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东阳木雕是我国木雕的代表形式,而纹样则是东阳木雕最独特的标志。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存于虚境的内塑气象、存于实镜的外造构象两个维度解读东阳木雕纹样的文化内涵与主要题材,继而调研东阳木雕文创市场,指出东阳木雕纹样应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剖析东阳木雕文创市场中的问题,并在介绍敦煌文创、徽州木雕文创以及日本文创的基础上,探讨东阳木雕纹样创新应用的对策。
关键词:东阳木雕纹样;文创设计;文化性
基金项目:金华市社科联重点课题项目:“东阳木雕纹样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ZD2022074)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年11月1日
木雕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的雕刻工艺,属民间美术的范畴。我国木雕起源于新石器时期,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木雕与地方文化相融合,形成诸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木雕流派。东阳木雕是我国木雕大观园中的重要一支,萌芽于商周、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已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高涨,文创设计得到长足的发展。东阳木雕在文创设计中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既能丰富文创设计的素材,也能提升文创设计的品质。因此,要加强东阳木雕纹样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
一、东阳木雕纹样
(一)存于虚境的内塑气象。存于虚境的内塑气象是东阳木雕形而上的内容,指东阳木雕的文化内涵。东阳木雕的内塑气象主要有以下三重:
第一,宗教文化。我国的宗教文化主要有源自本土的道教文化和古天竺传来的佛教文化。东阳木雕文化受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的影响较大。魏晋时期是佛教文化在中国广为传播的时期,魏晋以来,东阳修筑了大量的寺庙,仅唐代东阳修筑的寺庙便多达100多座。寺庙修筑推动了东阳木雕的繁荣,也使得佛教纹样,如佛祖纹样、卍字纹样、莲花纹样成为东阳木雕纹样的常见内容。除成体系的宗教文化外,丰富、杂糅的民间信仰对东阳木雕纹样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东阳木雕纹样中同样具有民间信仰的元素。举例而言,文昌帝君为民间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科举时代,文昌帝君信仰广泛存在于全国各地,士子们参加县试、乡试、会试前,多有拜文昌帝君的习俗。东阳木雕中有大量文昌帝君纹样,蕴藏着民间信仰文化。
第二,人文历史文化。东阳木雕纹样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文化。从木雕自身的角度而言,东阳木雕历史悠久,早在唐朝便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备受达官贵人以及民间喜爱。从出土的唐雕东阳木雕中,我们可以看到浮雕、圆雕、阴雕等多种精致的雕刻方法以及多层次的构图。从纹样的角度而言,人文历史文化是东阳木雕纹样的重要来源,东阳木雕纹样中有大量人文历史素材。举例而言,《三国演义》成书后,三国历史故事在民间广为流行,刘备的仁德、诸葛亮的智慧、关羽的忠义受到了民间的推崇,各类建筑中,三国题材的纹样不断增加。东阳城承德堂的琴枋雕塑了大量三国故事,如桃园结义、隆中对、黄忠请战等,凸显了人文历史对东阳木雕纹样的影响。
第三,礼乐文化。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便成为我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而礼乐文化则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礼乐文化本质上属于伦理文化,以导人向为目标,因此有礼教、乐教的说法。从礼教的角度而言,儒家倡导“克己复礼”,将礼作为一切行动的准绳。从乐教的角度而言,《礼记·乐记》说“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强调情感与音乐的对应性,主张以音乐来陶冶情感,涵养情操。东阳木雕纹样中随处可见礼乐文化的身影,最为典型的便是清代的红底鎏金木雕二十四孝图屏风。该屏风以二十四孝为纹样,用木雕的形式展现古代二十四位孝子奉养双亲的故事,体现了“百善孝为首”的礼教思想,具有一定的社会教育价值。
