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化,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内涵界定基础上,结合新发展理念,构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然后通过熵权法模型分别从综合和五个维度对新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发现综合发展水平呈“J”型发展变化趋势,创新高效发展维度呈波浪形变化趋势,城乡包容协调和绿色生态友好两个维度呈“J”型变化趋势,城乡互通开放维度呈波浪型上升的变化趋势,公共服务共享维度呈“S”型变化趋势,五个维度中贡献度最高的是城乡包容协调和绿色生态友好两个维度,而创新高效发展维度则基本处于同一水平。
关键词:新疆;以人为核心;新型城镇化;熵权法
基金项目:新疆社科联2022年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新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2022ZJFLY47)。通讯作者:马瑛
中图分类号:C811;F291.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年11月18日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开启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和顶层设计。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目标,进入新发展阶段,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更持续关注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立在对传统城镇化实践反思之上,是解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一剂良方。
国外对城镇化的研究更多是采用城市化这一概念,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较为成熟,且国外研究近年来也越来越着重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研究,但绝大部分是针对城市化带来的某一方面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均衡、土地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等,做专门性研究,缺少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核心视角的综合性研究。国内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研究大多集中在内涵界定、路径和治理逻辑等方面,极为缺乏发展水平测度方面的研究,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方面的研究主要从经济、社会、人口、生态、空间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又缺少“以人为核心”这一重要宗旨内涵的考量,尤其是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研究更是绝大部分都集中在综合性水平测度方面,缺乏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紧紧围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内涵界定基础上的发展水平测度研究。本文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内涵界定基础上,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简称EWM)对2011~2020年新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旨在推动新疆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一、材料与方法
首先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内涵进行界定,然后对研究区域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构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
(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内涵界定。本文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是,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基础上,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现人民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关注人的全面需求,强调覆盖全体人民,以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性发展为目标,更加注重绿色化发展、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共享包容性发展、区域协同发展、城乡平衡发展和开放共赢发展,走出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研究区域概况。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境,地处亚欧大陆中心,总面积约166万km2,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城镇化建设进程是实现新疆经济社会整体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截至2020年,新疆总人口达到2,590万人,GDP总量达到13,797.58亿元,人均GDP约53,272.51元。新疆城镇化水平取得了长足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1年的43.73%增长到2020年的56.53%。但由于社会经济、自然地理、资源禀赋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新疆城镇化整体表现为大城市少,中小城市众多,城镇分布较散,其城镇化建设水平一直低于全国水平。随着近年来西部大开发、对口援疆政策等一系列战略布局的深入实施,新疆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过渡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其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核心问题就是“见物不见人”,以GDP为驱动力主导城镇化方向,出现只见“高楼大厦”的面子工程而忽视广大居民的需求与意愿,只见土地的盲目扩张而不见城市人文规划和保护,只重视城市建设成本而忽视绿水青山的生态保护等问题,缺少以人为核心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实施。当前形势下,结合新发展理念和党的新时代治疆方略,推进新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
(三)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内涵界定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城镇化发展质量指标体系构建相关研究,遵循全面独立性、科学代表性和数据可获得性原则,结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从创新高效发展、城乡包容协调、绿色生态友好、城乡互通开放、公共服务共享五个方面三个层级,绝大部分采用复合指标构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通过熵权法模型计算得出目标层和指标层各指标权重。(表1)
(四)模型构建
1、原始数据矩阵。各指标数据用矩阵表示为:
X=(xij)m×n=x11 x12 … x1nx21 x22 … x2n… … … …xm1 xm2 … xmn (1)
式中,xij表示第i个指标第j年的原始指标数据。
2、指标归一化处理
正向指标:Zij=■ (2)
逆向指标:Zij=1-■ (3)
式中,Zij表示xij经过归一化处理后的数值;Max(xi)表示第i个指标所有年份中的最大值;Min(xi)表示第i个指标所有年份中的最小值。
