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劳动/就业
心理韧性视角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策略
第726期 作者:□文/张妍妍 时间:2024/4/1 11:35:00 浏览:54次
  [提要]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使高校毕业生面临严峻就业形势,就业质量有待提高。心理韧性作为积极心理资本,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提升核心竞争力。本文依据心理韧性理论,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并提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策略。
关键词:心理韧性;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策略
基金项目: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类发展生态学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心理韧性提升策略研究”(编号:2023SJSZ0694);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2023年度课题:“累积生态风险视角下大学生心理韧性形成机制及提升策略研究”(编号:CDGZ2023005);常州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22-2024年度课题:“职业选择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机制研究”(编号:22DJSZ28)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8月3日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总体规模日益庞大,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尤其近年来国内外形势不容乐观、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现象使得高校毕业生低质量不充分就业状态显现。2023年6月,麦可思研究院发布了2022届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报告显示高校毕业生直接就业群体数量有所下降,部分毕业生面对就业压力与挑战被迫选择延缓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仅关系到学生本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与自我价值实现,也是高校教育教学实际成果的直观展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发展战略与国家高质量育人成果的重要展现,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相关研究表明,高质量就业毕业生往往更具有自身核心竞争力,其更富有团队合作意识、良好的沟通技巧、强烈的社会适应力等。这表明高校毕业生在丰富自身理论头脑与扎实自身专业功底的同时,应重视积极心理资本的培育,保持自身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高质量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心理韧性是帮助个体在困难与挑战中快速恢复自身良好状态的一种积极心理资本。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韧性可以有效调节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挑战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可有效帮助大学生持续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因此,本文以心理韧性为研究切入点,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培育,为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一、心理韧性理论概述
(一)心理韧性的内涵。韧性一词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是一批精神学家和心理学家在研究不利情境下儿童发展结果时提出的一种新范式,后在各国发展壮大并被译为多种版本,如“心理韧性” “心理弹性” “心理复原力” “心理抗逆力”等。我国学者主要将其译为“心理韧性”和“心理弹性”,本文更倾向于“心理韧性”译法。当今,学界并未就心理韧性的内涵做出统一界定,主要存在三种观点学说,即:(1)品质观。品质观认为心理韧性是个体具备的某种特质或能力,这种特质或能力可帮助个体战胜压力与挑战,在负性事件中快速恢复,并且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2)过程观。过程观认为心理韧性是在动态变化过程中形成的,如个体适应环境的过程、个体内部各品质与能力的互动作用使个体从危机事件与压力挑战中恢复自身良好状态。(3)结果观。结果观只关注个体在遭受威胁、面对挑战时展现出的最终适应状况。
(二)心理韧性模型。当前研究者主要提出以下三种类型心理韧性模型:
1、Garmezy模型。Garmezy模型包含三个子模型,即:补偿性子模型、挑战性子模型和条件性子模型。补偿性子模型认为个体的危险性和保护性因素在个体与消极事件的对抗中共同发挥作用,保护性因素产生的积极作用可以补偿危险性因素产生的消极作用;挑战性子模型指在一定范围内,个体可以战胜挑战因而获得自我提升,心理韧性有所提升,但超出界定范围便会产生负向影响;条件性子模型强调保护因子积极作用,其可以有效调节危险性因子带来的负面作用。
