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乡村振兴战略下江门市高质量发展探析
第724期 作者:□文/何 波 时间:2024/3/1 16:47:51 浏览:68次

[提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拉动内需,解决“三农”问题、提升乡村发展速度和质量、实现城乡共荣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出发,阐释乡村振兴战略对江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其次调查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江门市的现实基础,厘清当前江门市面临的痛点、难点问题;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江门;乡村振兴;“三农”问题;城乡共生

基金项目:2022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22GXJK629);2021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GDJG2021349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614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后,立即成为地方政府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均衡协调城乡矛盾、推动区域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拉动内需,解决“三农”问题、提升乡村发展速度和质量、实现城乡共荣的重要手段。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2023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江门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农副产品供应城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事关江门乃至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

(一)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满足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路径。基于江门独特的地理区位、广大的土地面积、数量众多的自然村落,“三农”问题在江门市发展过程中表现的越来愈突出,城际发展不均衡,三区四市之间的差距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近10年江门市城乡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差额从11346元增加到19250元,绝对差额比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高出197元。江门市城乡差距在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也进一步拉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迫切需要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来解决。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江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习近平在20191221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 “三农”工作成效。对于农民占有人口比例达到33.5%的江门市来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全面脱贫攻坚,任重道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江门市提升乡村发展水平,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配置的有力举措。虽然江门已成为领跑广东省的农业强市,然而靠数量堆砌不是长远之道,不管是农业发展质量、结构、成本、效益还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上,江门仍然还有较多的问题亟须解决。据江门市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江门市农业产业经营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比仅有1.4%,大量农村人员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配置,可以给农业农村发展注入资本和活力,可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可以支持传统农业产业优化升级,留住外出务工人员,吸引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等。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恶化、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农村环境方面,以种植业、畜牧养殖业为主要农业产业的江门,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以及畜禽粪便直接排放造成污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再叠加部分农村区域的工业污染,使得江门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刻不容缓。在文化教育方面,江门市仅有26.6%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活动。对提高农村居民对美好环境和乡村生活的追求来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当前改善农业资源利用方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丰富业余生活、建设美丽乡村最重要的手段。

二、江门市现实基础

江门市立足实际,2018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经过多年的实践,江门市乡村振兴初见成效。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比从6.7%攀升至8.6%,第一产业增速6.3%,相比第二产业2.5%和第三产业5.8%,增速位居第一。同时,在农村农业整体状况、居民收入和生活幸福感等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得到不同程度的优化和改观。既有成绩为后续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现实基础,积累了前期经验。(表1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科学有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江门市印发《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纲领。在农业发展方面,编制《江门市种养循环发展规划(2019-2025年)》,将全市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布局为“三片区”,大力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在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编制《江门市富民兴村产业振兴专项规划(2018-2022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迅速,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初步建立。截至2022年底,全市已累计创建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园区(基地)270个,含5个国家级农业园区、11个省级农业园区和17个市级农业园区。

二是加大农村投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强乡村环境建设,印发《江门市开展“三清理” “三拆除” “三整治”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截至2022年底,市全部村(社区)完成“三清理” “三拆除” “三整治”环境整治任务。实施《江门市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规划(2018-2022年》,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系统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梯度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大力实施“醉美江门100村”乡村旅游建设工程。截至2022年底,全市连线连片发展15条以上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培育近30个江门乡村旅游示范镇(街)、近50个江门乡村旅游示范村,并基本实现行政村“30分钟农村基层服务圈”的构建工作。

三是推进惠民政策落地生根,加大“人、地、钱”等资源向乡村配置。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增加有效投入,建立统筹使用项目资金新机制。支持和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施《江门市乡村公共服务提升专项规划(2021-2025年》《江门市乡村基础设施提升专项规划(2021-2025年)》。全面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江门市乡村人才振兴专项规划(2021-2025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施农业人才培育工程。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培育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94家、省重点龙头企业4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792家、家庭农场76家,带动农户36万户,覆盖率65%,农业产业化快速提升。2022年江门实现农业增加值324.61亿元,增长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42元,较上年增长5.8%

四是着力推进乡村治理组织建设,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实施《江门市乡村治理组织振兴专项规划(2018-2022年》和《江门市乡风文明文化振兴专项规划(2018-2022年)》,开展“头雁”培育专项行动,创新村民自治的实现形式,推进农村法治进村。截至2022年底,乡村组织振兴成效显著,乡村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制定《江门市城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专项规划(2018-2022年)》,按照“六个精准” “五个一批”的要求,深化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全力推进就业扶贫,统筹推进保障性扶贫。截至2022年底,江门全面完成509716659人贫困人口的精准脱贫目标,全市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全部达到40万元以上。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江门市面临的关键与难点

从统计调研情况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江门市农业农村发展虽然取得不错的成效,但是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相比较,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制约着城乡共生、融合发展目标的实现。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江门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资源要素从乡村流向城镇趋势明显。乡村常住人口数量逐年降低,20142022年从161.46万人减少到155.03万人,常住人口占比降低2.3个百分点,见表2。因此,当前江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农业生产全要素的流向问题。农业农村建设是资源和要素配置的结果,离不开人力资源、物流资源、资本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和政府政策的协同作用,如何让城市资金、人才资源等生产要素持续向江门市乡村流动事关江门市乡村振兴战略的成败。(表2、图1

