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馕产业作为新疆地区的特色产业,能有效地促进就业稳定,增加群众收入,进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本文综合分析新疆馕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馕产品消费的影响因素,总结分析新疆馕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最后为新疆馕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新疆;馕产业;特色产业
基金项目: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新疆馕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1ZJFLY5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6月7日
引言
馕产业是促进就业稳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是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特别是贯彻落实习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关于“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重要讲话精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强调要大力发展馕产业。
目前,学者关于特色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模式、区域效应等方面。关于馕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现状、模式、路径和对策方面。馕产业作为新疆的特色产业与潜在优势产业,涉及面广,能够“链接第一产业、立足第二产业、牵手第三产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实现三产融合发展,是新疆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因此,实地调研剖析新疆馕产业发展现状、影响因素、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对推动新疆馕产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新疆馕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值和贸易。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已建立了75个馕产业园区,315家生产企业和242个馕生产合作社,每天生产约1,797万个馕,300多种上市产品,销售额约4,006万元。馕产品销售市场不仅覆盖全国各省市区,还远销国外,馕产业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馕产品出口到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创造了3,000多万元的出口收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二)加工和品牌开发。目前,新疆馕生产已经从单一的馕坑作坊和小规模馕厂的生产加工形式逐步转变为标准化生产为主的形式,极大提高了生产标准与效率。部分企业靠政府扶持以及自身努力,表现出蓬勃的发展前景。如,喀什馕产业食品有限公司在中国喀什市建立了馕生产第一基地,这是一个有影响力的食品行业重点项目,集喀什乃至南疆的生产、培训和研究于一体。品牌建设是馕产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新疆积极推进馕产品的品牌建设。例如喀什地区积极推动馕园区和企业向品牌化方向发展,目前已经建立了“音苏提”
“疏勒之恋” “馕小帅”等盈利品牌。
(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馕从新疆特色美食逐步转变为与旅游、工业、文化相结合的特色优势产业,馕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在自治区各部门共同推动下,到2021年底,新疆全疆已经建成了75个馕产业工业园区,逐步实现“融合第一产业,立足第二产业,携手第三产业”。馕产业通过带动基地建设、产品包装等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与农业、制造、餐饮、物流、电商和文旅等第三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融合发展。馕产业园的“馕产品展示与销售、餐饮文化推广、旅游观光、民俗娱乐、网红直播”等功能不断拓展,初步形成“产业+文化+旅游”的创新发展模式。
二、新疆馕产业发展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消费者对新疆馕的消费意愿,推动新疆馕产业发展,促进新疆经济发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与实地访谈法对新疆馕产品消费者展开调查。共收回问卷1,143份,有效问卷1,098份,有效可用样本率96.06%,有效样本量符合调研所需的样本量。
(一)信度和效度检验。采用Cronbach α系数检验量表的可信性,采用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方法检验量表的有效性。检验结果显示,Cronbach α系数为0.798,表明该问卷信度较好,数据可靠。KMO统计量为0.75,大于0.7,表明该问卷效度较好。
(二)消费者购买馕产品意愿差异性分析
1、消费者馕产品购买意愿个体特征差异性分析。个体特征对馕产品的购买意愿存在一定的影响。由表1可知,消费者馕产品的购买意愿具有较大的个体特征差异,女性、40岁以上、西部地区、喜欢馕产品、很了解馕产品以及喜欢尝鲜的消费者,或许因饮食习惯与馕产品相吻合,或了解馕产品的独特价值,重视其保健功能,他们购买馕产品的意愿会更强一些。(表1)
2、对消费者馕产品购买意愿产品因素差异性分析。产品因素是消费者对馕产品购买意愿的重要影响指标。消费者馕产品购买意愿与产品因素交叉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消费者馕产品购买意愿关于馕产品的口感、价格、种类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综合而言,消费者购买馕产品意愿在馕产品自身因素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表2)
(三)消费者购买馕产品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变量选取。为了更准确地研究消费者对馕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要素,本研究选取消费者的馕产品购买意愿作为因变量,并将因变量购买馕产品意愿赋值为1~3,即1=会购买馕产品,2=会考虑,3=不会购买馕产品。自变量选取与消费者馕产品购买意愿相关的口感、价格、种类、品牌、卫生、营养健康、外部包装、购买便捷度等因素,将非常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分别赋值为1~5。相关变量说明见表3。(表3)
