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新乡贤助推乡村振兴路径探究
第725期 作者:□文/刘凌峰 陈星竹 时间:2024/3/16 17:54:27 浏览:104次

 

[提要] 乡村兴旺的关键在于人才兴旺,人才兴旺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新乡贤作为乡村振兴中的精英群体和治理主体,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究新乡贤助推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对激发新乡贤自身内在动力、激励新乡贤投身乡村治理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意义。因此,要从完善政策扶持,吸引新乡贤回归;健全培育机制,丰富新乡贤队伍;增强文化认同,弘扬新乡贤文化;拓宽参与渠道,发挥新乡贤作用四个维度完善相应举措,为新乡贤发挥积极作用保驾护航,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关键词:新乡贤;乡村振兴;路径

基金项目:2020年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L20BSZ069);2021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批准号:LJKR0079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620

乡村振兴是党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推进乡村振兴涉及多个领域,需要多重因素协同发挥作用,而每个领域的发展关键在于人的推动,因此人才因素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因素。新时代在全面脱贫的基础上乡村风貌发生巨大改善,但人才流失成为阻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习近平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这为新乡贤回归并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是解决乡村振兴人才难题的突破口。因此,立足新时代探究新乡贤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乡贤的定义及时代特征

新乡贤特指“拥有突出道德品质、具有良好口碑威望、掌握一定知识技能,能够利用自身丰富的阅历和开阔的眼界,在乡村发展各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群体”。在新时代大背景下,他们作为党和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涌现出的新的乡村精英,不仅继承了传统乡贤身上的优良品质,而且又带有鲜明独特的时代特征。新乡贤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维度:

(一)新主体构成。在传统历史条件下,乡贤大多具有良好的德行、丰富的学识和较高的地位,是我国传统社会表彰为乡村社会作出重大贡献且有崇高威望的社会贤达或政府官员的荣誉称号,其主体囊括广泛,如宗族领导者、退任的官僚、士绅、受过教育的地主等,主要由封建的士大夫阶层构成。进入新时代,在国家方针政策的引导、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大众思想观念转变等因素的多重作用下,人民对构成新乡贤的主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只要自身拥有较高德行、扎实才干、富有威望并且自愿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的人都可以成为新乡贤,如基层村干部、知识分子、退休干部及教师、产业大户、青年学生等都成为现代乡村治理格局下的有生力量。

(二)新积极作用。传统乡贤作为封建皇权在乡村治理的中介,一般承担着政策宣讲、调解纠纷、道德教化并协助官员征缴赋税徭役、征调兵丁等工作,在工作过程中难免存在因为人情关系而厚此薄彼或者因为官府的施压而暴力催缴的现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封建统治者压迫百姓的帮凶。而新乡贤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为满足国家层面治理能力的需要、应对乡村治理存在的现实挑战而产生的,其核心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新乡贤作为新的乡村治理主体之一,能发挥不同于党组织和村委会的作用,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协助两者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反哺乡村,发挥更积极和正面的作用。

(三)新地域特征。传统社会里的乡贤受孝道、宗族血缘、“落叶归根”等传统思想影响,一般都具有突出的地域性,大多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因此,本土性的地域特征是传统乡贤的鲜明身份特点。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大规模转移,跨区域流动加速,出现如响应国家号召建设乡村的人才、干部队伍,因求学、经商和出仕而居住在城市的外出精英等。新乡贤范围不仅包括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包括那些自愿扎根基层、建设乡村的人以及外出发展但仍然牵挂家乡的人。因此,开阔性的地域特征是新乡贤的鲜明特征。

二、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一)人才外流造成农村空心化。伴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资源的不平衡性凸显,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还是发展机遇、上升空间等多方面都无法吸引当代年轻人留在农村,从而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尤其有知识和技能的农村精英选择在城市立足后举家搬迁,这在客观上导致农民与土地分离,人才流失问题加剧,从而削弱了农村发展的动力,使农村呈现空心化特征。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92071万人,比2021年末增加646万人,而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比2021年末减少731万人。这对乡村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要想破解这一难题,核心是人才。对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新乡贤具有或资金、或知识、或技术、或人脉等资源优势,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人才供给和资源支撑,为破解乡村治理发展瓶颈提供途径。

