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针对《中图法》第5版“人员”管理类目设置存在的非逻辑性、类名和编码的非规范性,并检索国家图书馆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文献的归类现状,以管理科学和旅游经济的理论性类目为例,对“人员”管理的类目归属作修正。改进措施:提高“人员”管理类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解决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总论性著作和专论性著作的归类问题。
关键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人员管理;类目设置
中图分类号:G254.12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年10月5日
根据管理学原理,人员是人事管理的对象,而人力资源管理一定程度上等同于人事管理,或者说人事管理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因此,人事管理实质上属于人力资源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原则上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在社会科学类目中,“组织与管理”类目的设置较好地解决了包括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管理问题。
在《中图法》的分类体系中,原则上以科学分类为基础,采用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次序组织类目。但“人员”并不是学科的构成要素,而是属于人事管理的对象,因而将其设置为类目(如“D926.17司法人员” “F530.9列车员” “J03艺术工作者”等)不符合类目设置原理。根据“人员”类目的注释,主要是关于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与教育问题,如“G251.6图书馆工作者、信息工作者”的注释为“图书馆员、信息工作者在职培训、继续教育、业务考核、职称评定、职业道德、工作守则等入此”,正是人事管理的范畴。鉴于此,有必要改进“人员”管理类目的设置,以提高《中图法》的编撰质量。
一、《中图法》第5版“人员”类目设置的形式
主要有三种:一是作为理论性类目的子目,如“F560.9服务员” “G808.191教练员” “J603音乐工作者”等,分别属于“F560航空运输经济理论” “G80体育理论” “J60音乐理论”的子目;二是作为专论性类目,如“C931.3管理工作、管理人员”
“F619邮务员、分拣员” “R192卫生医务人员”等;三是作为类目注释的内容,如“F306农业经济组织经营与管理”的注释为“……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等入此” “F719.1服务企业的组织与管理”的注释为“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入此”等。
二、《中图法》第5版“人员”类目存在的问题
(一)类目设置违反逻辑。例如,“F530.9列车员” “F560.9服务员” “I03文艺工作者”等。从类目关系来看,“F530.9” “F560.9” “I03”分别属于“F530铁路运输经济理论”F560航空运输经济理论“I0文学理论”的下位类,但“列车员” “服务员”
“文艺工作者”与“铁路运输经济理论” “航空运输经济理论” “文学理论”没有直接的联系,而且与总论复分表中的“-09历史”和“-03方法论”类号相冲突。根据总论复分表“-0理论与方法论”的类目体系,“铁路运输经济史”
“航空运输经济史”的编码宜分别为“F530.9” “F560.9”,“文学创作方法”的编码宜为“I03”。在类号被他类占用的情况下,相同主题图书只能依总论复分表“-09”
“-03”复分,分别编码为“F53-09” “F56-09” “I-03”,从而产生分类标引不一致问题。
又如,“F718商业工作者”与“F715商业企业组织与管理” “F716商业技术与设备” “F719商业服务业” “G214新闻工作者”与“G211组织与管理” “G212新闻采访与报道” “G213编辑工作” “G316科学工作者”与“G311组织和管理” “G312工作方法” “G315群众性科学研究工作”等类目都被设置成同级类目。然而,“商业工作者” “新闻工作者” “科学工作者”等属于人事管理的对象,而人事管理应属于“F715商业企业组织与管理” “G211组织与管理” “G311组织和管理”等的内容,因为“组织与管理”包括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故不宜将“工作者”独立成类,而是根据其逻辑关系归入人事管理。
(二)类目关系不统一。对于“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有些类目列作并列关系,如“F406.1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F406.17行政管理”;有些类目列作隶属关系,如“D035国家行政管理”和“D035.2人事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G472行政工作”和“G472.3人事管理”等。“F616.1组织机构与行政管理”的注释“……以及邮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入此”也表明《中图法》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行政管理的范畴。但根据行政管理的定义,它强调的是对国家行政事务或一切企事业单位行政事务的管理,而行政事务一般包括收发文档、办文办会、接待来宾、收支买办、车辆、安全、福利、卫生、后勤补给及保障等日常工作,并没有涉及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故即使行政管理包含人力资源管理,在类目设置上也应做到关系一致。
(三)概念界定不清。根据“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两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或者说前者是小概念,后者是大概念。大概念可以包含小概念,将两者并列不符合逻辑,正如计算机与电脑不宜并列一样。但“D035.2” “D523.2” “D630.3”的类名却是“人事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如果需要揭示两个概念,则宜将小概念或别名用括号括住,如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计算机(电脑)等。
(四)重复设置类目。例如,既设置“F626.111劳动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又设置“F626.13电信业务人员”;既设置“F241劳动力与人力资源”,又设置“F243劳动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既设置“R197.32组织与管理”,又设置“R192卫生医务人员”;“F715.2商业企业行政与组织管理”在注释“人力资源管理……入此”的情况下,又设置“F718商业工作者”(注释为“商业服务道德、业务培训……入此”);“F840.322保险企业经营管理”在注释“……人力资源管理等入此”的情况下,又设置“F840.327保险从业人员”等,从而产生“同书异号”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中图法》第5版“F243劳动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注释“总论人力资源管理……入此”是值得商榷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属于管理学的范畴而不是经济学的范畴,总论人力资源管理的著作宜入“C93管理科学”相关类,专论人力资源管理的著作则宜入有关各类。
