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金融/投资 |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小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 |
第729期 作者:□文/张红侠 顾银宽 时间:2024/5/16 11:03:25 浏览:437次 |
[提要] 本文主要探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否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而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创新投资的数量和质量,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上,分析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中小企业创新投资的机理,最后提出完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投资具体建议。
关键词: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融资约束;创新投资;中小企业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企业创新投资的作用机理和效应研究”(项目编号:RZ2100003779)
中图分类号:F275.1;F832.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8月24日
现阶段我国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高质量发展一直是大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动脉。经济要高质量发展,必须通过企业高质量发展来实现。在我国,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为了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提高中小企业发展的质量。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要不断地创新,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中小企业由于受自身原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抑制了其创新投资的能力。所以,在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必须解决中小企业创新投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9年国家提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目的就是为了缓解部分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提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中央和地方金融部门陆续采取了一系列行动:2020年2月初,央行先后投放了1.7万亿元的流动性资金、开通了建设债券发行绿色通道、为企业设立了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等;2020年6月初,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和《关于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力度的通知》,专门用于解决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还款、贷款的艰难情况;2020年5月,财政部发布了《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绩效评价指引》。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解决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增加这些企业获得信贷资源的可能性。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初衷是好的,但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如何?是否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压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小企业创新投资又有何影响?本文主要探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以及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小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
一、文献综述
针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否改善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及在此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创新投资能力是否提高,目前的研究文献不是很多,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梳理。
(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小企业融资。Fazzari(1988)提出,融资约束是指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外部融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成本,因而在进行投资时更多依赖内部资金。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仍是内部资金,投资者自有资金。杜心宇、刘凤超(2020)在其研究中指出,据国家统计局对3.8万家小微工业企业的调查显示,仅有15.5%的小微企业能获得银行贷款,并且需要支付上浮利率或提供担保公司担保,有的还需要支付咨询服务等额外的费用,导致其实际融资成本要远高于大型企业银行贷款的成本。马卫民、张冉冉(2019)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成立时间短、融资需求金额小,加之投融资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政策环境等因素,存在着融资约束的问题。
中小企业存在融资约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自身规模小,抗风险能力比较弱,除此之外,也包括银行等信贷机构的信贷歧视。银行更愿意把资金借给大企业,认为大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一些。Stiglits和Weiss在1981年提出信贷配给概念,信贷配给是指当利率固定在某一数值时,若有超过该部分供给的资金需求,银行会设置一些非利率贷款条件来消除这部分的资金需求,从而达到供需平衡的过程。银行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银行在进行贷款选择时更倾向于大型企业,因为其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强、违约风险低。而中小企业即使愿意支付较高的利息,也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
现有理论和经验研究表明,一国的金融发展对其技术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在2019年2月提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李丹(2019)报道称,2019年上半年,银保监会在缓解小微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上,做了大量工作,政策效应已逐步显现。陈涛(2019)指出,银行业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了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影响了中小企业融资路径。杜心宇、刘凤超(2020)提出,通过大力发展小型金融机构,构建多样化的金融体系,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
(二)融资约束与中小企业创新投资。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发展下去,必须不断地创新,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但创新投资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且创新投资周期长、风险程度大。融资约束对中小企业创新投资会存在一定的抑制。王贞洁(2016)以2007~2011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由于规模歧视和信贷歧视,信贷资源主要流向了大企业和国有企业,民营上市公司和小规模上市公司不能获得低成本的债务资源,抑制了其技术创新的投资,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项桂娥、吴铖铖、胡晓明(2021)通过对2015~2020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得出,融资约束会抑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创新投资。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主要是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受自身因素和外部融资环境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融资约束,限制了其创新投资的投入与产出,建议其拓展融资渠道,优化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结构,满足创新投资的需要。按照双元创新理论,创新分为开发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探索性创新风险程度更大一些。周达勇、董必荣(2022)研究发现,中小企业的开发性创新投资会受到银行信贷资金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银行更愿意把钱借给进行开发性创新投资的中小企业;而银行信贷资金对探索性创新投资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银行信贷资金具有明显的风险规避特征。罗鄂湘、孙心怡(2022)以2015~2019年间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样本,把融资约束分为内部融资约束和外部融资约束两个方面,通过实证得出结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内部融资约束会降低创新效率,外部融资约束会提高创新效率但效果并不显著。
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中小企业创新投资机理分析
通过前面文献的梳理,本文认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情况下可以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投资的力度,其具体机理如下:
(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主要是来自于创立者自己投入的资金。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一是债务资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要精准发力,普惠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二是股权资金。科创板的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建立和注册制的全面实施,为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权益资金提供了可能。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获得外部权益资金。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和一些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中型企业,针对中小企业的主要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这些小一点的机构要立足当地,服务好小微和“三农”。现在不少银行已经做到了让客户足不出户、秒申秒贷,有效满足了中小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在资本市场上,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主要是为国有企业服务。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要下大力气调整融资结构,在扩大直接融资方面,增加对民营企业债券的投资。科创板、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和注册制的全面实施,都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和市场环境。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提出要进行金融创新,推动银行发展知识产权、股权和应收账款等质押融资,积极拓展创新型企业融资渠道。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中小企业创新投资。融资约束是制约中小企业创新投资的重要因素。如果通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那就给中小企业创新投资扫除了障碍。李晓龙、冉光、郑威(2017)通过对1999~2009年间30个省(区、市)的高技术企业进行实证检验得出,金融要素扭曲会影响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投资,因为金融要素扭曲给高技术企业带来了融资约束。金融要素扭曲包括金融要素价格和配置的扭曲,据此建议要加快金融要素市场的改革,使其健康发展。王贞洁(2016)通过研究得出,国家通过政策支持科技类上市公司的发展,改善了其金融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科技型企业创新投资的规模,提高了信贷资源配置的效率。建议可以通过银行和小企业、民营企业之间建立长期信贷关系的方式,缓解融资约束对科技型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张霞、王蕾(2020)以我国30个省(区、市)2008~2017年间的高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当存在金融抑制时,企业的创新投资受融资约束的负向影响将会加剧。金融抑制主要来自于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导致金融资源分配不合理,银行信贷资金主要流向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资本市场进入门槛比较高,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所需要的资金。基于此提出建议,政府要减少对金融市场的干预,不断提高直接融资占企业融资总额的比重。对金融结构进行市场化改革,改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降低高技术企业创新投资的融资成本。熊正德、魏唯(2023)通过对2012~2018年的一些数字创意型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得出,由于受外部融资约束的影响,金融错配显著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投资增长。金融错配主要指金融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对于小型创业型企业很难获得外部资金满足其创新投资的需要。建议国家应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机构的改革,缓解制度性金融错配,给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可以看出,通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进而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投资。
三、几点建议
通过上面的文献梳理和机理分析可以发现,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融资约束缓解,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创新投资的动力,大力开展创新投资,追求高质量发展。为了更好地提升中小企业创新投资的规模和创新投资效率,提出如下建议:
(一)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信贷机制。为了缓解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约束,金融机构要转变传统的信贷观念,甩掉规模歧视和信贷歧视的思想,改变传统的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机制,从中小企业自身实力出发,对其未来偿债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进行评估,与中小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提供多方位的金融服务。以科技创新为信贷资金的支撑点,为其提供创新投资、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二)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给中小企业获得权益资金提供更多的机会。国家为了使中小企业能够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权益资金,先后开创了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新三板、科创板等股票交易的场所,通过金融改革,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能通过资本市场获得权益资金。注册制的提出和全面实施,市场化程度更高,股权融资更加便利,使中小企业能更加快捷地获得社会闲散资金。进一步深化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债券,推动中小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三)进一步完善转板制度。薛海燕、张信东、贺亚楠(2023)研究发现,新三板、北交所、创业板/科创板的转板,由于加强了外部监督和内部创新人才的引进,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投资和创新产出。但同时也发现,转板并没有缓解融资约束。所以,为了缓解中小企业创新投资的融资约束,在利用转板时,首先中小企业自身要慎重,选择有利时机转板;其次国家政策要支持,通过进一步完善转板制度,给中小企业转板提供便利条件;最后金融监管部门加强监管,转板对中小企业有利有弊,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金融监管机构在给中小企业提供转板便利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约束条件,规避风险,保护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四)金融监管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金融监管机构可以从政策层面给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可以适当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资金的比重,提高中小企业担保贷款抵押率,使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担保贷款,指定一些地方性商业银行给当地中小企业提供精准融资服务,建立长期信用合作关系。
(五)加强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中小企业之所以融资难融资贵是因为其抵抗风险能力比较弱。由于市场化程度的深化,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产生风险的因素越来越多。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的同时,给金融结构和金融资金的提供者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所以,有必要加强金融风险的监管和防控,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的技术手段分析产生风险的因素、进行风险的衡量,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规避风险。
综上,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小企业有加大创新投资的动力和主动性,但从我国现状看,中小企业确实存在着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创新投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的压力,进而提高中小企业创新投资的数量和质量。为了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刻不容缓,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能。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Fazzari,S.,G.Hubbard,B.C.Perterson.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J].Brookings Paper on Economic Activity,1988(17).
[2]杜心宇,刘凤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0(02).
[3]马卫民,张冉冉.金融科技创新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
[4]米展.以金融供给恻结构性改革促进企业技术创新[J].学海,2016(06).
[5]李丹.银保监会:不断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金融,2019(08).
[6]陈涛.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J].金融博览,2019(07).
[7]王贞洁.信贷歧视、债务融资成本与技术创新投资规模[J].科研管理,2016(10).
[8]项桂娥,吴铖铖,胡晓明.融资决策、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投资——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现代管理科学,2021(08).
[9]周达勇,董必荣.银行信贷与中小企业双元创新投入[J].经济管理,2022(12).
[10]罗鄂湘,孙心怡.融资约束、供应链融资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例[J].经济论坛,2022(03).
[11]李晓龙,冉光,郑威.金融要素扭曲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投资——基于融资约束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17(12).
[12]张霞,王蕾.金融抑制、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投资[J].会计之友,2020(03).
[13]熊正德,魏唯.金融错配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来自中国数字创意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1).
[14]薛海燕,张信东,贺亚楠.转板能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吗?——来自新三板转板企业的新证据[J].中国软科学,2023(0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