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浙江省乡村“三生”融合发展探索
第724期 作者:□文/闫 斌 章金蕾 江锦文 林照昕 时间:2024/3/1 16:49:26 浏览:59次

[提要]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十四五”规划中争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省的要求,本文提出浙江省应按照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从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对乡村进行因地制宜的分析,坚持以建设未来乡村、美丽乡村、实现民生福祉为目标,以人本化、数字化、生态化为建设方向,解决各乡村建设过程中凸显的难点问题。从各级政府、基层村委、项目产业、居民生活提出未来式“三生”优化方案,构建发展体系,并为政府合理规划建设提供可持续、可推广的“三生”融合共生路径。

关键词:浙江;乡村;“三生”融合;发展现状

基金项目:国家级重点支持领域创新项目(编号:GJ202326001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66

一、浙江省乡村“三生”发展总体情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新时代,探索新乡村发展模式推动高质量乡村振兴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关键一环。习近平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乡村兴则国家兴。为了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必须明确未来乡村的发展方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三生”融合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南和战略目标。各地正在积极探索本地区的“三生”融合发展路径和方案,推出相关政策和文件。

(一)浙江省“三生”融合走在全国前列。浙江省是全国乡村振兴的先行者和实践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效。21世纪以来,浙江省通过产业转型、乡村改造、设施配套、生态治理、文化传承等措施,推动了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和城乡融合发展。根据2022年浙江省统计局数据,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万元,比上年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7万元,比上年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8.6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6%;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支出达到1.4万元,比上年增长8.8%。浙江省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从“一处美”拓展为“一片美”,从“新村美”拓展为“协调美”。近年来,浙江省通过对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持续探索,打造了一批具有浙江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展现了浙江农村地区的新面貌、新气质,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浙江省“三生”融合面临的困境。虽然浙江省“三生”发展位于全国前列,但“三生”融合仍面临许多困难。

1、建设依然存在部分同质化。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整体规划同质化,某些乡村照搬照抄其他地方的旅游项目,在开发和规划上与其他旅游项目雷同;资源开发同质化,乡村旅游自然、人文资源开发模式和形式单一,导致旅游缺乏特色;项目建设同质化,乡村旅游活动项目的单一性,容易让旅游者产生审美疲劳,不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性发展。

2、创新特色产业链存在短板。当前浙江省乡镇产业振兴面临产业链单一,农产品种类少、多而不优、销路不畅,现代装备应用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不强,优秀产业技术人才短缺,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电子商务发展动力不足,市场化适应能力弱等产业短板问题。例如,较多县乡级工业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低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链不完善、技术层次低、专业化分工水平低、产业协作程度差等问题,导致产业综合竞争力弱。

3、乡村“三生”融合发展配套方案缺失。目前尚没有一套全面系统的“三生”融合发展政策文件与具体因地制宜的方案。其主要原因有:一是“三生”融合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建立,“三生”融合实施过度依赖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渠道有待拓宽,土地出让金、政府债务资金等用于“三生”融合的比例较低,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的意愿不强。二是激励引领规划、科技、经营管理等各类人才服务“三生”融合的保障政策尚不完善。各部门推动“三生”融合的政策措施仍有待进一步协调。

二、浙江省“三生”融合发展建议

(一)多维度获取数据,拓展调研数据,评估浙江省各县区乡村“三生”发展状况和耦合程度。相关机构不仅需要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还应采取多种方式收集各县区乡村“三生”功能的相关数据,其中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专家咨询等,从而深入了解村民对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的看法和情况。同时,还应结合农业经济、国土规划、地理科学等领域专家意见,对数据进行清洗、校验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完整性、有效性和可得性。

应借用多尺度“三生”融合模型,对浙江省乡村“三生”功能进行定量评估。分析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空间分布和差异,以及“三生”功能之间的耦合关系和协调程度。并根据耦合协调发展度及等级分布,探讨“三生”融合协同协调发展水平与协调耦合指数的动态变化。深度挖掘“三生”发展水平高且“三生”耦合程度高的区域的优势村落发展模式,为同类型的乡村提供发展建议。

(二)全面发挥“三生耦合”乡村发展模式的作用机制,推动乡村“三生”协调高质量发展,从政府、市场、社会三方进一步保证发展模式的有效运行

1、政府端的有效保障

制度方面:一是要坚持目标导向,科学设计目标体系;二是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三是加强督促检查,构建有效的评估机制。

法规方面:一是提升目前法律的兼容性,消除法律冲突和空白;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体系;三是需要搭建协同发展平台,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2、市场端的有效支持

组织方面:一是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质量;二是要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效益;三是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效率。

技术方面:一是加强物联网的支撑作用,提高生产端的智能化水平;二是推广数字化的应用场景,提升生活端的便捷化程度;三是建设大数据的基础设施,提高生态端的可持续性。

3、社会端的有序支撑方面。一是注重构建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培养三生发展的思维理念;二是引导全民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提升全民环保的意识和素质。

