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在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第三利润源泉”之称。物流行业的上市公司作为其行业的领军企业,不仅是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对其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也对地区乃至全国物流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借鉴意义。本文结合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实际,从经营基本情况、经营发展能力、偿债能力、拓展能力等4个方面,科学、审慎地选取12项评价指标,构建物流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体系,探析物流行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为广东省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熵权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3月26日
引言
随着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出台,蓬勃发展的工业社会为物流行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物流业是基础性产业,涉及领域广、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其衔接着生产和消费环节,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经济的动脉,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程度。同时,受益于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及政策扶持,物流行业服务不断向供应链两端延伸,集中度不断提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和商务活动日益频繁,我国的物流行业也由高速增长阶段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截至2022年12月,广东省物流行业上市公司共10家。从地理位置上看,广东省物流行业10家上市公司分布极不均匀,其中6家位于深圳市、2家位于广州市、1家位于珠海市、1家位于东莞市,且都位于广东省经济相对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集中在背靠海港和珠江的城市。从运输方式上看,广东省物流行业上市公司主要经营业务相对集中,多为海运、陆运、货物仓储和全球一站式进出口供应链管理服务,其中顺丰控股主要经营综合性快递物流服务,飞马国际则涉猎于环保新能源等创新性领域。从政策上看,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十三五”期间该区域规划建设许多物流园区,并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资源的有效整合、业务的流程优化,提升了行业的组织化水平以及集约化程度,在2022年5月17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这是我国现代物流领域第一份国家级五年规划,确定“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创新驱动、联动融合,绿色低碳、安全韧性”的发展原则,对各地加快构建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物流行业竞争力水平的测度,国内外学者从多个维度进行探索分析。国外学者Fu和Yin(2012)着眼于运输方式、管理模式、信息化程度服务质量和技术创新等维度,运用模糊聚类算法评价模型来测算不同物流公司的竞争力水平。学者Chen和 Song(2019)采用因子分析法针对全球“一带一路”沿途港口城市物流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估。国内学者朱芳阳、谭保华、王婷婷(2019)运用 SAE-SOFM 模型和生态位态势测度方法,对于全球“一带一路”港口城市的物流竞争力状况进行研究。洪卫、王选飞(2014)对于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探析,从技术、运输、管理、网点覆盖率与服务质量角度综合测算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评价因素。
一、广东省物流业发展现状
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实力最为雄厚、开放型经济最富有活力、物流业发展最具竞争力的省份之一,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还是物流行业发展都在全国属于头部位置。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自贸区等战略实施,促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推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调整广东产业结构、区域协调性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以及提升地区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重要支撑。
从物流经济总量看,广东省2021年实现社会物流总额为16.7万亿元,占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的4.98%,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6%,从结构看,运输费用9.0万亿元,增长15.8%;保管费用5.6万亿元,增长8.8%;管理费用2.2万亿元,增长9.2%。
从物流货运总量看,2021年,广东省全年完成货运量39.85亿吨,同比增长11.9%,其中铁路、公路完成货运量同比分别增长26.4%、15.7%;完成货物周转量28388.0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9%;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0.96亿吨,同比增长3.6%,外贸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幅超过10%。完成港口集装箱吞吐量7078.20万TEU,同比增长5.2%。公路、港口运输能力不断提升,占全国比重超过四分之一,进一步巩固邮政业第一大省的地位。
同时,广东省物流业也正面临诸多发展中的挑战。一是社会物流费用偏高。2021年广东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6%,仍高于发达国家的8%左右的水平,并且从变化趋势看,虽然2012~2021年期间广东省物流运行成本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优势正在逐年减弱。二是物流运行效益有待提升。从物流运行效益看,2021年广东省每百元社会物流总额花费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47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即表明广东省物流运行效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物流区域发展不平衡。2021年珠三角核心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80.9%,粤东、粤西、粤北生态发展区分别占6.2%、7.0%、5.9%,断层严重,且珠三角与东西翼西北经济区经济总量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省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也进一步加大了区域之间物流业发展的不平衡。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1、熵权法。熵权法是根据指标离散程度来判断指标权重的数学方法,本文运用熵权法来规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由其测算并规定的权重比例,能够减轻主观因素对赋权所带来的影响,能够较为科学、准确和客观地进行评估测算。
