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新疆兵团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第709期 作者:□文/高 芳 马 琼 时间:2023/7/16 10:13:10 浏览:271次

[提要] 基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数据,从农业资源消耗、农业生产环境污染、农业产出水平等方面共11个指标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对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熵值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法得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个师的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指数,结果表明:在2009年、2014年、201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农业发展水平随时间的推移整体呈下降趋势,整体来看,南疆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比北疆好,且南、北疆的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对此,提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农业发展建议,以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农业;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1125

引言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发展受到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的约束日益凸显,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难以为继,我国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大量研究表明,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农药、化肥投入的不合理,畜牧业生产养殖过程中排放的废弃物等污染加剧,引发的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破坏周围环境,导致农业生物多样性下降,从而直接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从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开始重视“三农”问题,自2004年开始中共中央就“三农”问题连续发布了19个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关于全面提升生态农业质量水平和发展规模,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等具体措施。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提出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我国新时代经济方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农业生态化发展的实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所在,是在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原有基础上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要求。在此情形下,应该如何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农产品质量与数量的有效供给,是新形势下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一。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土地辽阔,且资源丰富,其中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优质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新疆是一个有很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又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对外开放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新疆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条件较差,农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金额较大、整体效益低下,不仅制约了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和广大农民增收,甚至影响到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农业为主,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产业发展较快。但是,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发展面临着农业产业整体收入增长缓慢、面源污染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等一系列问题,在农业相关投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经济效益提高速度较慢。因此,从农业资源消耗、农业生产环境污染、农业产出水平3个方面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对其指数空间变化趋势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对该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的进一步强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综述

生态农业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70年由美国密苏里大学教授William Albreche提出,认为农业生产过程需要以生态为基础。杨文歆(2019)和高尚宾(2019)等学者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做分析,发现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源短缺、供需不平衡、环境破坏、对生态农业认识不全面、技术与能力不完善等多个问题,提出了加强生态农业知识的宣传力度、出台生态农业相关扶持政策、有关部门强化监督等措施促进我国生态农业健康发展。马丽(2018)认为在新时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朱朝枝(2019)以福建省为研究对象,从城市建设、农业发展和自然资源3方面构建了15个指标在内的福建省生态农业功能分区指标体系,采用系统聚类法对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生态农业功能区进行分类。李怀(2017)对生态农业内涵进行深入解析,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以辽宁省和山东省为研究样本,并对两个地区的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该省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农业和工业两者结合度不高的问题出现,生产条件发展水平和风险预警防范能力有待加强。宋晓梅(2018)和康志林(2020)等构建各自研究区域的生态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都采用了农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两个维度的指标。朱朝枝(2020)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福建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并分析,结果表明,随时间推移福建省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逐年递增,但是其经济效益与农业生态安全因子、农业现代化水平因子和环境因子的分项得分则波动剧烈,三者之间的统筹协调发展度还有优化空间。宋晓梅(2018)和张珺(2020)等利用熵权法和加权法对湖南省和扬州市的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进行测算。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研究区域,从农业资源消耗、农业生产环境污染、农业产出水平3个方面共11个指标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结合2009年、2014年、201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运用熵值法测算各指标权重,再采用线性加权法测算出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个师的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分析,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此提供参考借鉴。

二、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因地制宜等基本原则为指导,参考王宝义(2018)、骆世明(2020)和张文妍(2021)等学者关于生态农业方面的研究,结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际情况,最终确立如表1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

(二)数据来源与整理。根据所构建的新疆生态农业发展指标体系,选取新疆兵团14个师作为此次分析的样本,对应的指标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2009年、2014年、2019年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

第一步,为消除指标量纲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其标准化处理的方法如下:

正向指标数据处理方法为:

Vij=■ (1

负向指标数据处理方法为:

Vij=■ (2

指标适度关系处理方法为:

Vij=■ (3

第二步,计算综合得分。在数据标准化处理之后,计算指标概率,计算公式如下:

Pij=■ (4

θj=■ (5

μj=1-θj6

Wj=■ (7

上式中,Pij表示第i个维度第j个指标的概率值,Vij即为无量纲化处理过后的数据,θj表示信息熵值,μj表示信息的有效度值,Wj表示权重。

三、结果分析

利用熵值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法得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个师2009年、2014年、2019年的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指数,绘制柱状图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2009年、2014年、2019年新疆南、北疆14个师的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指数总体大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主要由于20144月南北疆大部分地区出现了79级大风,导致大量正在开花的果树的花朵被吹落,以及棉田中铺的地膜被刮得到处都是,造成了农作物受灾严重。同年423日,新疆北疆、东疆自西向东先后出现的小雨或雨夹雪转雪,大部分地区温度骤降,此次天气造成新疆兵团多个师大部分团场刚出苗的农作物被冻伤或冻死,温室大棚吹垮、压倒。此次大风及雨雪灾害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导致大田农业、设施农业和林果业损失严重。农户面临着需投入大量资金重播种和重铺地膜等情况,带来不小的资金压力和困难。2019年兵团棉花病虫害发生面积比2018年增加1.39%,但在兵团全部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中占比高达57.2%,整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兵团农作物受灾约257万亩,造成农业经济损失9.9亿元。但个别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出现上升现象,如南疆的十四师和北疆的九师,可能是由于早期此类地区农业科技水平较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科技水平大幅度提高导致农户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资源变少,以及农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农业产出率提高,导致地区整体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提高。2019年,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指数>0.4的为北疆的四师和八师以及南疆的一师;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指数<0.2的为北疆的十师、十一师和十二师。(图1

通过以上分析并结合图1可以看出,新疆南、北疆的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南疆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较高(除了个别师市较低),北疆的九师、十师、十一师、十二师和十三师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导致北疆整体生态农业发展水平低于南疆。北疆师市应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建设绿色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新疆各个师应该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加强农业技术、农产品贸易、人才合作,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通过熵值法计算2009年、2014年、2019年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指数平均值作为聚类变量,对各个师的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选用欧式距离作为测量区间距离的标准及最短距离法,利用DPS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绘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平均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指数树状图,如图2所示。(图2

根据输出的树状图可以看出,新疆兵团的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平均综合得分高值区,是南疆的一师和北疆的八师,且一师相对较高,说明在第一类中南、北疆的生态农业发展水平都存在高值区。第二类为中等水平区,是二师、三师、七师、四师和六师,大部分是边疆地区。第三类为综合得分低值区,是五师、十三师、十四师、九师、十二师、十师和十一师,其中十一师的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最低。从整体上来看,南疆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比北疆好。

四、结论及启示

(一)结论。基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有关生态农业发展水平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测算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在2009年、2014年、201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农业发展水平随时间的推移整体呈下降趋势,表明该阶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农业化水平发展态势不容乐观,提升空间较大。整体来看,南疆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比北疆好,且南疆、北疆的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二)启示。(1)强化生态农业发展意识,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应当根据各团场实际情况展开生态农业宣传,提升广大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可以运用电视网络、广播新媒体以及讲座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宣传生态农业发展相关知识、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让各团场相关政府和农户都能真正了解到生态农业发展的意义,从而积极主动地将生态农业发展理念融入到各自的思想认知当中。为了促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农业高效地发展,需增强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加快推进相关科技成果在具体生产中的应用,建立督促督导机制,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各种培训活动,学习有关农业技术知识,在农业种植过程中逐渐接受并运用现代化技术。(2)全面推进生态农业政策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的生态农业政策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是政府方面需要重点落实的一项工作内容,只有得到政府的支持,并确保生态农业政策体系的完善性,才能保障地方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地方政府应当加大对区域及周边土壤、水、空气等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和监管力度,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制定关于保护资源、节约资源方面的相关政策。其次,应当对农业技术的科研教育推广工作提供足够的科研投入,以多种渠道获得资金,推出相应的激励政策和保护政策,确保生态农业的科研工作得以顺利发展。最后,针对一些滥用化肥农药、污染大气、擅自排放污水等高污染及高环境成本的行为需要采取约束政策,对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的行业、企业或个人予以处罚,而针对一些附加值高、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环境成本低的行为,应当出台相关政策给予一定扶持和鼓励。 (通讯作者:马琼)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文歆.乡村振兴战略下生态农业发展困境及对策构建[J.农业经济,201911.

2]高尚宾,徐志宇,靳拓,魏莉丽,居学海,习斌,薛颖昊.乡村振兴视角下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2702.

3]马丽.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经济,201810.

4]陈培彬,张精,曾芳芳,朱朝枝.基于聚类分析的福建省生态农业功能区划研究[J.世界农业,201910.

5]李怀,李英震,张顺.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基于辽宁省与山东省的比较[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6]宋晓梅,裴会芳.扬州市生态农业发展评价及预测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10.

7]康志林,邵瑞鑫.基于乡村振兴的河南省农业生态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12.

8]张珺,张妍.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耦合协调度测算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生态经济,2020.3602.

9]王宝义.中国农业生态化发展的综合评价与系统诊断[J.财经科学,201808.

10]骆世明.生态农业确认体系的构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0.4101.

11]张文妍.引入低碳经济的生态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2021.371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621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