(三)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与生态良好”协调发展的文明道路

1、“电商+”发展模式。通过借助电商平台,由加工业和混合商业的加持,拓展发展模式,打造多功能、多维度的现代发展平台。具体有以下措施:一是推进资金扶持企业融资。要立足城乡发展现状,构建规范化、系统化的电子商务产业链,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道路,借此吸引更多的农村青年加入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加速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企业通过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在政府扶持下得到资金帮助后助力农村电商的发展,推动农村小型电商走上发展之路,并以此为契机,拉动农村其他产业的发展。这在提升整体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上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二是推进高质量教育帮扶。想要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在进行道路交通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农村群众进行电商知识普及与电脑操作技术传授,才能使农村电商发展得到双重保障。而在农村人口的电商知识传输方面,可以为农村人口开设免费的电商素养培育课堂,邀请大学生或者专业人士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

2、“数字+”发展模式。“数字+”以农村基础产业为基础,配合现代数字化和旅游业,借用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打造数字化乡村高地,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强化乡村政务数字化,推进数据信息共享。加速搭建乡村政务信息数据库平台,乡镇政府应及时界定统一各部门信息共享的类目、标准、内容和流程,加快推进政务信息联通共用,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工具,积极公开政务信息,切实回应乡村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完善群众参与机制。二是构建特色乡村产业,培养智慧乡村旅游。围绕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基础数据,研究建立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指标体系,依托公众号、互联网等手段发布特色产业运行情况,宣传特色产业建设成果。以数字化手段建设农村数字博物馆,对景区的网络全覆盖、分时预约、无接触式服务进行完善,实时发布游客流量,接入旅游平台实现门票线上预订、信息展示、文创产品销售等功能,打造特色智慧服务。三是助推环境治理信息化。提高乡村生态环境综合监测水平,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数字化治理,引导村民通过App、小程序等参与人居环境网络监督,基于多元融合数据实时监测分析农田土壤、生产用水等生态环境指标,定期组织监测技术培训,开展智能化管理技术规范和指导。

3、“平台+”发展模式。根据农村创新创业的主体需求,利用农村现有资源和空间优势,通过平台化运作整合多方资源,搭建服务于农村创新创业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以实现农村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一是打造乡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如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创业孵化服务平台。针对平台监测数据,了解多方实时需求,新建文体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扩建医疗保健机构和集贸市场等场地,提升乡镇服务功能。促进农业创新创业的政策落地、服务落地和示范落地,拓宽增收渠道。二是加强对乡村环境敏感度的重点分析,针对不同功能的生态空间,制定差异化保护和发展方向,从而促进生态底线上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统筹规划建设绿地系统,合理设置道路防护带、防护绿地等绿色保护区,构建多样化生态结构网。整合平台数据,实时监测乡村环境状况,改善人居环境情况。三是构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挥公共服务平台作用,通过示范带动、以点带面等手段,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应用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产学研结合,实现农创发展一体化。转变生产方式,发挥农业种植收益功能外的观光、教育等功能,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利用生产空间优势,将规模化、特色化作为切入点,发展如电商农业、果园农业等特色产业,以文化和旅游延伸产业链,发展民宿、农家乐、团建项目等。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An YZhou G HHe Y Het al.Research on the functional zoning and regulation of rural areas based on the production-life-ecological function perspectiveA case study of Changsha-Zhuzhou-Xiangtan areaJ.Geogr.Res201837.

2]单薇,金晓斌,冉娜,等.江苏省土地利用“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变化与耦合特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2807.

3]邓宏兵,刘恺雯,苏攀达.流域生态文明视角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2102.

4]丁陈颖,唐根年,纪烨楠,等.美丽乡村“三生空间”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乡村科技,2021.1224.

5]窦睿音,张生玲,刘学敏.中国资源型城市“三生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统计与决策,2021.3702.

6]窦银娣,叶玮怡,李伯华.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三生”空间功能更新的特征、模式与逻辑——以湖南省张谷英村为例[J.热带地理,2022.4201.

7]高海峰,于立,梁林,等.“三生”融合视角下广东传统乡村聚落水体景观的解析与启示[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12.

8]何立峰.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全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J.宏观经济管理,202107.

9]侯凤英,王雪钰.网络评价失信现象的理论分析及治理路径[J.征信,2022.4010.

10]黄建洪.绿色发展理念:绿色经济社会治理的新范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4.

11]江娟丽,王晓钰,杨庆媛.农旅融合的耦合协调发展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为例[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408.

12]李华,囤荣立.农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09.

13]孙婧雯,刘彦随,戈大专,等.平原农区土地综合整治与乡村转型发展协同机制[J.地理学报,2022.7708.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0569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