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思考
第729期 作者:□文/陈秋格 雷鹏飞 时间:2024/5/16 10:27:53 浏览:64次
  [提要] 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剖析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利益主体,从相关利益主体的角度出发得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社会组织;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2.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8月8日
一、问题的提出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之一就是社会组织。十九大召开以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主体地位越来越明确,社会组织作为非政府力量,有着自身的优势,可以提升治理效能。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参与已成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发展仍存在监管体系不完善、筹资渠道狭窄、自治性不足、社企合作机制不流畅等问题。针对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石国亮等认为必须以党建为引领,加强顶层设计;蔡潇彬提出要构建松散耦合的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建立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并完善内部治理体系;也有学者认为,我国已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组织也要随着社会发展的转型而转型,只有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并发挥政策优势,才能早日实现社会组织转型升级。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
利益相关者理论最初源自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经过不断地发展,政府部门也会借鉴其思路和经验开展社会治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就是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不同学科、不同学者划分标准也存在差异。有的学者根据对风险接受意愿的大小,把利益相关者分为自愿型和非自愿型两种类型。基于不同群体与企业关系的亲密性,将利益相关者分为首要的和次要的两种类型。米切尔的划分标准是多数学者最常用的,米切尔根据以下三个标准进行划分:合法性、权力性以及紧急性,共将利益相关者划分为三大类:确定型利益相关者、预期型利益相关者以及潜在型利益相关者。
基于此,将基层社会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确定型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相关机构及内部人员;预期型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其他社会组织、媒体、第三方评估机构;潜在的利益相关,主要包括社会公众。本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根据不同的利益主体对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产生的影响展开研究,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一定的改善建设。
三、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管理能力不足。地方政府作为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对社会组织管理存在不足,主要从横向维度进行分析。首先,部门间沟通协调度比较低,不同部门之间各自的权利和责任界限模糊,遇到问题互相推卸责任,出现“踢皮球”现象,社会组织登记注册无专门机构负责;其次,政府部门建设能力不足,民政部门负责管理的事务较多,缺乏资源和人才储备,民政部门经费不足,处理事务的过程中会遇到较多困难,民政部门处理自身职位工作和相关社会组织的工作,行政事务的增多给行政部门以及相关人员都带来很大的压力。
(二)社会组织管理部门内部资源整合和信息沟通效率低。首先,社会组织的管理部门之间存在权责模糊现象,相关部门重视比较明确的责任,各管理部门之间沟通较少,信息共享程度较低;其次,资源整合存在部门差异,从这次大规模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来看,爆发初期,相关部门处于手忙脚乱的状态,社会组织在信息搜集、整理、汇总方面都呈现“信息孤岛”的现象,对已有信息的利用程度也比较低。社会组织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程度较低,甚至出现上下不统一、对除本部门信息之外的信息一概不知的状态;社会组织官网未对相关信息进行公示,微信公众号处于长久停更的状态,不能达到信息共享的程度。
(三)社会组织发展面临自主性弱化、人才缺乏的问题。社会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完全发挥其自主性,发展空间受限,地方政府会对属于社会组织的社会事务过分干预,阻碍了社会组织的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将社会组织看作其下属组织,试图控制社会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或者以经费划拨为由,对社会组织进行控制,导致社会组织过分依赖政府。部分社会组织是以备案的形式存在,没有法人地位,对于政府购买项目来说,根本无法参与到其中,更别说进行培育孵化了。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历程较短,初期未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社会组织体系不够完善,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组织内部人才的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国家对于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的优惠政策较少,不能激发社会组织工作的积极性,人才待遇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的优化。
(四)社会组织监管不充分。我国社会组织监管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一方面第三方社会机构监管保障措施未能与时俱进,人才储备不足,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监督体系;另一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组织的高质量发展,社会组织的信息透明度不高,监管存在很大的难度,大量不正规的社会组织混迹其中,不利于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社会组织因为监管不严导致社会公信力下降。处于互联网时代,相关媒体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社会组织的行为更加隐蔽,这些都会对我国公益事业造成影响,不利于社会组织的高质量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监管方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第三方机构的主要监督方式就是采用年终检查、抽检、约谈等方式,社会组织提前做好准备应对这些检查,不能最大化发挥监督作用;监管的通道不畅通,社会组织登记管理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没有有效的信息对接,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监督难以进行,无法形成一个完善的监督体系。
(五)社会公众的“看客”心理严重。社会公众是社会治理利益相关者组合中重要的一员,对于社会组织的高质量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之前的社会治理事务来看,社会公众并没有发挥足够的作用,大多是“懒人”,究其原因,作为利益主体的社会公众,其利益诉求并没有和社会事务表现出直接的相关关系,不会参与社会组织的高质量发展,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大大降低。
四、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建议
