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输配电价改革对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第727期 作者:□文/乔冠鸿 时间:2024/4/16 15:21:46 浏览:379次
  [提要] 为进一步推动输配电价改革,不断提升输配电价核定过程合理性及规范性,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区域电网输电价格定价办法》。这一改革对我国电力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系以及现代监管制度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分析输配电价改革对电网企业的成本、固定资产、投资和预算管理的影响,并提出财务管理策略。
关键词:输配电价改革;电网企业;财务管理;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9月19日
一、问题提出
电价通常包含成本补偿、收益核算、市场竞争引导以及资源配置、分配调节等四个主要功能。随着国家逐步明确电价改革的总体思路,即“管住中间、放开两头”,输配电价改革(下文简称“改革”)的方向也更加清晰。为提升输配电价核定的合理性,国家发改委于2020年1月19日修订并发布了《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和《区域电网输电价格定价办法》。其中明确规定:省级电网输配电的准许收入由准许成本、准许收益和税金三部分构成。这一新方法不仅强调了市场竞争,而且着重讨论了资源分配的功能实现,不再仅仅着重于部分的成本补偿,同时要求企业的准许收入要基于有效资产,而有效资产被又定义为电网企业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输配服务所必需的资产,其中不包括辅助业务,并应与该电网企业分开。输配电价改革和监管不断深入,伴随着国家两轮10%的电价下调,电网公司的经营压力持续上升。这些因素都对电网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电网企业需要全面分析输配电价改革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路径,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输配电价改革对电网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对投资管理的影响。新的电价政策和监管措施导致企业的盈利模式发生变化,影响其现金流。这可能降低企业可用于投资的自有资金,从而限制其投资能力。企业需要更加审慎地规划投资,确保不会因资金短缺而影响到关键项目的实施。同时,电网企业可能需要投资更多的资金来满足新的电价政策和监管要求,例如提升输电设施的可靠性和效率、改进智能电网技术等。这将导致投资需求增加,即需要更多的项目资金。同时,当前监管部门已逐步加强对电网企业的投资决策审查,确保投资计划的合理性和符合法规要求。这包括审查预算、成本估算和项目进展报告,以确保企业不会滥用资金或进行不必要的投资。同时,“改革”引入了更多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要求。电网企业需要提供更详细的投资相关信息,如资金来源、投资计划的合理性和盈利预期等。这将有助于监管机构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投资活动,确保其不会涉及不当的资本浪费或投机行为。
     此外,“改革”还强调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电网企业需要更加注重风险评估,并采取措施降低不必要的投资风险,以及尽可能降低成本,实现预算管理一体化。
(二)对融资管理的影响。新的电价政策和监管要求可能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包括设备升级、维护和改进智能电网等,对此企业需要增加融资规模,确保足够资金。而由于电价改革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可能对电网企业的融资风险产生担忧,导致融资成本上升。此外,监管机构会规范融资行为,限制企业的融资渠道,从而影响到融资可获得性。
(三)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改革”要求电网企业需要密切审视固定资产的合理性和效率,电价改革通常伴随更为透明和合理的资本开支要求。同时,“改革”引入了更为复杂的资产会计和报告要求。新的电价政策和监管规定要求企业更详细地跟踪和记录其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和折旧情况。另外,在“改革”背景下,电网企业需要更加谨慎地规划和评估其固定资产的投资计划,以确保符合改革要求并获得良好的回报。
(四)对预算管理的影响。新的电价政策和监管要求会对企业收入和支出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企业需要详细规划各项开支,确保预算计划反映新的市场条件和监管规定。此外,电价改革通常伴随市场变化和电价波动,这意味企业需要随时做出预算调整以适应新的情况。
(五)对成本管理的影响。改革前,电网企业在成本核定范围内可以在允许范围内将一些费用合理化或模糊化,但“改革”提出了更严格的审查和明晰的标准。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加准确地核定其运营和维护成本,不再“模糊化”额外的费用或账目。此外,“改革”要求企业对不同的成本项目进行分类核算,以满足新的电价政策和监管要求,例如运营成本、设备维护、电网升级等不同类型的成本可能需要分别核算,并按照不同的标准纳入电价计算中。
三、输配电价改革背景下提升电网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牢牢把握政策市场脉络,深化企业投资管理
1、构建“权责清晰、各级贯通”企业精准化投资管理体系。首先,构建“权责清晰”的投资管理体系,意味着明确各级管理层次的职责和权限。在这个体系中,每个管理层级都应有明确的职责范围,包括资本预算、项目选择、项目审批、项目执行、监督和评估等。这有助于确保决策权和责任能够明确划分,避免决策混乱和责任模糊。其次,建立“各级贯通”的管理体系意味着不同管理层级之间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流和协作机制。信息应该能够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流通,以确保各级管理层能够了解项目进展、风险和需求,从而进行适时的决策和调整。协作机制应促进各级管理层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以实现整体目标的达成。另外,精准投资管理体系应该包括有效的绩效评估和监督机制。这意味着每个投资项目都应有明确的绩效指标和目标,并定期进行评估和监督。这有助于确保项目按计划执行,成本控制得当,风险得到有效管理,并能够实现预期的收益。
2、构建“存量效益+增量回报”企业投资效益测算模式。要想构建“存量效益+增量回报”的企业投资效益测算的模式,意味着将投资项目的效益考虑为两个主要部分:存量效益和增量回报。存量效益是指项目的投资在现有基础上所能带来的效益,如改进现有设备的性能、降低维护成本等。增量回报是指项目能够为电网企业带来的额外效益,如新的收入来源、市场扩展等。对存量效益的测算应该包括对已有资产的价值提升和效率提高。这可以通过评估项目对现有设备的影响,包括寿命延长、能源效率提高、可靠性增强等。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利用现有资产,降低维护和替换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另外,对增量回报的测算需要考虑项目的市场潜力和未来收益。这包括对项目所在市场的需求分析、竞争情况、预期市场份额和价格策略等因素的综合评估。这有助于企业确定项目的市场潜力和回报预期,从而更明智地进行投资决策。
(二)着眼不同项目寿命周期,加强标准成本管理
