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养老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思考
第715期 作者:□文/张 敏 孟 佳 周莉欣 田雪莹 时间:2023/10/16 10:05:57 浏览:467次

[提要]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养老服务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养老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数字化转型基础上,针对养老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现实困境提出应对策略,以推进养老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关键词:养老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现实困境;突破路径

基金项目:上海市2022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消费者特征与适老化产品购买行为的实证分析——基于政策感知的调节作用”(项目编号:CS2203005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21120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要面对的难题。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4亿人口,65岁及以上的人口有1.9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5%。与此同时,我国数字化经济正值快速发展时期,养老服务业具有很大发展潜力。本文基于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探讨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剖析养老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困境,最后针对现实困境提出突破路径,以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提高养老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契合度,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业的成熟度,加速促进养老产业升级,尽快适应日益增长的老龄化趋势。

一、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一)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

1、养老服务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速度快。人口老龄化提速、居民财富日益增长、人均寿命提升以及生活品质要求提高的背景下,我国养老服务产业还有待完善,在需求供给缺口带动下,养老产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未来十年将会是养老产业的黄金发展时期。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0229月底,养老概念上市企业取得快速发展,养老概念板块合计有92家上市公司,2012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6.17亿元,2021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11.09亿元,十年间归母净利润增长99.20%;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36万个,床位812.6万张,床位数是2012年底的近2倍。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使开发潜力巨大的养老市场成为必然要求。

2、老年消费潜力巨大,养老服务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大。一方面由于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未来我国城乡都将涌现大量的空巢家庭、独居家庭,空巢和独居家庭特别是高龄空巢老年人和高龄独居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无法回避的一大挑战;另一方面经历过改革开放即将退休的这代人具有与传统老年人明显不同的特征,他们经济条件优越,身体状态良好,心态年轻开放,更加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主动参与社会中的各项事务,“新老年”群体的出现极大冲击了传统老年人的思想和观念,他们是未来老年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扩大。《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17)》显示,45%的老年人拥有储蓄存款,老年人人均存款将近8万元;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测算结果发现,我国老年人人均消费开支1.18万元,超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3万元。《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指出,到2050年,我国老年群体的消费规模预计达到106万亿元,占GDP的比例将增长至约33%,我国成为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二)养老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1、数字化转型推动养老服务业深化改革。我国正处在数字经济发展阶段,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面数字化为重要推动力,正推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化变革。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到,数字经济正在转向深化应用、规划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要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和数字化公共服务下更加普惠均等的发展目标。产业数字化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许多便利,能够降低产品与服务的交易成本,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已经成为了全球产业改革的重要方向。

2、数字化转型促进养老服务业资源有效配置。养老行业是国家最重要的“幸福行业”之一,但养老行业的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服务资源等相对匮乏,养老服务行业要抓住数字化发展的新机遇,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近年来,我国发布了许多有关养老服务业的福利政策。2013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产业服务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产业机构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创新养老服务模式。2019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持续推动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开展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北京、上海、广州、郑州等多地选择一些社区或企业开展“互联网+养老”、智慧养老试点示范。数字赋能养老服务业发展,数字化是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必然途径。养老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催生养老服务行业新技术、新业态,深度分析满足老年人健康监管、应急反应、休闲等生活需求,实现个人、社区与医疗养老的有效对接,有效配置并共享家庭、社区、政府等多方养老资源,减轻养老服务领域管理、人力、服务资源的负担,弥补传统养老方式存在的不足,形成完整的养老服务业生态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二、养老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现实困境

养老服务业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力,但目前养老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整体的数字化“成熟度”低且供需契合度不高,老年人与快速发展的数字化经济也存在巨大的鸿沟,导致养老服务业发展潜力没有发挥出来。

(一)养老服务业整体数字化“成熟度”低。我国处于加速老龄化的社会趋势,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的老年人口将在21世纪中叶达到峰值,老年人口占人口比重将超过25.2%,中国将成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同时失能老人人数、慢性病老人人数在不断增加,社会面对着未富先老的局面,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数据显示,我国养老服务业的数字化率只有1.3%,目前养老服务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行业集中度较低,相关企业众多但不具市场规模,商业模式尚不成熟。我国出台养老服务相关的政策较晚,导致资金、技术、人才资源流入数字化转型养老服务行业较晚,数字化养老服务技术有待提高。

(二)养老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供需契合度低。我国养老服务业市场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供需矛盾突出。城市建设中养老机构、养老服务设施缺乏规划的情况较为普遍,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建设相关设施短缺的情况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主要是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基本内容,对老年人心理咨询、疾病防控、远程医疗、紧急救护等需求的重视程度较低,“数字技术”与“养老服务”契合度低,尚未切实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三)老年人难以跨越“数字鸿沟”。老年人难以跨越“数字鸿沟”的原因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使用鸿沟、接入鸿沟、知识鸿沟。