(一)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良性互动关系。首先,自主发展是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平衡好社会组织自主发展与政府干预之间的关系,给予社会组织足够的重视;其次,对于不同的社会组织采取不同的扶持政策,政府部门应该采用社会组织自主发展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最后,给予社会组织实践的机会,拓宽社会组织的参与范围,引导社会组织进行多元参与,实现与政府部门的更好对接。
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建立互动关系,应该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强化政府的支持力度,政府部门对社会组织的政府购买做出明确的指导,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社会组织有更多的精力进行高质量的发展;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力度,使社会组织能够更多的接触相关社会事务,合理地分配社会资源,政府还要鼓励社会组织自主承接社会购买和职能的转移,能够实现社会组织与政府间的良性互动。
(二)强化社会组织建设能力和信息沟通能力。社会组织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主体之一。首先,加强社会组织内部建设能力,强化社会组织内部治理,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针对监管体系、人才培养、财务资源、相关活动等方面做出系统的优化,建立一个内部人员培训机制,采取差别化培训制度,提升人员的认知和知识储备;其次,推进社会组织的去行政化,社会组织体现出自主性,搭建一个内部管理平台,社会组织内部事务的处理在平台上实现;最后,政府应引导社会组织进行多元参与,建立一个专业化的职能体系,加强社会组织提供差异化服务的能力,建立一个适合自身的发展机制和管理制度,要实现资金来源多渠道、稳定化,对于开展的活动,要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吸引更多社会公众参与进来,增强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整合社会组织的资源,克服社会组织之间存在的信息闭塞问题,引导社会组织实现互动交流、信息共享,相关部门应该对社会组织进行深入的调研,调研的重点主要包括财务公开、登记信息,组织宗旨与使命等,同时督促社会组织在相关平台上公开这些信息,定期更新公示,实现组织运作透明化,以便于第三方机构和相关媒体进行监督,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三)让渡发展空间,培育专业人才。给予社会组织更多的发展空间。近些年来,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无论是社会组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政府应该给社会组织更多的发展空间,针对出现的具体情形,适时调整,提供差别化、具体化的社会服务和治理,推动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国家把部分权力转移给社会组织之后,社会组织才有更多权力运作的空间,更高质量地参与社会治理。因此,发展社会组织,向社会组织让渡发展空间无疑是很重要的一步突破,政府简政放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对于社会组织转变社会观念来说也是一大进步。
社会组织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推动。第一,内部机构以及具体事务的解决都需要专业化人才的参与,大量吸纳人才,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成立专业团队,吸纳人才的重点指标放在创新能力强、有爱心、原则性强、素质高以及文化水平高等,对社会组织中声望比较高的人员给予较大的激励,专门打造一个平台,便于社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建言献策,能够多角度、多元化地实现社会治理,为社会组织创造更多的条件来发挥作用。第二,对社会组织人才进行专项的培训,增加相关人员的专业化储备,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定期举办社会人才交流会;大量培育相关人才,加强党建引领,依靠党组织的力量对社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引领,使得社会组织参与的社会治理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高质量发展,打造一个政社合作的有利局面,共同促进社会治理参与主体多元化。
(四)健全社会组织监管体系。社会组织多元监管模式应该包含政府、社会公众、第三方机构以及社会媒体,政府部门要实现监管渠道的多元化,主动搭建“互联网+”政务平台,在各监管主体之间共享社会组织的动态监管信息,以便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更高效地解决问题;当社会公众个体和相关组织对社会组织进行捐赠或者购买服务,自觉履行接受监督的义务,第三方机构以及政府和社会公众,通过相关平台对社会组织的公开信息进行监管;社会组织加大信息透明度,保证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以及完整性,畅通接受建议和意见的渠道,自觉接受监督。
第三方评估机构应该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指导下,设置一定的考核指标和考核的程序,根据考核的相关指标确定社会组织的运行是否科学合理,并给出具体的发展建议,多方监督主体协同合作,树立多元监管的理念,加强合作,完善和社会组织有关的法律法规,这样能够更明确监督的内容是否合法合规,转移部分监督权给内部人员;实施数字化监管,科学借助大数据等手段,提升社会组织数字化管理的能力,加强对数据归集整理的能力;推动社会组织监管制度化,完善相关组织行业协会的服务和指导能力,对于买通领导、强制入会的情况要严加管理,避免对社会组织公信力造成负面影响,以国家政策为指导,落实社会组织监管制度,推动多部门协同监管,进一步提升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以及社会治理能力。
(五)提升社会公众参与度。一是扭转社会公众“看客心理”,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到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去,重新构建社会公众与社会组织的互动关系,社会公众自我赋权,扭转不参与的心态,对社会公众相关知识进行普及,社会公众积极建言献策,熟悉社会组织的信息平台、监管渠道等;二是建立社会组织与社会公众的共生机制,社会公众作为社会组织发展的潜在利益相关者,激发社会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动力,使他们了解社会组织的发展与他们息息相关,培育他们的主体性观念,鼓励他们对社会组织的具体事务有想法、善于参与协商、建言献策,共同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综上,中国社会组织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面向2035年远景目标,必须推动社会组织可持续性高质量发展。通过分析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现状,结合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把握新发展需求,提出发展建议,以期让社会组织更好地担当起在新发展阶段的重要角色。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庆钰.“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会组织发展思路[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19(02).
[2]王帆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J].湖北社会科学,2018(05).
[3]石国亮,廖鸿.推动新时代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考[J].理论与改革,2019(01).
[4]蔡潇彬.中国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困境与路径[J].新视野,2020(03).
[5]周卫华.以科学评估水平提升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评《结构、技艺、文化:社会组织评估新视野》[J].中国教育学刊,2020(02).
[6]郁建兴,滕红燕.政府培育社会组织的模式选择:一个分析框架[J].政治学研究,2018(06).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744807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