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市场/贸易
中国农产品贸易研究综述
第729期 作者:□文/王之曦 邹再进 邹芸姿 罗蔓玉 时间:2024/5/16 10:46:23 浏览:1044次
  [提要] 2023年6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协定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范围内经济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诞生。RCEP协定生效以来,中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伙伴关系更加深入,对中国农产品的贸易意义重大。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推进,为了能够更加系统地梳理RCEP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从贸易效率、潜力、影响因素以及竞争性和互补性等方面整理现有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
关键词:RCEP;农产品贸易;研究综述
基金项目:西南林业大学校级科研专项项目:“面向RCEP的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营商环境优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F72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9月22日
引言
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第四次RCEP领导人会议上正式签署,15个国家历经多年的会议与磋商后,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从国家层面,RCEP有助于减少中美经济摩擦所产生的影响,促进领域内产业的发展;从全球层面,中国同伙伴国签署的RCEP协定能够为国家间的发展带来较为稳定的经济环境。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中国同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总额约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3。RCEP成员国在中国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RCEP成员国的农产品贸易网络中,中国一直处于最核心的位置,2022年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农产品贸易额达到了12.95万亿元。
截至2023年6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的15个成员全部完成生效程序,相互实施关税减让,协定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通过“中国知网”对学术期刊进行检索,以“RCEP”和“农产品”进行主题检索,共检索到153篇文献,其中2022年和2023年发表的有121篇,在近两年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表明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订后,学术界关于农产品国际贸易问题的探讨已经越来越广泛,研究RCEP背景下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意义重大。
一、农产品贸易效率、潜力和影响因素研究
(一)贸易效率研究。在研究中国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效率方面,学者们通常采用贸易引力模型和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方法,多数学者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将影响贸易效率的因素进行整理,如表1所示。(表1)  
除上述影响因素的作用,也有学者持不同的意见。有学者认为货币和金融自由度会阻碍贸易效率;也有学者认为货币自由度有利于进口贸易效率的提高,自贸协定、金融自由度和贸易自由度不能提升进口贸易的效率,政治稳定有助于提升进口贸易的效率;还有学者认为关税和货币自由度的效果不显著。
在按类别划分的农产品贸易中,食品加工类产品的贸易效率最高。由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整体农产品贸易效率显著降低,而食品加工类产品的贸易效率提高。研究发现,动物和植物油,脂和蜡类的进口效率高,非食用原料进口效率较低。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效率具有较大的国别差异,贸易效率较高的国家有新加坡、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而缅甸、新西兰、日本、韩国、柬埔寨的贸易效率相对较低。越南是与中国贸易效率最高的国家,贸易效率最低的是印度、文莱和日本。也有学者对此持不同的见解,认为中国对文莱的出口效率较高,对日本、韩国的贸易效率较高,而对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贸易效率相对较低。
(二)贸易潜力研究。通过梳理已有文献发现,日本、韩国、印度、越南、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为贸易潜力较大的国家,柬埔寨、老挝、缅甸的贸易潜力较小。钟敏等认为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的出口潜力最大,文莱、柬埔寨等国家的出口潜力最小,而秦炳涛等学者则认为文莱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对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有学者认为其潜力较大,也有学者认为其缺乏贸易潜力,市场空间有待开发。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距离相近,便于农产品贸易,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而泰国和马来西亚遇到了贸易“瓶颈期”。
(三)影响因素研究。在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方面,大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都认为中国与成员国的经济、伙伴国的人口规模和共同语言有利于农产品的贸易,地理距离和共同边界不利于农产品的贸易。农产品贸易额、进口国人口数量、中国农业产值、发达经济体人口规模、进口需求效应、人均生产总值能够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国家间的贸易距离、出口竞争力效应、进口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会抑制出口,而距离成本对出口的影响较小。研究发现,距离成本、国家间的贸易距离对进口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口规模与共同语言对进口贸易带来负向影响;共同边界对出口的阻碍作用不显著,在进口贸易中有负向影响,也有学者认为共同边界对贸易总额存在正向影响。对于中国的人口规模这一影响因素,学者们持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其能正向促进出口和进口,也有学者认为其对贸易规模有负向影响。
