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本文以旅游产品需求理论为基础,建立有序logistic模型,利用调查数据对河北省海洋旅游需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游客的海洋旅游目的以观光、度假为主;海洋旅游产品需求类型具有多元化特征;游客选择旅游产品考虑的主要供给因素为特色美食、旅游设施、人文文化、旅游价格、交通状况;影响海洋旅游需求的因素主要为价格、闲暇和偏好。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多元海洋旅游产品体系、突出海洋文化特色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河北省;海洋旅游;旅游需求;因素分析;有序logistic模型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SD2021045)。通讯作者:梁永国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年11月16日
近年来,河北省沿海地区大力发展海洋旅游,并由传统滨海旅游向邮轮、游艇旅游拓展。但从供给侧看,对海洋旅游资源利用不足,海洋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休闲度假旅游、特色旅游及各项专项旅游开发尚未形成优势,海洋旅游的延伸和扩展产品,如邮轮、游艇旅游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沿海优势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从需求侧看,旅游开发与市场脱节,未能满足人们的海洋旅游需求。因此,加强海洋旅游需求研究对促进供给侧改革和海洋旅游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海洋旅游是非定居者出于非移民及和平目的而在海洋空间区域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从区域来看,包括滨海旅游、海岛旅游、群岛旅游、大洋旅游等类型。目前,学者们对海洋旅游需求的研究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对滨海旅游及海岛旅游需求的研究,杨大铸(2013)研究了青岛滨海健身旅游参与者现状与需求;高向丽(2009)对秦皇岛市滨海旅游供给与需求状况进行了研究;张佑印等(2015)在研究海洋旅游市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海洋旅游市场的潜在规模以及现实规模。在海洋旅游需求影响因素方面,吴普等(2010)研究了气候因素对滨海旅游需求的影响;张丽雪(2014)以福建东山岛为例研究了游客旅游气候偏好;Hendratono Tonny等(2017)研究了海岛旅游者活动偏好属性及其对重游该岛的关系;Vladimir Otrachshenko等(2017)研究了海洋生态系统质量对滨海旅游需求的影响。在海洋旅游需求预测方面,杨凯云(2017)基于大数据采用多元回归与ARMA模型对舟山海洋旅游需求进行了预测分析。
通过对当前的海洋旅游需求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可以看出,虽然关于旅游需求的研究已经形成不少成果,但对于海洋旅游需求的研究仍然较少。因此,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对海洋旅游需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为海洋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根据旅游需求理论,旅游需求是指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数量。该理论认为,旅游需求的形成受旅游动机、闲暇时间和支付能力等主客观条件制约,同时还受到价格、人口因素、旅游供给、距离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根据旅游需求理论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出游特征;二是海洋旅游产品的需求偏好、类型、价格、风险认知情况;三是海洋旅游满意度和重游意愿。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曾经到河北省沿海城市旅游的群体,调查形式为网上问卷调查。2022年7月末到8月初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07份,有效率86.25%。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反映旅游需求的指标主要包括旅游者人数、旅游者停留天数、旅游者消费、出游频次等指标,对于问卷调查数据而言,采用旅游者停留天数、出游频率等指标更为方便获得,因此本研究采用平均每次海洋旅游停留天数作为因变量。根据旅游需求理论,选择旅游偏好、风险认知、旅游价格、可支配收入、闲暇时间作为影响变量,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旅游目的、信息获取方式作为控制变量。为了进行回归分析,需要对变量进行赋值,赋值方法如表1所示。(表1)
由于因变量海洋旅游需求为有序变量,因此选择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海洋旅游需求进行因素分析。设因变量为Y,取值为i=1,2,…,k,自变量为Xj(j=1,2,…,m),建立包含m个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为:
Logit(Pi)=ln■=αi+βj■Xj
式中,Pi表示Y≤i的累积概率;αi为模型的常数项;βj为回归系数。
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采用极大似然估计。对于有序Logistic回归,可以拟合k-1个Logistic模型,且模型中自变量的系数βj保持不变,改变的只是常数项αi,因此需要对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平行线检验。
二、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特征分析。在受调查者中,男性占比为53.14%,略高于女性。在年龄分布上,30~39岁占比最高(44.93%),20~29岁次之(28.99%),再次为40~49岁(15.46%),其他年龄段占比较低。在学历分布上,以大学(专、本科)学历为主(79.71%),其次为研究生学历(13.53%)和高中以下学历(6.76%)。在职业分布上,企业单位人员占比最高(53.62%),事业单人员占比次之(20.29%),再次为自由职业者(14.49%),其他各类职业占比较低。在月可支配收入分布上,10,000元以上占比最高(28.50%),其次为4,000~5,999元(23.19%)、6,000~7,999元(22.71%)、8,000~9,999元(15.94%),其他类收入水平占比较低。在闲暇时间分布上,双休日+节假日+带薪假占比最高(49.28%),双休日+节假日次之(34.3%),其他各类占比较低。
在出游特征方面,在每年去滨海旅游的次数上,3次及以上占比最高(37.68%),其次为2次(35.75%)和1次(26.57%)。在平均每次滨海旅游天数上,3~4天占比最高(35.27%),其次为5~6天(27.05%)和7~8天(25.12%),其他类占比较低。在获取旅游信息渠道上,以网络信息(52.66%)和亲戚朋友推荐(43.48%)为主,其他途径占比较低。在出游目的上,以观光度假为主(78.74%),其次为商务旅游(9.66%)、探访亲友(6.28%)、研学旅游(4.35%),体育娱乐、医疗康养占比较低。
(二)海洋旅游需求分析
1、需求旅游产品类型分析。根据调查,游客对海洋旅游产品类型需求情况如表2所示。表2为游客选择海洋旅游产品类型(多选题)应答次数百分比,它反映了各选项在人群中受欢迎的程度和比例结构。由表2可知,在海洋观光产品中,海岛观光游和滨海景观游受欢迎程度最高;其次是海上航游(游艇、游船、邮轮等)、海洋文化游和海洋休闲渔业游,也比较受欢迎;海洋摄影旅游受欢迎程度较低。在海洋观光产品中,海洋体育游(帆船、潜水、游艇等)最受欢迎;其次为渔家乐游和海洋购物游;海洋康体保健游、海洋旅游景观房产游等也比较受欢迎。在海洋专项产品中,海洋生态游最受欢迎,其次为海洋探险旅游和海上摄影活动,海洋教育和科考游也比较受欢迎。总之,游客对滨海地区的旅游需求已经从传统滨海观光的单一模式向观光、休闲、度假、康养、体育等多元模式转变。(表2)
2、可接受价格分析。价格因素是影响旅游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次调查显示,受调查者一次海洋旅游能接受的价格区间在4,000~5,999元的占比最高,为33.33%;在6,000~7,999元和2,000~3,999元区间的分别占19.81%和15.94%;在10,000元及以上和8,000~9,999元区间的分别占12.08%和11.11%;选择2,000元以下的占比较低,为7.73%。分析表明,一次旅游人均花费在4,000~8,000元之间,能够为53.14%的游客所接受。
3、风险认知分析。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对出游的影响,旅游者的风险意识也在提高。在本次调查中,45.41%的受调查者认为海洋旅游的风险程度一般;认为风险比较低和非常低的比例分别为28.02%和9.18%;认为风险比较高和非常高的比例分别为11.11%和6.28%。
4、海洋旅游产品选择影响因素分析。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决策的影响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旅游吸引物和服务因素对旅游者选择海洋旅游产品时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旅游者在海洋旅游产品选择时考虑的前5位因素为特色美食、旅游设施、人文文化、旅游价格、交通状况。(表3)
5、海洋旅游需求意愿与满意度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受调查者对滨海旅游偏好程度较高,比较喜欢和非常喜欢海洋旅游的占比分别为37.20%和55.56%。旅游者对河北省海洋旅游的满意程度很高,其中表示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比例分别为39.13%和58.94%。在重游意愿方面,表示比较愿意和非常愿意重游的比例分别为35.27%和63.77%,表明游客对河北省海洋旅游具有较高的忠诚度,潜在需求较高。在推荐意愿方面,表示比较愿意和非常愿意推荐的比例分别为30.92%和66.18%,表明河北省海洋旅游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在滨海目的地选择方面,有86.47%的受调查者选择秦皇岛,而选择唐山和沧州的比例分别为9.18%和4.35%。
(三)海洋旅游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1、模型拟合检验和平行线检验。利用问卷调查数据拟合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检验和平行线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模型拟合检验的似然比卡方值为97.192,显著性概率小于0.001,表明回归模型所有自变量的回归系数不会同时为0,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平行线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306>0.05,表明不拒绝模型位置参数在因变量不同水平上没有差异的原假设,即平行性假设成立,建立有序Logistic模型是恰当的。(表4)