(二)传统乡村伦理模式难以为继。以熟人为纽带是中国传统乡土社会构成的突出特征,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差序格局”,他主张传统乡村社会以地缘、血缘、社会关系等形成一张庞大复杂的关系网,呈现出人情世故的社会状态。乡村在发展中衍生出一整套乡村伦理模式和道德规范,为村民的行为提供准则。中国乡村伦理模式内涵丰富,包含孝顺父母、兄友弟恭、与邻为善、乐于助人、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等。然而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传统乡村伦理模式面临冲击,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如村民道德水平下降,邻里关系紧张,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盛行,攀比之风抬头,等等。传统熟人社会秩序逐步瓦解,传统乡村伦理模式难以为继。新时代农村迫切需要有人带领广大村民重构乡村伦理模式,建设村民共有的精神家园。而新乡贤因其自身具有如甘于奉献、热心公益、以身作则、不怕牺牲等知行合一的优良品格满足“领头羊”的需要,可以为提升乡村文明和村民素养树立榜样,筑牢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根基,起到敦风化俗的效果。

(三)基层治理与国家政策相脱节。我国现行的基层治理有村“两委”等基层治理组织,有着完备的制度,但作为外部嵌入型治理很难发挥有效的作用。乡村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乡村的兴衰与国家的兴衰“同命运、共呼吸”。自古便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党更是靠农村包围城市、坚持群众路线等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乡村作为国家发展的“大动脉”,乡村建设的成果、农民的满意度、农业发展的成效都关系着我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但农村地区具有广阔性、分散性、偏远性等特点,不能将城市规范化治理套用到农村治理中,个别村镇高度依赖村干部进行乡村治理,这也对基础的治理工作提出挑战,村干部水平不一,很容易与国家顶层设计相脱节,从而使国家大政方针无法真正落到实处。而作为新生社会群体的新乡贤是内在嵌入乡村发展的主体基础和中坚力量,把新乡贤作为乡村内生权威的主体,可以更好地被村民接受和认同,引导他们参与村里公共事务的决策,进而弥补村干部水平差异的不足,提升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应用,从而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协调,为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添砖加瓦。

三、新乡贤助推乡村振兴路径探究

(一)完善政策扶持,吸引新乡贤回归。基层政府加大对人才引进政策的扶持力度,健全吸引新乡贤返乡的激励机制,是保障新乡贤回归的重要举措。首先,要改善乡村条件,让新乡贤“住得惯”。政府要以推进美丽乡村为契机,加强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乡村道路进行统一规划,以公路换旧路,方便村民出行和经济贸易往来;对村里电网进行整理并提档升级,保障乡村的用电安全;对饮水问题,要切实做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加强水源检测和供水力度,提高村民用水质量;对乡村信息渠道滞后问题,要加快乡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与外界的互联互通,保障信息渠道畅通。同时,基层政府要创新农村土地使用政策,将农民退出的宅基地进行重新规划并合理使用,解决新乡贤的住房问题。其次,要健全激励机制,让新乡贤“愿意留”。一方面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对杰出新乡贤的评选表彰活动,树立先进典型,给予充分肯定并大力宣传新乡贤优秀事迹,增强新乡贤的自豪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另一方面基层政府要健全公开透明的新乡贤选拔任用标准和程序,形成从选什么人到怎样用好人的持续激励机制,并完善产业项目兴村的配套绩效奖励措施,从多方面吸引新乡贤发挥自身本领来助力乡村振兴。最后,要完善保障服务,让新乡贤“留得住”。基层政府要在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满足新乡贤的需要,给予其社会公共服务的优惠,让新乡贤从政策中感受温暖,增强获得感。