1、对不同项目开展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首先,电网企业应建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体系,从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开始就要全面考虑项目的各个方面成本,包括建设成本、运营维护成本、升级和改造成本以及退役成本。这种全寿命周期的成本管理方法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项目的长期财务影响,从而制定更为综合和长远的财务策略。其次,电网企业需要强化风险管理,尤其是针对项目成本方面的风险。电网项目通常涉及复杂的技术、市场和监管因素,可能导致成本超支或未来费用增加。因此,企业应该建立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成本风险,以保障财务的稳健性。最后,企业可以考虑采用先进的成本管理工具和技术,如成本估算软件、项目管理系统和数据分析工具,以更精确地预测和控制项目成本。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实时监测成本,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便及时调整项目策略。
2、注重企业标准成本管理。首先,应结合实际业务开展情况及电网运行实际情况分析成本动因,加强成本管理。电网企业应建立标准成本管理体系,明确定义各项成本的标准,包括运营维护、设备采购、人力成本等,以便制定财务预算和计划。这些标准成本应基于行业标准、历史数据以及最佳实践,有助于建立合理的成本基准,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坚实的依据。其次,电网企业需要与实际业务和电网运行情况紧密结合,分析成本动因。这包括深入了解电网设备的磨损和老化情况、维修和升级需求、员工培训和技能水平等。通过对成本动因的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识别成本的来源,优化资源分配,降低不必要的开支,并提高运营效率。最后,电网企业应采用成本控制措施,确保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保持一致。这包括监控实际开支,及时发现成本超支情况,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同时,也需要定期审查标准成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其与市场变化和监管要求相适应。
(三)适应监管政策要求,强化电网企业资产管理
1、进一步加大对用户开展资产接收以及改造力度。首先,电网企业可以积极推动用户资产接收的计划。这包括主动与用户协商,收购或接收用户拥有的电力设备或电网资产。通过扩大用户资产接收的范围,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电网的整体运行和维护,提高运营的效率和可靠性。这有助于降低用户的维护负担,提升用户满意度。其次,企业可以加大用户资产改造的力度。这意味着电网企业积极参与用户资产的升级和改造工作,以提升设备性能、降低维护成本,并满足新的电价政策和监管要求。通过改造用户资产,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电力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提高电网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最后,电网企业可以与用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这包括与大型工业和商业用户合作,共同规划和投资电力设备,以满足双方的需求。通过与用户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可以更好地协调资产管理和运营计划,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2、完善逾龄资产价值管理模式。首先,电网企业应该建立全面的逾龄资产清单。这包括对所有电网设备和资产进行评估和分类,以确定哪些资产已经逾龄。清单应包括详细的信息,如资产类型、年限、使用情况、维护历史等,这有助于企业全面了解逾龄资产的分布和状态。其次,企业需要制定逾龄资产管理策略。这包括确定逾龄资产的处理方式,如维修、改造、更新、退役或出售等。逾龄资产管理策略应考虑到电网的长期规划、资产的重要性和维护成本等因素,这有助于企业在决策过程中权衡各种因素,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最后,电网企业可以采用逾龄资产价值评估方法。这包括对逾龄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值得继续维护或改造。评估可以考虑资产的残值、未来现金流、市场价值等因素,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决策。
3、加强对部分固定资产报废管理工作。首先,电网企业应建立严格的固定资产报废政策和流程。这包括明确的报废标准和程序,以及责任部门的指定。政策和流程应考虑电网的运营需求、设备状况和安全性等因素,确保报废决策是基于客观、合理和标准化的。其次,企业需要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的检查和评估。这包括对资产的物理状况、技术性能、维护记录等进行审核,以确定哪些资产已经达到了报废标准。定期评估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资产,并制定适当的报废计划。最后,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报废记录和报告体系。这包括记录每个报废资产的详细信息,如型号、规格、报废原因等。同时,也需要定期生成报废报告,以供管理层审查和决策参考。这有助于提高报废管理的透明度和责任追踪。
(四)实现企业内部业财融合,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要想突破内部业财壁垒,意味着不同部门之间需要加强协作和信息共享。传统上,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可能存在信息孤岛,导致难以全面了解整体财务情况。电网企业应该建立跨部门的沟通机制,确保财务信息可以流通,并在各个层级之间共享。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需要建立综合的预算管理体系,包括财务预算、资本预算、项目预算等。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资金的使用,确保各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是有针对性和协调一致的。同时,还需要建立预算执行的考核机制,以确保预算的执行情况得到监督和评估。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还需要建立适当的预算制定流程和指导文件,确保预算编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增强员工的预算管理技能和意识,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参与预算过程。
(作者单位: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颖才,林芃征,何佩璇,等.输配电价改革背景下省级电网企业投资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03).
[2]王立棋.新一轮输配电价改革对电网企业的影响——以省级电网财务管理侧为例[J].中国经济报告,2020(04).
[3]田廓.基于电网投资视角的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定价办法解析及投资优化策略[J].智慧电力,2020.48(05).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51500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