当前消费者在平台购买艺术品最大的障碍依旧是真伪难辨,维权艰难。消费者拿艺术品找鉴定机构或专家鉴定,结论如果是赝品,消费者找到卖家维权,卖家表示承认专家意见,但卖家无法确认购买后买家是否调包。对于艺术品电商平台所出现的这些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议出台电商平台销售时的特效使用规定,包括禁止在艺术品销售渠道使用“磨皮、美颜、颜色柔化”等特效。直播间或销售平台宣传图拍摄时的灯光要明确要求禁止使用“紫光、黄光、高强光”等能对艺术品本身造成视觉误差的光源进行直播或拍摄。相关部门要出台艺术品网络平台销售的相关灯光、特效的使用标准,让消费者看到更为接近实物的产品。

(二)建议网络平台销售的艺术品均一物一图,另标注特殊识别性部位图。商家在发货时进行第三方溯源认证,如买家出现异议即可向第三方溯源机构进行复检,进行维权。建议各平台建立溯源认证中心或与第三方溯源服务机构联合服务,旨在引入区块链技术,提供艺术品身份溯源功能,用图像溯源+区块链存证+鉴定意见上链,全面为艺术品证明。

(三)商家在发货时进行溯源认证。当货品退回,产生纠纷时即可用于复检平台举证,从根本上防止出现恶意退货的情况,保障商家利益。通过溯源服务更可以全面推动当代艺术品市场的诚信体系建设,全面推行中国艺术品鉴证备案,为艺术家、交易机构、收藏家服务,能够更加规范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秩序,让市场更加诚信可靠。

艺术品、工艺品是特殊的商品,暂无鉴定标准,那么就急需要商品溯源确权,通过公正科学的第三方溯源机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每一件交易的艺术品保存商品信息,用于维权以及版权保障等。溯源鉴证不仅能够保障消费者知情权,还可以联通政府监管的功能,通过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将鉴定意见与溯源信息绑定,解决专家鉴定意见与实物不匹配的问题,更能解决互联网模式下买卖双方认为“货不对版的问题”,促进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研究分析认为,溯源认证是非常适合互联网艺术品交易的维权方式,可以帮助平台进行定责判决,对于当代艺术家作品也可起到非人工鉴定作用,降低鉴定成本,是推进中国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的科学路径。

(作者单位:1.广西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2.广西师范大学中国新业态发展研究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1]智研瞻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2022-08-08.

2]李云.习近平文化强国战略的定位、架构与原则方法[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802.

3]西沐.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的模式创新分析[EB/OL.新浪收藏,2017-04-1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51647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