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市场/贸易 |
我国棉花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 |
第727期 作者:□文/宋晨龙 曹 健 时间:2024/4/16 15:40:58 浏览:1370次 |
[提要] 棉花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价格波动会牵连棉花全产业链的经济效益。本文基于2005年8月至2022年12月中国棉花价格月度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棉花进口到岸价及进口数量与国内棉花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棉花期权市场等政策建议,旨在提高棉花价格风险防御能力,促进棉花全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棉花价格;VAR模型;影响因素
课题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四五”重大专项项目:“智慧灌区与现代农业产业绿色发展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2020A01003-4)。通讯作者:曹健
中图分类号:F323.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8月3日
棉花是中国第二大农业作物,其地位仅次于粮食。棉花的价格不仅直接关乎千万棉农的生产和收入情况,更是一个涉及到我国农村地区实体经济生存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物资,具有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并存的特质。近年来,棉花价格波动较大,其对棉农的经济收入有着显著的影响,在连锁效应影响下也会对棉花全产业链产生深层次冲击。有效降低棉花价格波动幅度对于稳定人民生活、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乃至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一、国内棉花价格波动影响因素
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到供求关系的显著影响而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我国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国家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棉花现货价格。因此,本文将影响国内棉花价格波动的因素简单分为供给、需求和国家政策三个方面。
(一)供给因素。我国棉花供给分为国内供给和国外供给两部分,国内供给部分主要考虑棉花播种面积、棉花单产和总产量、种植成本以及棉花库存量因素的影响。国外供给主要考虑棉花进口到岸价、进口数量以及汇率因素造成的影响。
棉花总产量是国内供给的主导因素,而棉花产量主要受制于棉花播种面积,播种面积通过供给端影响棉花的总产量,进而影响棉花价格。国外供给主要受国外棉花产量和出口政策及支付成本的影响,而支付成本主要受棉花进口到岸价和汇率水平两个因素影响。棉花种植成本和棉花价格呈现正相关关系,当种植成本较高时,棉花价格也会相应升高。受自然条件的不确定因素影响,棉花单产和种植成本处在难以预测的变化之中,这就为棉花价格的波动创造了条件,成为影响棉花价格的相关因素。
(二)需求因素。作为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材料,棉花的地位不言而喻。棉花全产业链后端生产需求和下游整体的消费市场环境的细微变化都会直接对上游原材料棉花的价格产生影响。市场消费者购买力的变动以及化纤等替代产品的价格变动也会间接对棉花价格产生影响。国内经济高质量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刺激了国内棉花市场的消费需求,呈现良好的消费韧性,而新冠肺炎疫情和美国新疆棉制裁等突发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国内棉花市场需求。
(三)国家政策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采取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政策的特殊性也为政府采取相应手段调节棉花市场价格打下良好基础。在棉花收储政策中,通过国储棉轮入轮出量的控制可以较好地平衡棉花市场供求关系,以稳定棉花价格波动。棉花目标价格政策为国内棉花制定指导价格,并对棉花市场价格施加即时性影响,注重强调棉花价格的理性回归,在棉花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给予棉农价格补贴,而在棉花价格高于预期时不进行任何干预。两种特殊政策旨在保障国家重要战略物资的稳定供给和棉农的合理经济利益,通过政策实施与调整,直接影响到国内棉花的价格波动。
