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策略
第710期 作者:□文/邹 庆1 彭富华2 张 鹏2 时间:2023/8/1 11:19:14 浏览:270次

[提要]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已成为我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重要路径。本文以某大型央企为例,基于价值链视角,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创新构建“2+5”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评价模型,从多维度对该央企矿用车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展开量化评价,在此基础上,从三链工程角度提出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具体路径,从而为该央企提升矿用车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一体化协同发展等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产业链;价值链;矿用车;三链工程

中图分类号:F4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115

我国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中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应着眼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推动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协调运转,整合调动产业链要素资源,争当产业链“链长”和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为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供有力支撑。

一、文献综述

(一)产业链和价值链内涵。产业链的思想起源于17世纪中后期亚当·斯密关于分工的论述,最早由经济学家赫希曼提出,他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从产业(企业)的前向和后向联系角度论述了产业链。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对“产业链”展开研究。综合王刚和施新玲(2022)、石建勋(2022)等相关论述,产业链是指同一产业内部或不同产业之间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以投入产出各个环节为纽带,以价值增值为导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按照一定的产业组织和空间联系,链接而成的上下关联、动态的经济组织系统。价值链最早由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他认为每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这构建了价值增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因此价值链最初主要针对垂直一体化企业,强调的是单个企业的竞争优势。2001年,格里芬将价值链与产业全球组织结合起来,提出了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此后,较多学者重点从价值和位置两个维度对全球价值链进行了测算分析,如JohnsonNoguera2012)、Antras等(2012)、Koopman等(2014)、倪红福和王海成(2022)、祝坤福等(2022)。由上可知,产业链、价值链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两者均是以企业为节点形成的链式网状结构。其中,产业链是价值链的物质基础,价值链则是产业链的价值表现形式。具体来看,价值链侧重于从价值增值的角度来描述不同价值环节之间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和分布形态,产业链则为按照价值链分布的各企业或者实体之间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和时空分布形态。

(二)价值链分布曲线。1992年,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为再造宏碁提出有名的“微笑曲线”理论,该曲线以企业产品生产链条的位置作为横轴,以产品增加值(利润率)作为纵轴,得到一条微笑形状曲线,即研发、设计和营销、物流、渠道、金融两端的增加值(利润率)较高,中间制造环节的增加值(利润率)较低。2004年,中村末广对日本制造企业调查发现,很多企业在加工组装环节创造了最高的利润率,即表现为一条倒“U”型曲线,并命名为“武藏曲线”。近年来,在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全方位渗透融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实现了价值链分布由“微笑曲线”到“武藏曲线”和“数字化曲线”倒“U”型的根本性反转。

(三)产业链现代化提升策略。受新冠肺炎疫情、中美贸易摩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国内学者也围绕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展开了深入探讨,大致划分为三类:一是从价值链的角度分析,如黄群慧和倪红福(2020)提出价值链决定了产业链供应链,要从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和提升各环节的增值能力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二是从安全可控的角度分析,如盛朝迅(2021)等认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三是从多角度展开分析,如张其仔等(2021)从主体和结构两个角度、七个维度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进行了界定。

综上,现有文献对产业链价值链的内涵及提升策略、价值链曲线形状、全球价值链的测度等展开了深入探讨,主要特征为:第一,大多从全球、国家或产业层面开展研究,较少从微观层面即以企业作为对象展开分析;第二,大多文献仅从理论层面对产业链现代化展开剖析,结合企业实际开展量化评价分析的文献较少;第三,从价值链的视角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的文献仍相对较少。

基于此,本文以某大型央企为例,从价值链的视角出发,结合产业链相关理论,从纵向、横向两个维度创新构建了“2+5”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评价模型,并以该央企所属上市公司矿用车产业链为例,结合产业运行数据、产业链分布情况、竞争对手情况等,从多维度、全方位、深层次对该央企产业基本情况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情况展开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三链工程路径,研究成果为加快推动该央企价值链向中高端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等提供参考借鉴。

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评价

(一)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评价模型构建。为多维度、全方位剖析该央企矿用车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发展现状,本文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探索构建了“2+5”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评价模型(即纵向2个要素、横向5个要素)。

1、纵向维度。“纵向”包含产业链高附加值分布、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两个要素。即通过对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基本情况及产品产业规模、盈利水平、内部配套关联关系等进行剖析,梳理得出产业链完善程度、产业链自主可控程度、价值链分布情况、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等基本情况,从而为明确产业链纵向调整路径提供决策依据。

2、横向维度。“横向”包含竞争对手基本情况、市场地位情况、盈利能力情况、竞争优劣势情况、行业发展趋势5个要素。即通过与行业标杆企业进行对标,得出该央企产业链所属各个环节的盈利能力、竞争优劣势等基本情况,从而为该企业找准在所属行业的竞争力水平、提出产业链横向调整思路路径提供决策依据。

