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新基建数字赋能农村现代化发展探索
第712期 作者:□文/李 翔 李思瑜 时间:2023/9/1 15:42:15 浏览:239次

[提要] 针对新基建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问题展开探讨,简要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相关理论基础,以金华山区县武义县和磐安县为例,从信息基础、融合基础、创新基础三个方面出发,研究新基建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数字赋能机制,并从产业、生态、文化等方面探索新基建助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路径,为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提供支持。

关键词:新基建;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

基金项目:2022年度金华市社科联重点课题:“新基建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以金华山区县为例”(ZD2022079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1124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新基建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新基建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路径的探索,十分必要。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新基建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相关研究较少,国内外研究及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国内研究现状。邢文杰、黄文君(2019)指出振兴乡村发展要把数字经济的发展放在重要位置,要不断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农业、治理和服务的数字化、智慧化、现代化发展。新基建方面,段文斌(2020)指出新基建要与新型城镇化相契合,与新型工业化同步发展,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协调推进,从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二)国外研究现状。杨钢(2017)指出,日本大多数的农业生产部门都已经使用了农业自动化和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促进了精准农业的发展,改善了农业生产和销售。王洁琼(2020)等通过调查得知,英国农场拥有计算机的比例达到了100%,并且大部分都接入了互联网,互联网的应用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极大收益,精准农业耕作方法得到了广泛普及和运用。

由此可知,国内对农业农村数字化的研究相对较多,主要表现在数字农业、农村治理、农村信息技术设施等方面,但是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研究较少。从国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农业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水平较高。

二、研究意义

20223月,我国再次强调了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数字化发展的智慧经济时代,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和基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为各个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作为数字时代的新结构性力量,新基建必然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基于金华市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尤其是针对武义县和磐安县两个山区县,研究新基建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数字赋能,对于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具有积极意义。

三、理论基础

新基建的基本内涵主要指在智慧经济时代,通过吸收新科技革命成果,实现国家现代化、智能化、高速化发展,建立新经济体系下的国家基本建设与基础设施。新基建的主要特征优势表现为其内涵丰富、覆盖范围广泛,具有明确的数字经济特征,对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而且与传统基建设施相比,新基建更加突出产业转型发展,对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较为深入。新基建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农业、医疗、配送、巡检、智能家居,城际轨道交通、城际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多个领域。主要技术包括5G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农业农村新基建相关政策工具包括2021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2112月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浙江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相关政策都着重强调了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改革为根本动力,积极实施“三农”新基建。

四、金华山区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现状

(一)信息基础薄弱。结合金华山区县武义县和磐安县当前实际情况,农村地区的基础信息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不仅配套设施不足、信息服务设施欠缺,而且网络环境较差,难以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建设要求。在配套设施方面,存在5G、人工智能技术普及不全面,通讯网络不佳、网络稳定性较差、网速较慢等问题;在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方面,存在乡村基础设施落后,电力、交通以及农业生产设施智能化改造不足的问题;在网络环境方面,负面信息较多,推销、广告、陌生链接侵扰了乡村居民生活;在信息服务设施方面,缺少共享平台,相应基础设施维护管理不到位情况严重。

(二)数字人才匮乏。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基建工程对于数字人才有着极强的依赖性,但就金华山区县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居民数字素养相对较低,数字化应用意识薄弱,虽然用电脑的家庭占比高达84%,但人们对于电脑的应用仅限于娱乐活动。而且实际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数字化人才匮乏的情况,由于青壮年流失严重,人口结构不合理,导致农村地区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无法实现对新基建工程的有效支持,也导致数字设备使用推广困难,极大地影响农村新基建发展。

(三)建设机制不足。根据对金华山区县武义县和磐安县的调查研究结果可知,新基建发展过程中,建设机制存在明显问题,不仅信息基础建设机制不完善,而且相关资源的融合管理不到位,缺少创新发展策略,赋能机制不完善、不健全,阻碍了农业农村新基建发展脚步,实际建设过程中缺乏明确指导和有效指引,新基建工作落实情况难以得到良好保障。

五、新基建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数字赋能机制

(一)信息基础赋能机制。针对金华山区县武义县和磐安县新基建过程中信息基础薄弱问题,为了完善建设相应赋能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数字化建设、提高信息技术水平:首先,借助大数据等先进数字技术,建立产品消费趋势分析机制,强化农村农业与市场之间的衔接;其次,建立相应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机制,强化农业农村服务和数字化治理水平,改善网络环境、网络服务等方面的问题;最后,创新完善数字治理机制,包括数据监管机制、数据联通机制等,以此实现对于乡村网络环境的有效治理和监测,保障新基建发展质量。

(二)资源融合赋能机制。为加快农业农村新基建脚步,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手段的作用价值,需结合当前农村实际情况,加强资源融合赋能机制,打通农业农村发展建设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壁垒,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实现农村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管理,为后续数字化建设发展提供可靠信息支持以及资源保障。