1、使用鸿沟。老年人“学不会,不愿学”数字产品或服务的问题仍然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如视力、听力、记忆力、思维理解能力等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其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弱化、信息处理的能力下降,难以学习运用电子设备查询、获取所需信息,致使其对数字产品望而却步。同时,企业生产以需求为导向,严重偏好年轻群体的需求,产品设计不断更新迭代,产品使用功能日益丰富且复杂;而老年人普遍存在基础性操作障碍,产品设计与服务尚未充分考虑老年人群体的需求。另一方面,公众对老年群体具有社会认同偏差,将老年人群体划分为互联网的“边缘人”,导致老年群体对数字技术产生抵触心理,最终导致老年人对数字产品“学不会、不愿学”的局面。

2、接入鸿沟。接入鸿沟以能否拥有互联网设备接入互联网为判断标准,代指拥有者和缺乏者在物理接入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差距。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3.2%,数据表明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今,老年人互联网和智能终端设备普及率偏低,仍有大部分老人未接入互联网。受访数据显示,部分未接入互联网的老年人没有支付互联网设备软件费用的能力,物质水平的不足给老年人享受数字红利增加了难度。

3、知识鸿沟。知识鸿沟是指基于互联网和新媒体使用而导致的知识获取结果上的差异。部分老年人的思维和认知较为固化,其适应数字时代的过程较为困难。成长于非数字时代的老年人,其媒介参与度较低,辨别互联网信息真伪的能力较弱。大部分老年人属于被动接受信息的一方,其接受的资讯大部分来自浏览媒介想让其了解的信息。此外,老年人查阅、检索信息的主动性较低。信息注册、移动支付等与大数据技术紧密结合,老年人担心因智能设备操作不当或遭遇网络信息诈骗而损失钱财,更是老年人不接入网络的现实考虑。

三、养老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突破路径

(一)提升养老服务数字化“成熟度”。当前养老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发育尚未成熟,养老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中还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协调工作机制,根据地方宏观政策出台适应地方养老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如,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制定地方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积极鼓励数字产品及服务企业对养老服务业的投入,同时给予养老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项目一定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政府在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激励扶持作用。

(二)有效提高养老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供需契合度。在养老服务产业智慧转型的过程中,养老服务的安排者必须充分考虑到老年群体在需求表达方面所面临的“边缘化”风险,采取补救性措施,确保老年群体的需求得到充分表达。为此,可以建立完善老年人数字信息交流平台,大量收集老年人日常智能产品使用难点和智能产品使用中的切实需求,在及时解决老年人智能产品使用困难一般性问题的同时,优化数字化产品功能设计,提高数字化产品的温度、便捷度和舒适度。

(三)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养老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的首要任务是切实解决老年人的数字困境,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统筹企业、社区、政府、社会组织各方力量,开办老年人数字学习机构,提供给老年人数字产品使用的学习机会,提高老年人自我价值的认可度;推出数字产品适用服务与产品推荐代理,为老年人打造更具人性化的产品使用“说明书”;举办社区数字化产品使用与安全防范志愿者活动,为足不出户的老年人讲解产品使用细节及安全防范措施。

(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岩.逆流而上的“银发网红”[J.今日中国,2022.7106.

2]楚丽君.机构人士预计:养老产业将步入黄金发展期[N.证券日报,2022-09-21B02.

3]山娜,张帆,王涛.基于生命历程视角和需求层次理论的老年人养老设计需求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0212.

4]王争光.基于移情理念的适老化娱乐产品设计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21.

5]范宪伟.银发经济发展的趋势特征、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国情国力,202208.

6]周健.刘易斯转折区间日本人口发展战略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21.3710.

7]徐徐,曲世琦.破解养老服务供需错配 保险养老社区大有可为[J.中国保险,202209.

8]盛见.养老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经济学逻辑与优化路径[J.宁夏社会科学,202106.

9]刘文革,贾卫萍.基于数据要素驱动的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22.4106.

10]赵昭,张晨.中国老年消费市场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16.

11]纪竞垚.强化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创新支撑[J.老龄科学研究,2022.1002.

12]王俊怡.路径·嬗变·弥合:新媒体语境下老年“数字鸿沟”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19.

13]纪春艳.居家智慧养老的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J.东岳论丛,2022.4307.

14]鲁迎春,唐亚林.数字治理时代养老服务供给的互动服务模式:特质、问题及其优化之策[J.南京社会科学,202007.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78241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