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公司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透析
第712期 作者:□文/巩 弢1,2 陈国强2 时间:2023/9/1 15:18:31 浏览:282次

[提要] 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模式的公司易于引发经济、法律问题。本文立足于监管视角,在分析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模式基础上,探索优化监管措施。伴随5G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并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监管部门利用信息图谱技术对公司实现动态监管已经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监管;多层次;控制;信息图谱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1122

近年来,公司股权结构已成为公司治理领域的热议话题,股权控制结构也逐渐从双层股权控制结构向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演化。这种新变化带来了公司监管方面的诸多难题,故需要对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模式以及易于引发的问题进行探讨梳理,进而探寻较为有效的监管方式。

一、公司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易于引发的监管问题

“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模式是能够有效协调公司内部股东股权配额及股权收益,其核心竞争优势在于能够较好地化解公司融资需求与公司管控权益之间的矛盾。”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模式引发了诸多利益控制方暗黑面。”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主体处于被机会主义行为侵害的风险中。

(一)易于引发市场垄断问题。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模式易于引发市场主体实施垄断行为,进行不公平的竞争,并利用其垄断优势获得利益,破坏了正常行业或产业竞争秩序,影响上下游行业的整体竞争势态,严重打击了行业中其他市场主体。当下很多企业名为利用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模式拓展市场主体产业生态群,本质上却是行垄断行为之实。此类行为既限制同业竞争,又限制了行业上下游经营者之间的竞争,固化关联行业或产业阶层的利益,使市场缺失了应该有的竞争活力,抑制整体经济运行效率。竞争的缺失、垄断利益的固化也可能抑制市场主体的创新意愿,从而阻碍整体社会的科技发展。

(二)易于引发金融风险。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模式已经进入互联金融市场主体中,导致我国传统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 金融监管模式面临严峻挑战。金融类市场主体往往掌握了客户大量的身份信息、财产状况和信用记录等重要信息资料,境外机构或者其他非法机构利用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模式进入金融企业获取上述信息资料,甚至通过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模式的隐蔽性从事金融欺诈、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危害国家金融安全、社会利益、个人利益。资本天生自带的逐利性和扩张性,为获取更多利润往往游走在违法的边缘。特别是互联金融企业中的资本,利用《公司法》中“有限责任原则”和《证券法》中“资产证券化不明确性、资产证券化无轮次限制”等法律法规的漏洞,通过精心设计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模式逃避监管、规避法律责任,将风险转嫁给国家和社会,从而引发金融系统风险。

(三)易于引发规避税收问题。我国《税法》对不同属性市场主体规定了不同税目、税基、税率、征收税率、减免政策、税期等。市场主体易于利用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差异化设计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模式,达到规避税收或递延税收的图谋,进而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例如,《关税法》规定某类企业享受出口退税,《税法》规定居民企业增值税率为25%,非居民企业税率在20%10%,小微企业税率在15%,企业所得税方面,个体或合伙企业不缴企业所得税等。应纳税主体往往通过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模式预先设置“合法合规”的路径规避税收。

(四)易于引发转移资产及损害相关主体权益的问题。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模式转移资产、损害相关利益方等权益的行为往往产生于公司关联交易行为中。公司关联交易是指具有投资关系或合同关系的不同主体之间所进行的交易。正常的关联交易可以稳定公司业务,分散经营风险,有利于公司的发展,但是现实中市场主体在关联交易过程中,实际控制人往往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设计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模式,进而达到支配被投资公司,转移被投资公司的资产,损害被投资公司、股东等相关利益方的权益。

