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研究综述
第711期 作者:□文/谢利娜 时间:2023/8/16 14:08:55 浏览:970次

[提要] 随着“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ESG信息披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学术界也出现ESG研究的热潮。本文系统梳理上市公司ESG研究相关文献,主要从对企业价值、融资约束、企业绩效、风险及投资产生的影响展开论述,最后结合披露现状及对策,发现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流于形式、缺乏规范的信息披露体制和评估体系,最后对ESG信息披露研究的未来进行展望。

关键词:ESG;信息披露;上市公司;企业价值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113

引言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责任的提升,上市公司的治理能力、环境保护及社会贡献等非财务信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早在20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就出现了“伦理投资”,随后逐渐形成了“社会责任投资”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发布可持续发展指数,比较有代表性的是MSCIKLD 400社会指数和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JSI)。之后,联合国金融组织与瑞士政府联合发起ESG倡议,并在成果性报告《Who Cares Wins》中首次提出ESG概念。2006年,高盛集团在发布的ESG研究报告中,首次将“环境、社会、治理”的概念整合到一起,标志着ESG概念的正式形成。据蓬勃指数预测,到2025年底,全球的ESG资产管理规模可能会超过53万亿美元,占预计总资产管理规模的1/3以上。截至2021年末,我国披露ESG信息的A股上市公司已有1147家。20224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中首次将公司的环境、社会、治理信息纳入到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沟通内容中,进一步促进了ESG在我国的发展。

一、ESG信息披露研究现状

ESG是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治理(Governance)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它从环境、社会和治理三个维度评价企业经营的可持续性和对社会的影响,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金融市场和企业层面的影射。ESG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将ESG信息整合到相关报告中并对外披露,向信息使用者传递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当下,我国的ESG报告尚处于自愿披露阶段,ESG信息披露的“质”和“量”不高。为更好地推进ESG在我国的发展,本文从ESG信息披露的动因、效应、现状及对策几个方面展开研究,总结现有成果,为ESG信息披露的发展总结经验。

(一)ESG信息披露动因研究。由于环境、社会、治理信息被越来越多的信息使用者视为关键信息,上市公司出于不同的目的开始积极披露ESG信息。Lin  KJ.Tan  JSZhao  L  M.Karim  K2015)研究发现,一些企业会通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获取财政补贴。林润辉、谢宗晓、李娅等(2015)也认为,政治关联会促进环境信息的披露,其中政府补助起着催化剂的作用。Rebecca Coons2021)则提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可持续发展视为成功的关键因素,并直接将ESG上升到核心竞争力层面,一些企业为迎合投资者而积极披露ESG信息。Mülbert Peter O.Sajnovits Alexander2021)在研究投资者偏好时也提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ESG 信息,他们会根据获取的ESG 信息进行投资决策,而且这种影响程度在逐渐扩大。

Graffin Scott DCarpenter Mason ABoivie Steven2011)研究发现,当企业的业绩不容乐观时,会通过积极披露非财务信息来辩解,从而通过积极的印象管理模式来缓解绩效压力。Dasgupta R.2022)研究发现,业绩不佳的企业更乐于采取ESG行动来漂白业绩。此外,Baldini M.Maso L.D.Liberatore G.等(2018)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制度及市场的监管等会影响其ESG信息的披露。伊凌雪、蒋艺翅、姚树洁(2022)则提出,当企业面临的外部压力较大时,被动地进行ESG实践会适得其反,但若企业受到外部竞争的“刺激”时,会激发其“求生”的意识而积极地采取ESG行动。可见,上市公司会出于不同的目的披露ESG信息,有的为了获得或者维持政治关联,有的为了提升企业价值,还有的为了迎合投资者的偏好,或者漂白企业的业绩,也不乏一些是政府、市场及舆论等监管的推动。但若披露ESG信息能提高效益,相信上市公司披露ESG信息的积极性会更高。

(二)ESG信息披露效应研究。上市公司披露的ESG信息能够体现其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对企业产生影响。关于ESG信息的披露效应,众说纷纭。有研究显示,ESG信息披露会对企业的价值、绩效、融资、风险、投资、创新等产生影响。Capelle-Blancard GPetit A2019)发现,企业披露负面的ESG信息会使其价值大规模下降,而披露正面的ESG信息并不会引起价值的大幅提升。张琳和赵海涛(2019)通过研究发现,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非污染企业间表现的更为明显。王蓉(2022)则认为,ESG信息披露短期内会降低企业的价值,但从长远来看对企业价值有提升效应。

