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吉林省红色旅游沉浸式体验探析
第708期 作者:□文/张 欣 时间:2023/7/2 9:17:20 浏览:274次

[提要] 近几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吉林省红色旅游产业陷入低谷期,但也为红色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窗口期。沉浸式旅游、体验式旅游、VR+旅游等具有特色的旅游形式正成为旅游行业的新型模式。但是,当前沉浸式旅游在应用中仍面临不少问题,造成应用效果不理想,游客体验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科学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才能充分发挥沉浸式模式在红色旅游中的价值,推动吉林省红色旅游产业升级转型。

关键词:沉浸式旅游;红色旅游;共同富裕

本文系中共吉林省委党校课题:“新发展阶段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研究”(编号:2021LZ06)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1019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旅游产业也被赋予了重要的使命,成为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成为加速推进乡村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转变的重要推动力,成为地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依托。近几年,吉林省传统的旅游模式随着高铁开通、宣传渠道的打通以及政府政策和资金的倾斜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虽然传统的旅游模式在视觉上满足了人民的旅游需求,但是却无法在情感上赢得游客的共鸣,尤其是红色旅游资源的历史性需要以身临其境的代入感才能感受到那段艰苦岁月的不易,才能深刻了解红色旅游的爱国主义本质。而沉浸式是以环境为媒介,以满足受众情感为目的,营造一个“环境++情感”为一体的环境氛围,从而使得人与环境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在旅游行业中,沉浸式体验成为一种新兴模式,既有助于深度开发旅游资源,又能产生交互式情感共鸣,有利于加深游客对旅游景点的体验感,尤其在红色旅游产业中,沉浸式体验成为一种最重要、效果最好的旅游模式,让原本是旁观者的游客摇身一变成为参与者,进一步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可见,探索沉浸式旅游成为深度挖掘旅游资源的突破口,结合吉林省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更将成为吉林省红色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

一、沉浸式旅游的主要特点

相比较传统旅游模式,沉浸式旅游更注重游客的参与感,通过现代化设施、服化道以及精心设计的活动环节调动游客的视觉、听觉以及触觉等,让游客能够在游览的过程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沉浸式旅游在吉林省红色旅游中应用能够让游客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旅游的快乐和红色旅游独有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沉浸式旅游具有目的性。沉浸式旅游的主要特点在于目的性,目的性指的是通过沉浸式旅游想要达到的目标。明确了目标之后则会使得沉浸式旅游更具有针对性和效率性。例如,吉林省的红色旅游主要是关于东北抗日联军的英雄事迹,通过沉浸式旅游方式使得游客更深入了解东北抗日史,了解在极端的自然条件和军事条件下东北人民为抗日做出了哪些艰苦卓绝的斗争,通过亲自探查密营、吃抗联饭等方式让游客了解当前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因此,在明确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采取沉浸式旅游方式能够使游客获得更好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二)沉浸式旅游具有交互性。传统旅游模式中人与景点的交互仅停留在表面,游客通过拍照、观看、听讲解等方式获得景点的信息,从而建立起与景点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缺乏感性,缺乏对于景点人文精神的深度理解,尤其是红色旅游资源背后的英雄人物和事迹仅仅用“说”的形式不能充分展现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和精神。而沉浸式旅游的交互性使得游客与景点之间建立起更为密切、更为深入、更为全面的联系,通过交互式语言和活动设计让游客置身于那段红色历史之中,才能生动地还原艰苦卓绝的抗日史,才能展现出红色旅游的意义。

(三)沉浸式旅游具有差异性。每一个景点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征,包括人文特征和自然特征,沉浸式旅游基于景点的自身特征进行设计,例如长白山的红色旅游强调自然环境的险恶、长春市的红色旅游强调城市中敌人的凶残、延边州红色旅游强调少数民族参与抗日的特殊性等。由此可见,沉浸式旅游放大了各地区的景点特点,展现出吉林省各地方红色旅游的差异性和特殊性,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红色旅游服务选项,丰富了吉林省红色旅游的种类和内容,有利于整体性提升吉林省红色旅游的质量。

二、沉浸式体验在红色旅游中的作用

沉浸式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模式,扩展了旅游行业的发展新模式,使得传统红色旅游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在红色旅游中采取沉浸式模式不仅能够打破红色旅游的现实格局,还能够满足旅游的差异化文化需求,增强游客与景点之间的黏性,使得游客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红色精神的内涵。与此同时,在红色旅游中采取沉浸式模式需要大量的实物和非实物装备,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了共同富裕。