2、模型构建。本文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将消费者馕产品购买意愿作为因变量,用y表示;设自变量为x1,x2…xj。其模型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ln■=αj+■βixi,j=0,1,2,3 (1)
等价于:
p(y<j|xi)=exp(αj+■βixi)/1+exp(αj+■βixi) (2)
公式中,y表示消费者馕产品购买意愿,分别以1、2和3代表;xi为k个影响购买意愿的因素;αi为截距参数;βi为回归系数,系数βi反映解释变量xi影响消费者馕产品购买意愿的方向与程度。
3、实证结果分析。消费者馕产品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有序Logistic回归系数与线性概率模型不同,并无实际意义。因此,计算出比例因子,比例因子乘以回归系数得到平均边际影响系数,公式如下:
比例因子:Λ(■'■)1-Λ(■'■) (3)
平均边际效应:■=Λ(■'■)1-Λ(■'■)×bj (4)
购买意愿的平均边际影响系数如表4所示,总结分析可知口感、种类、营养健康、外部包装、购买便捷度对消费者馕产品购买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重要程度增加一个单位时,消费者购买馕产品意愿的变化幅度分别为1.3352、1.7427、0.6994、1.6588、0.8872。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节奏的加快,消费者更注重饮食消费方面的口感、种类、营养健康、包装及购买便捷度。(表4)
三、新疆馕产业发展主要问题
(一)集约化生产方式不足。目前,新疆地区馕的生产方式主要以小作坊式生产为主,由少数民族以家庭为单位分散化经营,并且分布较为零散,缺乏集约化、规模化的龙头企业,难以发挥产业带动作用。
(二)销售渠道单一。新疆馕的销售主要是以线下店铺为主,过去由于新疆路途遥远,交通运输困难,导致馕产品缺乏线上销售渠道与统一销售渠道,难以销往内地市场和中亚周边国家市场。
(三)从业者文化偏低。新疆的打馕作坊大多位于农村,其中大部分从业者受教育程度较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馕产品加工课程学习和标准化培训。
(四)发展资金短缺。由于馕产品产业化水平不高,集约化程度不足,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因而难以形成产业化资本,也无法吸引到社会资金,难以形成合力为后续发展提供充足资金。
(五)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上多数是以散装的馕成品进行销售,在市面上很少能找到知名度较高的“馕产品IP”,消费者没有机会选择高知名度和高质量的产品。
(六)市场占有率较低。馕在新疆市场上占有率尚且可观,但是在内地市场上,受制于运输距离较远、销售渠道不畅通等因素,馕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低。
四、新疆馕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一)促进协同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馕产业长远健康发展的背后是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向高端价值链延伸的必然,也是产加销贯通、贸工农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必然。因此,馕产业作为新疆特色优势产业要充分凸显其优势,就需要依靠相关产业、相关地区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根据协调发展的总体方案,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坚持创新引领,共同推进,依托各地区的特色和优势,使新疆特色小馕饼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二)完善经营体系,推动产业化发展。一是政府以战略推动实际工作,为馕产业进军新疆以外的地区发展提供保障,引导企业将责任意识和责任担当紧密联系起来。二是加快建立馕产业标准化体系。建立从原料采购到产品生产,从仓储物流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三是积极推进馕产业规模化生产。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大力培育发展馕产业合作社,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从馕合作社到大型综合产业园区,不断盘活资源,提高资源整合水平,促进人、物、资金及信息等有序流动,实现人物财合理化配置,为馕产业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优质化提供有力支撑,以推动实现馕产业规模与效益的双赢。
(三)加强产品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一是加大创新力度。在原有基础上融入创新理念,将专业研究和民间智慧相结合,不断突破创新的界限,推陈出新,为馕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二是打造有竞争力的品牌。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企业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重视专业人才培养,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开展多方位、多形式营销。充分挖掘利用新疆馕文化,制作馕文化宣传品,给馕赋予新鲜的小故事,以故事发展为载体,让消费者了解到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树立新疆馕的形象,扩大社会影响。
(作者单位:1.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兵团金融发展研究中心)
主要参考文献:
[1]郭晓鸣,虞洪.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产业扶贫模式创新——以四川省苍溪县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8(05).
[2]王爱民,陈其兵.天祝县民族地区特色农作物比较优势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04).
[3]米热阿依·斯迪克,阿不力孜·布力布力.南疆馕产业发展现状浅析——以喀什市A产业园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05).
[4]杨子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疆馕产业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以A县馕产业园为例[J].山东纺织经济,2021(04).
[5]刘莹,杨晋,丁点点.“互联网+小油馕”发展调查与对策——以尉犁县为例[J].新疆农业科技,2019(05).
[6]艾洪娟,毛德敏,韩芳芳.新疆尉犁县特色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20.4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