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财会/审计
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优化思考
第710期 作者:□文/宛友林 时间:2023/8/1 10:41:22 浏览:332次

[提要]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集团公司不断扩大规模,企业财务管理迎来新的挑战。许多企业集团为此创建属于自己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但我国目前这方面的经验仍有不足,许多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其中较为显著的问题为例进行分析,并结合新兴的互联网技术提供优化建议,为我国集团公司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财务共享;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1110

当前我国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内部各业务部门更加分散,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集团发展需求,分散的经营模式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构建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恰到好处地解决这类问题。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概述

(一)财务共享的涵义。财务共享是指对组织中的结构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核心是整合各种财务数据和信息,从而实现批量化的处理。通过构建一个特殊的专门机构,将集团公司内部各种重复性的业务流程集中到一起,它不仅仅服务于一个业务部门或分支机构,而是站在整个集团公司的角度,从整体出发,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和发展策略。它的本质是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和先进的技术为企业集团提供服务,同时通过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来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

财务共享这一概念起源于西方国家。西方的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可以将企业大量具有重复性的业务活动交由专门机构统一处理,从而在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同时实现资源共享,由此产生了财务共享这一新的财务管理方式。财务共享以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它区别于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繁杂低效,是对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一次升级再造。它能够帮助集团公司优化管理结构、规范业务流程、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同时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准确、完整、及时的财务信息,从而做出更为有利的财务决策。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涵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指一种分布式的财务管理平台,立足于集团公司整体视角,利用各类新兴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将企业财务业务处理流程作为核心,将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财务管控以及资源等进行重新优化分配,目的是提高企业各个流程的运行效率,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集团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虽然是以集团公司的业财处理流程为核心,但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集团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应该灵活运用新兴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将企业财务管理的的工作系统地与企业内部其他业务系统性、整体性地联系在一起。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特点鲜明。一是标准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规范化企业内部财务业务管理流程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将繁杂重复的业务流程集中再造,统一标准,帮助集团公司形成规模化效应,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二是服务性。企业集团建立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重点突出在“服务”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主要根据企业内部各分支机构以及业务部门的服务需求,解决企业内部财务共享问题,同时也可以根据集团公司外部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制定特殊的财务共享服务,获取相应的服务报酬。三是技术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依托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通过合理规划,建立高效稳定的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为企业集团的运营提供高效有力的帮助。简而言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就是集中了企业财务、业务、资源以及信息系统等各方面的信息,充分发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规模效应,解放企业集团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目标上。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运行过程中也逐渐显露出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下文针对其中几个较为典型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后续的建议提供立足基础。

(一)财务端与业务端联动性差。当前,我国集团公司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初衷就是为了财务端和业务端进行有效联动,从而实现高效率的业财融合。但是,由于财务端对于业务端的了解不够深入,尽管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能够帮助财务端了解大部分的业务端流程,但对于一些非标准化的业务需求,企业集团的财务端还是难以做出应对策略,仅仅通过标准化的服务难以满足个性化的业务需求。

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时,大部分集团公司倾向于将一些具有标准化特点的业务独立出来,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专门板块,这也导致面对一些特殊的业务需求时仍然采用的是标准化服务,难以起到作用的同时反而容易造成财务端做出错误判断,给企业集团带来损失。例如,制造行业中,尽管企业集团已经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但是由于财务人员对于生产一线的业务流程了解不够透彻,面对生产流程中的财务问题往往固化于传统经验,面对有关生产车间发生的废品损失、材料非正常损耗等非标准化的问题时,难以做出最正确的判断,从而造成产品成本核算的错误估计,甚至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对于集团公司而言,财务端与业务端的联动不仅包括一些标准化的情况,还要针对特殊情况建立特殊的应对策略,以提高财务端与业务端不同情况下的联动效率,保证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持续发展。

(二)服务局限于企业集团内部。当前国外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仅仅将服务对象局限于集团内部,同时也面向集团外部的企业公司提供财务共享服务。针对用户体验和个性化的需求,提供相对应的服务,例如向未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专业化的财务共享服务,针对不同企业所处行业特点及企业自身的需求,向这些企业提供符合其需求的财务共享服务,帮助其解决财务共享方面的问题,从而给集团公司带来额外的收益。

