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当前我国经济正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国家对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重视达到历史新高,在政策上不断提升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本文选取近六年来研发投入增长率超600%的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案例分析对象,以期探索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变动在企业的实施效应。
关键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实施效应;税收负担;利润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年10月31日
为了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研发创新的积极性,自2015年以来,我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相继出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断地扩宽可享受政策的企业范围,提高加计扣除的比例,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再提高至100%。可见,国家对扶持企业研发创新十分重视,诸多企业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支持。
目前,我国消费电子产销规模位于世界第一,且在5G和AI技术的持续推动下,智能移动、AR/VR/MR及智能家居等设备层出不穷,越发加快了消费电子更新换代的脚步。立讯精密的主营业务就是消费电子产品零部件和组装业务,包括连接器、无线充电、天线等,它作为苹果AirPods核心供应商,独供配件并负责组装,凭借代工业务逐步成为电子制造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为了适应全球市场环境,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立讯精密始终专注于精密制造本业,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那么其在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时会产生什么影响,以及政策变动是否会影响其研发是本文想要研究的内容。
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概述
1996年,我国开始实施技术开发费用税前扣除政策,规定享受技术开发费用政策的范围仅仅限于国有和集体工业企业,这便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前身。随后,国家税务局对相关政策执行口径进行了细化。1999年,国税发[1999]49号文件规定,可享受政策的企业范围扩大到国有、集体企业控股并从事工业生产经营的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2003年,财税[2003]244号文件将享受政策的主体范围扩大至所有财务核算制度健全,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各种所有制的工业企业。2006年,进一步扩大到财务核算制度健全、实行查账征税的内外资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2007年,我国颁布新的会计准则,将研发支出按照研究和开发阶段分别计入当期损益和进行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本文整理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扣除比例的变动,如表1所示。(表1)
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情况介绍
历年来,立讯精密研发投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具体数据见表2。从2016年到2021年末累计投入研发费用217.52亿元,比同类三家上市公司歌尔股份、瑞声科技和信维通讯研发投入总和多出数十亿元,且CAGR达到了48.11%,研发费用投入位居电子行业领先水平。(表2)
立讯精密2016年及2017年的边际成本节约(加计扣除影响额/研发费用)为7.5%,2018~2020年的边际成本节约提高到11.2%,比前两年增长了3.7%,2021年边际成本节约增至15%,是2016年的两倍左右。立讯精密作为高新技术企业,适用15%的所得税税率,其每年的加计扣除金额都由两部分组成,即费用化部分与资本化部分。前者只计算本年研发投入费用化部分,后者要将以前年度和本期研发投入资本化部分在本期摊销额加总,那么,每年的加计扣除影响额=本年加计扣除金额×当年加计扣除百分比×15%。其研发投入呈上升的趋势,但研发费用资本化金额在2016~2021年六年间都为零,这就意味着其加计扣除影响额就只剩下了费用化部分的影响。那么,立讯精密为何把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
根据上述加计扣除影响额公式的罗列,虽然研发支出费用化金额与资本化金额的摊销额最终都能以相同的扣除比例进行扣除,但立讯精密的无形资产除了软件以外的大部分无形资产摊销年限都在十年及以上,无形资产在较长的时间内摊销(不短于10年)会导致扣除的时点不同,对公司的税收优惠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将立讯精密2016年的研发支出进行费用化和资本化税收优惠对比,如表3所示。可以看到,不同的研发支出处理方式产生了税收优惠差额,为0.1亿元。同理得出2017~2021年的税收优惠金额,如图1所示。(表3、图1)
将资本化分期摊销加计扣除额选择中国人民银行近十年三年期存款利率约为3%作为无风险利率进行折现{(P/A,3%,10)}=8.53。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时产生的税收优惠全都高于全部资本化时产生的税收优惠,且2016年、2017年税收优惠金额差距较为不明显,而后2018年税收优惠差距明显加大,到2021年100%加计扣除比例下的税收优惠差额达到历年峰值,这就意味着随着加计扣除比例的提高,企业税收优惠的差额逐渐加大。那么,对于研发投入较多且为制造业的立讯精密来说,将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比资本化更能获得税收优惠。
三、加计扣除政策对税负和现金流的直接影响
税负作为企业必须支付且没办法完全规避至零的费用,在企业的后续发展中至关重要。立讯精密2018年的利润总额为32.82亿元,所得税为4.67亿元,那么实际税负(所得税/利润总额)就是14.23%。以2018年为例,假如不实施加计扣除政策,即加计扣除比例为零的话,那么其所得税是7.5亿元(4.67+25.15×0.75×0.15),从而企业的税负变为22.86%。如若按照目前政策规定的扣除比例100%进行加计扣除时,其所得税是3.73亿元(4.67-25.15×0.25×0.15),企业税负为11.36%。将2016~2021年中各年份立讯精密实施加计扣除政策和不实施加计扣除政策的情况下应交税费对当年利润的影响(应交税费/利润总额)进行计算,如图2所示。(图2)