(二)央企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评价。鉴于数据可得性,本文以央企矿用车产业链为例展开分析,产业链涉及的主体为上市公司北方股份,北方股份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及“中国矿用汽车研发生产基地”,2012年至今连续9年入选“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产品涵盖载重28360吨全系矿用车,拥有TR系列载重100吨以下机械传动矿用车、NTE系列载重110360吨电动轮矿用车,占据国内80%以上市场份额,国外市场拓至全球65个国家,系列化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煤炭、有色、化工、建材、水电、基建七大关键领域。2021年实现收入16.46亿元,净利润12.01亿元。

1、产业链概况。矿用车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供应商、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以及相配套的产学研资源,其中原材料主要包括用于矿车车体生产的钢铁、高强度钢板、配套密封件等,核心零部件主要涵盖发动机、变速箱、液压系统、电驱动系统、驱动桥、轮胎、泵阀等,产学研资源主要包括合作攻克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产业链中游为矿用车整机制造商;产业链下游是使用矿用车用于矿料运输的矿山用户,应用场景主要包括露天矿山和地下矿山。

2、产业链纵向情况分析

1)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分析。整体来看,上游发动机系统、电驱动系统、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为产业链核心环节和高附加值环节,这些核心零部件供应渠道被国外大公司掌控,其中电传动系统是影响矿用车整车生产厂商供应链安全的“卡脖子”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机械传动,电传动系统凭借其在降本增效及重型矿用车适配性方面的优势,成为当前100吨级以上矿用车的标配。同时,矿用车无人驾驶技术、低碳技术、智慧矿山建设成为了新的产品附加值增长点,创新商业模式也成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重要环节。下游矿山企业由于具备资源优势,其对应的矿山开采环节盈利能力也相对较强。

2)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分析。该央企充分利用在矿产开采、矿山民爆、矿山机械制造等产业链布局上的优势,搭建起了矿山工程一体化平台,积极推动系统内相关企业融入矿山工程一体化业务,以矿产开采项目为牵引,深化系统内部产业链协同,集各方优势提供矿山开采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持续推动工程机械产品和民爆业务等的全球市场布局,有力带动了全产业链业务的增长。

3、产业链横向情况分析

1)竞争对手基本情况。当前,全球矿用车行业形成了稳定的“5+7+N”竞争格局,国外5家包括卡特彼勒、小松、日立、利勃海尔、别拉斯,国内7家包括北方股份、徐工、三一重装、湘电重装、中车大同、航天重型工程装备、中冶京诚,此外还涉及众多的新进入者和造车新势力。产品多元化方面,国际五大矿用车巨头,国内诸如三一重装、徐工矿业等都拥有种类较为齐全的工程机械产品,而北方股份只拥有单一的矿用车产品。核心零部件方面,卡特彼勒拥有生产发动机的核心技术,但仅供内部使用,部分来自供应商的零部件,也是采取OEM模式进行专供;小松与康明斯合作生产专用型号的发动机,拥有自己的变速箱,而且与相关供应商的合作也非常紧密,在产品选型配套上具有优势。智能无人驾驶方面,小松和卡特彼勒进入无人驾驶矿用车领域相对较早,到现在已经有300台的无人驾驶矿用车在矿山编队运行,拥有各自的自动运输系统;北方股份进入较晚,但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实现无人驾驶矿用车在国内矿山的小批量运行,目前正在研制自主产权的无人驾驶自动运输系统。绿色矿山建设方面,小松联合多家矿山客户成立小松温室气体(GHG)联盟,共同开发下一代零排放采矿设备和基础设施;卡特彼勒和加拿大新世界石墨公司达成合作,将该公司旗下的Matawinie矿变成未来全电动采矿车产品的试验场,共同建设零排放矿井;日立与ABB签署备忘录,携手推进矿山电气化建设,实现矿山机械净零排放;利勃海尔与澳大利亚福特斯库金属集团(FMG)建立了零排放采矿设备战略合作。

2)市场地位分析。北方股份市场竞争优势地位较为明显,“5+7+N”的矿用车市场竞争格局中,小松、卡特彼勒、北方股份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其中小松和卡特彼勒两家矿车巨头占据了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北方股份的市场份额稳定在全球第三和国内第一的位置,矿用车国内市场占有率在80%以上。

3)盈利能力分析。北方股份矿用车作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其盈利能力并不乐观,2021年其销售利润率为5.91%,该值虽高于对标行业(矿山机械制造业)利润率平均值水平2.4%,但仍低于对标行业利润率良好值水平6%

