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构建数字化能力已成必然趋势,然而数字化能力构建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是一项极大的挑战。本文以扎根理论作为研究方法,以美的集团为例,研究数字经济时代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能力构建的重要因素,对传统企业数字化能力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能力;扎根理论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790055);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科)资助重点项目(JYTgs20171103);浙江省教科规划2017年度(重点)研究课题(2017SB090);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重点项目(14SMXY18Z)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年12月15日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在本世纪中叶之前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提及数字经济发展的部分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响应党的号召和谋求自身发展,多数传统企业在以数字化转型为目标的前提下,开始着手提高自身的数字化能力,但由于数字化人才缺乏、资源不足、理论匮乏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导致数字化转型成功率极低,能够成功跻身“数字化企业”的成功案例少之又少。为此,对数字边缘型企业数字化能力构建的重要因素进行研究,希望能对企业数字化能力构建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文献综述
(一)企业数字化能力文献综述。从知网数据来看,“数字化能力”这一概念在近期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但存在研究时间短、研究数量少等客观问题,有关于“数字化能力”的概念及研究并未达成普遍共识,造成了“企业如何构建并发展数字化能力”的迫切任务没有可复制、推行的发展方案。因此,本文对于国内外学者对数字化能力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探究,如表1企业数字化能力文献综述所示,现有研究主要从资源基础、技术、管理应用三个视角对“企业数字化能力”这一概念进行阐述。本文根据以上观点归纳为:从资源视角来看,数据是企业数字化能力的基础;从技术视角来看,企业数字化能力是企业运用新一代如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的能力;从管理应用来看,企业数字化能力是通过数字化技术来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和经营管理决策能力。(表1)
(二)企业数字化转型文献综述。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数字化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数字化转型”已然成为当代企业无法逃避的重大难题。与此同时,“数字化转型”也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重视,但根据知网已知数据来看,学界对“数字化转型”这一概念未达成共识,因此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对数字化转型的讨论进行了分析探究。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对“数字化转型”的定位如下:“数字化转型”是企业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商业模式、运营方法、工作流程等内容环节进行“重塑”的过程,即进行彻底全面的变革工作,在方方面面渗透“数字化”的手段与技术。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此来立足于数字化发展的洪流之中,契合时代的发展。(表2)
二、研究策略与设计
本文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传统企业数字化能力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将文献综述中关于企业数字化能力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结论应用到下文的范畴研究当中。
(一)研究策略
1、扎根理论。本文采用由Anselm Strauss和BarneyGlaser两位学者共同提出的扎根理论研究法,将研究过程分为三部分:第一步,开放性编码,对美的进行数字化能力构建的原始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分析,在原始资料中发现初始概念,并确定初始概念的范畴;第二步,主轴编码,对初始概念重新整理从而发现和建立初始概念之间的联系,以达到提取主范畴与副范畴的目的;第三步,选择性编码,对主范畴和副范畴进行系统性分析,剔除关联不紧密的范畴,从而达成构建核心范畴之间的关系模型这一目的。
2、资料来源。本文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搜索资料。(1)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Science等学术文献数据库获取资料,在经济与管理科学科目中检索关键词“数字化能力”共检索到59篇文献,其中国内期刊29篇、外文期刊10篇、相关会议1篇、硕博论文19篇。(2)通过对美的集团官网的浏览,搜集相关资料。(3)从联商网、亿邦网、艾瑞网以及相关公众号中获取相关报道以及有关数字化的相关政策。
(二)研究设计
1、开放性编码。对上文三种途径搜索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提取初始化概念以及整理其概念所属的范畴。本文通过对已筛选的资料进行分析后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最终得到了72条初始概念,以下只举例数据库中的前10个初始化概念及其所属范畴,如表3开放性编码示例所示。(表3)
2、主轴编码。通过对72条初始概念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得到7项主范畴以及25项副范畴。7项主范畴分别为:国家政策与市场环境、数字化现有技术支持、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资源整合能力、数字化生产运营能力、数字化组织管理能力、数字化创新发展能力。如表4主轴编码示例所示。(表4)
3、选择性编码。本文通过对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资源整合能力、数字化生产运营能力、数字化组织管理能力、数字化创新发展能力这五项主范畴包含的初始化概念和类别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五个主要类别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理,对国家政策与市场环境、数字化现有技术支持这两项主范畴及其包含的初始化概念和范畴研究发现,这两项均为企业外部环境,最终对核心范畴完成提取。如图1核心范畴关系图所示。(图1)
