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市场/贸易
大学生个人碳足迹评估
第711期 作者:□文/高晨阳1,2 闫帅腾1,2 付海广1,2 王洋洋1,2,3 时间:2023/8/16 14:21:41 浏览:821次

[提要] 目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已作为国家战略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同高质量发展中。因此,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并采取有效行动减少碳排放成为当务之急。高校学生作为重要的社会群体之一,有责任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本文基于碳足迹理论,对大学生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进行调研,核算并分析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碳足迹,并基于河南大学实际情况提出减少碳排放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碳足迹;碳排放因子;碳排放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225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0M682284);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110475111);河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110475159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1014

引言

近年来,世界各地气候灾害频发,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世界各国提出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由此我国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在此背景下,“碳足迹”概念应运而生。碳足迹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可表示个人或团体的碳耗用量。

探索低碳、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模式,发展“低碳”应成为每个企业和公民的责任,而大学生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个庞大群体,是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力量,更应培养“低碳生活”的习惯。据《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显示,我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4430万人,且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大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其消费观念尚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影响而进行冲动性消费,造成物质和能量的大量浪费,产生的碳排放量不可忽视。而正因大学生处于思想观念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通过适当教育和引导可使其形成正确消费观、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因此,需要对大学生碳排放进行调查,分析其碳排放结构,为后续的引导教育及其他措施的实施提供指导。

目前,碳足迹被广泛用于大学生个人以及校园碳排放评价。周敬森等基于碳足迹对高校碳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文科类大学的碳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综合类院校碳结构更加复杂,同时对武汉大学的碳吸收和碳排放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减少碳足迹需要从减少碳排放量和增加碳吸收量两方面同时采取措施。黄超等基于碳足迹对大学生个人碳排放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生活方式形成的碳足迹超过了交通工具、能源使用所产生的碳足迹。朱强等研究了全国高校由饮食产生的碳足迹,发现由食物浪费造成的碳足迹量较大。此外,还有学者基于碳足迹原理,对大学及大学生的碳排放情况、碳结构、低碳行为方式等进行了研究。可见,对大学及在校大学生进行碳足迹调查研究,对明确大学生个人及群体碳排放情况、评价校园碳消耗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河南大学作为在校人数超过5万人的一所大学,校园碳消耗量不容忽视,而目前尚未有以河南大学在校大学生为对象进行的碳排放的研究。

本文以河南大学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碳排放计算器计算大学生生活中所产生的碳足迹,采用差异显著性分析探究各因素对碳足迹的影响。基于此,在源头制定科学有效的低碳减排方法,为大学生进行低碳生活方式提供数据支持。

一、调查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一)调查区概况。河南大学,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5万余人,是国内人数较多的高校之一。目前,河南大学拥有明伦、金明、龙子湖三个校区,其中,明伦、金明两校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龙子湖校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金明校区主体于2002年基本建成,占地面积为123m2,本研究主要调查分析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在校大学生的碳足迹。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研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发放调查问卷,针对其碳足迹产生的主要生活方式“衣、食、住、行”调查了关于购买衣物、网购、就餐、生活用水用电、使用塑料袋、交通出行的次数、频率、具体用量等。共收集网络问卷175份,纸质问卷21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共359份,其中男生179份,女生180份,问卷有效率93.25%

(三)碳足迹计算方法。目前,碳足迹研究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一是“自上而下”模型,以家庭或企业等单位整体收支调查为基础,铺以环境投入产出分析,计算出单位整体的碳足迹概况;二是“自下而上”模型,运用碳足迹计算器估算个人生活中的碳足迹,即依照个人日常生活中实际消费、交通型态为估算依据。以上两种方法均依据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原理而建立。本研究选用“自下而上”模型测算大学生个人碳排放量。

大学生个人碳足迹采用碳足迹计算器的方式由下而上的计算获得,以一年(365天)计算。

E■=∑Qi×Ci

式中,E■是碳足迹排放总量,Qi是物质或活动i的活动强度数据,Ci是物质或活动i对应的单位排放因子,排放因子由相关文献得知。

生活用电的碳足迹数据由河南大学后勤集团有限公司提供;肉类和粮食依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获得,居民每天应摄入4075g畜禽肉、250400g谷薯类粮食,现取中间值325g作为每天摄入量活动数据;纸制品的消耗主要依据大学生日常打印纸张及作业用纸、快递纸盒包装为主;生活垃圾处理以大学生每袋垃圾平均重量0.7kg为标准进行计算;公交车出行以大学生每次乘坐公交车出行5km计算得到;其余数据均由调查问卷直接获得。

(四)统计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进行碳足迹核算并对问卷中的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 25.0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Origin 2022进行图表绘制。

二、结果与分析

(一)碳足迹核算。碳足迹核算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河南大学大学生个人年均碳足迹总量为889.54kg,略低于国内其他高校大学生碳足迹研究结果,这是因为本研究只考虑了大学生校内产生的碳足迹,而大学生在校外的一些碳足迹(乘坐火车、高铁、飞机等)则未计算在内。首先,生活垃圾处理与用电碳足迹所占比重超过50%,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其次,还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节能减排意识,在生活中节约用电,减少因用电而产生的碳足迹。最后,穿衣、粮食、纸制品碳足迹也有一定的比重。(表1

