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探析
第726期 作者:□文/张峻凡 时间:2024/4/1 12:10:13 浏览:203次
  [提要] 黑龙江有“共和国长子” “共和国工业摇篮”称号,工业发展基础良好。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崛起,黑龙江老工业基地面临着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产业结构较为老化等一系列难题。因此,通过创新国企改组改制,加速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一带一路”引领老工业基地,努力从制造业“大国”到“强国”跨越,实现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
关键词: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
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2023年研究生创新重点项目:“互联网+高校共青团德育载体建设路径研究”;牡丹江师范学院2022年研究生创新项目:“基于SFIC模型的高校网络道德协同治理策略研究”(编号:kjcx2022-047mdjnu)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7月31日
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家经济,经过不懈努力,发展重工业,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从工业角度来看,黑龙江有“共和国长子” “共和国工业摇篮”称号。通过国家牵头,对其进行重点开发与建设,形成以原材料、能源等为主体的全国重要工业基地,具有独特的产业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成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但是,随着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产业技术落后、市场没有竞争优势、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等原因,促使黑龙江老工业必须进行改变。
一、黑龙江老工业基地发展中的问题
(一)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群众环保意识不断增强。黑龙江省是自然资源大省,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条件都较为丰富,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能源。改革开放以后,电力工业进入发展最快时期。并且,伴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北大荒的开垦、大兴安岭的开发等,为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自然资源终有匮乏的一天,“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黑龙江老工业基地部分重点地区的矿产资源已濒临枯竭”,这就意味着必须要进行转产。除此之外,伴随着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开发自然资源所带来的各种问题,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随着环保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而使得这所资源型老工业城市,不得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产业结构较为老化,结构调整较为缓慢。在黑龙江省经济结构中,工业所占的比重较大。伴随着人们的追求有所改变,需求同样也有所改变。虽然老工业基地经历了长时间的改造调整,但传统产业的发展仍在原地踏步。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占比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就业问题。另外,社会上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与老工业基地相比,老工业基地突显出更多的问题与不足。无论是新型产业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还是其科技含量高,更面向市场等,都是老工业基地所欠缺的。黑龙江省面临传统产业失去了它原有的优势、新兴产业却又发展缓慢、产业结构较为老化、结构调整较为缓慢等问题。这些是老工业基地发展受到阻碍的主要问题,亟须解决。
(三)国有经济占比较高,国企改革攻关较为困难。国有企业改革是攻克计划经济最后的堡垒、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所在,尤其是黑龙江省作为全国国有经济比重最高的省份。从企业占比来看,由于早期政府重视国有经济等大企业,而忽视民营经济等小企业,导致民营经济发展不足。国有企业改造力度不够,根本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大部分只是政策颁布下来,却没有落实到实处,以及长期所遗留下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导致要想进行彻底的改造,就十分困难。比如,部分领导干部持续“世袭制”,自己要退休了却已经看好下一位的领导是谁,还有部分员工持续混日子,以国有企业的名头保住自己的“铁饭碗”,在工作中没有发挥自己的作用。此外,企业办社会的包袱很沉重,企业的退休工人的工资也是十分沉重。国有经济占比高,导致民营企业自然的发展较为困难,无论是生产发展还是产品革新,都没得到确切的落实。
二、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所具备的潜力
(一)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有利于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黑龙江省的工业发展就名列前茅。无论是早期建立起来的工业基地,还是良好的运输体系,都是其比其他地区较好发展的优势。但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老工业基地跟不上时代,以及由于历史的原因,国有企业占黑龙江国民经济结构比重也是最高的,导致民营小企业发展艰难且不活跃等,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因此,要振兴老工业基地,就必须立足于整合现有的资源,把握住已有的优势。确立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把重心放在优势产业上,同样也需要加快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注重人才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伴随着政府大力推进与企业重组创新并举,国有企业改制已见成效,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也不断恢复。通过改组与改创并举,开辟了一条适应黑龙江的国有企业改革新路径。一边摸索,一边创新,运用已有并且较好的企业基础设施,例如哈尔滨啤酒、哈药集团等,打出企业声誉,加快资金流转,进行股份制改造,增加市场竞争力,由此树立企业形象,为今后改造与发展提供成功范例。
(二)具有区域竞争优势,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提供重要契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主流趋势,有效地进行对外合作,对于振兴老工业基地是不可错过的一大机遇。需要坚持对外开放,坚持“引进了”和“走出去”相结合。但作为老工业基地,其进一步的扩大发展依旧存在问题。如,对外总体规模小、进出口贸易结构不太合理、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存在一定问题仍需提高等。黑龙江位于我国最北部,与蒙古、朝鲜、俄罗斯相毗邻,对于发展外贸具有优越的条件。并且拥有一批著名口岸,构成水陆空健全的运输。在国家的政策优惠上,不断地整合进出口贸易结构,吸引了外国投资者,增加了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在加强合作、扩大对内开放方面,东北三省之间具有共性,同时具有各自的特点。作为中国的东北地区,三个省份可以相互合作、相互促进,集中力量振兴老工业基地。通过加快产业链和资源整合,解决各地区分散发展的情况,优化发展环境。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这些都为黑龙江的贸易往来创造了便利条件,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提供了重要契机。
