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在当前大学生创业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以经验控制为主、缺乏预警控制体系、控制有效性不高等问题。为此,应通过实施创业财务风险控制教育、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等措施,提升大学生财务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促进创业活动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财务风险;现状;对策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创业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研究”(编号:2020SJA1523)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年12月26日
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由于财务风险失控引起的现金流断裂是大学生创业中面临的重大风险,也是导致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同进入稳定发展期的企业相比,创业活动面临的财务不确定性较多,筹措资金、生产经营、中长期投资等活动,都可能使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从而带来潜在财务风险。为此,有必要研究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控制问题,以提高创业生存率。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为深入了解大学生创业中的财务风险因素,考察不同影响因素的产生原因,制定防范创业财务风险的有效策略,国内外实务专家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探索。吕宴娇(2017)在分析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基础上,指出要通过建立一系列财务策略,识别和管控财务风险,降低创业失败率。潘暖容(2017)则提出创业者要通过加强财务基础知识学习、树立财务管理意识、规范财务基础工作等措施,提高化解财务风险能力。也有学者建议通过实施投资、保险、风险基金等多项措施来分散创业财务风险,以及借助财务管理教育提升大学生财务风险防范能力等。与国内相比,国外对大学生创业财务风险的研究,主要解决创业过程中的筹资难问题。如,布鲁斯·R·巴林格指出“创业者识别机会并把机会转变为创业企业的能力与资本利用率密切相关,在不计产品或服务水平的条件下,如果公司在财务上运转不灵那它很难长久地存活”,对财务风险中的融资问题关注度较高。
从研究视角来看,上述研究偏向于财务风险的定性研究,所提措施也多基于特定案例,适用面窄,针对性不强;对财务风险的定量研究不够,如财务风险指标选取、预警模型构建、控制策略等问题鲜有涉及,导致风险控制效果差强人意。为解决以上不足,财务风险的量化分析开始受到实务界重视,其中以风险预警理论为代表。它通过对财务风险的量化评分,判断和识别财务风险异常状况,从而实现风险早期发现和应对,典型的有Z分数模型和F分数模型。
Z分数模型是艾德沃特·艾·艾德曼于1968年建模设计的一种破产预测模型。它通过构建五个财务指标的多元线性函数公式,来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量化判断。后来由于该模型未考虑现金流因素,在预测财务恶化风险时存在一定不足,我国财务专家周首华、杨济华对其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反映现金流因素的指标,提出F分数模型。后经Compustat PC Plus会计数据库中1990年以来的4,160家公司的数据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F分数模型对破产公司预测的准确率为68.18%,具有较好的风险预警和应用价值。除此之外,Martin(1977)的多元逻辑回归分析财务预警模型,Odom、Sharda(1990)的人工神经网络财务预警模型,在财务风险预测方面也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并受到实务界的重视。目前,在创业活动中,通过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实现财务状况的量化分析,及早发现和识别潜在风险,进而制定有效应对策略,已成为创业组织的主流选择。由于我国大学生创业蓬勃兴起的时间不长,普及风险预警理论知识,开展创业财务风险预警控制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大学生创业财务风险控制现状
为了解大学生创业财务风险控制现状,本文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2017~2019年注册成立的52家大学生创业实体为对象,对其财务风险及控制手段进行调查,发现存在以下特征:
(一)普遍意识到创业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从调查来看,80%以上的创业者表示,在创业过程中,对融资和投资产生的财务风险进行管控非常重要,要避免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现金流断裂对经营的不利影响。同时,不少大学生从创业一开始就将各类长短期债务进行专项管理,并按月对其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收益的变化情况,来对财务风险进行初步判断。这说明,目前大学生在创业阶段对财务风险具有清醒认识,能主动在融资和经营过程中对资金状况予以关注。分析原因,这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视,在培训和讲座中对大学生开展财务风险教育;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近几年社会上对大学生创业生存率的持续关注,引起大学生对创业财务风险的重视。
(二)控制手段以传统经验管理为主。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更依赖于个人经验。无论是融资过程中偿债计划安排,还是经营中市场开拓及各类款项的收回,创业者往往更倾向于从个人经验来对其中的财务风险进行规避,而很少通过财务信息大数据的挖掘对风险进行量化控制。调查中,有的创业者表示,会计或财务管理人员很少会提供有关财务风险信息,更多的时候都是自己根据经营情况进行判断,保证量入为出,避免财务恶化给创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上,不少创业者将中心聚焦在到期债务上,只关心债务的到期时间和规模,对风险预警和风险成因所知不多。
(三)财务风险控制有效性不高。从本次调查来看,大学生创业1年期生存率为60%,但3年生存率则降为10%左右。从导致创业失败的原因来看,有近90%是由于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或者在创业中盲目投资扩张,对投资回收风险预计不足,导致财务恶化。这反映出,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虽能对债务问题予以关注,但财务风险的预警和管控能力不足,不能构建适合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不能对潜在的风险予以提前发现和规避,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不高。在创业中,大学生一方面经营能力尚欠成熟,另一方面风险控制的措施效果有限,这种由于大学生经营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不足叠加导致的财务状况恶化,成为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