2、TOPSIS法。本文在分析中首先使用熵权法为各评价指标赋予权重,并在此运算基础上,运用TOPSIS法来综合测算出广东省物流业10家上市企业竞争力水平的排序。本方法的运行原理是依据检验评估对象和最极端解的差距来进行综合判断并排序。
(二)数据来源。本研究截取2021年广东省物流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以探析广东省物流行业上市公司的竞争力水平。所有研究数据均通过国泰安数据库进行收集(截止时间2023年2月)。
(三)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基于大量阅读学习相关文献、总结规律,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更深层次探求适用于我国地区物流行业以及行业上市企业竞争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物流企业竞争力水平的测算主要是基于上市公司财报中的面板数据,准确、客观地进行企业竞争力测评的基础是评价指标项的建立是否合理、科学。本文根据物流行业评价的内涵与理论,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指标体系以及考虑数据可获得性,选取了经营基本情况、经营发展能力、偿债能力、拓展能力以及12个二级指标,构建物流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体系,详细指标体系及经灰色关联法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表1)
根据灰色关联法定义,关联度介于0与1之间,其值越接近1,则代表其与“参考值”之间相关性越强,即其评价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由表1可知,12个评价项中,有10项评价指标大于0.74,其中评价项总资产周转率关联度最高,为0.843。
(四)熵权-TOPSIS法分析。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后,首先运用熵权法赋权,通过国泰安数据库收集广东省物流行业10家上市公司2021年财务面板数据后,计算熵值、权重系数,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经营基本情况、经营发展能力、偿债能力、拓展能力权重为20.067%、29.721%、20.359%、29.853%,这四方面能力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程度较为均匀。12项子评价指标中,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权重较大,分别为15.828%、14.509%;营业活动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权重较低,分别为3.829%、4.657%。其次采用TOPSIS方法对广东省物流行业10个上市公司的竞争力水平进行计算评估,并分别对10家上市公司四个方面能力进行评估并排序,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表2)
由熵权-TOPSISI法综合评价结果及排名可知,排名最为靠前的物流企业是恒基达鑫、宏川智慧,其综合评分分别为59.87、52.02;排名最为靠后的物流企业是普路通、飞马国际,其综合得分别为22.7、24.52;其余6家物流行企业综合评分均集中在30分到40分之间,且评分差距较小,与第一梯队和最末梯队的四家企业均有较大差距。
从各能力值及排名结果分析,怡亚通的经营基本情况评分最高,但其拓展能力较差,总资产报酬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不高是主要原因;宏川智慧的经营发展能力评估得分最高,且其拓展能力也较高,没有明显短板项目,所以其综合排序也较高;恒基达鑫的偿债能力评分及拓展能力评分均最高,评分分别为0.6449、0.7787,且其经营发展能力和经营基本情况评分情况也较好,表明其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同时可以给投资者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并获得更高的社会信贷资本的信任,从而获得更多的投资,这也是其综合评价法得分最高的原因之一。而分析飞马国际和普路通这两家综合评分较为靠后的公司可以看出,虽然这两家企业在偿债能力评分中均较高,但其经营发展能力和拓展能力评分均较低,表明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没有充分利用好杠杆与资本进行扩展发展,竞争格局有待提升。
三、广东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根据以上对于广东省10家物流行业上市企业的综合分析,并基于广东省省物流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现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策服务引导,加大财税扶持力度。我国现有部分传统运输业经过高速增长后出现发展后劲不足的颓势,应当运用政策加以引导,帮助其优化资源配比,促进内部革新;同时,可以通过政府支持及引导,推动部分航运、海运龙头物流企业完善进出口供应链,促使港口物流向国际化、规模化、系统化发展,提升其运营国际化水平,持续扩大物流业的国际影响力。
(二)强化地区战略联盟意识,加强区域物流辐射化发展。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中,各主体总是处于合作与竞争的动态平衡之间,竞争与合作相辅相成,在建立物流行业联动机制后,物流合作伙伴间将减少相关交易费用,相应的服务质量、效益也会进一步提升。广东省由于地理位置和政策原因,进出口贸易供应链的集散地大多分布在深圳和广州这两座港口城市,所以可以双海港城市为核心区域,建立辐射东西翼、粤北地区的物流园区,其他非沿海的广东内陆城市同样可以在此设立仓储物流子公司,以河运、陆运作为媒介,从而达到走出去的目的,提升广东省物流行业辐射化效应。
(三)优化供给环境,深化物流领域“放管服”改革。应当采取相关政策加大优化服务改革力度,推动物流领域体制改革走深走实,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破除制约行业间发展的体制机制约束壁垒,完善统筹规划制度,提升部门协同效率,以期多方政策形成合力,探索建立物流领域
“负面清单”和审批事项的 “综合窗口”,从而营造良好的物流业发展环境。
(四)优化物流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企业发展活力引擎。我国诸多理工类知名院校中有不少都坐落在广东这个教育大省内,其中不少高校都对物流领域相关的“双碳”、智能化生产等绿色物流产业项目有所研究,可以从人才、平台、教育三个方面精准发力,通过优化平台建设、强化教育培训,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造强劲“智力引擎”。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郑秀恋,朱璐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吉林省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1.43(03).
[2]戚梦圆.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22.
[3]郭建宇,周玉新.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江苏省物流行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研究[J].物流科技,2022.45(15).
[4]朱芳阳,谭保华,王婷婷.生态位视角下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以“一带一路”重点省份为例[J].经济与管理,2019.33(01).
[5]洪卫,王选飞.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盲数测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06).
[6]李小玲.广东省跨境电商物流市场规模预测及发展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实务,2022.404(09).
[7]郑恒斌.物流业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评价与提升路径分析[J].商业时代,2012.579(32).
[8]姜舒曼,徐美霞.湖北交通运输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21.4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