(二)农村产业化发展不够充分,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有待加强。江门市相继出台了八大专项规划方案,但由于规划实施时间较短,尚未形成良好的产业经济效应。在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加工与农业总产值比、农业品牌数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增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等方面仍然存在数量、质量和竞争力偏低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江门市仅有3.4%的村开展旅游接待服务,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为主的农民合作社共2557个,规模农业经营户合计10470户,农业经营单位442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较少,农村集体经济水平偏低。在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普查中,受教育程度在大专及以上学历层次的人员仅占1.4%,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占98.6%,学历层次分化严重,人才资源缺乏。(表3

(三)政府投入乡村振兴资金有限,影响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当前,江门市乡村振兴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政府投入的乡村振兴资金有限,而江门市辖区内的乡村体量数相当庞大。根据江门市第三次农业普查和2022年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显示,江门市共有75个镇级单位,行政村总数为1132个,12170个自然村,432006年以后新建的农村居民定居点。面对体量如此庞大的自然村落,伴随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巨大压力,江门市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差额逐年增大,预算内财政赤字和地方债务风险不断加码,预算内财政赤字从2014年的56.36亿元快速增加到2022年的190.58亿元。因此,在现阶段,江门市在乡村振兴中投入的资金显得心有力而余不足。(表4

(四)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存在明显短板,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据江门市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在乡村基础设施方面,在江门市乡镇地域范围内,4.1%的村通天然气,15.5%的村建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在环境治理方面,18.3%的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或分集中处理,仍然存有使用卫生旱厕的0.75万户,占1.2%;使用普通旱厕的0.97万户,占1.6%;无厕所的4.94万户,占7.9%。在公共服务方面,27.0%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50.4%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26.6%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64.1%的村有卫生室,52.6%的村有执业(助理)医师,3.4%的村开展旅游接待服务。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

四、江门市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一)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对于事关农村居民利益和生活质量的一系列问题,应在乡村振兴进程中一步步解决和完善。要制定乡村公路提升改造计划,投入建设资金,要针对农村饮水、用电、物流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出台完善的产权机制和保障机制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调动和吸引外来资本参与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去。要全面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从城市往乡村倾斜的力度,在统一完善的城乡医保制度的基础上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居民差异,开展全市乡村大范围治理样板和标杆示范村建设引领工作,持续努力,整体提升。

(二)调整城乡产业布局,构建新型农业农村产业体系。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产业振兴,江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应在现有专项规划的基础上,全面调整城乡产业布局,深化产业分工,合理规划三区四市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分工体系,打破产业界限,构建新型农业农村产业服务体系,继续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壮大工作,积极开展农民合作社、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工作来提升农村集体经济水平,做好种养殖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行业品牌企业、产销合作社、贸易协会和地方政府等多元主体衔接融合工作,打造新型农业农村产业体系,推动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帮助江门市传统农业向新型融合多功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三)以乡村发展要素资源配置为主要改革对象。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取决于要素配置的数量和质量,因此江门市要调整城市工业产业资源要素优先供给的发展思路,向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倾斜,调整资源供给的顺序、数量和质量,以乡村发展要素资源配置为第一序列。力争在江门市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城乡融合共进。需要注意的是,江门市在乡村资源配置过程中要注意有效性,避免因地域和村落零散分布而造成资源在空间分配上的分散与低效。资源倾斜过程中,要层层推进,要根据乡村自身实际情况、客观发展需求来做好资源分配。

(四)推动特色小镇培育,加强乡村旅游线路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江门应大力推动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整合和聚集江门特色的侨乡文化资源、乡村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征的小镇,实现特色浓郁的文化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的重组和优化。江门可以以“文化旅游”和“产业旅游”为特色,挖掘区域文化内涵、地方特色自然资源、历史遗迹等来形成小镇特色,也可以突出产业特色,如鹤山桃源伞蓬产业小镇、恩平温泉小镇等。同时,加强乡村旅游景点建设,打造优质乡村旅游线路,把特色小镇和乡村旅游线路连接起来形成组合优势,既提升了特色小镇的建设质量,又为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契机,为乡村振兴提质增效。江门应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探索乡村振兴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路径。江门历来是珠三角城市群鲜活农产品的主要供应地,江门应进一步拓宽农业融资渠道,推动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加强与毗邻地区在农业科技研发、科技资源协调、农产品加工产业融合、要素流动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并在新型农业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积极探索合作共享机制,逐步突破粤港澳的地区界线,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来深化乡村振兴领域的对外合作,实现江门乡村振兴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高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会计管理体制改革路径[J.商业观察,202205.

2]马延亮.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疆城乡融合发展研究[J.决策咨询,202301.

3]刘燕.职业教育巩固脱贫攻坚与参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机制——基于布迪厄“场域理论”的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01.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0722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