(一)沉浸式旅游创新红色旅游的现实格局。吉林省是东北抗日的主战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包括红色文化活动、英雄人物、英雄事迹以及红色纪念地等。当前,吉林省开展红色旅游主要依托党性教育、传统课堂讲授以及红色影片等,游客通常是被动接受讲解员的红色故事讲授,虽然部分优秀的讲解员能够声情并茂地向游客们讲授红色故事,但游客依然无法真实地感受到革命先烈所面临的真实场景。例如,杨靖宇将军作为东北抗联的优秀将领,在牺牲之前与侵略者在冰天雪地中周旋了数日才因体力不支而英勇牺牲,真实的冰天雪地仅仅依靠口述是无法完全还原真实场景的,也就削弱了红色教育的效果。采取沉浸式体验模式就能够有效解决代入感不足的问题,尤其充分利用VR+AR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游客打造一个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场景,让游客感受革命英烈的存在空间,加深游客对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的理解,强化了红色资源与游客的良性互动。

(二)沉浸式旅游满足游客的红色文化需求。吉林省的红色旅游产业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观光、游览阶段,对红色旅游资源的理解和感受也仅仅停留在初级阶段。对于拥有丰富历史底蕴和文化底蕴的红色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其价值是扩大红色旅游文化产业、打响吉林省红色旅游文化名片的重要举措。采取沉浸式体验模式能够为不同需求的游客带来多元的旅游体验,尤其在疫情期间,跨省旅游由于客观因素受到了严重影响,而沉浸式旅游通过全息影像、ARVR等信息技术手段将吉林省的实体化红色旅游资源变成数字化,让游客能够足不出户地体验到吉林省红色文化的熏陶,实现吉林省红色旅游文化传播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有利于全国范围内了解吉林省、了解吉林省的东北抗联文化和爱国主义文化。无论是线下或是线上的沉浸式旅游都实现了吉林省红色旅游资源价值的深度挖掘,为吉林省的红色旅游带来了更大的附加值,促进了吉林省红色旅游产业的向好发展。

(三)沉浸式旅游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红色旅游作为地方旅游产业的重要一环,已经成为吉林省各地重要的经济收入手段,发展红色旅游能够促进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提升当地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而采取沉浸式旅游模式需要引入新的硬件设施和人员,例如引导员、服务站、化妆师等,为更多附近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和辅助性产业,例如特色文化产品和食品,充满红色文化的酒店、餐饮行业等,显著地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收入和居民的经济收入,提升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三、沉浸式体验在红色旅游中应用面临的问题

(一)观念滞后导致接受程度不高。沉浸式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模式,在乡村旅游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是乡村旅游模式升级创新的重要举措,但对于传统的红色旅游而言,沉浸式旅游仍存在应用上的“水土不服”,主要表现为当地观念滞后导致对沉浸式旅游接受程度不高。拥有红色旅游资源的地方通常都是革命老区,人民群众观念传统且拥有淳朴、善良的品格,但对于新鲜事物接受程度不高,认为沉浸式旅游是对红色旅游遗址的亵渎,是对于红色旅游文化的破坏,尤其部分游客素质不高导致在沉浸式旅游体验过程中存在随手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甚至破坏红色旅游遗迹的情况,导致在红色旅游中应用沉浸式模式遭遇重重阻碍。

(二)硬件设施不足导致沉浸式旅游发展受阻。相比较传统红色旅游只需要讲解员,沉浸式旅游则需要专业性的软硬件设施作为支撑。例如,ARVR技术和设备能够将静态的红色旅游资源变为动态的互联网资源,扩大红色旅游资源的受众范围,但ARVR设备成本较高、需要专业的人员操作,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各地区红色旅游景区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而且支出之后并不一定能够获得预期的收益,因而会影响沉浸式旅游在硬件方面的更新与完善。在软件方面,沉浸式旅游中的引导员、讲解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相比较传统旅游中的讲解员需要承担更多的工作内容,不仅仅是讲解红色旅游景点的历史故事,而是要通过专业化的活动设计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红色旅游中的历史文化,让游客置身于当时的历史场景中感受革命英烈艰苦卓绝的奋斗,这就需要有专业的人员队伍进行设计和布置。但吉林省各地的红色旅游景点并没有足够的专业化人员为沉浸式旅游模式服务,造成开展了沉浸式旅游也是虚有其表,没有专业化团队运营,轰轰烈烈开始但草草收尾。