(二)存于实镜的外造构象。存于实镜的外造构象指的是东阳木雕纹样形而下的内容,即东阳木雕纹样的题材。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来看,东阳木雕纹样的题材主要有五类:
第一,动物纹样。东阳木雕纹样中有大量的动物题材,其中既包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动物,如狮子、大象、梅花鹿、鹤、鲤鱼等,也包括神话传说中的瑞兽,如龙、凤、麒麟、貔貅等。动物题材的纹样多见于格窗绦环板、门绦环板上,具有一定的吉祥寓意,如龙凤呈祥、鲤鱼跳龙门等。
第二,植物纹样。东阳木雕中有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题材纹样。举例而言,松、竹、梅不畏严寒,有“岁寒三友”的称谓,象征着高洁、坚贞。东阳木雕常以松、竹、梅为纹样,寓意主人高雅、幽洁的情操。又如,牡丹代表着花开富贵、石榴寄寓着多子多福,均是东阳木雕纹样常见题材。
第三,人物纹样。人物题材是东阳木雕纹样最常见的题材,涵盖神话人物类、历史人物类、文学人物类三大类型。以神话人物类为例,东阳民间信仰多元,以八仙、钟馗、济公为代表的神话人物深受民间喜爱。东阳木雕以神话人物类纹样来表达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朴素愿望。
第四,文字与书法纹样。书法是具有浓厚中国韵味的艺术形式,备受文人士大夫喜爱。东阳木雕中有大量书法题材纹样。这些纹样多见于古建筑的堂匾上,其中不乏书法名家的作品,如托塘村堂匾“九如堂”为文徵明书法、巍山镇滋恭堂的堂匾“大夫第”为林则徐书法。
第五,几何装饰性纹样。几何装饰性纹样是由几何线条构成的纹样,东阳木雕中的几何装饰性纹样主要有云纹、回纹、草木纹、中心式样纹等。
二、现代文创设计与应用调研
(一)东阳木雕文创市场调研及现状分析。东阳木雕文创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东阳木雕纹样能够为文创提供丰富的素材。东阳木雕纹样题材多样、总量庞大,在拓展文创设计素材来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几何题材纹样为例,几何题材纹样是东阳木雕艺人在长期的观察、实践中提炼、整合的具有审美内涵、装饰价值的纹样,涵盖圆形、菱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以及云纹、火纹、水波纹、如意纹、古钱纹、拐子纹等民族色彩鲜明的纹饰。作为东阳木雕中的独特符号,几何题材纹样造型简单、流畅,变化丰富、多端,可以满足不同领域文创设计的需求。其次,东阳木雕纹样能够推动文创事业的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文化供给与文化需求间的矛盾则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形式。高质量的文创产品/服务是文创产业发展的核心,而文创设计则是决定文创产品/服务质量的首要因素。从这个角度而言,东阳木雕纹样在文创设计中应用有助于推动文创产业的良性发展。东阳木雕纹样的应用能够凸显文创设计的文化属性,使文创设计具有更高的文化品质。
当前,东阳木雕纹样的应用现状并不乐观,面临不少问题:首先,东阳木雕自身传承的问题。如同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东阳木雕也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困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木质建筑、器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占比持续下降。木质器物重要性的降低使得依附于木质器物的东阳木雕纹样出现了传承困境。其次,东阳木雕纹样应用的问题。相比于东阳木雕纹样的价值而言,东阳木雕纹样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阳木雕的传承。从应用内容来看,东阳木雕纹样题材丰富,但在文创应用中,仅几何装饰性纹样得到了重视,其他纹样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这使得东阳木雕纹样的应用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从应用领域的角度而言,当前东阳木雕纹样在文创应用中存在着应用领域狭窄的问题,特别是未能应用到信息文创产品中,由此导致的结果便是未能形成集合文创的应用效果,削弱了东阳木雕纹样的应用价值。
