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金融/投资
我国货币政策选择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第712期 作者:□文/丁文蕊 时间:2023/9/1 15:40:53 浏览:461次

[提要]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融合和金融一体化的深入,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变得紧密相连。虽然随着经济改革政策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增速也在缓慢增长,但是仍然面临着产能过剩、经济增长速度过慢以及金融风险等问题。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作用十分突出。本文重点探讨货币政策选择对金融市场产生的作用。

关键词:金融市场;政府宏观调控;货币政策执行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1129

引言

2020年初,全球范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空前的影响。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趋严峻,学术界和实务界又一次陷入了对全球经济下滑的忧虑之中,货币政策的反周期调节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困难。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对于“防风险”和“稳增长”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货币量的调控和利率的调节来实现。根据宏观经济的流动性与周期性特征,通过合理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金融不平衡,确保金融市场平稳发展,达到国民经济发展的目的,改善市场经济的不良状态,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货币政策市场化程度低。对于国家来说,货币政策市场化程度与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有着很大的关联。虽然我国经济市场化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我国的货币政策却不能同其他完全市场化的国家一样,通过市场对经济进行调节,只能通过贷款、货币发行量等中介目标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这也决定了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调节的单一性。在推动这种货币政策市场化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单一的政策,更需要和市场紧密合作,就目前而言,合作并不愉快,为此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内外部经济失衡。自从1958年实行计划经济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大体走向就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在国家宏观调控中,我国只注重两个经济指标即经济增长和稳定的物价,但是这与金融开放市场背景下对宏观经济的要求有不相符合的地方。现在的经济政策应该既要稳定物价,又要发展经济,还要兼顾充分就业,保持汇率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但目前的货币政策显然不能满足这个需求。金融市场开放背景下要求国内国外的经济要实现均衡状态,但是中国的国内外经济严重失衡,如果不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将无法应对金融市场开放带来的挑战。

(三)货币政策低效率是由于执行环境的不合理。总体而言,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对其实施有很大的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率是特定金融制度、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结构共同影响所产生的结果。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不顺畅的原因在于金融市场的机制不健全,融资结构的单一性,还有金融体制改革的不到位。货币政策的变化造就了金融市场更好的发展环境,进而促进了实体经济领域发展。

(四)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向从紧缩趋于稳健。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形势一直在变化。自1984年央行和商业银行进行智能分割以来,我国正式实施了货币政策。中国在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采取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以稳定价格、调节信贷。在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前,中国总体货币政策都是高度紧缩性的,以避免经济过热。在随后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经济逐步走向平稳,中国中央银行通过设计新货币政策执行工具逐步精化货币政策,并健全了公开市场操作制度。就目前而言,新增贷款主要是为了扶持小微企业及民营企业的发展,以此增强市场活力,增加就业机会。对结构化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与创新能够达到对金融机构的引导,以及对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疏通,这也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二、我国金融市场现状

影响金融市场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进出口贸易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产品的变化以及金融产品的交易方式等。这就造成了越来越大的财政压力。我国金融市场的压力指数在不断变动,金融市场的压力将不可避免地增大,包括市场风险、利率风险等。为了有效地防范风险,必须加强对金融市场的风险预测,并与之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防范效果。随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趋于正常化,基准利率也将不再保持“负利率”,中国的金融市场将会承受巨大的压力。近年来,我国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其发展相对滞后,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并不十分成熟。当前经济形势下,金融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愈发凸显,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不少居民已经加入到金融市场当中,但金融市场存在较大的风险。在以前的金融市场里,银行的信贷方面主要是金融市场风险的体现。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和效率也有了很大变化,不断完善传统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了效率低下的问题。直接融资的出现,改变了金融市场结构体系,有效解决传统金融市场结构失衡的问题。

三、货币政策选择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一)调整货币政策可以加速金融市场发展。货币政策在整体股票市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由于股票市场策略在整体金融市场经济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货币政策也在整体金融市场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股票市场中,我国货币政策有两种,一是紧缩的货币政策;二是宽松型货币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由于金融机构发放的货币总量过少,不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导致货币的紧缺,这个需求量将抑制国民经济的成长;宽松型货币政策会由于钱币发行量太大造成供大于求导致人民币贬值,也就是说钱币的购买力会下降,会对金融市场造成很大的影响。金融市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所以这就要求两大主力军必须加强合作,携手发展金融市场。

不过,我国实行的是分业管理,也就是货币和资本市场都有自己的领导机构,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在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出现遗漏,也就是说,如果二者不进行通力合作,那么金融市场很难得到快速发展,而二者加大合作力度能够减少经济发展中漏洞的出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快宏观调控,特别是货币政策的调整,以便最终能够迅速进入新的正常经济的国际市场。通过制定稳健的货币政策来使我国更快更高质量地融入到资本市场开放的经济中。

(二)货币政策受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影响。金融机构运行的现状、金融组织的服务系统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密切相关的。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信贷大多依赖于大城市和较发达地区的规模工业。而在发展中区域,由于商业银行之间的经营规模相对较小,信用度较差,造成了较高的贷款利率,经常出现信用中断。银行和金融机构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信贷投放方式不切合实际,这就造成了货币政策执行效率低下。相对而言,发达地区信用度高、金融服务系统健全、金融机构运营中的资金流动等,金融资产的价格能够真实地反映在供需之间,货币政策的传导可以使市场参与者如银行、证券、保险等更加迅速地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执行更加有效。

