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市场/贸易
武汉旅游商品开发思考
第711期 作者:□文/程梦瑶 王留林 熊继红 时间:2023/8/16 14:18:54 浏览:212次

[提要]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旅游商品在旅游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旅游商品概念、意义阐述的基础上,分析武汉旅游商品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武汉;旅游商品;对策

本文系2022年江汉大学科研立项项目:“武汉旅游商品的开发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1115

一、旅游商品概述

(一)旅游商品的概念。国内外很多旅游组织和学者都对旅游商品进行了定义。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旅游商品是“旅游者做准备或者在旅途中购买的物品(不包括服务和餐饮)的花费”,其中包括衣服、工具、纪念品、珠宝、音像资料及个人物品、药品等,不包括任何一类游客出于商业目的而进行的购买。张爱国(1990)则认为旅游商品是旅游者在旅游购买活动中所需要的实物产品和一系列服务的总和。张文祥(1992)认为现代旅游商品包含旅游者在旅游准备阶段和旅游过程中购买的一切实物产品。李艳(2001)认为旅游商品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购买的物质形态存在的实物,包括旅游纪念品、文物古玩及仿制品、实用工艺品、土特产、特种工艺美术品、旅游日用品。苗学玲(2004)认为,旅游商品是指由旅游活动引起旅游者出于商业目的以外购买的,以旅游纪念品为核心的有形商品。郭鲁芳(2008)提出旅游商品是旅游者在旅游准备阶段、旅游过程中以及旅游结束返程途中出于非商业和非投资目的而购买的、以旅游用品和旅游纪念品为主体的一切实物商品。

以上旅游商品的定义,争议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生阶段,世界旅游组织、张文祥以及郭鲁芳、苗学习玲认为旅游商品是在旅游准备阶段和旅游过程中发生的;而李艳则强调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二是所包含的内容,大部分学者强调实物,而张爱国强调实物与服务的总和。共同点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购买主体都是旅游者;第二,都是出于非营利的目的。

商品是指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能够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因为服务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也能够用来交换,所以服务是商品。但服务是无形的,所以不是物品。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广义的旅游商品是指在旅游准备阶段以及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者出于非盈利目的而购买的所有物品和服务的总称;而狭义的旅游商品是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出于非盈利目的而购买的物品,即平常说的旅游纪念品。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狭义的旅游商品。

(二)旅游商品开发的意义

第一,旅游商品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食住行游这四个方面的消费是基本消费,相对有限和固定;而旅游商品的消费则属于非基本消费,相对无限,有很大的伸缩性。国家统计局官网显示,2018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1478亿元,其中旅游购物的增加值占比为31.4%,达到13005亿元,其次才是旅游出行。旅游商品收入提高,当地就会有经济实力去推动旅游业发展,使其进入良性循环发展。

第二,旅游商品能够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旅游商品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旅游商品的文化表现在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各个方面。开发旅游商品一定要深度挖掘当地文化,使当地的历史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

第三,旅游商品能够对旅游地进行宣传推广。有些旅游地由于开发了良好的旅游商品,使得该旅游地得到旅游者的青睐。例如,我国作为国际重要旅游目的地,茶叶、丝绸、陶瓷、刺绣等旅游商品深受国际游客的喜爱。这些旅游商品也传播了我国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二、武汉旅游商品开发现状

(一)武汉旅游业发展现状。武汉旅游资源丰富,目前有35A级、224A级、273A级景区,旅游产品充足;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完善,有旅行社448家、三星及以上级酒店50家,能够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前往。2019年,武汉市接待游客3.1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70.79亿元。2021年,全年接待游客2.7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920.84亿元。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发布的《2021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显示,武汉在全国15座副省级城市中,旅游发展排名第4位,旅游综合竞争力进入第一梯队。

(二)武汉旅游商品发展现状

1、武汉旅游商品种类。武汉有历史悠久的楚文化、原始的盘龙城文化、闻名的黄鹤文化以及浓郁的三国文化等,因此旅游商品资源类型也很丰富。文化方面有仿古漆器、青铜文物系列复制品、楚文化系列工艺品、黄陂泥塑等;地域特色方面有绿松石、武汉刺绣、黄鹤楼系列等;还有其他各种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及特色食品等。武汉主要旅游商品见表1。(表1