(三)打造哈尔滨大经济圈,集中力量振兴老工业基地。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的省会,凭借其优越地位,需作为经济圈来带动发展。所谓的经济圈,就是以特大城市为主,运用自己的城市发展,去影响或带动周边城市。打造哈尔滨大经济圈,可以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发挥哈尔滨的龙头作用,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另外,哈尔滨经济贸易洽谈会是全国七个大型区域性交易会之一,2014年更名为“中国-俄罗斯博览会”。突出俄罗斯、面向东北亚、辐射全世界、服务全中国的办会宗旨,完善的服务功能,深厚的客户资源,为参会参展企业创造更多的贸易与投资机会,搭建经贸科技交流的合作平台。这不仅提升了哈尔滨的国内外声誉,还很好地带动了老工业基地的发展。除此之外,哈尔滨虽然是黑龙江的省会城市,但它距离吉林省会长春等众多城市近,交通发达便利,为省与省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发展哈尔滨,打造强势经济区,提升中心城市的竞争力,这对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三、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路径
(一)出台鼓励民企政策,创新国企改组改制。“国有企业能不能搞好,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能不能振兴的重要因素。”这是2016年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时做出的重要指示。老工业基地是随着我国“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的实施不断崛起,黑龙江省的工业发展也同样随之崛起。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撑,也同样给黑龙江的发展带来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就没有停止。但面对如今社会的各种变化,以及新兴产业所带来的巨大冲击等原因,必须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除此之外,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同样得到了政策支持。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创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加大政府“埋单”力度,优化国有资本的退出。“加快开展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用政策吸引民营经济围绕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实现规模化发展,使民营经济在参与全省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时起到“领头羊” “排头兵”作用。“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
(二)做好数字龙江发展规划,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振兴东北。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想促进经济发展,带动产业升级,就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黑龙江省正式出台《“数字龙江”发展规划(2019-2025年)》,提出到2025年,“数字龙江”初步建成,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进一步完备”,“打造东北工业智能化转型样板”。在信息化时代,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用信息说话,用信息发展。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9·28”重要讲话精神,把“三篇大文章”做好。要突出重点,强化担当,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出自我亮点与特长,打造产业生态等。智能经济能够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指明新的方向。注重创新层面,进行材料更新换代,积极学习新技术、新科技,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通过科技支撑,加快扭转高耗能、低产出的局面。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原则,利用公共技术平台,完善创新社会服务体系,以实际行动来开创全方位振兴新局面。
(三)“一带一路”引领老工业基地,加速黑龙江对接市场。对外开放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十分重要,特别是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一直以来老工业基地是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探索新路,就必须以大开发带动振兴。作为中国最北方的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对俄罗斯开放和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方面具备明显的优势,突显出北方枢纽的重要性。在党的领导下,无论是“冰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是一条符合黑龙江发展的正确道路。通过制度创新,加速东北亚区域内自贸协定谈判,提升中国能源安全保障系数,降低以往的能源依赖度。最重要的是,有助于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改变以往陈旧的设施。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正在不断地向外转移,因此要抓住机遇,努力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跨越,带动黑龙江的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市场扩容和市场需求,必将推动黑龙江乃至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产业升级。
(四)构建“433”工业新体系。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东北老工业基地应积极争取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顶层设计。”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带动经济,经济强则龙江强。在“十四五”时期,我们需要加速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谋求长远的发展以及稳定的增长,准确地把握时局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利用资源与以往工业所占的优势,树立目标,抓住机遇。构建“433”工业新体系,不断优先发展四大战略性产业,重点培育三大先导性产业,提升三大基础性产业,注重黑龙江省自己的产业特色,把握住特色产业,增强竞争力,依赖先进科技,靠领先的科技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让昔日国家重要工业基地“老树发新枝”。
综上,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即使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崛起,它显得不再那么耀眼,并且有些“暗淡”,但它依旧无可替代。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发展目标不是“东补西凑”,而是落到实处。振兴老工业基地是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更是黑龙江的发展大局。要确立明确的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发展提供永不衰竭的动力。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曲伟,朱宇.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战略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向颖羿.黑龙江: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崛起[J].当代贵州,2018(34).
[3]尹璐.创新视角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革与振兴[J].黑龙江金融,2020(06).
[4]王强,李文辉.黑龙江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5(03).
[5]卢刚,桑蕾.“数字龙江”发展规划(2019-2025年)[N].黑龙江日报,2019-07-12.
[6]程娜.东北老工业基地智能化转型发展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20(05).
[7]孙浩进,张斐然.东北老工业基地承接产业空间转移研究——基于区位引力的实证[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7011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