(二)差异显著性分析。男生和女生碳足迹差异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在平均每年购买衣服的件数方面,男生的碳足迹均值为120.55kg,女生碳足迹均值为181.09kg,可见女生在每年买衣服上所产生的碳足迹显著高于男生(p0.01)。在平均每年使用塑料袋的数量方面,虽然男女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由于塑料袋的碳排放量较小,所以对碳排放均值的影响不大。在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乘坐公交车方面,男女生之间的差异性很小。在生活垃圾方面,女生产生的碳足迹也明显高于较男生。由此可知,女生在多项生活行为的碳足迹以及生活行为总碳足迹均大于男生,男女生在每年购买衣服的件数、每年使用塑料袋的数量、每年网购的次数、每年处理生活垃圾的次数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可见女生的低碳意识更需要提高。(表2

(三)低碳意识评估。对问卷中关于大学生低碳环保意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55.75%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环保意识较强或很强,37.93%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环保意识中等,仅有6.32%的同学认为自己的环保意识弱或较弱。说明本校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低碳环保意识,在生活中愿意尽己所能为减少碳排放做出努力,若采取加强对学生低碳知识及低碳技能的教育、加强校园低碳设施建设等措施,大学生的碳排放量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图1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低碳意识的培养。进行低碳生活需要拥有较强的低碳意识以及低碳环保知识,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大学阶段正是各种观念和意识逐渐成熟的时期,因此在大学进行低碳意识的培养可做到事半功倍。可以在大学开设低碳环保相关的通识课程、举行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型讲座等,使学生学习到低碳生活的知识并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形成低碳意识。校园在保持原有社会宣传力度的同时,还应针对国家“双碳”战略等进行广泛的宣传,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低碳环保的认识。

(二)完善垃圾分类系统。不同种类的垃圾有着各自的处理方式,实行垃圾分类收集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可有效减少碳排放,还可减少不同种类垃圾相互混合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而言,学校垃圾分类还没有真正有效落实,校内只有一个垃圾分类点且离宿舍园区较远,教学楼、宿舍区的垃圾篓均为大圆筒,垃圾处于混合收集状态,无法完全做到垃圾分类收集。因此,应增加校园内垃圾分类回收站点的数量,同时合理地安排垃圾分类回收站点的位置,使得部分垃圾可以做到资源化利用,进一步减少碳排放。

(三)优化餐厅服务体系。大学生较大的碳足迹来源于三餐过程中的打包盒、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物品,因此可采取优化餐厅服务体系、加强餐厅管理等措施减少大学生的碳足迹。相较于外卖,大学生频繁点外卖或者打包饭菜的主要原因是餐厅饭菜的口味不佳、餐厅人员拥挤排队时间长、餐厅环境较差等。因此,应从饮食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价格等方面优化餐厅服务体系,减少学生打包以及点外卖的次数,从而减少大学生的碳足迹。

(四)加强绿色低碳校园建设。校园建设的不便利也会导致不必要的碳排放,例如宿舍区和教学区间距离过远、生活超市数量少等。因此,应在目前硬件的基础上加强低碳校园的建设,例如设置共享单车、设置自动售卖机、加强绿化等,在减少大学生碳足迹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校园生活的便利度。

四、结论

通过核算分析河南大学大学生人均每年碳足迹总量,得出以下结论:(1)河南大学大学生年均碳足迹总量为889.54kg,其中生活垃圾处理与用电方面碳足迹所占比重超过50%。(2)女生许多生活行为上的碳足迹以及生活行为总碳足迹均大于男生,可见女生的低碳意识更需要提高。(3)大学生应倡导“低碳”生活,培养较强的低碳意识。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与纸制品的消耗,及时关闭不用的电器,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与打包带,减少对粮食的浪费。

(作者单位:1.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2.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3.河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研究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慧玲.20年气候灾害数量急剧上升[J.生态经济,2020.3612.

2]庄贵阳.我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人民论坛,202118.

3]朱宏城,田甜.微观视角下居民消费碳排放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PLS-SEM模型的实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3601.

4]梁会东.大学生面子消费的特征、影响因素及反思[J.现代商业,202209.

5]周映萍.大学生消费观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2104.

6]周敬森,汪凤娇,于守全.高校碳足迹和碳结构探索[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

7]黄超,霍婕,马秀琴,董慧芹.基于碳足迹分析指导大学生提高节能减排意识[J.教育教学论坛,2016.

8]朱强,李丰,钱壮.全国高校食堂堂食浪费概况及其外卖碳足迹研究——基于30省(市)30所高校的9660份问卷调查[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

9]刘羿鑫,王俊岭,付斌,于玚,宋宜林,邹京,林慧.北京市大学生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07.

10]李佳玲,王志强,马任杰,欧阳绮雯,符春妹.基于碳足迹的大学生低碳生活行为研究——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J.科技风,202124.

11]雍挺俊.大学生低碳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评《绿色消费》[J.生态经济,2019.3512.

12]王微,林剑艺,崔胜辉,吝涛.碳足迹分析方法研究综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07.

13]邓南圣.生命周期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4]吴欣,刘熠娜,任宜欣,臧爽.高校碳足迹指标体系核算及减排策略研究:以西北大学为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42S1.

15]陈镜如.大学生群体碳足迹调查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经济,202102.

16]李佳玲,王志强,马任杰,欧阳绮雯,符春妹.基于碳足迹的大学生低碳生活行为研究——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J.科技风,202124.

17]张容,刘涵予,张李碧,朱文丽.北京市某高校大学生外卖行为及其相关因素调查[J.职业与健康,20220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50693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