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巩留县旅游民宿业发展思考 |
第726期 作者:□文/肖 瑶 杨 红 时间:2024/4/1 12:15:09 浏览:253次 |
[提要] 近年来,新疆伊犁州成为国内旅游打卡热门地区。随着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住宿业、餐饮业的发展,新疆旅游民宿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伊犁州有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优越,风景优美,风格独特,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等优势。本文以新疆伊犁州巩留县为例,对旅游民宿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找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巩留;民宿;发展模式;优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7月26日
引言
新疆政府一直将旅游业作为推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并在近年作为关键的增长点之一大力宣传和支持。旅游业进入高速发展期,精品景区不断涌现,游客人数井喷式增长,各种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新疆是个好地方”正唱响全国乃至世界。随着旅游方式的不断扩展、旅游内容的不断丰富以及人们旅游观念的更新,民宿必然会不断地改变其方式和内容,民宿的规范化也是必然。新疆旅游业的高速发展,直接推动了民宿业的发展进步。在朝着“全域化、深度化、智慧化”方向发展的路上,伊犁州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旅游业的良好发展态势,带动了民宿业的发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大力扶持旅游业及其衍生产业的发展,给从事该行业的从业者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民宿主人应把握机会,在风口上扬帆起航。本文通过对巩留县的民宿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为新疆其他地区民宿的发展进步提供一些借鉴以及有价值的参考。
一、巩留县旅游民宿业发展的条件
近几年,《伊犁河谷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伊犁州党委办公厅伊犁州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旅游业成为伊犁战略支柱产业的指导意见》《伊犁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先后出台。随着伊犁文化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巩留县作为伊犁州下辖的县城,在顶层设计的带动下,旅游配套资源逐步完善。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和《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经相关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按程序组织综合评定,伊犁州巩留县,阿克苏地区库车市、温宿县,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吉木萨尔县共5个县(市)达到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要求,拟认定为第四批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巩留县紧紧围绕全域旅游,以乡村振兴为载体,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精品民宿,使青山绿水的天然环境资源成为群众致富的好帮手。
巩留县位于伊犁河谷中部,全县总面积4,528平方千米,由于县域面积广阔,导致恰西国家森林公园、库尔德宁景区、塔里木景区、野核桃沟景区、伊力格代、大小莫合以及蝶湖公园等景区分散程度较高,以至于形成了以巩留县城为中心和以库尔德宁镇为中心辐射的民宿集群。以阿克图别克镇“拉克”风情园和库尔德宁镇一路向西、霄凌山舍为代表的民宿产业初具规模。巩留县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牧民发展民宿业,逐步形成“旅游+民宿”的发展模式,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巩留县2019年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是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的天然福地,故又被称为“康养之城”。
(一)库尔德宁风景区。库尔德宁镇阔克塔勒村位于巩留县东部山区,伊犁河上游南侧,距县城70公里。库尔德宁是全球天山雪岭云杉最高大密集的分布区与起源地,是中亚野果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野苹果、野核桃、欧洲李等物种起源地和集中分布区。库尔德宁地处中天山山脉那拉提山的北坡,那拉提山的冰雪融水沿东西走向的山脊向北一路奔流,形成了多条南北走向的宽谷。从高山草甸、亚高山草甸、云杉纯林、针阔混交林、野果林、草甸草原到草原,这些丰富多样的景观类型都可以在库尔德宁找到,可以称得上是“行走的地理教科书”。
近年来,阔克塔勒村、阔克巴克村依托独有的优势旅游资源,因地制宜,通过加快特色乡村建设,大力发展民俗旅游,带动村民开办旅游民宿、农家乐、牧家乐盘活村集体资产,使旅游业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农牧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
(二)恰西国家森林公园。恰西国家森林公园贴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沉浸式体验,吸引无数自驾游爱好者蜂拥而至,2023年“五一”假期的恰西景区迎来了历史最高峰,游客日接待量破万。随着各地游客的相继打卡,景区在各大新媒体网络平台上的热度持续上涨。为了给外地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感,巩留县文旅局提出“本地人服务,让外地游客先玩”的倡议,发动文旅、公安、交通、市场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下沉景区,开展微笑服务工作。