2、模型估计结果分析。采用极大似然法估计模型,得到的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根据表5的估计结果,在控制了个人特征因素后,除了收入因素的显著性概率大于0.1,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喜欢程度、风险程度、价格因素、闲暇时间等因素显著性概率小于0.05或0.1,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对海洋旅游需求具有显著影响。海洋旅游喜好程度和闲暇时间的系数大于0,表明二者对海洋旅游需求具有正向影响;风险程度和价格因素的系数小于0,表明二者对海洋旅游需求具有负向影响。(表5)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本文通过对河北省海洋旅游产品需求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游客海洋旅游以观光度假为主要目的。在产品需求上,观光产品以海岛观光游、滨海景观游、海上航游和海洋文化游为主;度假产品以海洋体育游、渔家乐、海洋购物游和海洋康体保健游为主;专项产品以海洋生态游、海洋探险游和海上摄影为主。旅客在海洋旅游产品选择时考虑的前5位因素为特色美食、旅游设施、人文文化、旅游价格、交通状况。影响游客海洋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为喜欢程度、风险程度、价格、闲暇时间等因素。其中,喜好程度和闲暇时间对海洋旅游需求具有正向影响;风险程度和价格因素对海洋旅游需求具有负向影响。游客对河北省海洋旅游满意度、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均较高。在三个沿海目的地城市中,秦皇岛最受游客青睐。
(二)建议。河北省“十四五”时期构建沿渤海文化和旅游带,应统筹海陆旅游资源,突出区域旅游的海洋特色。
1、加强海洋旅游资源开发,构建多元海洋旅游产品体系。传统的滨海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观光、休闲、度假、康养、体育等多元需求。因此,应利用滨海港口、岛屿、水域等优势资源,将旅游由陆地向海洋延伸。开发构建海洋观光、度假、康养、体育、生态、研学、科考等多元产品体系,以适应游客对海洋旅游的需求。
2、挖掘文化内涵,突出海洋文化特色。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应注重文化因素融入,发挥文化铸魂功能,通过对历史文化、风俗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因素深入挖掘提升产品文化内涵和价值,提升游客文化体验、地方依恋和品牌认同。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及其旅游设施是旅游活动得以开展的物质基础,河北省滨海地区旅游开发除秦皇岛开发较早外,其他地区如唐山、沧州开发较晚,海洋旅游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十二五”时期以来,河北省沿海地区开发提速,滨海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今后应依托港口、渔区等优势条件开发,通过产业融合做大做强海洋旅游。
4、加强海洋旅游推广,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宣传至关重要。河北省应借鉴理塘丁真和新疆阿力木的走红模式,打造本地的“明星人物”,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手段展现河北省海洋旅游资源的特色,提高本地海洋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扩大潜在游客群体。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谢东辉,宋剑,李洁.河北省海洋旅游发展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20).
[2]陈扬乐,王琳.海洋旅游导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3]杨大铸.青岛滨海健身旅游参与者现状与需求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3.
[4]高向丽.秦皇岛市滨海旅游供求分析及发展思路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5]张佑印,马耀峰,李创新.国内海洋旅游市场规模特征及繁荣度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06).
[6]吴普,葛全胜,齐晓波,王凯.气候因素对滨海旅游目的地旅游需求的影响——以海南岛为例[J].资源科学,2010.32(01).
[7]张丽雪.福建省东山岛游客旅游气候偏好实证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8]杨凯云.基于大数据旅游需求预测的舟山海洋旅游业发展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大学,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