二、国内棉花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与处理。本文选取国内价格(GNJ)、人民币兑美元汇率(HL)、棉花进口到岸价(DGJ)和棉花进口数量(JKSL)对我国棉花价格波动进行研究。由于2005年8月之后我国由固定汇率制变更为浮动汇率制,此后汇率波动对国内棉花价格才开始造成相应影响,鉴于此,本文选取的样本区间为2005年8月至2022年12月,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为减少异方差的影响,对棉花国内价格、棉花进口到岸价和棉花进口数量取自然对数,分别记为LNGNJ、LNDGJ和LNJKSL。
(二)ADF数据平稳性检验。在构建VAR模型之前,对原始序列进行数据平稳性检验,以避免数据模型出现伪回归的现象。通过运用Eviews10软件分别对上述4个指标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
由表1的结果可知,LNGNJ、LNDGJ、LNJKSL、HL原序列的ADF检验统计量均小于10%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拒绝原序列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通过平稳性检验,即上述4个变量均为平稳时间序列,平稳时间序列无需进行协整检验,可以直接用于构建VAR模型。
(三)VAR模型构建。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首先需要确认VAR模型的滞后阶数,以避免模型估计结果的偏差。本文分别通过LR、FRF、AIC、SC、HQ等准则对最优滞后阶数进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
根据表2中的检验结果,通过FPE、AIC、SC和HQ准则确认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2阶,因此应构建4个变量的VAR(2)模型。同时,对构建的VAR(2)模型采用AR根估计的方法进行检验,用于确定建立的VAR模型是否稳健,结果如图1所示。(图1)
图1表明,在VAR模型中,所有特征方程的根均小于1,即所有的特征根均位于单位圆内,表明本文构建的VAR(2)模型是稳定的。
(四)格兰杰因果检验。在VAR模型确定最优滞后期之后,需要对LNGNJ、LNDGJ、LNJKSL、HL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初步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3)
由表3的检验结果可知,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LNDGJ不是LNGNJ的格兰杰原因这一原假设,即LNDGJ是LNGNJ的格兰杰原因,棉花进口到岸价格是国内棉花价格的格兰杰原因;HL和LNJKSL对LNGNJ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统计量均大于10%的临界值,接受原假设,表明HL和LNJKSL不是LNGNJ的格兰杰原因。格兰杰因果检验一般只用于初步验证变量间的关系,检验结果主要依赖VAR模型的滞后阶数,所以还需进一步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研究各影响因素对国内棉花价格的影响。
(五)脉冲响应。脉冲响应函数表示的是内生变量对自身或者其他内生变量变化的反应,它描述了某一变量对来自各种冲击的反应轨迹。利用前文构建的VAR(2)模型,分别对棉花国内价格(LNGNJ)、人民币兑美元汇率(HL)、棉花进口到岸价(LNDGJ)和棉花进口数量(LNJKSL)给予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得到如图2所示的脉冲响应函数图,横轴代表冲击期数,设为10,纵轴表示响应程度,图中曲线为脉冲响应函数。(图2)
给人民币兑美元汇率HL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后,LNGNJ响应在第一期为0,在第二期开始下降,为负向效应,随后负向冲击迅速增加,在第7期达到最大值为-0.011986,然后负向冲击开始回落,但整体回落趋势较为平稳。可以发现,汇率对国内棉花价格的冲击主要体现为负向冲击,在短期响应值较小,在中长期响应值较大,且持续期较长,说明汇率对国内棉花价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长期。
给棉花进口到岸价格LNDGJ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后,LNGNJ响应在第一期为0,在第二期迅速上升,为正向效应,在第2期达到最大值0.009202,随后冲击逐渐衰减,在第8期由正转负。可以发现,在中短期,棉花进口到岸价格对国内棉花价格的冲击主要体现为正向效应,进口到岸价格的增加提高了国内棉花价格,但在长期,这一冲击转变为负向冲击。
给棉花进口数量LNJKSL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后,LNGNJ响应在第一期为0,在第二期响应为正,在第3期达到最大值0.002450,随后冲击逐渐衰减,但整体衰减趋势较为缓慢且持续为正,逐渐趋向稳态。可以发现,棉花进口数量对国内棉花价格的冲击主要体现为正向效应,说明棉花进口数量的增加提高了国内棉花价格,但从整体上看,相较于汇率和棉花进口到岸价格对国内棉花价格的影响,棉花进口数量的影响相对较小,不够显著。