3、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在j年中第i个指标的比重:
Pij=■ (4)
式中,Zij表示第i个指标经过归一化处理后的数值。
第i个指标的熵值:
ei=-k■PijlnPij (5)
式中,n为观察年数,k>0,k=1/ln(n),ei≥0。
第i个指标的权重:
wi=■;0≤Wi≤1,■wi=1 (6)
式中,1-ei表示第i个指标的差异性程度。
4、城镇化水平测度方法
Qj=■wiPij (7)
式中,Qj表示第j年的城镇化水平。
(五)数据来源。模型分析所采用数据来源于2012~2021年《新疆统计年鉴》《新疆统计公报》。
二、结果与分析
采用MATLAB
R2021a软件,通过熵权法模型对2011~2020年新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然后从五个维度进行测度和比较分析。
(一)综合测度结果分析。基样条曲线与贝塞尔样条曲线具有相似的基本性质,即曲线上点的坐标是控制值的加权平均值,但基样条提供了更好的局部支持,故本研究采用基样条曲线作为2011~2020年新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综合测度评分变化趋势图,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10年间新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11~2015年期间基本围绕同一水平不断起伏变化,2016~2020年期间则迅速上升,总体上呈现出先在同一水平不断起伏变化然后迅速上升的“J”型发展变化趋势。(图1)
如表1所示,五个维度中,权重最高的是城乡包容协调(0.3421),其次是绿色生态友好(0.2015),而权重最低的是创新高效发展(0.1188)。所有的测度指标中,权重排名前四的分别是每万人治安案件发案数(0.1185)、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0.0783)、每万人民间纠纷发生件数(0.0755)、城镇污染处理率(0.0702),且这四个指标的权重与其他指标权重(皆在0.051以下)差距很明显,前三个指标属于城乡包容协调且有两个是治安水平方面的,第四个指标属于绿色生态友好,说明2011~2020年新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中重要性最高的是城乡包容协调维度,其中治安水平表现最为突出,其次是绿色生态友好维度。
(二)各维度测度结果分析。采用熵权法模型,从创新高效发展、城乡包容协调、绿色生态友好、城乡互通开放、公共服务共享五个维度对2011~2020年新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出,2011~2020年这10年期间,创新高效发展方面的评分在不断起伏变化,上升趋势不明显;城乡包容协调方面的评分在2011~2016年这6年间基本处于同一水平,2017~2020年这4年间上升趋势明显;绿色生态友好方面的评分在2011~2013年这3年间呈下降趋势,2014~2020年期间不断上升,且上升速度远大于之前的下降速度;城乡互通开放方面的评分在2011~2015年这5年间呈现出在波动中上升的趋势,2016~2018年这3年间不断下降,之后两年又经历一次起伏,10年来总体呈现出起伏式上升的趋势;公共服务共享方面的评分在2011~2016年这6年间基本处于同一水平,2017~2019年这3年间不断上升,2020年没有表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图2)
2011~2020年新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五个维度中贡献度最高的是城乡包容协调和绿色生态友好两个维度,尤其是城乡包容协调维度,评分由最初的低水平在2016年以后迅速上升至高水平,与权重分析的结果一致,而创新高效发展维度则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没有明显提升。
三、结论
从熵权法模型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2011~2020年这10年中,新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总体上呈现出先在同一水平不断起伏变化然后迅速上升的“J”型发展变化趋势,创新高效发展、城乡包容协调、绿色生态友好、城乡互通开放、公共服务共享五个维度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城乡包容协调维度,其次是绿色生态友好维度,而创新高效发展维度则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以后需要在此方面寻求突破。
新疆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继续发挥在城乡包容协调和绿色生态友好方面的优势,同时要注意更加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创新高效发展方面寻求突破。本文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一致,由于数据可获得性原因,本文所建立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仅包含21个指标,测度结果有一定局限,需要在以后研究中搜集更多指标数据进行测度研究。
(作者单位:1.新疆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新疆农业大学新生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磊.习近平的美好生活观论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8(01).
[2]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走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中国道路——中国城镇化大势与对策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3]张许颖,黄匡时.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主要指标和政策框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S3).
[4]金兰,张秀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路径[J].经济纵横,2015(12).
[5]姜汇泳.走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研究》[J].建筑结构,2022.52(04).
[6]王正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社会治理逻辑[J].审计观察,2021(02).
[7]韩冬.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基于京津冀城市群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22.38(04).
[8]吴艳霞,李宇殊,王彦龙.黄河流域生态城镇化水平测度[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0.43(07).
[9]安晓亮,安瓦尔·买买提明.新疆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城市规划,2013.37(07).
[10]宋香荣,樊艳华,单蕾娜.新疆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2021.37(07).
[11]王保力,苏向辉,马瑛,和伟康.基于熵权法的新疆兵团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评价[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8.48(19).
[12]熊湘辉,徐璋勇.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及动力因素测度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35(02).
[13]刘国锋,冶建明,琚望静,楚光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分析与预测——以新疆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1.37(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