相比较而言,我国集团公司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形式固化,还处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发展的初级阶段:服务对象局限于集团内部。仅仅解决了集团内部母子公司财务共享方面的服务需求,却不能为集团外部的企业提供财务共享服务,失去了企业集团外部更大的市场需求,没有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价值创造能力最大化,使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仍然属于企业集团的成本中心,而无法向利润中心转化,这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三)限制了员工的职业发展。当前我国集团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开展日常业务是通过细分的业务流程,过度细节化的分工对于员工发展造成限制,视野也受到局限,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敏感性降低,拘泥于公式化的工作内容,而忽视了实际业务变化,不能站在企业集团整体角度考虑问题,难以满足企业内部的服务需求。

同时,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职位分工过度细化,财务人员日常处理的业务片面单一,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员工个人发展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的。基于员工个人角度来看,片面单一的岗位划分使财务人员更像会计流水线的操作工,工作内容技术含量低,难以提高个人的财务工作能力,难以有好的职业前景,造成财务人员消极怠工,甚至于离职。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角度出发,为了节省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薪资成本,很多企业集团实行向下拓展策略,即将高级别财务人员的工作细化由多个低级别财务人员共同完成,虽然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成本,可也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因为财务工作需要专业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职业判断能力,过量地使用没有经验的低薪员工,难以从整体角度考虑财务问题,容易出现财务风险,不仅无法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甚至造成经济损失。

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优化建议

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就是对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再造,深入了解当前集团企业对于财务管理方面的需求并提供服务。针对前文提到的不足,本章节相对应地提出优化建议,为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优化提供借鉴。

(一)依托互联网技术促进业财融合。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的技术搭建财务共享“云平台”,促进业务端与财务端的数据信息传递,避免出现数据孤岛现象,便于企业管理者及时了解企业状况,做出正确的决策。通过云端将企业财务信息进行存储,在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前提下,更便于日后的查询核对。利用“云物联”技术将集团公司大量的财务数据,业务流程信息集中处理,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也提高了企业内部各部门机构间信息传递的效率,确保财务部门处理数据的真实性。搭建“云物联”平台,通过业财部门的信息整合,利用这些整合的数据信息,帮助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做出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财务决策。针对企业个性化的业务端流程,在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构建相对应的个性化处理板块,确保财务部门应对相关业务流程时做出正确高效的处理,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二)向企业外部拓展财务共享服务范围。目前,我国大部分集团公司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主要用途都是用于解决企业内部标准化、重复性的业务流程,忽略了企业外部更大的财务共享服务市场。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在满足企业集团内部财务共享服务需求的同时,面对集团外部尚未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提供财务共享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根据不同企业行业环境、企业自身财务管理模式、披露的财务数据以及存在的财务问题,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利用集团内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财务共享服务,在满足集团外部企业财务共享服务需求的同时,收取适当的服务费用,完成资源的有效分配,拓展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实现由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的转化。

(三)注重财务人员职业素质培养。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成效取决于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因此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运行过程中,企业集团需要高度重视财务人员职业素质的培养。首先,专业能力是财务人员开展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在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中,要定期进行岗位培训,提高其岗位技能,确保能够承担对应的岗位职责。除了要掌握会计核算、税务、会计政策等基本的财务专业知识外,财务共享信息系统的操作、财务数据的分析处理也是重中之重。同时,在招聘环节要注重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保证其具备足够的责任心与耐心,胜任大量枯燥乏味的财务工作,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有效。其次,根据财务人员工作岗位及内容,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以及薪资福利制度,要将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与绩效挂钩,紧密联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能侧面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最后,实行恰当的轮岗制度,安排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入职后定期在不同的业务板块担任工作,帮助财务人员快速熟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行结构,了解各业务板块之间的联系,也能够根据轮岗过程中的表现,进行适当的岗位调整,安排最适合的岗位。

综上,当前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能否紧跟时代脚步,将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应用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与运行当中是关键一步。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将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优化,提高效率的同时促进企业发展,这是当前时代背景下企业向未来发展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块奠基石。

(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志蕊.大数据时代的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J.中国外资,202114.

2]丁玉芳,朱峰鑫,刘丹.共享服务模式下财会人员的转型路径研究[J.会计之友,202116.

3]王钊,黄旭,吴念芝.大数据背景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建构的途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01.

4]卿静,杨记军.基于财务共享与业财融合的智能财务系统研究[J.会计之友,202220.

5]丁文欣.大型企业集团如何建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J.上海国资,201009.

6]何瑛.企业财务流程再造新趋势:财务共享服务[J.财会通讯,201006.

7]孙岱如.浅析数字化背景下财务共享服务新定位[J.财务与会计,202212.

8]蒋盛煌.基于财务共享的业财深度融合探究[J.会计之友,20220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53641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