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财会/审计
建筑企业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第723期 作者:□文/王 丹 谢廷波 时间:2024/2/16 14:27:25 浏览:290次

[提要] 建筑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效益水平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探讨建筑企业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提供基于财务、经济、管理、社会等多维度的评价指标,并对其进行介绍和分析,指出评价指标的选取和实际应用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建筑企业效益审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企业;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基金项目:四川文理学院2021年度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59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城市化水平、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建筑企业面临着诸多的经营风险和挑战。为全面了解建筑企业的经营状况,准确评价其效益表现,引导其合理经营和持续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效益审计作为一种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全面检查、评价和监督的管理工具,对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益、降低风险、改进经营决策具有积极意义。建筑企业效益审计是在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对企业经济效益状况进行全面审查、评价和监督,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手段。然而,目前建筑企业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相对薄弱,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完善。

一、文献综述

在国外,建筑企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英国的Succar等通过对建筑企业的效益进行研究,提出了包括成本、时间、质量、安全、可持续性等在内的多个评价指标,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指标体系。美国的CII研究中心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有效的评价指标,如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物流和设备管理等。

在国内,早在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就开始关注企业的效益问题。当时,一些专家提出了“效益、质量、安全”三大指标,强调了这些指标的重要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也日益深入。现在,许多研究者对企业的效益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评价指标,如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劳动生产率等。具体而言,在审计评价模式研究方面,赵珂(2021)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质量和数量角度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家审计研究的趋势和热点;在实施效益审计评价的必要性研究方面,张渝(2020)深入分析了经济效益审计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提出科学的经济效益审计是内部审计的工作要义;在经济效益审计评价的具体应用研究方面,茹秋瑾(2022)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装配式建筑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实证研究,为相关人员有效地提高审计质量提供参考。

在建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效益评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建筑企业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既是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规划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工具,也是投资者和贷款机构判断企业经济实力、制定投融资策略的重要依据。虽然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了建筑企业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在指标体系的选择上,一些学者只是将一些指标简单地罗列在一起,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同时,在指标权重的确定上,也存在着一些争议,一些学者只是根据经验主观地确定权重,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因此,本研究旨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建立科学合理的建筑企业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为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建筑企业效益审计的内容

建筑企业效益审计是指对建筑企业的财务、经营、投资、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审查、评价和监督,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经济效益。具体来说,建筑企业效益审计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的内容。

(一)事前审计阶段。事前审计阶段主要包括企业基础信息审计、合同审计、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审计等内容。企业基础信息审计包括对企业的注册资本、股权结构、业务范围等基本情况的审查和分析;合同审计包括对企业与客户签订的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风险和收益等方面进行审查和评估;风险评估主要是对企业的经营环境、市场竞争力、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机遇;内部控制审计主要是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程序进行审查和评估,以确保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控制能力。

(二)事中审计阶段。事中审计阶段主要包括财务审计、项目审计和合规审计等内容。财务审计是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和分析,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风险;项目审计主要是对企业的项目管理、工程进度、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审查和评估,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效果;合规审计主要是对企业的业务操作、行为规范和法律合规等方面进行审查和评估,以确保企业的合规性和稳健性。

(三)事后审计阶段。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效益审计时,其目的偏向于建设性,因此在事后审计阶段主要包括财务风险审计、绩效评价和市场竞争力审计等内容。财务风险审计是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和财务状况进行审查和分析,以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经营风险;绩效评价主要是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市场竞争力审计主要是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地位进行审查和分析,以确保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

总之,建筑企业效益审计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三、建筑企业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建筑企业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是确保评价指标科学合理、全面覆盖企业经济活动、能够反映企业效益状况的关键步骤。本章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确定评价目标。需要明确建筑企业效益审计的评价目标,明确审计的目的和任务。评价目标应该与企业的经营战略、业务特点和市场环境相一致,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二)确定评价维度。在评价目标的基础上,需要确定评价维度,即从哪些方面对企业的效益进行评价。常见的评价维度包括财务维度、生产经营维度、市场维度、管理维度等。评价维度应该全面覆盖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够反映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

(三)选择评价指标。在确定评价维度后,需要选择相应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应该具有可量化性、可比性、反映企业效益状况的能力,并且应该与评价目标和评价维度相一致。评价指标的选择应该结合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市场环境,确保评价指标的科学合理性。为了对企业的效益进行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本节提供以下几个建筑企业效益审计评价指标的选取思路。

1、经济效益评价。经济效益是建筑企业效益的核心,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财务健康状况、资金运营状况等。通过评价指标体系中财务维度的指标,如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利润率等,可以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并通过比较企业在不同年度或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经济指标,评估企业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金运营等方面的表现,从而及时发现企业经济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表1

2、生产经营效益评价。生产经营效益是建筑企业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企业的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项目管理等。通过评价指标体系中生产经营维度的指标,如生产效率、资源利用率、项目进度控制等,可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进行评价。例如,通过比较企业在不同项目中的施工周期、资源利用率、项目成本等指标,评估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发现生产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表2