4)竞争优劣势分析。北方股份的竞争优势包括:一是能整合系统内部资源,为用户提供性价比最优、全生命周期运行成本最低的产品和矿石运输系统解决方案;二是掌握无人驾驶、新能源、远程诊断系统等核心技术,能对国内矿用车市场发挥引领作用。竞争劣势:一是绝大部分核心零部件依靠外购,创新能力和成本管控能力较弱;二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研究不足,工艺设计对外依存度80%以上;三是北方股份以直销为主,目前全球仅有3家代理商,国际市场开拓不足。

5)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是大数据、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推动产业变革发展,智慧矿山建设成为必然,加快推动矿用车产业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转型升级;二是“双碳”战略推动绿色矿山建设,混合动力、纯电动、氢能源等新能源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市场化推广应用将成为主流趋势;三是服务型制造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行业持续向“制造+服务” “产品+服务”方向发展;四是商业模式创新加快,针对不同用户诉求和工况条件,开发个性化、定制化产品,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是未来产品发展方向。

三、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思路

(一)总体思路。提升央企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仅是巩固央企“支柱性”的重要驱动力,而且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国企改革的必然趋势。要坚持系统思维,强化锻“长”补“短”,基于产业发展基础和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现状,央企应做好系统谋划和产业链发展顶层设计,通过发挥产业链布局上的优势,深入挖掘系统内产业链上下游、技术与市场的关联关系,推动形成内部产业联盟,全面提升一体化运作能力,实现产业链各环节业务量持续增长,通过实施“延链、拓链、强链”三链工程,加快培育上下游关联、横向耦合发展、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链体系,持续推进产业链完善、价值链提升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二)实施路径

1、“延链”工程。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是指不断向产业链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垄断性环节转移攀升,主要包括:一是向产业链上游延伸,介入研发、设计、规划等产业链上游环节,这一路径的关键在于提高与其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的研发和设计水平,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技术含量,走技术创新驱动之路;二是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基于企业产品服务系统的导向,通过完善一体化服务机制,提升一体化服务水平,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针对矿用车产业链,上游推进电驱动系统、制动、齿轮箱等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研制和自制,下游加强制造、租赁、服务“一体化”进程,向服务型制造商转型升级。

2、“拓链”工程。产业链的横向拓展是指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在产业链同一环节向高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拓展,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产品,探索新业态、新模式等,持续推动产业链的健全完善。横向拓展可以提高产品产业市场集中度,带来丰富的技术经验、管理经验、市场经验等,有效增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谈判能力,从而在不改变现有产业链环节的情形下,改变各环节之间价值增值能力、收益分配地位差距。针对矿用车产业链,要持续跟踪和深入研究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动向,完善NTE系列产品型谱全系列产品,打造完备的矿用车产品体系。要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加快发展混合动力、纯电动、氢能源等新能源矿车产品,推动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加快无人驾驶技术及基于无人驾驶的矿山自动运输系统研究,实现国内无人驾驶矿山整体智慧矿山自动化运输系统的无人作业。创新“矿用车+无人驾驶+全生命周期运维”的三位一体新商业模式,实现矿用车在全生命周期中以运行成本最低的优势和有保障的出勤率赢得竞争优势,推动由整车制造商向全价值链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持续巩固国内市场龙头地位。

3、“强链”工程。“强链”强调产业链发展质量效益的提升,通过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强化产业链内部协同、加强市场开拓、建立产业链良好生态等方式实现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针对矿用车产业链,要持续加强与央企系统内矿产、民爆、工程机械制造等相关单位开展合作,集各方优势提供矿山开采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打造全产业链综合竞争优势。协同国内发动机、变速器、齿轮等头部企业,共同建立从核心元件、部件到系统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全面国产化。针对印尼、俄罗斯、蒙古等优势国际市场,做深做实市场拉网和项目跟踪工作,以SKDCKD的方式加强国外市场属地化建设,实现产能和技术输出,持续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

(作者单位:1.中国兵器工业规划研究院;2.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刚,施新玲.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概念探讨和发展水平提升路径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208.

2]石建勋,卢丹宁,徐玲.第四次全球产业链重构与中国产业链升级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2204.

3Johnson R CNoguera G.Acounting for intermediatesProduction sharing and trade in value added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2.8602.

4Antras PChor DFally Tet al.Measuring the upstreamness of production and trade flow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2.10203.

5]倪红福,王海成.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及其结构变化[J.经济研究,202202.

6]祝坤福,余心玎,魏尚进,等.全球价值链中跨国公司活动测度及其增加值溯源[J.经济研究,202203.

7]黄群慧,倪红福.基于价值链理论的产业基础能力与产业链水平提升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2005.

8]盛朝迅.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的思路与策略[J.改革,202102.

9]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路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210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549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