4、理论饱和度检验。为确保研究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本文随机抽取数据库中资料并进行三级编码,经检验,并未产出新的见解与范畴,故本文理论饱和度较好。
三、研究结果
本文基于扎根理论对传统企业数字化能力构建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影响传统企业数字化能力构建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国家政策与市场环境、数字化现有技术支持、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资源整合能力、数字化生产运营能力、数字化组织管理能力、数字化创新发展能力。
(一)国家政策与市场环境
1、国家政策:美的数字化能力构建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不论是2008年实施的家电下乡政策,还是2012年启动的节能家电推广政策,都直接推动了我国百姓生活对家电需求结构的迅速发展,也因此影响了家电行业的供给结构,从底层消费者推动了家电行业的革新发展,给美的家电企业提供了数字化发展的政策背景。
2、市场环境:随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家店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崇尚美日等外国品牌优秀品质的情况下,把家电的消费方向转移至海外。美的核心竞争力的薄弱点逐渐显露,为迎合市场需求,美的转变经营思路,以产品为中心,在消费者的推动下,美的对构建数字化能力的需求开始提升,以谋求家电市场的立足之地。
企业进行数字化能力构建需要政策的支持以及企业对市场的合理把握。
(二)数字化现有技术支持。5G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工业机器人技术等先进技术为美的构建数字化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美的通过对新一代先进技术的运用打造了数字化现代化工厂,建立先进的IT管理系统等,从而实现数字化转型。
(三)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美的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多家数字化现代自动工厂、能源与碳排放监控系统等诸多数字化基础设施,是美的构建数字化能力的基础,同时也是对企业数字化能力构建结果的重要展现。
(四)数字化资源整合能力。数字化资源整合能力是企业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以及加工的能力,数据是企业数字化能力的基础。美的通过建立LOT开发者平台、招聘数据分析师等一系列手段强化了企业数字化整合能力,对构建数字化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五)数字化生产运营能力。从供应线上来说,美的通过建立“T+3”新型产销模式、对供应商进行数字化管理等手段对全供应链进行了系统的数字化升级改造,将备货生产转变为订单生产。产品上,美的加大对产品研发的投入,并开展产品多元化战略,发挥了企业的资源优势。运营上,美的通过应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改善运营模式等手段强化了企业对生产各个阶段的把控以及生产水平、产品质量的提高。
(六)数字化组织管理能力。美的通过应用企业决策系统、业务流程数字化等对组织流程不断优化,从而使美的实现内部的高速运转,促使美的完成数字化转型。企业建设数字化能力不仅要升级基础数字化设备,更需要企业在组织管理上进行优化、变革。
(七)数字化创新发展能力。企业构建数字化能力的命脉在于创新发展,美的成功完成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因素是善于利用已有的科技成果,同时加强数字化人才的培养、持续走专利发明路线,以此来不断强化企业数字发展能力,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思想促进企业的革新。
四、结论
在全球数字经济背景的影响下,企业传统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构建数字化能力已成必然趋势。本文以美的集团构建数字化能力为例,探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下影响传统企业数字化能力构建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传统企业构建数字化能力由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外部环境两部分构成,其中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包括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资源整合能力、数字化生产运营能力、数字化组织管理能力、数字化创新发展能力;企业外部环境包括国家政策与市场环境、数字化现有技术支持。扎根案例研究能够给那些迫切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提供思路,带来一定的转型方向,同时也为研究在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其他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问题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峣,李天柱.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能力的结构维度划分[J/OL].科学与管理,2022-11-30.
[2]王苗,张冰超.企业数字化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基于组织韧性和环境动荡性视角[J].财经问题研究,2022(07).
[3]赖玉婷.Y公司数字化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22.
[4]吉峰,贾学迪,林婷婷.制造企业数字化能力的概念及其结构维度——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5).
[5]吴少辉,胡永铨.数字经济时代传统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1(04).
[6]吴爱珍,金杨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数字化能力培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14).
[7]曾德麟,蔡家玮,欧阳桃花.数字化转型研究:整合框架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21.43(05).
[8]周建云.传统企业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以PV公司为例[J].财会月刊,2020(S1).
[9]周志明,崔森.制造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J].管理观察,201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