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
第713期 作者:□文/陈佳彤 时间:2023/9/16 16:25:20 浏览:306次

[提要] 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和内部控制质量对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探讨社会责任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内部控制在其中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显著降低财务风险,而内部控制则能够有效地协调这种风险与责任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结果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和财务风险控制提供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社会责任;内部控制;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427

引言

根据《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19)》的数据,2019年企业3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仅为32.7分,而超过五成企业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甚至低于20分,这表明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存在许多疑虑,而“旁观”也给出了相应的评估。《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文件明确表示,监管部门十分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且强调了内部控制在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实施方面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企业的财务绩效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树立社会形象的重要途径,内部控制质量影响着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当内部控制质量较高时,可以帮助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都通过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方式,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基于此研究现状,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文献综述

目前学界关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带来的影响已经有了不少研究成果。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是一种简单的利他行为,而是企业与社会的双赢行为。企业规范、高效地承担社会责任会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社会责任作为一种非强制性行为,对加强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关系而言十分关键,同时还能促进企业获取和有效利用资源,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创造。尽管企业可以利用承担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进行资源交换,但是这些资源能否转化为财务绩效取决于企业的投资方向。出于自利的考虑,企业可能会扭曲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努力。因此,一些学者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受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和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制约,进而可能会影响到资源配置效率、企业声誉资本和财务稳健性。

然而,尽管企业财务风险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但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却研究较少。一些学者认为,主动实施社会责任履责行为可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内控目标,增强风险应对能力。还有学者从股价崩盘风险角度展开社会责任对企业风险的研究。他们认为,社会责任崩溃效应是由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过程中对负面消息的掩盖造成的。但当企业的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相同时,社会责任披露的粉饰效应将不再明显。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从资源获取角度、外部市场环境角度等探究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等的影响,已有十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一些问题,学者们还存在不少争议。目前大多数学者还未将注意力集中在财务风险、企业社会责任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上,特别是从内部控制的角度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因此,本文旨在利用数据分析方法来研究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探索影响财务风险的微观因素,并深入理解社会责任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机制,为企业实现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可行性的理论支持。

二、理论与假设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企业和利益相关者进行良性互动,同时可以与社会交换获得企业生存发展所需资源。这些资源优势不仅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同时也为企业财务稳健性提供保障。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获得利益相关者信赖。当企业赢得利益相关者的信任时,这种信任可以在企业面临市场冲击时提供更多的支持,缓解冲击所带来的风险,并减少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风险。据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H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履行社会责任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内部控制管理的完善有利于缓解企业内部委托代理问题,同时可以提高财务报告信息可靠性。作为企业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的企业活动,社会责任行为受内部控制的监督和指导。一方面作为自利的代理人,管理者在承担社会责任时首先会考虑自身利益。而内部控制的加入能够保证社会责任决策的价值创造导向,对关键风险点进行有效管控。另一方面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对社会责任履行以及信息披露有规范和促进作用,能够打通企业内外沟通渠道,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为其争取更多的政府支持,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状况的稳健性。综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2:内部控制可以进一步强化社会责任对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

三、变量、模型与数据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研究使用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数据进行了以下处理:(1)删除数据缺失的观测样本;(2)排除研究期内ST*ST类公司;(3)排除金融类公司;(4)对所获得的数据在1%99%分位上进行Winsor化处理。经过处理后,共计6423个有效样本。本文使用财务风险相关数据则来自国泰安数据库(CSMAR)。研究分析的软件工具是Stata16.0

(二)变量定义和测量

1、财务风险(CFR)。本文采用Z-score模型来评估企业的整体财务风险。此项指标为负向指标,Z值越大,则表明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小,Z值的临界值被认定为2.6

2、社会责任(CSR)。本文选用和讯网统计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分作为核心解释变量。

3、内部控制(ICI)。目前研究内部控制常用的方法有过程导向和目标导向两种。本文采用目标导向法,以内部控制五大目标为评价标准,选取迪博内部控制指数作为内部控制的测量指标。

4、控制变量。本研究使用公司特征和治理层面的经典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三)模型设定。为了检验假设H1社会责任对财务风险存在何种影响,假设模型如下:

Z=α0+α1CSR+Xβ+year+ind+ε (1

为了验证假设H2,引入内部控制与社会责任变量的交叉项,以检验内部控制是否对促进社会责任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产生正向影响,并建立如下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Z=φ0+φ1CSR+φ2CSR×ICI+Xβ+year+ind+ε (2