3、管理效益评价。管理效益是建筑企业效益的关键因素,包括企业的管理体系、组织效果、人才管理等。通过评价指标体系中管理维度的指标,如组织结构、人才激励、绩效评估等,可以对企业的管理体系、组织结构、人才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估,发现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益。(表3

4、社会效益评价。社会效益是建筑企业效益的综合体现,包括企业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等。通过评价指标体系中社会维度的指标,如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社会形象等,可以对企业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价,发现企业在社会效益方面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表4

(四)确定评价权重。在选择评价指标后,需要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即不同指标在评价中的重要程度。评价权重的确定可以采用专家赋权法、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等方法,确保评价指标的权重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

(五)构建评价模型。在确定评价指标和权重后,可以通过构建评价模型来对企业的效益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模型可以采用加权综合法、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方法,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和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计算,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

(六)评价指标体系验证和修正。构建完成评价指标体系后,需要对其进行验证和修正,确保其科学合理性和实用性。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案例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四、建筑企业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实际应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在建筑企业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与实践中,需要将构建好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实际的企业经营活动中,从而对企业的效益进行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但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企业往往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这都会严重影响效益审计的评价效果。

(一)面临的问题

1、数据采集质量不高。建筑企业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所涉及的数据比较庞杂,涵盖了财务、成本、工程进度、项目质量等多方面的指标,这些数据需要从各个部门收集,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某些企业的数据采集过程存在误差或者造假等问题,其数据质量往往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影响效益审计评价指标的制定与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导致评估结果失真。

2、指标选择不合理。建筑企业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考虑到各种复杂的因素,例如企业的规模、业务类型、所处地理位置、经济环境等。因此,一个完善的指标体系应该能够满足企业的具体情况,并且具备较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但实际情况中,许多企业的指标体系存在缺陷,在指标选择时可能存在一些缺乏操作性、难以度量或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符合的指标,这些指标的选择将直接影响效益审计评价的结果,无法真正反映出企业的实际情况。

3、评价方法不科学。评价方法的科学性是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评价方法不合理,就会导致效益审计结果不准确。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评价方法常常存在不合理或者过于简单的情况。例如,有些企业采用传统的比较法进行效益评估,但这种方法忽略了许多细节因素,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准确性。

4、审计标准不规范。不同的评价标准可能会导致效益评价结果的偏差,当前缺乏建筑行业的统一审计标准,导致各个企业的审计结果难以进行比较和评估,无法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同时,一些审计师在审计时缺乏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方法,使得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存在一定的风险。

5、审计流程不透明。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涉及多个部门和层级的参与,但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审计范围不清等问题,从而影响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二)对策建议

1、完善数据管理系统。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建筑企业需要采用科学的数据采集和管理方法,确保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可以建立数据质量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异常和错误。同时,企业还需要对数据进行审核和验证,以便确保数据质量得到保障。

2、完善指标体系。建筑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这需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包括规模、地理位置、经济环境等因素。此外,建筑企业还需要考虑指标体系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对指标进行科学、系统的选择和优化,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指标,以便能够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应对。

3、优化评价方法。建筑企业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效益审计。这就需要企业结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可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综合分析评价结果,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参与评价的人员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采用专业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方法,制定合理的评价方案。

4、统一审计标准。对于建筑企业而言,统一的审计标准和规范化的审计操作流程可以确保审计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审计的效率和准确性,因此制定统一的审计标准非常重要。具体而言,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制定建筑行业效益审计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例如制定关于建筑企业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的规定,明确审计的程序、范围和内容等方面的标准。建筑行业的行业组织可以制定行业内的效益审计标准,例如建筑行业协会可以制定建筑企业效益审计的标准和流程。还可以加入专业机构如国际审计师公会的力量。但无论是政府部门、行业组织还是专业机构制定标准,都需要充分考虑建筑行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同时要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确保制定的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此外,建筑企业和审计机构也应该积极参与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5、强化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建设,确保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合法、规范、透明,为审计工作提供准确、完整、可靠的数据和资料。具体而言,第一,可以建立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审计人员、企业管理层、审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保障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推进信息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数字化审计工作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信息流通,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与实践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评价指标体系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以保持其科学性和适用性。在实际的应用与实践中,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重视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应用,将评价结果与企业的经营目标、发展战略相结合,及时采取措施改进存在的问题,实现效益审计评价的持续改进。未来,对建筑企业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可以结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各国和地区的法律法规、文化传统、产业特点等因素,开展跨国和跨区域的比较研究,并与实际的建筑企业管理实践相结合,为企业提供实用的管理工具,促进建筑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赵珂.我国国家审计研究态势与热点扫描——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J.财政监督,2021.50014.

2]张渝.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018.

3]茹秋瑾,芦琴,冯建栋,等.模糊综合评价的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J.山西建筑,2022.4805.

4]张芸.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研究[J.建筑经济,2021.4209.

5]胡秀芬.浅谈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综合评价[J.中国商贸,2014.60104.

6]王学龙.经济效益审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1.

7]裴雪颖.基于施工单位视角的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评价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2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50293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