(六)方差分解。国内棉花价格LNGNJ的方差分解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发现,国内棉花价格受自身的影响逐渐降低,在第10期最小,为95.331%,说明国内棉花价格波动受到自身的影响较大;汇率对国内棉花价格的贡献率最大,呈现上升趋势,在第10期达到3.56%,棉花进口数量对国内棉花价格的贡献率最小,棉花进口到岸价格对国内棉花价格的贡献在第10期为1.04%。从变化趋势来看,棉花进口数量和到岸价格对国内棉花价格波动的贡献在短期较大,长期较小,而汇率对国内棉花价格的影响在中长期较大,短期较小。(表4)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通过前述实证分析可得,我国棉花价格受汇率、棉花进口到岸价和棉花进口数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汇率是棉花价格波动的最大贡献因素,棉花进口到岸价次之,棉花进口数量为最小贡献因素。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使棉花全产业链遭受大规模冲击,此外美国牢牢掌握国际市场棉花定价权,通过新疆棉制裁事件导致国内棉花流动性趋紧,国内棉花价格整体呈现非理性波动。中国是世界棉花最大进口国,同时是国际市场上棉花价格接受者,因此外部因素对国内棉价波动产生难以消除的影响,严重阻碍国内棉花全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制定相应政策,用“有形的手”助力棉产业稳健发展。为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二)政策建议
1、完善棉花期权市场。通过棉花“保险+期权”的方式,用期权为棉花现货价格“再保险”,棉农购买农业保险将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购买场外期权将风险对冲至期权市场,形成一个棉花价格风险转移链,起到良好的价格风险管理作用。该方式进一步平抑棉花价格波动带来的负面效应,对稳定国内棉花价格起到良好的支持作用。通过充分利用期权市场的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来规避棉花价格风险,同时期权市场相关信息披露也提高了市场信息的公开透明度,及时发布棉花供应量、库存水平、需求预测等相关数据,让市场参与者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市场走势,减少投机行为,以平抑价格波动。
2、加大棉花产业扶持政策。通过完善棉花价格补贴政策,提高目标价格补贴针对性,提高棉农对价格风险应对能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棉花价格波动风险。国内棉花产量超九成来源于新疆,应继续加大对新疆棉区的保护力度及投资规模,以稳定新疆棉花产业及中国棉花在世界上的地位。
3、建立稳定的棉花贸易政策。与棉花主要产出国和进口国制定相关贸易政策,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双边贸易平台促进产销对接,减少价格因供求失衡而产生的波动,以预防如中美贸易摩擦和“新疆棉”事件等造成的棉价剧烈波动现象。细化棉花进口管理政策,实行更为规范的税率,设置棉花进口数量最高限额,控制棉花进口数量,谨防汇率变动和经济波动产生的“通货输出效应”。同时,强化市场监管与调控,通过建立价格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快速应对棉价异常波动,维护良好的棉花贸易环境。
4、科技赋能增强价格风险抵御力。充分利用地方农业高等院校教育资源,在棉花集中种植连片区开展棉花种植高素质农民培训班,通过提供培训和专业技术支持,让植棉技术走进农村,提高棉农的种植水平,从而提升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以应对国际汇率、棉花进口到岸价和棉花进口数量对国内棉花价格造成的冲击,增强棉农对价格风险的抵御能力。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建伟.影响棉花价格波动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价格月刊,2012.425(10).
[2]宋玉兰,钱坤.中国棉花价格分析与预测[J].价格月刊,2023(06).
[3]张美玲,杨婷斐.场外期权合约风险防范对策研究——以农产品价格险风险对冲为中心[J].鄂州大学学报,2021.28(03).
[4]陆光米,段娣桃,朱再清.我国棉花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396(06).
[5]岳会,祝宏辉,卢豫.我国棉花价格波动及影响因素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353(11).
[6]刘敏,王鼎.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我国棉花期货与现货价格波动研究[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1.31(01).
[7]褚志磐,刘荣俊,张燕飞,等.基于VAR模型的中国棉花价格波动及影响因素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22.436(01).
[8]侯玉龙,马琼,何丽娟,等.资源约束背景下的新疆棉花生产效率分析[J].农业展望,2020.16(10).
[9]朱艳.中国棉花价格影响因素的分析及价格预测[D].上海:东华大学,2018.
[10]刘永胜,张世真,张淑荣.我国棉花价格波动特点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1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