2、武汉旅游商品开发探索。为了加快武汉旅游商品开发,武汉市政府做了一系列探索:2017年开展了“武汉礼物”旅游商品评选大赛;还开展了旅游商品“双十双百”创建工程,聚焦武汉传统食品、地方特色农副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品、荆楚传统工艺制品、文创产品等,拟打造出10个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建立10家年营业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旅游商品开发公司,建立100个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和100个旅游商品专卖店。

三、武汉旅游商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地方特色,商品创新不够。武汉旅游商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例如,在盘龙城商代遗址,旅游纪念品有帆布包、明信片、手账、纪念币等;黄鹤楼景区除了有黄鹤楼相关纪念品外,也有许多玉石、手串、百家姓钥匙扣、传统服饰、茶艺、陶艺、木艺、剪纸等民间工艺品。在各个景区见到最多的就是黄鹤楼印记的纪念品以及水晶制品、陶器、瓷器、笔筒、扇子、挂饰等工艺品,而这些在国内外其他景区都可以见到。虽然这些都带有黄鹤楼或盘龙城的标记,但感觉是加上去的,缺失了文化内涵,没能充分体现武汉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这样的旅游商品价值没得到体现,既满足不了旅游者的需求,又不能传播宣传武汉文化。

(二)监督管理不力,质量档次不高。旅游景区、政府旅游相关部门等不仅不注重旅游商品的开发,还缺乏对旅游商品市场的监管,导致部分旅游商品粗制滥造、仿冒仿制,严重影响了旅游商品质量。有些价值较高的旅游商品忽视了商品包装,出现“一等货色、二等包装”的现象,降低了该商品的档次。例如,黄鹤楼榫卯手工模型是一款能够体现黄鹤楼文化内涵的、深受旅游者喜爱的旅游商品,但简单、粗糙的包装降低了该商品的档次。另外,旅游商品的销售方式单一,以个体承包经营为主;购物环境简陋,缺乏促销手段;而且定价也不规范,存在销售折扣因人而异的现象。这些都影响了商品的销售,因此旅游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

(三)缺乏品牌意识,知名度有待提高。武汉尽管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文化,但除了极少部分能够体现武汉特色的旅游商品,如周黑鸭、武昌鱼等,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大部分旅游商品都不为人知,品牌效应较低。其实,在武汉市内有较多的传统手工艺品,例如绿松石饰品、漆雕、泥塑等,但一些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由于技术、投资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许多旅游纪念精品没有被开发出来。已经开发出来的,也缺乏品牌意识,知名度有待提高。

(四)政府重视不够,人才不足。由于政府对旅游商品不够重视,因此缺乏旅游商品设计、生产、销售、营销等相关的政策倾斜和激励制度,也缺乏专业的旅游商品开发设计人员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全国从事旅游商品设计开发的人员也很少接受旅游专业的系统教育,大多是美术工艺设计、市场营销等专业毕业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商品的开发设计,使得旅游商品开发成为旅游商品产业链上的一个薄弱环节。这种现象在武汉同样存在。武汉旅游商品资源虽丰富,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无法从生产端到销售端等各个环节了解旅游者需求,无法设计出游客心仪的旅游商品,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

四、武汉旅游商品开发对策

(一)融入文化内涵,创新商品开发。首先,旅游商品文化构成要素包括价值观、传统风俗、信仰、艺术(包括美学、文学、戏曲艺术)等。进行旅游商品开发时,可从以上文化构成要素的角度出发,融合武汉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增强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武汉传统故事有伯牙子期的知音故事、黄鹤楼辛氏卖酒的故事、卓刀泉的三国故事等;戏曲艺术有汉剧、楚剧、庙会等;文学艺术有“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不知九派东湖水,流出江城几处花” “乡情莫问天边月,自有樱花胜洛阳”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等著名诗句;武汉还有辛亥革命、中山舰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等。把这些文化元素通过绿松石雕、木雕、漆雕、汉秀、泥塑或戏曲的方式,把相关人物、事物等形象地展示出来,制成旅游商品,从而增加商品的文化内涵。其次,武汉创新旅游商品要注重商品的时尚化和实用性。武汉是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达到168.29万人。武汉被评选为“中国最适合年轻人定居创业的城市” “中国年轻人最喜欢的5座城市”。旅游商品在形式、色彩、式样等方面一定要年轻化、时尚化,要便于携带,以满足众多年轻旅游者对爱情、友情、亲情的需求。另外,还可制作有武汉文化印记的丝巾、手套、台灯、手机外壳、墨镜等较实用的旅游商品,以满足中老年旅游者的购物需求。