二、监管视角下公司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分析

(一)引发垄断的图例分析

1、控制结构图示(T公司)(图1

2、分析与描述。图1中,T公司20167月投资CM集团公司,获得CM集团61.64%股权,取得对CM集团的单独控制权;201612月整合后CM集团更名为XX音乐娱乐集团。20167T公司和CM集团活跃用户数量分别是1.6亿人、2.3亿人,市场份额分别为33.96%49.07%;用户每月使用的时长8.05亿小时、6.98亿小时,市场份额分别为45.77%39.65%;双方的市场占有率合计份额超过80%T公司在音乐市场通过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模式掌控了CM集团公司的“流量资源”,而后T公司利用中国音乐市场控制的独家版权实施高额收费行为。T公司此次股权控制行为已经构成我国《反垄断法》第21条关于垄断行为类型中的经营者集中的法律规定。2021 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经对T公司因为经营者集中行为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要求其三十日内解除独家音乐版权、停止高额预付金等版权费用支付方式、无正当理由不得要求上游版权方给予其优于竞争对手的条件等恢复市场竞争状态。

(二)引发规避金融风险的图例分析

1、控制结构图示(A公司)(图2

2、描述与分析。图2中,实际控制人为了实现《公司法》规定的51%持股绝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M某通过JHJA两家普通合伙企业持股50.5177%,又通过AL网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2.6470%补足相差0.5%持股比。MY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资本约30亿元,同期向银行借贷达到两倍金融杠杆的60亿元,其总额资金为90亿元。MY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名下的金融工具作为突破口实施“放贷”,形成90亿元的债权,而其实际含有利息的债权此时已经达到104亿元。MY公司再次抵押90亿元债权向其他银行借款,此时银行会考虑其债权的风险,将不会全额放贷给MY公司,因为法律法规和相关监管部门规定此类债权的最高抵押率为70%。由于我国法律法规对资产证券化的轮次没有明确限制,MY公司其后三年内融资循环次数超过40次,最终滚动获得3000亿元贷款,财务杠杆比率达到100%。实际控制人在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中设置了YB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根据有限公司的有限责任规则,一旦引发系统连锁的金融风险,实际控制人仅仅需要承担1010万元的经济责任。

(三)引发规避税收的图例分析

1、控制结构图示(图3

2、描述与分析。图3中,该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模式的公司中的项目公司,被分为优质项目公司和劣质项目公司,为了规避上市规则,家族公司(合伙企业)利用项目公司分离处理劣质资产,集中优质项目资产于某一项目公司。当家族公司(合伙企业)为了实现上市目的时,则把“劣质项目公司”打包出售处理。家族公司(合伙企业)主要目的为了赚取利润,而防火墙公司则利用《公司法》中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规避投资人风险。家族公司(合伙企业)利用公司资产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的规则,实际持有人享受资产使用权,并延迟或者规避交税,从而损害国家税收利益。

(四)转移资产、损害相关利益主体权益的图例分析

1、控制结构图示(L公司)(图4

2、描述与分析。图4中,“虚线”表示国有单位配给公司高管的“激励股”,“实线”是公司高管后期通过“合法形式”从证券市场购买到本公司股票。该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模式是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情形,公司董事会和高管利用我国《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对公司内部治理规定的不够健全以及公司自治原则,通过“形式合法”的决议,使得高管人员获取高额薪资,然后把“高额薪资”再汇聚到“资金池”。公司高管人员可以通过内部信息和操控公司股价,利用“资金池”的资金从合法的证券市场购买本公司的股票,进而对公司形成绝对控制权。公司高管也可以利用融资手段引入外部资本,稀释国有股权,让国有单位丧失对公司控制权。

三、对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公司监管优化建议

(一)利用信息图谱技术助推监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由于市场监督、海关、税务、人民银行等监管单位或职能部门对市场主体监督工作采取分工制,现实中被监管企业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存储在各监管部门,此种碎片化的“信息源”不便于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我们可以把此类“监管信息”在输入监管系统内时就形成“信息图谱”,使得监管部门能够全过程全动态地了解市场主体的行为,监管部门就更容易预警或者评估需要监管的市场主体引发的风险。