二、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
多数学者采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净出口竞争力指数等分析两国间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部分学者研究了中澳农产品的互补性,发现中澳两国的优势农产品具有差异性,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较强,中国在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中泰两国间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较弱,农产品综合贸易互补性指数大于1,贸易的互补性较强,长期以互补性为主,未来发展潜力很大;中越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而竞争性弱;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以产业间为主,互补性较强;中日两国的农产品贸易,日本在部分农产品上设置的关税壁垒较高,贸易互补较高体现在个别农产品方面,中韩、中日的竞争性较高;中印两国的商品类型和服务产业各不相同,反映了竞争和互补共存的特点;中国与文莱、缅甸的互补性较强,与东盟十国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大约在0.3~0.55之间,贸易结构互补性较高。
整体看来,中国和多数RCEP伙伴国在农产品贸易中竞争性和互补性共存。在出口方面,中国与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互补性强;在进口方面,中国与日本、韩国的互补性强;在贸易的紧密关系程度方面,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关系紧密程度低于东盟和韩国。研究发现,新西兰的农产品竞争优势极强,而文莱、日本和韩国农产品竞争优势较弱,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然落后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综合国际竞争力有待提升。中国对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主要表现为互补性,其次为竞争性,在出口品质、人均农业资本存量、出口贸易等方面的竞争力较弱。
三、研究述评与展望
(一)研究述评。作为覆盖最广泛的区域贸易协定,RCEP自提出之后就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对于农产品贸易的研究较为充分,理论层面上主要涉及要素禀赋理论、偏好相似理论、汇率变动、贸易创造效应、产业内贸易理论等;实证层面学者们通过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贸易引力模型、GTAP模型和CMS模型等方法深入研究了中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现状、贸易效率和潜力、贸易的影响因素以及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等,为后续进行研究提供了理论以及方法上的借鉴。
由于国外的某些数据缺失或者难以获得,现有文献更多的是研究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影响因素,因此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集中在对中国农产品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但是对具体区域贸易的竞争性、互补性以及贸易潜力的研究较少,仅有少数学者对RCEP部分成员与中国进行了比较分析,但是很少有学者使用农产品竞争指数来衡量多边贸易成员国的影响因素体系。在国际竞争力比较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都只限于对单个或两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指标进行定性分析,对于全方位评价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以RCEP伙伴国为进口目的地的分析也较为缺乏。当前全球经贸关系错综复杂,RCEP框架下的中国农产品竞争优势不可避免地受到与伙伴国家密切的贸易联系的波动性影响,仅仅依赖传统模型中对全球需求下各分解效应的解读,难以准确评估RCEP域内和域外条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优势的不同贡献。
(二)展望。整体来看,RCEP的实施将为成员国及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中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在向利好的方向发展。习近平表示,中国将主动加强国际合作,坚定不移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高水平开放,有效发挥双边贸易引领作用,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近年来,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持续扩大,探讨如何在区域内推动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增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因此,分析中国对不同伙伴国的贸易特点,有助于挖掘农产品的出口潜力,减小贸易逆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农产品的发展,未来仍需对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做深入的研究。当前以RCEP发达经济体贸易伙伴国为研究对象的相关文献仍较少,对影响因素的研究重复性较高,对于协定实施对农产品贸易、经济水平和社会福利等整体影响的效果分析较为有限。在RCEP的构建对其发展意义的分析方面缺少与当下发展环境和发展新形势的联系,未来可以充分挖掘相关因素并测度其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加强RCEP背景下农产品贸易与发展环境和国际形势相联系的研究。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新兴,蔡海龙,蔡松锋,谢家琦.RCEP未来发展前景及潜在影响研究——基于GTAP模型[J].宏观经济研究,2020(07).