2、Kumpfer心理韧性理论模型。Kumpfer(2002)以动态整合的方式将四分部结合成一个极具整体特色的心理韧性理论模型。四分部分别为:(1)当个体面对外部环境带来的压力或挑战时,会激发个体积极寻求各项资源(来自家长、朋友、学校、社会等)来应对压力和挑战,这种资源越多,越能产生保护缓冲作用,反之,则易被打败。(2)注重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个体积极感知外界环境变化,主动做出自身改变或尝试改变外部环境,重构双边平衡状态以求个体与环境的良好生态发展。(3)枚列个体心理韧性影响因素,如个人认知、个人情感等。(4)详细描述个体心理韧性如何产生作用及作用结果,主要包括个体心理韧性重组、个体适应、个体适应不良重组三种作用结果。在不利外界环境刺激下,个体会积极调动自身心理韧性抵抗压力挑战,经过挑战之后,个体心理韧性水平若有提升则说明产生了个体心理韧性重组结果;若恢复挑战前水平,则说明产生了个体适应结果;若心理韧性水平有所降低,则说明产生了个体适应不良重组结果。Kumpfer模型以组合态势全面详细地展示了“个体-环境”的互动过程,形象地说明了个体心理韧性的产生及效用过程。
3、Richardson模型。Richardson进一步完善心理韧性理论模型,聚焦于如何保持身心平衡状态,并提出了过程模型。其认为个体在与外界消极事件的对抗中,若危险性因素强于保护性因素,个体身心平衡状态便被打破,认知领域便会重组,重组过程将导致三种结果,即:(1)发展结果:重组之后个体心理韧性水平有所提;(2)退化结果:重组之后心理韧性水平有所减弱;(3)停滞结果:重组之后心理韧性水平恢复到之前水平。
综上,尽管心理韧性的内涵并未统一,但不同观点学说之间并不互斥,反而具有内在一致性。心理韧性的品质观并未否定过程观的存在,心理韧性的过程观中也体现了品质特性,心理韧性的结果也是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不同研究角度及出发点造成了心理韧性内涵的不同观点学说,本质上并不相悖。同时,分析不同心理韧性的模型可知,尽管不同类型之间的模型侧重点有所区别,但本质上都强调了心理韧性是个体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心理韧性模型为理论依据,研究者根据自身研究兴趣和研究主题等开发了多种心理韧性量表,如Connor和Davidson 2003年编制的包含能力、忍受消极情感度、变化接受度、控制、精神影响五个变量的心理韧性测量量表;胡月琴等2008年构建的包含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五因素心理韧性量表;Peter Clough则提出了包含控制、信心、挑战、责任四个方面的4C心理韧性理论模型。依据研究主题,本文将心理韧性4C理论模型应用到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研究中。
二、心理韧性理论应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
绝大多数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求职失败、工作满意度低、离职度高、工作幸福感差、社会保障欠缺等就业问题使高校毕业生深陷就业困境中,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困境中极易产生自我怀疑,进而出现焦虑暴躁、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严重影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心理韧性可帮助个体在逆境中快速恢复自身良好情绪与状态,从而战胜困难与挑战。因此,高校毕业生只有形成正性心理韧性,才能冲破就业困境,保持身心平衡状态,实现自身心理资本积累,进而实现高质量就业。心理韧性4C理论模型核心要素包括:控制(control)、信心(confidence)、挑战(challenge)和责任(commitment)。控制指积极寻求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并保持自身良好情绪状态;信心指对自己行为的肯定和对集体(团队)的肯定,注重人际关系;挑战指敢于革新、不惧困难、善于思考,积极从挫败中汲取经验;责任指对目标的把控性,合理设定目标并付诸实际行动。心理韧性4C核心成分,既独立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又可形成整合力量作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一)控制是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基础。不断变换的市场经济环境,使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性。求职困难的高校毕业生极易陷入自我怀疑牢笼,处于情绪崩溃的边缘,进而深陷逆境情境。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挫折与困难时,只有积极应对,充分激发自身内部潜能,整合内外部资源,致力于困难的解决,才能控制自己负面情绪的爆发,减少就业困境中的痛苦,体验更强的自我价值感与成就感,这是求职者获得一份高质量工作的基础。
(二)信心是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动力。信心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就业行为的反映,是毕业生对自己能否找到一份高质量工作的主观评估。就业信心是影响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因素,其可以使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热情。高信心求职者更能坚定理想信念,使自身投入到积极就业过程中。同时,其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培养,善于利用自身良好的人际信任关系排除障碍,朝着既定目标不断进取,这是求职者获得一份高质量工作的重要动力。
(三)挑战是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充满挑战。敢于挑战、勇于革新的求职者往往更能收获高质量就业岗位。面对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用人单位更看重求职者能否打破思维惯性,持续寻找利益增长点。富有挑战性精神求职者既体现在思维上,又体现在专业上。他们既能做出自我合理定位,及时把握机会做出改变,又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提升,这是求职者获得一份高质量工作的关键。