李井林、阳镇、陈劲等(2021)认为,企业的ESG表现及环境、社会、治理情况均能显著提升企业的绩效和创新水平。Duque-GrisalesAguilera-Caracuel2021)则发现,ESG得分与财务业绩之间呈负相关关系。雒京华、赵博雅(2022)认为,ESG及其子要素不仅与企业当期的财务绩效正相关,而且对滞后两年的财务绩效也有促进作用。王双进、田原、党莉莉(2022)通过研究发现,工业企业ESG责任履行情况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呈“U”型特征,其中社会维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邱牧远和殷红(2019)则通过研究发现,良好的环境及治理表现能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李志斌、邵雨萌、李宗泽等(2022)认为,ESG信息披露能缓解融资约束,而且在非国有企业、成长及成熟期企业及自愿披露ESG信息的企业中表现更明显。晓芳、兰凤云、施雯等(2021)认为,上市公司参与ESG评级能削弱公司的经营风险和信息风险。王琳璘、廉永辉、董捷(2022)则发现,良好的ESG表现,能够缓解融资约束,改善经营效率,降低财务风险。Zhang Q.Loh L.Wu W.2020)通过研究发现,ESG的披露会促进企业进行改革与创新。高杰英、褚冬晓、廉永辉(2021)则发现,良好的ESG表现能提升投资效率,只不过对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的影响方式不同。

(三)ESG信息披露现状及对策研究。Tamimi NSebastianelli R.2017)认为,上市公司对治理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最高,对环境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最低,而且大盘股公司的ESG披露水平要高于中盘股公司。Ilze ZumenteJūlija Bistrova2021)则建议上市公司提高 ESG 意识,保持良好的声誉,与员工、客户等利益相关者建立密切关系。张佳木(2022)基于XBRL对我国的ESG报告进行研究时发现,披露ESG信息的公司数量较少,ESG报告的标准化和有效性有待提升,建议构建完善的ESG报告指标体系。易碧文(2022)也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缺乏ESG信息披露的指引规范和评价监管标准,建议基于ESG信息多维化和社会化的共享理念,构建不同行业、区域和生命周期公司的ESG信息披露规范体系。白牧蓉、张嘉鑫(2022)则提出设立完善的ESG评价标准及程序,制定标准化的汇报内容及程序,明确董事、高管及中介机构在ESG信息披露中的义务与责任的建议。

黄世忠(2022)在研究时提到,ESG信息的真实性难以鉴证,一些上市公司会借此进行“漂绿”。建议相关部门统一标准、推动立法、强制披露、独立鉴证、借助数字赋能加强能力建设来完善ESG信息披露现状。张小溪、马宗明(2022)建议监管部门制定标准的ESG评估体系,引导金融机市场形成“ESG表现-ESG投资”的循环机制,倒逼企业进行绿色创新与改造。沈洪涛、李双怡、林虹慧等(2022)则建议完善ESG信息披露制度之外,开发科学有效的ESG评估模型,提高评级透明度。莫志(2022)则认为,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存在一些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的软法,能改善其抽象、滞后与僵化的现状,因此建议重点国企带头推动软法适用的网络效应来完善我国ESG信息的披露。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与展望

(一)研究述评。依据前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可见,我国的ESG信息披露相关的理论或实证研究仍较匮乏,研究深度也有待提升。从披露动机相关的研究来看,现在多数企业披露ESG信息的动机来源于企业内部或者外部的压力,或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本文从政治关联、迎合投资者偏好、漂白业绩、外部监管等方面进行了理论阐述,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披露ESG信息通常是若干个动因综合的结果。当下,国内大多数学者进行的研究侧重于ESG信息披露效应的研究,ESG信息披露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ESG信息的披露,成为ESG信息披露的动因。本文通过对ESG信息披露的披露效应进行综述发现,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企业价值、融资、绩效、风险、投资产生的影响上,其中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最多,而且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大多学者认为ESG信息的披露对企业价值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研究发现,ESG信息的披露会提升企业的绩效、降低企业的风险、促进企业的创新或投资。在ESG信息的披露现状及对策方面,国外的研究较为前沿,除了从不同维度对ESG信息披露进行实证研究外,一些学者对不同国家的披露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政治制度等宏观因素对ESG信息披露产生的影响。国内的研究尚集中在对某一公司、某一行业或者某一板块,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有待提升。此外,大多数学者提出的改进措施也主要集中在制度和体制方面,较为宏观,针对某一公司提出的措施较少,对上市公司的引导较少。