三、大学生创业财务风险控制面临的困境
(一)缺乏行之有效的预警控制体系。在当前大学生创业实践中,财务风险预警控制是一个不能回避的内容,也是每一个创业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与此相比,大学生在创业中更多依赖于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定性分析,准确率不高。调查发现,不少创业者在经营活动中,对销售收入、净利润、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等单一指标关注较多,并按期对其进行分析,以揭示其中可能的风险因素。而财务风险理论研究表明,最能预测企业财务危机的四个指标分别为债务现金保障率、资产收益率、资产安全率、资产负债率,单个财务指标显然无法准确预测财务恶化风险。因此,为防范可能的财务恶化风险,需要借鉴Z分数模型或F分数模型等,构建适合自己的预警控制体系。但不少大学生创业者对此知之甚少,缺乏行之有效的风险预警体系,成为当前大学生在创业财务风险控制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二)缺乏行之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同预警体系相比,财务风险应对策略不足是大学生在创业中面临的另一个困境。当出现财务风险恶化迹象时,很多创业者往往“临时抱佛脚”,采取“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缺乏有效的应对预案,从而导致财务状况持续恶化。从财务角度来看,财务风险的产生与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及资产运营能力紧密相关。为此,在创业过程中要分别制定改善和提高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资产运营与持续发展能力的应对预案。这样,在创业过程中,当预警体系发出财务恶化信号时,可根据运营能力指标变动情况,识别风险来源,并通过调整经营战略、临时融资、提升收益质量等应对预案,化解潜在财务危机,实现创业活动的健康发展。
四、大学生创业财务风险控制能力提升对策
(一)开展大学生创业财务风险控制教育。将财务风险控制引入大学生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一是在创业教育中,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增强大学生创业的财务风险意识,学习和借鉴创业成功者在风险控制方面的有益经验,提高自身风险防范能力。二是将财务管理知识纳入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中的融资、投资和资金管理能力,特别是当前有关风险预警控制理论,如财务风险指标选取、预警模型构建、控制策略等知识,不断提升财务风险控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水平。三是在创业教育中,要引导大学生通过加强财务基础知识学习、树立财务管理意识、规范财务基础工作等措施,提高化解财务风险能力。
(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控制体系。当前实务界有关财务风险的预警控制理论日渐成熟。这些理论,一方面揭示了财务指标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内在关系,为风险预测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为创业者改善财务状况,提升综合经营水平,提供了改进的方向。在财务风险预警方面,前面已对Z分数和F分数模型做了介绍。以F分数模型为例,该模型通过构建以营运资本率、留存收益率、经营现金率、负债权益率、资产现金率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线性函数,计算因变量值,并通过与风险临界点比较,来对财务风险状况进行识别判断。本文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2017~2019年成立的大学生创业实体为样本,对其有效性进行检验。研究表明,尽管F-Score模型主要应用在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进行预警,但将其用于大学生创业财务风险识别,同样也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此,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可借鉴F分数模型,建立适合自身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并通过与风险临界点的比较,来对当前财务风险状况进行判断,以实现财务风险的早期发现和防范。
(三)强化大学生创业经营能力。大学生创业过程中财务风险恶化只是表象,内在原因是创业者经营能力不足。笔者运用F-Score模型对大学生创业样本进行研究表明:创业财务风险由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资产运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因素综合决定,而非只取决于某一单方面因素,大学生创业财务风险与资本运营率等运营能力指标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在创业过程中,不断增强大学生营运资本经营与收益能力,是避免财务恶化和失败的根本措施。为防范创业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一是要通过创业培训、创业大赛等途径,培育和提升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经营能力;二是通过组建“大学生创业联盟”沙龙、论坛等形式,学习借鉴其他经营者在创业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不断磨砺自身经营水平;三是政府相关部门在信贷政策、市场联络、经营扶持方面予以倾斜,通过一段时期的“帮扶带”,帮助大学生创业者尽快适应市场环境,提升自我经营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徐田强,蒋诗羽.基于F-Score模型的大学生创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6(01).
[2]詹姆斯·T·格里森.财务风险管理[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
[3]周首华,杨济华,王平.论财务危机的预警分析——F分数模式[J].会计研究,1996(08).
[4]向德伟.论财务风险[J].会计研究,1994(04).
[5]刘恩禄,汤谷良.论财务风险管理[J].北京商学院学报,1989(01).
[6]张英杰.大学生创业金融支持体系创新的探索性案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21).
[7]郑巧.大学生创业融资问题及对策[J].西南金融,2013(04).
[8]董晓红.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模式与质量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