民宿符合旅游消费从走马观花向深度游发展的升级趋势,拉长了游客停留的时间。如今,很多特色民宿已经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也出现了游客由民宿选景点的反向选择。民宿是全域旅游的重要载体,可在景区乃至风景秀丽之处的任何一个角落扎根,甚至可以成为风景的一部分。目前,巩留县已打造精品民宿18个,不仅为旅游业再添了一把火,也有效带动了群众的就业创业、增收致富。
二、巩留县旅游民宿业发展模式——景区依托模式
由库尔德宁景区、恰西国家森林公园等旅游风景区带来的资源、客流、资金上的聚集给景区周边地区带来了重大的发展契机。位于乡村地区的景区借助这一优势往往能发展成区域旅游高地,在乡村地区所形成的旅游集聚就是景区依托型模式。景区与周边乡村有着天然的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这一特性为周边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沃土,而周边乡村在席卷到景区旅游产业链的分工合作中提高了村民的服务意识,带动了周边以景区为依托的配套服务及休闲旅游的兴起。景区和周边乡村共享同一区位、自然风光、客流,但乡村的民俗性和自然性与景区的旅游服务形成资源互补,形成良好的良性循环。当然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的中心依然以景区为主,契合景区的品牌文化,充分释放地方特色,带动民宿产业的发展。
库尔德宁风景区以库尔德宁镇为中心辐射,大量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来袭,建造了一批以舍予民宿为代表的民宿。民宿多为当地居民自有房屋改造而来,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前往库尔德宁风景区的游客提供住宿。
三、巩留县旅游民宿业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秩序有待提高。随着新疆旅游的逐渐火热,来巩留县旅游的游客也络绎不绝,民宿自然而然也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行业。首先,民宿属于新兴产业,几乎所有民宿都处于灰色地带经营,一部分为牧民家庭开办民宿,营业执照、特种行业许可证、消防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必备证件不齐全,监控配备不到位,入住登记没有接入公安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其次,由于多数民宿由当地居民开办,不具备专业的服务标准,导致服务水平不高和态度较差,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最后,由于民宿数量少,待客量有限,旅游旺季承载量超负荷,民宿供不应求,导致一些商家出现漫天要价、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现象。
(二)配套设施薄弱落后。巩留景区乡村民宿旅游起步较晚,发展缓慢。民宿多以居民使用自家院落或土地经营为主,很多民宿甚至还不具备直接营业待客的条件。民宿旅游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设施覆盖面不大。有一部分民宿甚至很简陋,以毡房为主,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不具备基本住宿条件。库尔德宁和恰西景区由于位置偏远,远离生活区,很多民宿都是毡房、蒙古包等形式,布草不能做到一客一换,卫生监管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也不同程度的存在。
(三)缺乏宣传与品牌效应。巩留作为伊犁州的一个小县城,知名度是很低的,随着近几年旅游业的兴起,巩留县的恰西国家森林公园和库尔德宁景区等才逐渐被人们所了解。景区附近民宿知名度较低,由于民宿商家没有完善的经营体系,缺乏对民宿的宣传,很多民宿都是以游客口口相传的方式吸引游客。道路指示牌不够充分完整,自驾游游客行动通常较为随意,一路随走随停,遇到风景优美的地方便会停下。但大部分农家乐和民宿都在村落中,巷道错综复杂,没有明确的标识指引很容易被忽略,无形中流失了客源。目前尚未形成旅游民宿等行业组织或协会,缺少专业的平台进行运营推广,地方旅游民宿处于起步阶段,在数量规模、经营种类、理念创新上还未形成特色。当地民宿缺乏组织规划,很难对外形成知名度。
(四)缺少文化体验元素。目前,民宿缺乏与巩留当地文化内涵的深度融合,民宿商家对本地文化资源发掘展示程度尚浅。当地民宿没有把本地自然风景文化元素与民宿实际相结合,做出在装修风格或者经营理念上的融合。民宿大多是由本地居民经营的,还停留在仅供休息的层面,没有让游客在精神层面得到与当地文化的碰撞。民宿主题特色不够鲜明,与文化融合度低。民宿的装修大多是现代商业化风格,没有将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到装修风格中去,与城市中现代化酒店风格相似,很难吸引游客眼球。
四、巩留县旅游民宿业发展优化建议
(一)稳步提升市场秩序。巩留县应该致力于完善旅游民宿营商环境,肃清不合规营业手段,整顿民宿行业不良风气。一是加强政府监管力度,由乡镇牵头负责各民宿店铺,执行政府监督、管理职能,确保营造合理的民宿营业的市场秩序。二是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杜绝三无商家进入民宿市场,必须具备整套完整的营业资质、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才可开门营业。三是建议政府出台一系列市场监管条例,维护市场秩序,让民宿在定价、服务、设施等各方面良性发展。提升民宿业整体质量向更深层次的发展。树立民宿行业风向标,由优秀民宿起带头作用,促进民宿行业健康发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民宿是否能发展得好,其中具备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因素,只有保障民宿入住质量,水电、安全、卫生等方面得到改善才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感,也才能让游客真正地投入到领略当地优美风景和感受当地民俗文化之中。因此,完善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要。