(二)未来展望。近年来,国内外关于ESG信息披露的研究不断推陈出新,国内的很多研究都提出了我国在制度、体制方面的缺陷。但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执行效率等不尽相同,我们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模式,要结合我国国情完善对ESG信息披露的研究。第一,加大ESG信息披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理论和体系,丰富现有的研究成果,对ESG信息的具体披露制度、规范进行顶层设计,提高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质”和“量”。在ESG信息披露的效应方面,加强对ESG及三个维度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探究其内在的作用机理,探索ESG信息披露的有效路径,为上市公司积极、主动完善ESG信息披露提供科学支撑和指引,使越来越多的信息使用者对ESG信息有全面的认识,也使上市公司披露的ESG信息充分发挥其价值。第二,建立健全ESG信息披露体制及评估体系。我们可以借鉴国外ESG信息披露的先进经验,制定ESG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和指标体系,基于ESG的不同维度或者针对不同行业制定专门的指标体系,明确必须要披露的指标,降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成本的同时,也便于信息使用者进行比较。此外,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对ESG信息进行分级分类,开发科学有效的ESG评估模型,降低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评级的透明度和效率。第三,加强内外协同,推动ESG理念的传播与推广。企事业单位加强对ESG信息的培训与宣传,提高对ESG的认识。强化ESG投资理念,鼓励投资者在进行可行性分析时融入ESG要素,或者在投资者沟通活动中加入ESG主题。媒体、政府等相关机构也要加大对ESG信息披露的关注,塑造“ESG表现-ESG投资”的循环机制,营造ESG信息披露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Lin KJ.Tan JSZhao L M.Karim K.In the name of charityPolitical connections and strategi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a transition economy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1532.

2]林润辉,谢宗晓,李娅,等.政治关联、政府补助与环境信息披露——资源依赖理论视角[J.公共管理学报,2015.1202.

3Rebecca Coons.Sustainability is central to successJ.Chemical Week2021.18301.

4Mülbert Peter O.Sajnovits Alexander.The Inside Information Regime of the MAR and the Rise of the ESG EraJ.European Company and Financial Law Review2021.1802.

5Graffin Scott DCarpenter Mason ABoivie Steven.Whats all that strategicnoise? Anticipatory impression management in CEO success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1.3207.

6Dasgupta R..Financial Performance ShortfallESG Controversiesand ESG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Firms around the WorldZ.Finance Research Letters2022.

7Baldini M.Maso L.D.Liberatore G.Mazzi F.Terzani S..Role of Country-and Firm-Level Determinants in EnvironmentalSocialand Governance Disclosure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801.

8]伊凌雪,蒋艺翅,姚树洁.企业ESG实践的价值创造效应研究——基于外部压力视角的检验[J.南方经济,202208.

9Capelle-Blancard GPetit A.Every Little Helps? ESG News and Stock Market Reac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9.15702.

10]张琳,赵海涛.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表现影响企业价值吗?——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武汉金融,201910.

11]王蓉.成本-收益视角下ESG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22.2904.

12]李井林,阳镇,陈劲等.ESG促进企业绩效的机制研究——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1.4209.

13Duque-Grisales E.Aguilera-Caracuel J..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ESGScores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MultilatinasModerating Effects of Geographic 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 and Financial Slack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2102.

14]雒京华,赵博雅.ESG表现与企业短期财务绩效——基于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检验[J.武汉金融,202207.

15]王双进,田原,党莉莉.工业企业ESG责任履行、竞争战略与财务绩效[J.会计研究,202203.

16]邱牧远,殷红.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企业ESG表现与融资成本[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9.3603.

17]李志斌,邵雨萌,李宗泽等.ESG信息披露、媒体监督与企业融资约束[J.科学决策,202207.

18]晓芳,兰凤云,施雯,等.上市公司的ESG评级会影响审计收费吗?——基于ESG评级事件的准自然实验[J.审计研究,202103.

19]王琳璘,廉永辉,董捷.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2205.

20Zhang Q.Loh L.Wu W..How Do 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 Initiatives Affect Innovative Performance for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J.SustainabilitySwitzerland),202008.

21]高杰英,褚冬晓,廉永辉,等.ESG表现能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吗?[J.证券市场导报,202111.

22Tamimi N.Sebastianelli R..Transparency among S&P 500 CompaniesAn Analysis of ESG Disclosure ScoresJ.Management Decision201708.

23]张佳木.基于XBRLESG报告研究[D.北京: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22.

24]易碧文.数据协同视角下的ESG信息披露标准化建设[J.财会月刊,202217.

25]白牧蓉,张嘉鑫.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制度构建路径探究[J.财会月刊,202207.

26]黄世忠.ESG 报告的“漂绿”与反“漂绿”[J.财会月刊,202201.

27]张小溪,马宗明.双碳目标下ESG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于ESG101”框架的实证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05.

28]沈洪涛,李双怡,林虹慧,等.基于风险视角的ESG评级价值相关性再思考[J.财会月刊,202205.

29]莫志.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和治理信息披露的软法实现与强化路径[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0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6212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