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劳动/就业
Z世代大学生“缓就业、慢就业”探究
第724期 作者:□文/陈言良 冯 赫 时间:2024/3/1 16:29:52 浏览:141次

[提要]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随着以Z世代为总体的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就业观念更加多元,“缓就业、慢就业”现象增加。本文分析大学生“缓就业、慢就业”现状,提出有效举措,以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关键词:Z世代大学生;缓就业慢就业;指导对策

基金项目:北京化工大学2022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支持课题(项目编号:DXSSZ-FDYZC-202204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61

Z世代”正逐步进入职场,成为就业市场的主力军和就业风向的新代表。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就业问题是民生问题,更是政治问题、稳定问题,是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面对大学生缓就业、慢就业现状,亟须进行调研分析,提出解决对策,帮助青年学生更高质量充分就业,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一、Z世代大学毕业生“缓就业、慢就业”原因

根据研究机构和和招聘平台的评估数据显示,北京连续多年位列“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的首位。具有“发展高地”和“人才洼地”的双重优势,更加吸引毕业生在北京发展,提高了学生的求职期待、就业竞争压力。笔者和北京部分高校就业工作人员以及未就业毕业生分别进行了座谈交流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部分毕业生选择“缓就业、慢就业”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求职准备不足。调查发现,22.6%的学生因“无接收单位”而未就业,主要由于在校期间的职业规划迟缓、技能准备不足、就业岗位缺乏等原因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导致毕业后无法顺利就业,或因就业心态不成熟、缺少职业规划、专业不匹配而缺少适合的就业机会。

(二)就业期待过高。调查发现,16.7%的学生目前已有接收单位,但拒绝入职,希望寻求到更好的工作单位。反映了当前就业质量与心理需求匹配的问题,即很多未就业大学生并不认为“找到一份工作”就是就业,在父母期望、个人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更希望找到一份满意并适合自己的工作。

(三)追求稳定职业。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从学生“就业最看重的因素”上看,超六成认为“工作稳定度”是最重要的就业因素。从“希望就业的单位性质”上看,31.0%希望进入国企,28.3%希望进入党政机关或科研机构,21.8%希望进入事业单位。未就业大学生追求稳定就业的思想观念与疫情冲击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基本呈现正相关。

(四)准备升学深造。“学历不够高”是缓就业、慢就业学生在求职时遇到的主要困难之一,约17.4%的未就业大学生在准备升学考试,或出国出境求学。为了获得更心仪的就业岗位和发展机会,这部分学生拟通过求学深造提高竞争能力进而找到一份自己认为更合适的工作。

(五)缺少就业意愿。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一些学生考虑保留应届生身份以及根据“毕业还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可以按规定在学校留档两年”的相关规定,19.7%的学生并不急于进入就业市场。其中,10.1%的学生产生了“懒就业”心理,因感到迷茫而犹疑不定,或因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比较好,出现呆在家里啃老的情况。另有9.6%的学生存在“慢就业”心理,这部分毕业生已经获得入职机会,但由于还没确定目标,选择自我调适,采取观望心态。

二、“缓就业、慢就业”毕业生群体面临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以及和“缓就业、慢就业”群体交流,总结分析了这部分毕业生面临的主要发展问题,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等特征,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希望招聘信息能够精准投放。63.6%的学生期待招聘信息集中的资讯平台,能够进一步整合就业岗位信息以及丰富就业内容。同时,该部分毕业生希望相关信息真实有效,进一步提高就业岗位信息的实用性和适配性。

(二)希望增加实习岗位供给。62.4%的未就业大学生感受到在校学习和社会工作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希望能够通过参加实习实践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缺少实习机会和工作经验也是该部分毕业生未能如期顺利就业的主要原因。

(三)希望进一步得到关爱和就业服务保障。该部分毕业生往往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40.8%的留京未就业毕业生曾面临或多次面临求职和升学失利,就业压力累积导致一定心理问题频发,希望学校和政府进一步给这部分毕业生提供心理关爱和就业指导服务。