随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的提高,立讯精密的实际税负与不实施政策时的税负差距不断增大。立讯精密前四年的实际税负一直在13%左右波动,从2020年开始骤降,在2021年实施最新政策以来降至3.95%,但不实施加计扣除政策时的税负始终高于15%,近六年来更是为企业节约税费26.03亿元。可见,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为立讯精密降低税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这里选择现金毛利率(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流入量)来衡量立讯精密的利润质量。比值越高,说明企业可以分担的费用空间越大,价格空间越大,那么利润稳定性越好,利润质量越高,有利于企业竞争和占有市场。相反,比值越小,则说明利润稳定性较差,利润质量越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运用在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减少了企业的税基,使得企业所得税随之减少,最后会减少企业支付的各项税费金额,这最终会在企业的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反映出来。研发支出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在立讯精密的现金流量表中计入“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2019年,其节税金额为4.92亿元,上一年节税金额为2.83亿元。这里假设将企业当年的节税金额全部投入到下一年的研发中,那么下年的现金流出将会增加。立讯精密2019年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为74.66亿元,经营现金流入量为622亿元,那么计算出其现金毛利率是12%。以2019年为例,将立讯精密的现金毛利率在有无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条件下进行对比,若2019年不实施加计扣除政策,那么将会使支付的各项税费金额增加4.92亿元,同时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就会减少2.83亿元,这样就可计算出在不实施加计扣除政策时立讯精密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就为72.57亿元(74.66-4.92+2.83),那么就得到不实施加计扣除政策时的现金毛利率为11.67%。依照上理可计算出各年的现金毛利率,如表4所示。(表4)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在立讯精密研发投入不断加大的状态下减少了企业的税负,使其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研发投入趋势而不受较多的税收压力,并且企业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支出增加,带动提高了经营现金净流量,进而企业现金毛利率得到了增长,改善了立讯精密的利润质量。加计扣除政策保证了企业较低的税负和更高的利润质量,提高了企业面对多变宏观环境的抗风险能力,为公司未来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加计扣除政策对立讯精密研发团队和研发成果的影响
(一)政策对研发团队的影响。立讯精密的研发人员数量一直在稳步增加,具体数据见表5。从增长趋势来看,2016~2021年这六年间增长了376.14%,2018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75%以来,2019年研发人员数量增加了5,546人,是近六年来增长人数最多的一年,而后涨幅渐小,究其原因是其科研人员结构逐渐稳定,在逐步建立较为完整的研发链,加上2021年企业所在区域深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为严重,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增长较前两年来说低一些。从员工占比来看,研发人员占员工总人数的比重保持在9%左右,可见立讯精密在保持高额研发投入的同时也注重加强对研发团队的建立。强大的研发团队将持续深入技术前端进行研发突破,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技术壁垒。每年增长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使立讯精密的产品更新迭代更加迅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始终拥有核心技术与其他同类企业抗衡,提升自己的销售毛利率,进而获得更多的经营资金以赚取更多的利润。(表5)
(二)政策对研发成果产出的影响。立讯精密的有效专利数量截至2021年末为3,090件,比2016年拥有专利数量724件增加了2,366项,涨幅为326.80%,这六年来的专利申请数量一直在不断上升。从2018年1月1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75%以来,至2020年末专利申请数增加了1,176件,比之前所有年份的企业申请专利总和还多,特别是2021年加计扣除比例升至100%,专利申请数量暴涨了951件,占前五年专利申请增长数的67%。立讯精密的营业收入80%左右来自消费性电子,而毛利率较高的是消费性电子、汽车和电脑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其专利大部分是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外观专利申请,这些专利大都服务以上产品。可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的提高促使企业更加注重研发创新,将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加速了企业研发成果的产出。
五、结论
(一)研发投入全部费用化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获取最大程度税收优惠。由于存在资金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立讯精密的研发投入全部费用化可以获取更多的税收优惠。第二,减少未来资产摊销成本压力。立讯精密的研发投入主要分为先期投入和产品迭代投入,前者约占整体研发费用的30%,研发投入的加大让企业为减少未来资产摊销成本压力,均在当期进行了费用化处理。第三,立讯精密盈余充足,能够消化费用。企业的研发资金占毛利的比率近六年来都维持在34%左右,而且立讯精密是AirPods的主要代工厂,在中美贸易战发生以来仍然保持着营业收入和毛利持续增长,只是在增速上面有所放缓,这样看来其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有足够的盈利能力支撑研发活动,不需要通过资本化来减少费用、调增利润,这说明立讯有充足的盈余来负担高强度研发活动。
(二)对税负和现金流的直接影响。对比2016~2021年六年间有无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以及实施最近政策的税负情况,可以看到,随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0到50%再到75%的三次提升,立讯精密的税负差距逐渐加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税收负担。而减少的税负又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出,提高了企业的现金毛利率,从而改善了企业的利润质量。
(三)间接影响研发团队和研发成果。立讯精密上市以来,积极利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进行研发团队建设,逐步建立起业内领先的研发及智能制造团队,研发团队持续深入技术前端,学习探索先进精密制造工艺与产品应用。公司始终践行人才兴业战略,在研发政策的支持下持续完善人才梯队建设体系和人才储备机制。在研发成果方面,企业以核心业务消费电子为中心、汽车和通讯业务为辅助进行专利布局,大力找准研发方向,深入开辟研发路径,取得了丰硕的研发成果。国家对研发的政策支持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企业研发的风险,降低研发成本,企业将自身研发的内推力与外部的政策相结合,有利于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芸,陈蕾.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强度、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价值[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05).
[2]李静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入——基于税收征管的调节效应[J].财会通讯,2020(12).
[3]程瑶,闫慧慧.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政策效应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35(02).
[4]李宜航,许英杰,郭晓,董鑫鑫.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分析[J].税务研究,2022(04).
[5]孙天睿.研发投入对轻资产企业业绩的驱动效应研究——以海思科医药集团为例[J].会计之友,201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