[2]夏文豪,张溢卓.RCEP与农产品贸易拓展和效率提升[J].世界农业,2021(10).
[3]秦炳涛,王唯一,刘蕾,等.中国-RCEP国家贸易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贸易效率与潜力[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20.33(06).
[4]郑建,王雪梅.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潜力与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19(08).
[5]丁一兵,冯子璇.中国同RCEP其他成员国农产品贸易演化趋势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5).
[6]程云洁,刘娴.中国与RCEP国家农产品进口贸易效率及潜力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09).
[7]周曙东,郑建.中国与RCEP伙伴国的贸易效率与影响因素——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8(07).
[8]陈雨生,王艳梅.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结构、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细分产品的实证分析[J].世界农业,2021(12).
[9]钟敏,李博渝,李雪.中国与RCEP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实证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2.20(06).
[10]石超,胡列曲.乡村振兴视域下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农产品贸易效率影响因素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22(03).
[11]任强,赵毅霖.中国与RCEP国家贸易效率与贸易潜力研究[J].河北金融,2021(10).
[12]湛谌,贾净雪.中国与东北亚区域贸易潜力的随机前沿分析[J].价格月刊,2020(07).
[13]王月,程景民.贸易摩擦、中国农产品市场引力效应与伙伴国贸易前景——基于随机模型及15国数据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20(05).
[14]李明,喻妍,许月艳,等.中国出口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效率及潜力——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分析[J].世界农业,2021(08).
[15]杜晓燕.中国对RCEP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潜力的实证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21.41(08).
[16]刘艺卓,赵一夫.“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中国农业的影响[J].农业技术经济,2017(06).
[17]赵亮,陈淑梅.经济增长的“自贸区驱动”——基于中韩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与RCEP的比较研究[J].经济评论,2015(01).
[18]薛坤,张吉国.RCEP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从关税削减的角度[J].世界农业,2017(04).
[19]宋树理,张艺,朱晓彤.中国与RCEP成员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J].南海学刊,2023.09(01).
[20]郭本海,王梓兴,王菲.FTA深度视角下中国对RCEP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研究[J].世界农业,2023(02).
[21]钱泉.中国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贸易效应研究[J].现代商业,2016(03).
[22]葛明,高远东,赵素萍.RCEP框架下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CMS三层次分解模型[J/OL].农业技术经济,2023-08-09.
[23]李晓钟,王欢.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效率、贸易潜力与影响因素[J].国际经济合作,2020(02).
[24]凌振春.中澳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6(11).
[25]薛力,马光霞.互补性是中澳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基础[J].世界农业,2006(05).
[26]周海燕.中国与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研究[J].世界农业,2014(09).
[27]许俊衔,蔡椰萍,彭虹.RCEP背景下中澳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J].现代农业,2023.48(02).
[28]万宁.RCEP下中泰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J].投资与创业,2022.33(21).
[29]旷乾,汤金丽.中国与泰国农产品的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J].理论探讨,2012(05).
[30]郑国富,张鑫.中越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分析[J].农业展望,2021.17(12).
[31]王莉,田国强.中韩农产品贸易现状及互补性分析[J].世界农业,2012(03).
[32]庄芮,郑学党.中日农产品贸易发展动态与互补性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4(03).
[33]成蓉,程惠芳.中印贸易关系:竞争或互补——基于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全视角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06).
[34]杨逢珉,向鑫.中国与印度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8(06).
[35]药泽琼,刘文丽,郑菲,等.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J].农业展望,2019.15(07).
[36]廖东声,庄定鹏.RCEP视角下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竞合关系及发展潜力研究[J].对外经贸实务,2023(03).
[37]林清泉,郑义,余建辉.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J].亚太经济,2021(01).
[38]孙立芳,陈昭.“一带一路”背景下经济开放度如何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来自RCEP成员国的证据[J].世界经济研究,2018(0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51528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