(四)希望得到平等的就业机会。该部分毕业生反映在求职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学历歧视”和“学历高消费”现象呈现增加趋势,尤其是专科学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和部分专业学生感受更明显。46.2%的未就业大学生还关注就业待遇和福利保障的平等问题。

(五)希望得到经济补助支持。经济困难是该部分毕业生面临的主要困难,家庭资助是该群体的主要收入来源,20.5%的学生认为自身经济条件较为困难,希望政府提供针对性的资金补助和房租减免优惠等支持。

三、“缓就业、慢就业”毕业生群体思想动态情况

通过调研发现,“缓就业、慢就业”这部分毕业生群体思想动态总体平稳,但仍然存在与党和国家的殷切期待、与青年学生的精神面貌、与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不协调不一致的部分,需要我们给予更多关注。总的来说,可以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该部分毕业生具有相对明显的敏感性,思想动态不稳定。这一部分毕业生曾面临升学或求职失利,挫败心理一定程度上高于同龄青年,对于社会压力更敏感,对于主流价值更消极。调查显示,约有1.5%的受访学生对于我国各项事业发展信心不足,约有10.6%的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缺乏绝对信心。通过调研分析,这一现象部分源于在京学习生活“高期待”和“难就业”带来的心理落差。要警惕该部分学生待业时间延长、生存压力加大,导致思想观念进一步极化,甚至恶化现象。

(二)该部分毕业生具有相对明显的复杂性,困难诉求不统一。调查显示,该部分学生条件差异明显、诉求各不相同,例如“因条件较差缺少就业机会”和“因条件优渥缺乏就业意愿”两类现象同在,“不满足单位用工条件”和“不接受现有工作岗位”两种情况并存。该部分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困难诉求提升了帮扶难度,“一招鲜”出台政策只适用于某一部分人,而分类指导、差异管理的工作方式又将显著增加帮扶成本。

(三)该部分毕业生具有相对明显的流动性,数据信息不集中。该部分毕业生中有21.6%不与家人同居,18.4%租房居住,这两部分学生可能经常性或不定期更换居住地点或者联系方式,可能属于长期性“失联”人员。如何与流动性强、数据信息分散的暂未就业学生保持长期有效联系,是做好该部分毕业生帮扶工作的重要前提,也是解决该部分毕业生困难诉求的一个难点。

(四)该部分毕业生具有相对明显的封闭性,社会融入不及时。该部分毕业生由于在毕业后未及时融入社会,社会认可度、好感度,以及社会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将随着与社会“脱节”的时间延长而降低。调查显示,“上网冲浪” “运动健身” “发展兴趣爱好”是该部分毕业生的主要业余活动,而从事“志愿、公益、慈善活动”等带有社交属性活动的人数较少,呈现出一定的封闭化、孤立化特点。

四、“缓就业、慢就业”毕业生群体指导帮扶建议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做好这部分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工作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为社会发展减轻负担,激发青年学生人才动能,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此提出一些工作建议,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一些参考。

(一)强化就业工作的组织保障

1、配齐专职就业工作队伍。坚持就业工作的育人导向和队伍建设,高校要按照上级要求配齐配强就业指导教师,安排一定比例的工作人员专职负责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就业指导、就业帮扶等工作。

2、加强专人专事激励保障。针对就业工作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培训交流,提升就业创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允许符合条件的就业指导教师参加相关职称评审,加大高校在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中的表彰力度,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

(二)强化未就业学生的联系服务

1、常态化调研思想动态。及时了解掌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进一步完善全面有效的风险预警网络、信息反馈渠道和应急处置机制,为科学有效做好该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2、精细化转接学生信息。把握毕业季的重要窗口期,及时完成未就业毕业学生信息从毕业班辅导员(尤其是部分高校毕业班辅导员是兼职辅导员)到校院专职辅导员的有效衔接。持续提高未就业毕业生的全覆盖和精细化对接,确保该部分毕业生有人联络、有人关爱、有人服务。