(四)责任是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保障。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只有合理设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付诸行动才能收获工作满意度高等高质量就业岗位。过高设定目标会导致求职者求职困难,进而自信受挫,自我价值感、自我效能感等难以实现;过低设定目标,极易导致求职者后续对工作的满意度不高。高责任感的求职者往往能更合理、更清晰地制定求职目标并忠于目标,坚定不移地实现人生目标,这是求职者获得一份高质量工作的保障。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策略
以上分析可知,将心理韧性理念植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过程中,既符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特点,又有利于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对策,进而利于高校毕业生个人职业生涯的高质量发展和就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完善。
(一)学会控制,稳定就业情绪。良好的就业情绪是获得一份高质量工作的基础。增强高校毕业生的控制力,培养毕业生的心理韧性,促进形成良好心理资本,需把握以下几点:高校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改变以往讲授式教学模式,注重启发性教育,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等形式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优化自身心理调控力;家长在教育中要注重逆境思维培养,切莫保护过度,适当的逆境情境可帮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可鼓励学生寒暑假打工、限制每月消费等方式助力培养控制能力;高校毕业生自身要重视控制力培养,可通过制定每日目标、每周目标、每月目标等形式强化自身控制力。
(二)增强信心,唤醒就业动力。增强信心是求职者获得一份高质量工作的动力。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一旦出现否定自己的现象,便极易失去耐心和热情,因而出现随意就业现象。为铸就高校毕业生的信心,培养毕业生的心理韧性,促进形成良好心理资本,需把握以下几点:学校在就业教育过程中,要利用科学方式创建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准确赋能学生信心成长,可采用各类测试问卷及成熟心理韧性测量量表,帮助学生准确进行自我定位,认识到自己优势并发挥自己特长,以使其在求职过程中持续保持耐心和热情,不易被负性事件所击溃;家庭方面,父母要和学校保持沟通联系,实时掌握学生动态,同时应注重亲子关系,营造和谐友爱、相互支持的家庭氛围,以增强学生信心;高校毕业生本人要注重自我心理变化,及时排解困惑,调动内外力量重塑信心。
(三)正面挑战,增强就业能力。敢于挑战是获得一份高质量工作的能力展现。就业市场是经济市场的试金石,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环境,就业市场同样变化无穷。只有保持挑战性思维,高校毕业生才能在充满未知的就业过程中得心应手。为增强高校毕业生的挑战力,培养毕业生的心理韧性,促进形成良好心理资本,需把握以下几点:高校首先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践型、复合型、创新型的多元培育机制,培育学生创新思维和革命精神,其次要加强与重点产业、行业龙头企业对接工作,打造产教融合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并合理设定目标;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要多支持多鼓励,做好挑战性教育背后的支撑工作,让学生更有信心去完成自己的目标设定;学生本人要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多思考、多尝试、多实践,学会根据社会市场变化改变思维习惯,增强自身辨别能力。
(四)勇担责任,保障就业水平。勇担责任是获得一份高质量工作的保障。高负责求职者不仅会对自己的工作职务负责,也会对就业单位整体发展负责,更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用人单位的长远发展需要高负责员工,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更需要高负责员工。为加强高校毕业生的责任意识,培养毕业生的心理韧性,促进形成良好心理资本,需把握以下几点:高校在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学生责任意识培育,可通过团体辅导、素质拓展或专题教育等方式,全面加强学生责任教育;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要学会放手,让学生学会独立去完成自己事项并为之负责;学生本人要积极调动内外资源了解自己,合理设定目标并执行到底,对自己负责、对工作负责、对社会负责。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姗姗,王尧骏.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J].校园心理,2022.20(01).
[2]陈其秀,彭文波.大学生心理韧性与就业压力的关系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15).
[3]Garmezy N.Stress-resistant children:The search for protective factors[J].Book supplement to the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1985.
[4]Kumpfer K L.Factors and Processes Contributing to Resilience[J].Springer US,2002(10).
[5]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08).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11876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