其中,Z代表财务风险;CSR代表企业社会责任总得分;ICI代表企业内部控制得分;CSR×ICI代表社会责任和内部控制的交叉项;X代表控制变量组;yearind分别代表时间固定效应和行业固定效应。

(四)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结果以及主要变量解释,如表1所示,最终得到6423个样本数据。由表1可知,财务风险最大值为2.6020.3843),最小值为0.094010.3683),差距较大,企业经营状况良莠不齐,且有很多企业已经超过风险预警值2.6,面临较大财务风险,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及时化解财务危机;社会责任指数最大值为3.620,最小值为0.140,均值为2.975,企业整体承担社会责任情况尚可,但各企业间对待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有较大差距,仍有部分企业处于观望状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最大值为6.692805.9325),最小值为5.706300.6660)整体内部控制管理情况良好,但还有较大改善空间,企业内部控制意识和管理需不断加强。(表1

(五)基准回归。本文根据豪斯曼检验的结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表明,社会责任与财务风险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一关系在1%的显著水平上得到验证,无论是否加入控制变量,社会责任的估计系数符号均为负数。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有效降低其财务风险,且社会责任表现越好,面临的财务风险就越小,这一结果支持了假设H1。可能的解释是,一方面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为企业带来声誉资本,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赢得利益相关者的信任,从而获得丰富资源,在企业面临危机时,丰富的资源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风险化解方案,为企业发展产生可持续地积极效应。(表2,括号内为t值;*p<0.1**p<0.05***p<0.01,下同)

对内部控制调节效应进行检验后,并分析表2中的回归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第一,在1%水平下,无论是否加入控制变量,社会责任和财务风险依旧是负相关关系,再一次佐证了假设H1;第二,在1%水平下,无论是否加入控制变量,内部控制与社会责任的交互项系数都为负数,说明内部控制对社会责任对财务风险的弱化有正向调节作用,验证了假设H2。可能的解释是,首先,内部控制能够从制度层面规范社会责任行为,缓解企业内委托代理问题,降低社会责任履行成本,从而改善企业经营绩效;其次,内部控制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也有促进作用,能够降低企业内外信息不对称性,增强企业信息透明度,有助于企业外部市场监督发挥积极效应,同时也有助于赢得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增强企业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四、稳健性检验

本文采用社会责任赋值法来替换自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将每一年的社会责任最高得分赋值为1,每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得分都除以最高得分依次赋值。检验结果表明,社会责任和财务风险是负相关关系,同时内部控制可以强化上述影响。(表3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以2017201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将财务风险作为社会责任的经济后果,并纳入内部控制这一调节变量,利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检验社会责任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机理,以及内部控制对这一关系所发挥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首先,良好的社会责任表现对于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有促进作用;其次,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可以强化社会责任对财务风险的弱化作用,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提高风险意识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据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政府部门应加大管控力度,对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予以及时的表扬以及奖励,对于观望者进行良性引导,对于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甚至危害社会的企业予以相应的惩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并且政府及时的补助可以有效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助力企业踏上有特色的发展之路。第二,企业应加强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意识,积极投入承担社会责任的实践中。将以人为本思想融入企业建设当中,切实做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在提升股票价值、不断优化产品、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主动依法纳税的基础上,积极投入教育、环保、慈善等公益事业当中,将社会利益融入企业利益,重视企业与社会同步发展,这样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促进企业财务绩效提升。第三,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一定要有社会责任的成分,于企业自身而言,管理部门应准确且及时地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可以让利益相关者及时得到企业内部信息,减少企业内外信息不对称性,有助于增强外部人员对企业的信任,同时良好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也可以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资本;同时,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为企业发展赋能增效,使得管理者减少自利行为、员工各司其职、各部门稳定运营等,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内部控制建设不是针对企业某一个人的建设,而是对企业整体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需要企业团结力量,共同奋斗,将内部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解读[J.财务与会计,201011.

2]葛格,肖翔,廖添土.内部控制质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中介效应[J.财会月刊,202123.

3]郭素勤.基于社会责任的内部控制完善对策探讨[J.财会通讯,201120.

4]杨皖苏,杨善林.中国情境下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大、中小型上市公司的对比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6.2401.

5]冯丽艳,肖翔,程小可.社会责任对企业风险的影响效应——基于我国经济环境的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1606.

6OKAFORA.ADUSEIM.ADELEYEB.N.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U.S tech firm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101.

7]李文茜,刘益.技术创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3801.

8]张雪,韦鸿.企业社会责任、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J.统计与决策,2021.3705.

9]温素彬,方苑.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10.

10]李志斌,阮豆豆,章铁生.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创造机制: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研究[J.会计研究,20201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5570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