(二)纹样与文创设计应用调研。文创产业兼有创意性、文化性双重属性,不仅有助于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推动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也能扩大、优化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国务院要求“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为文创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国家层面的支持下,纹样在文创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一,敦煌文创。敦煌壁画为世界文化遗产,规模巨大,题材广泛,技艺精湛。敦煌壁画为敦煌文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从纹样的角度而言,敦煌文创中的纹样主要有两类:一是飞天纹样。敦煌壁画中有大量飞天造型,她们肢体曲线棱角分明,如“S”形三道弯乃至多曲线的四道弯、五道弯等,特别是直角三位体的“Z”形曲线,最大限度地呈现了人体的结构美,并且飞天手势丰富,如反弹琵琶等。二是藻井莲花纹。藻井莲花纹是以莲花纹作为藻井中心的装饰图案,具有强烈的装饰性效果,被视作敦煌石窟艺术的瑰宝。
第二,徽州木雕文创。徽州木雕为徽州三雕之一,是徽州文化的代表内容。徽州木雕技法多样,注重以圆雕、浮雕、透雕以及凹雕来形成多层雕刻装饰,主要纹样有动物纹、瑞兽纹、人物纹、花鸟纹、建筑纹、博古纹等,如安徽博物院收藏的麒麟仙鹤纹撑拱中的麒麟仙鹤纹便属于瑞兽纹。徽州自然风光秀丽,有名誉天下的黄山,徽州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徽派建筑、徽派版画、徽派刻书等影响广泛。随着旅游业的持续繁荣,依托于文旅融合的徽州木雕文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地域性是徽州木雕文创最鲜明的品质,徽州木雕文创多以具有徽州特色的元素作为文创设计的基点,这使得徽州木雕文创在徽州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日本文创。日本作为发达国家,也是亚洲的文创大国。日本纹样较多,且不同纹样被赋予了特定的寓意。举例而言,麻叶纹是日本常见纹样,麻叶生长对自然环境的要求较低,生命力极强,相应的,麻叶纹被赋予了生命力和健康的内涵,多绣在孩子的衣服上,寄托着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又如,箭羽纹。箭羽纹是日本民族纹样,盛行于江户时代,多用于女儿出嫁时的和服上。此外,日本皇室以及贵族有许多特定的纹样,如宫家共通御纹、秩父宫纹样、梨本宫纹样等。丰富多样的纹样被广泛地应用到各类文创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动漫。作为动漫大国,日本每年均会出品大量的动漫作品及其衍生品,而民族纹样则被有机地融入到了动漫作品及其衍生品中。
三、东阳木雕纹样创新应用建议
(一)和合之美的创新理念。和合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是先秦思想的重要内容,儒家、道家均非常重视“和”的概念,如儒家的“礼之用,和为贵”、道家的“冲气以为和”。管子首次将“和”
“合”二字并举,提出“和合故能习”的观点。和合文化中的“和”指的是和谐、和平,“合”指的是合作、融合,有着丰富的内涵,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和睦相处的人际观、与人和善的道德观等。和合文化对东阳木雕纹样的文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以和合之美创新东阳木雕纹样的应用理念。首先,强化东阳木雕纹样的装饰效果。装饰性是东阳木雕纹样的基本属性。东阳木雕纹样多见于建筑部件、家具以及木质生活用品中。人物、动画、植物等纹样,能够对相关物品起到装饰的作用,使其兼有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从而满足使用者不同维度的需求。在东阳木雕纹样的应用中,要借助多种方式,强化东阳木雕纹样的装饰效果,展现和合之美。其次,凸显东阳木雕纹样的文化内涵。文化性是文创产品有别于其他产品的重要特征,从符号学的角度而言,东阳木雕纹样是一个独特的符号系统,纹样的外在形态,如动物纹样、植物纹样等,是纹样符号的“能指”,而纹样的文化内涵,则是纹样符号的“所指”。因此,东阳木雕纹样具有深刻的寓意性,龙凤纹样寓意吉祥如意,花瓶纹样寓意平安顺遂。在东阳木雕纹样的应用中,要着力发掘纹样的内涵,并将整合、提炼的文化内涵融入到文创产品中,使和合之美不仅体现在文创的外形上,也体现在文创的内在上。
(二)相映成趣的题材选取。东阳木雕纹样题材丰富,且兼有“形同意多样”