3、规范化加强岗位培训。找准该部分毕业生失业待业的困难点、需求点,鼓励高校邀请用人单位免费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三)强化在校期间的能力培养

1、加强观念引导,提高在校生自我认知力。配齐配足高校就业工作力量,畅通就业工作人员的发展通道,将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教育贯穿学生在校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朋辈辅导力量,以优秀榜样、成功案例激励学生提前规划方向、明确就业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以“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为核心的就业育人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在校生找准自我定位,全面认识社会,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从长期发展的角度降低学生对于职业起点的过高期待。

2、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在校生就业预备力。立足就业育人导向,高校要加大资源投入,提高就业类课程质量,课堂教学贴近社会需要、解决实际问题。依托市区各级数据媒体平台,为在校生开设线上就业创业指导公开课、直播课,广泛应用直播带岗、空中宣讲等新模式,开展就业经验分享、就业技能培养、就业实践指导,精准发送给在校学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相关政策进行深度解读,帮助准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找准就业方向。

3、加强实习见习训导,提高准毕业生市场适应力。建议高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行业对口企业,建立政校企合作制度,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岗位、搭建实习平台、共享实习资源,确保有就业意向的准毕业生有机会进入实习岗位,增强毕业生的求职竞争力和对求职岗位的认识。

4、加强考试辅导,提高准毕业生求职硬实力。部分毕业生出现“缓就业、慢就业”是由于其选择考公考编或者准备求职意向公司所要求的相关技能证书,因此建议高校要精准摸排学生的需求点,为学生做好就业指导和就业帮扶,同时也倡导用人单位提前说明岗位应聘所需要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让在校的准毕业生们提前掌握求职岗位的要求,提前做好规划。

(四)强化重点群体的精准帮扶

1、为该部分毕业生及时提供心理辅导。高校要充分利用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以及北京市开设的心理援助热线就业问题专线,为因病、因灾、因事就业困难的学生个性化提供心理疏导,针对职场基本技能进行分专题、分阶段、分层次的心理训练,作为校内心理辅导的必要补充。

2、分包帮扶责任。针对困难群体,尤其是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毕业生群体,要及时一对一为其联系资源,进行求职就业指导、岗位推荐对接、定期寻访探访,实施“一人一档” “一生一策”的精准帮扶,为困难学生夯实物质基础,减少后顾之忧。

3、调动社会力量。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力量和资源优势,面向重点群体联合开展“一社多人” “一企多人”的结对帮扶,为困难毕业生群体优先提供就业岗位,把物质支持和关心关怀作为有益补充。对于就业市场难以接纳的特定学生,依托社会组织的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确保率先解决无业问题。

(五)强化良好就业环境的氛围营造

1、发挥调控作用,促进就业市场岗位信息“透明”。建议有关部门和各高校要定期筛查招聘服务平台岗位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分别建立大学生群体的人才信息库和用人单位信用资料库,多点培育诚信可靠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信息技术,完善岗位信息筛选的技术保障,精准促进“人岗匹配”,精准推动“人岗衔接”。

2、克服就业歧视,避免“人才高消费”现象。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沟通、通力配合,破除青年人才学历、资历、身份限制,清除人才政策和招聘公告中涉及学历歧视的条款。鼓励公共部门、事业单位、龙头企业等做好示范,做实择业宣传引导,转变社会选才观念。

3、落实权益维护,筑牢学生合法求职就业“防线”。一方面建议有关部门完善法律法规,从监管角度加强对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综合执法,依法依规查处非法职业介绍、虚假招聘、售卖简历等诱导和欺骗毕业生的不良行为,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合法权益免受侵害;另一方面高校要把就业安全教育融入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导学生增加防范意识,防范招聘欺诈、“培训贷”等行为,提高辨别真伪和防诱骗能力。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川,李艳霞.高校大学生“慢就业”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207.

2]丁利利.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成因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科学,2022.1318.

3]夏利波.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慢就业”“懒就业”破解路径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19.

4]王顶娟.高校“慢就业”群体成因及对策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30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1199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