(五)类目等级错乱。例如,“F590.652人力资源管理”与“F590.66旅游财务管理”(F59为特殊八分制编码,属于二级类目)、“F272.9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F275企业财务管理与资本运营”等。从类目等级来看,F590.652是六级类目,F590.66是五级类目;F272.92也是六级类目,F275是四级类目。但人力资源管理与财务管理是并列关系,故其类号编制是错误的。
三、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类文献归类现状
笔者以国家图书馆为例,检索其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类文献的分类现状,结果发现,“同书异号”问题较为严重,见表1。特别是总论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的文献,分类号有D035.2、F241、F243等6个,却没有一种归入“C93管理学”相关类。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类目设置不合理;二是编目人员对图书主题的理解存在偏差。如总论人力资源管理的文献,《中图法》第5版有两个类目,分别是D035.2和F243。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属于管理科学的范畴,不属于政治学或经济学的范畴,故归入政治学的人事管理,宜是针对公务员的管理;归入经济学的人事管理,宜是部门经济中的人事管理。但《中图法》第5版设置的“C931.3管理工作、管理人员”与其上位类“C931管理技术与方法”不存在隶属关系,也没有设置总论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类目,从而造成相关文献被人为地归入他类。如总论财务管理的著作,国家图书馆统统归入“F275企业财务管理与资本运营”,但该类目并不是总论财务管理的类目,即使可以归入“F27企业经济”,也应是“F272企业管理”的下位类,而不是与F272并列同级。此外,企业文化建设传统上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但《中图法》第5版“F272.9企业行政与组织管理”却没有设置与企业文化相关的类目,而是单独设置一个不规范的类目“F272-05企业文化、企业形象”(类号为依总论复分表“-05”分的结果,不宜作为主表类目),使得企业经济下的企业行政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类目较为混乱。(表1)
四、“人员”管理类目设置改进措施
针对《中图法》第5版人员管理类目设置的非逻辑性以及相关文献归类的混乱现状,本研究依据类目设置原理和人员管理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的原理,以“C93管理学”和“F59旅游经济”类目的设置为例,对其人员管理所属类目作了修正,见表2。可以看出,原有类目问题较多。首先,原有类目“C93-0/-09”的内容既不完整,编码也不规范。根据总论复分表“-0理论与方法论”的体系结构,其子目主要包括“-01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02哲学原理” “-03方法论” “-05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06学派、学说及其评论研究” “-09历史”(其中“-05”的关系似乎可以互换位置,有产生“同书异号”的风险,故可取消该类目,相关文献入相关学科的“0理论与方法论”类目);根据总论复分表的使用规则,只有在实际分类文献时才使用带“-”的复分号,如《哲学词典》编码为“B-61”,但不能设置“B-61哲学词典”类目,因为它不是构成哲学体系的因素,而“理论与方法论”属于学科的理论性问题,故宜将其设置为理论性类目,但类号不能再带复分符“-”,如“F30农业经济理论” “G0文化理论”
“F490信息产业经济理论与方法”等的编码是规范的,而“B82-0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
“B83-0美学理论” “C92-0人口学理论与方法论”等的编码则是不规范的,如果设置为正式类目,规范的编码应分别为B820、B830、C920。其次,“C931管理技术与方法”实际上属于总论复分表中“-03方法论”的内容,对应的类号应是“C930.3”,将其从理论性类目中分离出来设置为专论性类目是欠妥的。最后,“C931.3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和“C931.4办公室工作”的设置是重复的。前者的注释“管理工作的性质、特点,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和培训等入此”与后者的注释“办公室组织和管理、人员配备、工作方法和办公室自动化等入此”都包含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故犯了重复列类的错误。(表2)
“F590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的编码虽然是规范的,但其子目“F590.65旅游企业” “F590.7各类型旅游”不属于理论性问题,其中“F590.7各类型旅游”也与“F590.8旅游市场开发与营销”有重合。旅游市场包括国内、国外旅游市场,而旅游市场包括对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及其开发,各类型旅游如观光游、度假游、商务游等实质上是指旅游产品,它们皆属于专论性问题。再者,将“旅游企业”作为学科理论的组成要素也是欠妥的,旅游企业涉及管理问题,而管理问题属于理论中的方法论问题,其相关内容宜入“组织与管理”类目。
改进后的类目设置,理论部分既与总论复分表中的“-0理论与方法论”体系相一致,又增强了其逻辑性和扩展性。如“旅游经济地理”,《中图法》第5版将其作为依世界地区分的“F591” “F592” “F593/597”等类目的子目来设置,既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类目设置原理。F591/597各类是“F59旅游经济”依世界地区表分的结果,只需添加注释“依世界地区表分”即可。“旅游经济地理”属于共性问题,故可作为“F590”的子目来设置。
综上,人员管理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根据其隶属关系,人员管理又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的范畴。在《中图法》的分类体系中,“组织与管理”类目的设置,较好地解决了包括人事管理在内的文献归类问题。但《中图法》第5版“人员”管理类目存在不符合逻辑、类名不规范、分类标准不统一、类号编码不规范等问题,造成相关文献的归类较为混乱,不利于读者利用。本研究根据人员管理的隶属关系,以管理科学和旅游经济的理论性类目设置为例,明确了类目归属,提高了类目设置的科学性、逻辑性和实用性,希望对《中图法》的改版有所裨益。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
主要参考文献:
[1]乔翔.以人为中心:新发展观的本质特征[J].社会科学动态,1999(09).
[2]武广华,等.中国卫生管理辞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苑茜,等.现代劳动关系辞典[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
[4]邓明,向洪,张来培.管理学辞典[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
[5]葛英.《中图法》第五版“F59旅游经济”类目存在问题与修订建议[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10).
[6]蒋鸿标.《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理论与方法论”类目不规范问题探讨[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20(02).
[7]罗方园.景区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法规制[J].三明学院学报,201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