“意同形多变”的品质。在实践中,东阳木雕纹样很少单独使用,具有很强的组合性,从组合方式来看,涵盖内部组合、外部组合两大类。内部组合指同一题材纹样内的组合,如植物题材纹样中佛手、桃子与石榴的组合。外部组合指不同题材纹样间的组合,如神话人物纹样与瑞兽纹样的组合、动物纹样与植物纹样的组合。因此,要从东阳木雕纹样自身的特点出发,以相映成趣的题材选取创新东阳木雕纹样的应用。比如,题材整合。所谓整合,指通过整顿、协调的方式,将创意要素有机融合起来,形成新的审美效果。东阳木雕纹样形态丰富多样,要从文创设计的需求出发,做好东阳木雕纹样的内部整合、外部整合。从内部整合的角度而言,可将不同题材的纹样整合到文创设计中,如几何纹样与动物纹样的整合、植物纹样与书法纹样的整合。从外部整合的角度而言,要注重东阳木雕纹样与其他元素,如时尚元素等的整合,使古老的东阳木雕纹样绽放出新的魅力。又如,简化。东阳木雕纹样具有繁复多变的特点,其中人物题材纹样、动物题材纹样更是如此。而现代文创设计多注重简约美。因此,简化也成为东阳木雕纹样应用的重点内容。要对东阳木雕纹样进行概括、归纳,将其他的复杂纹样简化为具有代表性的纹饰图案。并且,在简化过程中要有正确的取舍意识,着力抓住纹样的主要结构与基本特征,将繁琐细腻的内容剥离出去,使简化出来的纹饰既能够保留原来纹样的神韵,又能达到简洁美观的效果。
(三)集合文创的效果应用。当前,东阳木雕纹样在文创应用中面临着应用范围狭窄的问题,对东阳木雕纹样的传承与传播形成了很大的制约。因此,要将集合文创的效果应用作为东阳木雕纹样创新应用的重要内容。所谓集合文创的效果应用,便是将东阳木雕纹样应用到手账、文具、彩妆、潮玩、服装、二次元等各类文创中。以服装为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穿衣风格更为多元化,彰显个性成为青年一代对服装的重要要求。可将东阳木雕纹样,如各类几何装饰性纹样、植物纹样,融入到服装设计中,推出东阳木雕纹样系列服装。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东阳木雕纹样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奇迹。元宇宙是当前最为火热的概念,元宇宙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是在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支持下构建的一种具有沉浸式体验特点的虚拟宇宙。从创世观的角度而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本质上就是一部不断征服自然宇宙的过程。两次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大繁荣,人类社会征服自然宇宙的能力急剧提升,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并未得到充分的释放。因为自然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自然规律,人类社会的任何活动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元宇宙则不然,作为建构出来的虚拟宇宙,元宇宙冲破了自然世界的种种限制,为人类打造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对此,在东阳木雕文创的应用中,要突破传统线下文创的局限性,向线上文创发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东阳木雕纹样在元宇宙文创中的应用,进一步丰富东阳木雕纹样的应用领域。
综上,东阳木雕纹样题材多样,兼有审美、文化、教育、经济等多重价值,在文创设计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因此,要深刻认识到东阳木雕纹样对文创设计的意义,从和合之美的创新理念、相映成趣的题材选取、集合文创的效果应用三个维度推动东阳木雕纹样创新应用。
(作者单位:浙江广厦职业技术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ALEXANDRA JIANG ASHLEY.传统东阳木雕的文化渊源与社会意义[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7.
[2]杜旺旺.东阳木雕传统纹样的文化传承价值及其现代应用研究[J].艺术教育,2018(21).
[3]钱凯一.浙江东阳古建筑木雕纹样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4).
[4]崔茜琳.敦煌藻井莲纹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品牌研究,2021(08).
[5]张帆,张曼.城市革新背景下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发展——以徽州木雕文创化设计为例[J].今古文创,2021(44).
[6]姚乐月.曾侯乙编钟纹饰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9.
[7]金羚.文化叙述下的当代东阳木雕产品设计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7.
[8]黄欣荣,曹贤平.元宇宙的技术本质与哲学意义[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