(三)创新发展赋能机制。农业农村的数字化赋能以及新基建发展,不能够照搬其他乡村政策机制,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创新研究。为保障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可持续性,还应建立相应创新发展机制,为数字化建设提供长期保障。对此,应积极鼓励农民以及数字化人才提出可行性创新建议和措施,并建立相应激励机制,提高人民参与新基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新基建数字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路径

(一)数字赋能产业。借助数字化技术,加强新基建,赋能农村产业,深挖数字资源价值,促进产业转型,进而实现产业兴旺目标。首先,加强农业生产数字化建设,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实现农产品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其次,实现农业经营数字化转变,通过深挖农业数据信息,在降低信息搜索成本的基础上,扩大农产品宣传推广范围,同时明确当前市场对于农产品的实际需求趋势,以此提高产销衔接紧密性,保障产品销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减少资源和生产力的浪费;最后,落实农业服务数字化,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为农民提供专业生产技术信息,降低农村供需成本,促进产业兴旺。

(二)数字赋能生态。新时期背景下,为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生态宜居型新农村已经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主要方向。因此,数字赋能农业农村,也应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数字赋能生态的农村发展主要路径包括以下方面:第一,自然生态方面,借助数字化技术改善传统粗放式资源开发策略,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推广和宣传,传授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减少资源浪费,缓解环境污染问题;第二,人文生态方面,重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借助数字化平台强化村民之间、村民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联动交流,构建互帮互助的良好乡村氛围;第三,社会生态方面,通过新基建,重构乡村经济社会结构,完善乡村数字经济体系,提高乡村数字技术应用水平,加快新基建,推动乡村科教文卫体发展,实现城乡双向流动,构建良好社会生态环境机制。

(三)数字赋能治理。数字赋能乡村治理能够有效提升治理能效,切实落实乡村振兴。借助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数字化设施和工具,实现乡村治理数字化。数字赋能乡村治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能够为乡村治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保障乡村决策的可靠性以及规范性;第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于乡村治理架构的科学调整,有效对接社会人才信息等相关资源,形成线上线下融合治理机制;第三,借助大数据技术还能够实现对于村民诉求的有效识别,提升决策的合理性,加强对公共组织体系的监管,实现乡村治理透明化,将传统管理模式下的权力运行转变为服务模式;第四,数字赋能下乡村治理效率极大提升,不仅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高效分析和利用,还能够实现对发展趋势的有效预测,提高乡村治理的主动性。

(四)数字赋能文明。实现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新基建的主要目的之一。结合案例村庄的实际情况,数字赋能文明的主要路径如下:首先,建设数字乡村平台,积极宣传弘扬新时期国家发展建设的共同目标,科普国家法律法规,提升村民的政治素养和思政水平;其次,通过数字化平台,加强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提升农民对于新农村的认知和数字化意识,并向农民传递现代农业技术,提升乡村农民的生产技能和水平,提高农业产量,通过提升农民的创业技巧、产品意识,帮助农民转变经济理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育人;最后,以数字平台为媒介,帮助村民加强互动交流,增进农民感情,扩大交往距离,引导农民互帮互助,构建和谐、文明农村社会。

(五)数字赋能人才。数字赋能人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加强数字知识的普及和宣传,着重提高农民的素养以及综合技能水平。对此,可加强农民数字技能的培训,提高数字化平台应用的顺畅性以及使用率,同时结合农村居民的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培训课程,丰富培训渠道,包括线下讲座、线上直播以及小视频等方式,确保农民能够在培训的过程中学有所得。另一方面加强数字化人才的培养。首先,通过产学研结合方式,强化本土数字人才的培养;其次,通过数字人才下乡活动,带领、鼓励数字领域人才投身于乡村建设,并为其提供个性化岗位;最后,为数字人才提供良好发展环境和生存空间,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保障机制,强化乡村对于人才的吸引力。

综上,本文以金华山区县武义县和磐安县为例,针对新基建数字赋能农业农村发展进行研究,结合实际乡村问题,总结提出了如下数字赋能农村发展策略:借助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扩大营销范围,实现与市场的精准对接;以数字化技术构建良好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以及社会生态环境;通过大数据技术等数字化手段,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强化乡村治理的可预测性;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明,提升村民思想水平、政治素养,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村民数字技术培养,通过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大力加强人才建设,全面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党立斌.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农田,新基建助力乡村振兴[J.新理财(政府理财),202210.

2]祝智庭,郑浩,谢丽君,等.新基建赋能教育数字转型的需求分析与行动建议[J.开放教育研究,2022.2802.

3]史真真.新基建视域下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究[J.经营与管理,202012.

4]萧素芳.“智能建造赋能新基建”高峰论坛暨《数字建造》丛书首发式在京举行[J.建筑,202017.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523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