(三)货币政策调控作用发生偏离。近几年,由于股市和房价持续走高,股市和房地产市场都呈现出泡沫化趋势。“高增长、低通胀”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股市不好,金融市场就会不稳,而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不断攀升,各种商品的价格差距很大,必然导致金融市场的发展波动性。很多不确定性都会对资产价格产生影响,从而使其偏离既定的调控路径。当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时候,即便是资产价格上涨、虚拟经济的波动超出了货币政策的控制范畴,但货币政策必须对金融市场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否则货币政策将丧失其调节功能。

(四)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货币政策是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它直接作用于货币市场,其响应速度最快,效果最显著。所以,在货币市场的宏观调控中,人们往往会采用积极的、紧缩的货币政策,通过调节金融市场的利率来调节货币市场。如果人民币升值,将会造成大量的资金流入国内的金融市场,造成商品和总的价格上升,导致通货膨胀。为实现对通胀的有效控制,必须通过相应的货币政策来调节金融市场。相应地,提高利率,加强对市场流动性的控制,有效地对市场价格进行调节,以确保资金的平稳与均衡。

1、股票市场的调控和影响。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可以对我国股市进行有效的调节,而且与其反应的速度相结合,可以迅速见效。要想有效地减少股市的风险,稳定我国的经济,就必须通过货币政策来调节和引导股市,主要分为数量型和价格型。在数量型中,与资产组合原理相结合,并不是所有的资产都能凑齐,随着投资者持有资金越来越多,增多部分没有风险,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大。在价格型中,主要是累积效应和代替效应,当银行利率降低时,为了提高收益,投资者会加大对资本的投入,以弥补利息下降带来的损失。在资产配置理论中,投资者更看重资产的比重,而要想达到均衡,就必须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风险性证券市场中,这样可以增加风险资产的价值,而货币供应量则会对股价产生一定的影响。调整证券市场,采用适当的利率工具,根据股市行情调整利率。此外,在货币政策方面,可以利用通胀工具对股市进行有效的调节,使各种费用和价格上涨,从而降低股票的投资资本,降低股票的价格;相反,则股价上涨。

2、债券市场的调控和影响。货币政策调整与交易价格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通过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货币债券市场实施合理的价格调节,从而对中国未来的货币政策发展趋势做出合理预期,分析其实现目标。从中国现阶段的货币债券市场出发,通过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能够合理地缓和中国目前的资本紧张状况,以维护中国国内资本的稳定,如此交易市场才可能出现具有高价格和有贸易意义的商品,进而促进交易市场更为频繁。同汇率市场相比较,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同时其变化的步伐也相对迟缓。不过,货币政策在利率、货币供应量等领域产生了积极的效应,特别是对利率市场的效应尤为突出。

四、货币政策调控金融市场的建议

(一)转变货币政策调控方式。随着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推进,我国货币政策的调节方式由直接调节转变为间接调节,这就要求央行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必须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规律和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资源的功能。首先,从调控方式方面进行改变,由注重数量的货币政策转向注重使用价格的货币政策,使得利率调控的杠杆作用发挥到极致,最大限度地提高货币政策自我的调控能力。但我国的价格体制改革方面尚且不够完善,一些货币政策管制市场价格仍旧有一定的约束能力,所以央行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去完善市场价格机制的调控力,从而降低市场价格对货币政策调控。其次,进一步健全市场利率形成机制,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提高货币的贷款量。努力推进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相互协调性。

(二)实现内外部均衡目标。在封闭的经济环境下,实现单一的内部经济均衡很简单,但在金融市场开放的背景下,同时实现内外部经济的平衡是一件有挑战力的事情。实现内外部经济均衡,不仅需要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同时还要结合财政政策,二者要合理分工,将各自在经济调节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到极致,并且保证二者有属于自己的特有的工具。同时,也可以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贸易政策等经济政策工具相结合,来保证外部经济的稳定与均衡。

(三)建立全面有效的货币政策监控机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和相关机构已经开始对金融机构和监管条例进行逐步完善。以市场的经济变化和金融市场的情况作为金融市场管理的基础,还要结合政府自身的职能制定相应的市场风险管理策略。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金融风险进行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较多,在控制和管理过程中面临较大困难,只通过企业的力量是不能实现的。因此,国家层面要对金融市场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各级地方政府相互合作来推动整个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及时发现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并根据风险及时制定解决方案,从而降低金融风险出现的概率;政府可组织专业人员对企业进行多方面的监管和检查,还要提高企业对金融风投资的认识,并根据现阶段的金融市场情况制定好合理的管理机制,通过多方面的管理和手段降低企业因金融市场风险所受到的影响。

从当前财政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执行效率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建立金融、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纽带,对货币政策的落实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建立一个宏观和区域性的综合监控系统,以实现对金融经济运行的监控。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对基础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业的信用风险监控以及企业发展状况的监控。加强中央银行的财政和经济运行状况分析监督职能转变,加强货币信贷的基础性工作。

(四)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促进货币政策实施。人民银行还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办全国金融机构工作情况分析会、全国金融机构工作情况汇报会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服务会议。强化与当地人民政府、银行监管部门、银行、金融机构的关系,增进当地人民政府与银行、金融机构间的沟通,提高当地人民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的积极性。基层人民银行需要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政府或有关部门,从而使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调整。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杨璐.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调控作用及影响[J.丝路视野,202003.

2]马晓君.中国企业无形资产统计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杨春蕾.货币政策工具与中介目标选择:国际比较与中国实证[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

4]王晓霞.投融资管理与决策[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5]吕进中.站在新起点 把握新机遇 谋求新发展[J.福建金融,201501.

6]肖艳丽,向有涛.金融市场极端风险状态预测模型及其应用[J.金融发展研究,202203.

7]丁冰.金融市场风险预测及应对措施[J.中国储运,202105.

8]吴玉轩.机器学习算法在金融市场风险预测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90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617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