信息图谱是一种以语义网络为基础的知识结构图。该种信息网络采取了“有向图”的构造,图谱的“节点”用作表示实体,如企业、股东等,图谱的“线”表示实体之间的权利关系。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普及应用,制作权利关系图谱已经具有可行性。信息图谱技术恰好满足了当下的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的需求,因为其对于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有天然的优势,对于市场主体逻辑网络关系的挖掘能更好地适应新出现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监管的模式。信息图谱技术能让监管部门的信息数据更加智能,并利用信息数据客观地刻画了市场主体的股权等权利现状,剖析股权控制构造,警示经营异常风险,提高精准监管水平。

(二)针对不同类型的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优化监管策略

1、优化易于引发市场垄断的监管策略。由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牵头,与发改委、商务部、电信等多部门联合,建立一个“垄断预警平台”,汇集潜在具有实施垄断可能的相关市场主体的信息,如垄断协议、股权变动、价格、经营集中等信息。监管部门通过“信息图谱”分析实施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公司的行为、目的以及可能的垄断风险,形成更加科学、合法、合理的监管措施和预案。具体来讲,电信部门可以负责平台的建设,并协助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构建可能需要监管的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公司的信息图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牵头汇集被监管企业信息,持续跟踪被监管市场主体的动态信息图谱,以及可能涉及垄断信息图谱。发改委、商务部等监管部门可以随时共享此平台的信息图谱。其他同级监管部门可以不定期与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交流,校正“垄断预警平台”的信息图谱,共同综合评估被监管市场主体的行为。

2、优化规避金融风险的监管策略。由银监会、人民银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监管部门共同组建或共享“金融风险预警平台”,银监会牵头主导汇集互联网金融市场主体股权结构等信息,其他监管部门提供协助,电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建立金融类市场主体的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的动态信息图谱。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可以利用“信息图谱”监督被监管市场主体股权结构变动情况、经营动态。银监会可以利用“信息图谱”分析和评估此类金融类市场主体在那个层次股权结构上可能引发金融风险或意图规避转嫁金融风险,及时制定监管的应对措施。人民银行利用此“信息图谱”分析金融资产证券化或者抵押轮次合理性,评估和审批被监管金融市场主体再次抵押融资申请。其他同级监管部门可以定期与银监会交流,校正“金融风险预警平台”的信息图谱,共同综合评估被监管金融市场主体的行为。

3、优化规避税收的监管策略。由海关、税务、市场监督管理、人民银行等部门共同组建和共享“税收管理平台”,电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建立税收领域的被监管市场主体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信息图谱。税务部门可以依据动态信息图谱分析应纳税主体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随时监管应纳税主体可能出现规避税收的现象。税收机关通过“信息图谱”随时了解应纳税主体“规避”税收的路径,及早制定监管策略,应对此类“规避”行为。其他同级监管部门可以定期与税务部门交流,校正应纳税主体的信息图谱,共同综合评估被监管应纳税主体的行为。

4、优化转移资产及损害相关主体权益的监管策略。电信部门协助市场监督、国资委、证监会等监管部门,联合建立相关需要监管市场主体的“信息图谱”。事前或者事中,证监会对此类采用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的市场主体进行“信息图谱”动态监管,并评估那些关联交易、高管持股变动、内部交易、稀释国有股权等行为,及时制定监管策略措施。国资委对采用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的国有或者国有控股的市场主体进行“信息图谱”动态评估,并评估此类采用多层次股权控制结构市场主体有关决议或行为的合理性、合法性,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

(作者单位:1.浙江群恒律师事务所;2.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磊,刘海邻,贺学会.私募股权投资与企业并购——基于创业板市场的证据[J.管理评论,201901.

2]沈俊峥.论双重股权结构监管制度的构建——以控制权利益的内涵为视角[J.中外法学,202103.

3]朱丹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0.

4]王炳萱.互联网金融企业资产证券化风险研究——以蚂蚁金服为例[J.财税金融,202106.

5]邱蓉,李金鑫.国有企业资产监管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报,202002.

6]于来.监管视角下我国企业商业信用评估体系研究[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2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5570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