一是要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之下,结合当下正在大力推进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加大资金投入,促进民宿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完成,提高民宿住宿质量,提高民宿卫生质量标准。并且完善民宿周边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带动周边经济。二是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之下,要拓宽乡村民宿的融资渠道。通过加强和银行合作、开展招商引资等方式,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企业的帮扶之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民宿质量,提升民宿接客量,从而为当地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利用新媒体力量宣传。在当今这个大数据时代,流量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民宿主人应该更好地利用时代红利,将自己的民宿通过网络的力量宣传推广。入驻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娱乐平台,将民宿宣传片以及景点宣传片上传发布,吸引用户眼球,提高游客游玩入住率。入驻飞猪、携程、爱彼迎等预订住宿软件,增强民宿对外被熟知程度,扩大民宿影响力,让游客更方便快捷地选择民宿。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可以联合网络平台举办摄影比赛、景点视频打卡、点亮旅行足迹等活动,让参赛游客为当地景点进行宣传,增强景点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打卡。
(四)大力发展特色民宿。巩留县应当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民宿才不容易被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所淘汰。民宿主人可以将自己的创意与本地自然地理环境有机结合,比如设计出与库尔德宁当地特有植被类型结合的特色民宿房间,让顾客在了解自然知识的同时,加深对此次旅行的印象。或者提供趣味问答游戏,让顾客说出正确的本地特色事物,即可获得减免房费的特色优惠福利。
民宿主人还应该注重服务细节,增加一些额外的娱乐项目。例如,可以开展骑马、自助烧烤业务。另外,本地景点风景优美如画,民宿主人还可以提供写生工具,让感兴趣的游客拿起画笔,记录自己眼中最美的风景。牧民民宿主人可以将生产生活等公共空间进行主客共享,在主题特色上深度挖掘资源优势,让游客深度体验游牧民族日常生活,并且可以搭配售卖牧民自家土鸡鸭鹅、土鸡蛋、牛羊肉、牛奶等无公害农家产品。这既能吸纳当地居民就业,增加收入,又能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游客体验价值。
综上,民宿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融合了地方的自然景观特色和人文特色,凸显了乡村性和人文情怀的民宿,才能吸引更多旅客入住。乡村振兴为民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乡村民宿和旅游业的繁荣共生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伊犁州旅游业带动了民宿产业的发展,其中一些品牌民宿在传播乡土文化、实现地方经济持续性增长、推动巩留县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巩留县民宿产业发展不均衡,许多地方民宿在服务质量、宣传营销、经营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亟待改善和优化的问题。巩留县民宿发展模式以景区依托模式为主,在民宿发展经营中存在市场秩序混乱、基础设施薄弱、缺少宣传与品牌效应以及缺少文化体验元素等问题。因此,巩留县民宿发展经营过程中还需要稳步提升市场秩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新媒体力量宣传民宿以及大力发展特色民宿等。本研究从巩留县旅游实际状况出发,一方面对于民宿主来说,可以从发展现存的问题中进行反思与总结,制订更完善的经营策略和服务机制,提升民宿的品质和商业价值,带来更好的游客体验,探寻出一条更成功的民宿发展之路;另一方面伊犁州旅游资源丰富,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本文立足巩留县旅游民宿发展模式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民宿发展模式以及发展前景,可为伊犁州其他县市民宿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之路。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乌鲁木齐)
主要参考文献:
[1]戴其文.中国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10).
[2]江红芳.乡村振兴视角下博州旅游民宿发展的思考[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21(04).
[3]黄和平,邴振华.民宿文化微空间的游客感知多维分异与地方认同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21.40(07).
[4]魏燕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北京乡村民宿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J].生态经济,2020.36(09).
[5]焦凌云.乡村振兴视域下旅民宿发展探析[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1.19(04).
[6]石洪凡.我国乡村旅游中民宿的产生背景、特色定位及其发展策略[J].农业经济,2017(12).
[7]张东燕.新时代下乡村旅游民宿经营与发展因素分析[J].中国果树,2021(10).
[8]檀杰涛.乡村振兴背景下民宿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9).
[9]麦婉华.民宿经济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J].小康,2021(0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