(三)活动形式单一,应用效果不明显。开展沉浸式旅游是红色旅游的一种创新举措,不仅能够丰富红色旅游的形式,也能扩大红色旅游的宣传效果,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吉林省红色旅游资源。但当前吉林省各地的红色旅游中应用沉浸式模式的形式单一、内容雷同,造成游客体验感较差,出现了审美疲劳。在吉林省的红色旅游中应用沉浸式模式通常采取“重走抗联路”活动形式,但游客只会在第一次“重走抗联路”过程中感受到新鲜感,重复开展同一活动形式会大大降低游客前往其他红色旅游景区的积极性,严重影响沉浸式旅游模式的应用效果。

四、对策建议

近几年,红色旅游热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青年游客群体被红色文化的精神与内涵深深吸引,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吉林省作为传统的红色革命老区具有先天的区位优势,但当前吉林省红色旅游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造成吉林省红色旅游向游客只是提供单一、传统的红色旅游服务,不仅不利于红色文化的宣传与发展,也不利于当地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因此,在倡导文旅融合的背景下,要加大对红色旅游产业的投入,使得红色旅游满足游客的多元需求,深挖红色旅游的精神内涵。借助沉浸式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一)丰富活动内容,凸显互动属性。吉林省的红色旅游景点不仅承担着传统的自然旅游属性,还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属性,当地革命事迹、英雄人物以及抗战遗址对于游客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因此,要凸显沉浸式旅游的互动性,引导游客深度参与到其中,以红色故事为引导,以沉浸式活动为依托,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吉林省的红色旅游景点或是按照时间线设计活动,或是依托重要事迹为主线,或是以英雄人物的成长史为基本轴线,将红色景区有机串联起来,构建起系统、联动、充满故事性的红色旅游活动体系。与此同时,通过开展舞台剧、原景重现、情景体验、主题教育等活动形式,为不同年龄段的游客提供针对性红色旅游服务产品,加深游客对红色旅游景点的理解和认知,实现游客从旁观者到亲临者的身份转变,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二)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体验深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正逐渐走向民众,尤其是ARVR等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增强沉浸式红色旅游效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历史场景的真实还原,让游客能够置身于其中感受炮火纷飞、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例如,福建省打造的“福建红色文化VR/AR实体体验馆”就是虚拟现实技术在红色文化中的典型应用。因此,吉林省具有代表性的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四平战役纪念馆以及东北沦陷史陈列馆等都应积极引入VRAR等虚拟现实技术,从而让游客能够全方位、深度地体验和学习。此外,将吉林省的红色资源转化为数字资料,通过微信端、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让全国各地的游客能够跨地域、跨时空真实体验到吉林省的红色场景,以信息技术手段扩大吉林省红色旅游的受众面。这种新兴的红色旅游体验模式能够激发游客的好奇心,增强游客的体验深度,增加游客与红色旅游的黏性。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体验感。要想实现沉浸式红色旅游效果最大化,就必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好“硬件”。例如,增加触摸式互动式设备,增强游客的深度体验感,让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处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感受红色资源背后的红色文化内涵。与此同时,要做好声光电等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视觉上、听觉上和触觉上营造特定的文化氛围,让游客能够迅速进入情境,获得深刻的代入感。基础设施建设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要常换常新,通过内容设计调整声光电,既体现红色旅游的历史沉重感,也要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感,从而迎合更多受众群体。

红色文化是吉林省宝贵的旅游资源,是东北抗联英勇历史的见证,深挖红色资源、传承红色精神使得红色旅游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体现其社会价值,而沉浸式旅游模式与红色旅游的有机融合一方面丰富了红色旅游的服务内容;另一方面增强了红色旅游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吉林省红色旅游产业要想实现弯道超车,就需要求新创新,而沉浸式旅游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模式,提升当地红色旅游产业的附加值,促进当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作者单位: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朱莹.沉浸式红色文化教育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J.党政论坛,202205.

2]陈露喜,万逸漪,陈荣强,陀海兰.沉浸式体验在红色旅游景区中的运用研究[J.旅游纵览,202216.

3]王文越.沉浸式体验视角下的红色档案策展研究[J.兰台世界,202205.

4]尹乃加,汪致远,刘隽.新沉浸式兴安红色文旅品牌设计及应用[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05.

5]袁海澜.基于“沉浸式”教学的红色教育实施途径的探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20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607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