(二)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商品品质。提高旅游商品的质量和档次,重视旅游商品具有纪念性、艺术性、实用性和收藏性的基本特征,因此在突出其特色的同时,旅游商品不论是所用材料、制作工艺,还是实用性能、包装装潢等都应体现较强的质量意识。旅游商品在生产时,要使用环保健康、质量优良的材料,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制作,不能偷工减料;在商品包装时也要体现出地方文化特色,在兼顾美观实用的前提下,要注意使用对环境危害小、可降解的材料;商品包装设计要满足旅游者需求,如与动漫、游戏等进行联名合作,引起旅游者的关注。还要完善旅游商品品牌管理制度,做好旅游商品的登记注册和市场监管,为提高旅游商品质量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旅游商品质量检查,旅游商品销售店铺的面积、装修、功能要求、接待能力等的检查,旅游商品销售的价格、渠道、服务规范等的监督与检查。

(三)开展多方营销,打造商品品牌。要打造商品品牌,提高知名度,就必须进行品牌营销。第一,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品牌营销。线上通过广播,电视广告,OTA平台广告,新媒体如抖音、小红书等直播宣传;还可以邀请网红主播或者明星来代言旅游商品,由此来提高旅游商品的销售。线下通过报纸、专业期刊等传统媒体,与景区合作,在城市交通中心树立广告牌,赠送小礼品等方式进行宣传。第二,还可以通过博览会、展览会等各种会展,以及利用武汉国际渡江节,武汉国际旅游节,东湖梅花节、樱花节等各种节庆活动,来打造相应主题的旅游商品,从而提高武汉旅游商品的知名度。第三,借助资本市场融资筹资,继续延伸已有商品品牌,丰富旅游商品内容及其商品组合,从而扩大品牌知名度。武汉可以打造黄鹤楼、知音、木兰、花卉四大旅游商品品牌。具体措施:在黄鹤楼的烟、酒基础上,继续推出黄鹤楼汉服、口红、吊坠、玉笛等黄鹤楼系列旅游商品;在“知音号”游轮基础上,开发伯牙子期雕塑、口琴手风琴等音乐制品、爱情信物等知音系列旅游商品;在“花木兰 云中战歌”基础上,开发雕刻、泥塑、豆丝等木兰系列旅游商品;在武大樱花热的基础上,开发樱花糕点、梅花香水、杜鹃花盆栽、玫瑰花精油、菜籽油等花卉系列旅游商品。在品牌营销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知识产权,设计简洁大气、统一标准化的商标,对于抄袭、剽窃旅游商品创意的行为予以打击。

(四)建立人才队伍,激励商品研发。创造良好的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各级政府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该进行宏观调控,制定旅游商品发展战略和方针,提供旅游商品的市场信息,建立政策、资金、人才等扶持与激励体系。特别是建立一支旅游商品研发的人才队伍,创新商品研发。建立旅游商品开发人才队伍:首先,可以在高等学校建设相关专业。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了解旅游人才需求状况,再结合高校自身特色,制定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案。高校旅游专业应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和创新精神。对于旅游商品创新问题,高校可以多组织学生去景区调研;创办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旅游商品的开发设计中来。其次,可以组织已有的旅游相关企业,到国内外旅游商品开发成功的地区参观、学习,或到高等院校旅游专业进修学习相关旅游知识,全面提升旅游商品设计的技能和水平。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爱国.旅游商品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意义[J.经济论坛,199006.

2]张文祥.西南经济区旅游商品开发策略初探[J.社会科学家,199203.

3]李艳.旅游商品需品牌支撑[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01.

4]苗学玲.旅游商品概念性定义与旅游纪念品的地方特色[J.旅游学刊,2004.1901.

5]郭鲁芳,吴儒练.旅游商品:概念·范畴·特征[J.江苏商论,200810.

6]胡善风.试论旅游商品的开发[J.财贸研究,200201.

7]龚箭,胡静,谢双玉.2021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R.社会科学系列报告,2021-11-18.

8]莫春雷,娄冰娜,常向鹏.论旅游商品开发的问题及对策[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0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51170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