(二)健全培育机制,丰富新乡贤队伍。丰富新乡贤人才队伍,提高新乡贤整体素质,离不开新乡贤的人才培育机制建设。具体而言,首先,要“强思想”,深化新乡贤理论学习。如,定期举办思想政治教育宣讲会,加强新乡贤对政策的理解和认识,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提升政治素养,规范一言一行,保持新乡贤队伍的先进性,使其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提高治理乡村的能力和水平。其次,要“增本领”,加强新乡贤技能培训。如,定期邀请在农业养殖、种植等方面的知名专家及学者,对新乡贤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和专业化指导,或者让不同领域的专业型新乡贤为村民及村干部开展农业知识讲座、农村治理培训和乡村教育活动等,一方面可以提升新乡贤队伍的专业素养,提高新乡贤队伍协助村“两委”进行乡村治理的工作效率,打造专业化的服务型队伍;另一方面可以使新乡贤更好适应中国式现代化下农村的发展,对于乡村“碎片化”的产业格局,能够融合统筹发展,将一二三产业根据乡村具体情况,有效合理地进行平台创新构建,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乡村模式。最后,要“学经验”,提高新乡贤管理能力。如,在村“两委”引入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退休老干部和拥有管理经验的企事业领导,让他们参与到村里的日常工作中,为村“两委”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定期开展工作经验交流会,让年轻的干部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培养新一代治理型新乡贤。

(三)增强文化认同,弘扬新乡贤文化。习近平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新乡贤文化是继承、发扬传统乡贤文化,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需要而形成的。地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发挥新乡贤文化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促进作用,通过涵养优秀新乡贤文化,挖掘内在精神力量来引领乡村振兴。具体而言,首先,要大力挖掘本土乡贤文化资源。组织专业型工作者对当地的典籍族谱、历史人文、民风民俗等进行收集、汇整和编写书籍,并进行宣传教育,使其走入百姓心中;组建乡贤文化研究中心,开展有关乡贤文化的专业研究,鼓励学者产出优秀学术成果。其次,要丰富新乡贤文化的宣传方式。要持续开展先进模范、道德标兵和身边好人的评选活动,并充分利用报刊、图书、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公众号、互联网、社交平台等新型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典型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教育引导广大村民感恩向善、尊老爱幼、乐于助人、诚实守信、崇尚勤俭节约。最后,要发挥新乡贤的主观能动性。基层政府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通过完善政策支持打造浓厚的新乡贤文化氛围,使广大村民从内心深处认可新乡贤群体,从而增强新乡贤群体的感染力、号召力。立足新发展阶段,新乡贤文化的核心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乡贤既能使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焕发新生机,又能言传身教,带领村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价值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关键性作用。

(四)拓宽参与渠道,发挥新乡贤作用。扩宽参与渠道,保障参与渠道畅通是发挥新乡贤作用的重要保障。首先,应打造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新格局。村“两委”既是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重要组织载体,也是政策惠民的交互平台。作为“领头羊”的新乡贤,可以连接基层政府与村“两委”及村民,打通双方沟通交流的道路。其次,应鼓励有理想、有抱负、有才干的新乡贤参与到村“两委”的选拔中并挂职基层干部,协助村“两委”共同管理事务,治理乡村,为基层政府决策出谋划策,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集中民智,反映民意,提升基层政府的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再次,应丰富参与管理的方式方法。如,定期举办民主协商会议、新乡贤座谈会、意见征集会议等,鼓励新乡贤为乡村的建设建言献策、共谋发展、共克难题,同时聘请拥有专长的新乡贤担任政府顾问,并在重大民生问题、产业项目上听取新乡贤好的建议,吸纳对乡村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新乡贤为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充分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最后,组建新乡贤群体自身的联结平台。新乡贤这一群体可以在党委、政府领导下通过彼此之间的联结组建新乡贤理事会、参事会和议事会等组织,促沟通、凝共识、聚合力,开辟一条新乡贤有效参与乡村治理的康庄大道。

综上,推进乡村治理,实现乡村振兴亟待发挥新乡贤群体的人才优势。借助吸引新乡贤回归来重塑乡村风貌,重拾文化认同。理清新乡贤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将有利于充分发挥新乡贤群体的积极作用,推动中国乡村发展变革,回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从而完善基层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实现。

(作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晋.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N.青岛日报,2018-03-09026.

2]刘敏岚,邱莲花.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价值、困境及优化路径[J.乡村振兴,202301.

3]徐学庆.新乡贤的特征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J.中州学刊,202106.

4]李金哲.困境与路径:以新乡贤推进当代乡村治理[J.求实,201706.

5]黄泽海.新乡贤助推乡村振兴:内在机理、演进逻辑和路径推进[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205.

6]高洪洋.新时期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系统探索[J.系统科学学报,201904.

7]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2023-02-28.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0676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