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西安城郊旅游业发展浅议
第729期 作者:□文/弋国强 时间:2024/5/16 11:11:55 浏览:335次
  [提要] 旅游产业的有序发展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西安城郊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本文通过对西安城郊旅游业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城郊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城郊旅游业未来发展建议。
关键词:西安;城郊旅游业;城郊景区;文旅企业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9月11日
旅游产业已成为21世纪的重要产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可有效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提升相关服务行业的经济增加值,是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西安市旅游资源丰富,中心城区和城市郊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遗产。当前,城郊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和相关配套设施与中心城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发展城郊旅游产业对于西安旅游产业整体水平提升,推动西安旅游业态不断完善,优化城郊区域产业经济结构,促进乡村振兴发展都有现实意义。
一、西安城郊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西安城郊旅游业态分布。西安城郊有不同的地理形态,也就有不同的旅游业态。主要的地理形态有平原、山地和台塬,不同的地形造就了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也就有不同的旅游业态。平原地区在地理形态中占据主要位置,大部分人文历史景观分布在平原上,著名的景点有秦始皇陵兵马俑、华清池、兴教寺、关中民俗博物院、楼观台等景区。这些景点历史悠久,都是驰名中外的世界级历史文化遗产,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参观人次多。山地和台塬地区主要是名山和森林公园,主要有骊山、翠华山、南五台山和太平、朱雀、黑河国家森林公园等,这类景点离中心城区较远,参观率较低,吸引力较弱。
(二)西安城郊旅游业相关数据。为深入了解西安市城郊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本文统计了西安市和城郊地区2016~2021年旅游业数据,如表1所示。西安城郊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占西安全市的比重都不是很大。但是,从这两个数据近六年的增长情况看,西安城郊旅游业的相关数据是在持续上升的,由此可以看出城郊旅游业正快速成为西安区域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表1)
(三)西安城郊旅游业特点
1、旅游资源等级高。西安城郊旅游景区中,5A级有两家,4A级有十五家,其中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有三处。旅游景区的等级划分,是旅游产业价值的体现。不管是经济价值还是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等级越高,就足以说明旅游产业开发的重要性。这么多高规格的旅游资源成为了西安城郊旅游最靓丽的名片,这些品牌的影响力也在带动着西安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今后的产旅融合和乡村振兴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
2、旅游资源丰富。西安城郊土地面积占西安市土地总面积的九成左右,广阔的土地上有着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据统计,西安城郊旅游景区中,A级及以上的景区多达54处,占西安市A级景区数量的70%左右。各类型的文旅资源均匀地分布在西安周边城郊,景区业态涵盖多个种类。这部分旅游产业涵盖了自然、人文、历史等不同的旅游资源,是近些年来西安发展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的主要阵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西安的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3、旅游资源可复制性弱。西安城郊地区属于关中平原的中心区域,其拥有独特的地形地貌特色,并且旅游景区以人文历史景区和自然风景区为主,这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就是不可复制。正是城郊旅游的特征和旅游者行为特征,使得城郊旅游区别于城市旅游,有着城市旅游无法比拟的优势。这类资源与文旅城有很大的区别,西安城郊的文旅资源是其他地区复刻不了的,想要观赏这类景色就必须要去西安参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西安城郊文旅产业。
二、西安城郊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
(一)城郊景区空间分散。西安城郊旅游景区分散在郊区的各个区县,没有中心城区密集度那么高。西安城郊一共有8个区县,分别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这些城郊区县相互之间离得比较远,在空间上呈现出分散的形式。这就会造成公共交通触及不到一部分景区,在交通便利度方面会处于劣势。相较于中心城区便利的交通网络,城郊景区的公交线路少,地铁覆盖率低,一些旅游专属的公共交通也无法到达较偏远的景区。并且城郊景区之间的距离也相隔的比较远,景区联动性比较差,外地游客在西安参观这部分景区时,会消耗很多的时间成本和通行成本,给城郊景区带来负面影响,造成城郊旅游景区游客数量远低于中心城区的旅游景区,使得游客再旅游率降低,城郊旅游体验感差,无法满足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二)城郊旅游开发不平衡。城郊景区都远离中心城区,无法享受便捷的交通网络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中心城区和城市郊区的旅游发展水平是有较大差异的。中心城区凭借着优越的地理区位,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以及完善的文旅产业发展政策,其文旅产业发展远远优于城郊地区的文旅产业。这样的开发不平衡,会造成城郊景区的游客流失率变大,城郊景区自身的竞争优势变小,使得城郊的发展阻力变大。城郊景区的发展优势本来就不如中心城区的优势大,这对于一些景区来说劣势就更明显了。这种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一方面是来自景区等级和重视程度;另一方面是来自政府的投资力度。
(三)城郊旅游宣传力度不够。西安作为一座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近些年来在城市旅游的宣传力度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城区内著名的旅游景点宣传得很到位,但在城郊景区的宣传力度上就没有城市景区那么大了。很多游客一提到西安就是大雁塔、钟楼以及兵马俑,对于城区以外的景区了解的是少之又少。一部分游客都没有听说过城郊的部分旅游景点,这反映出旅游景区的宣传工作做得很不到位。西安市不仅在城区中拥有众多著名的旅游景点,而且在城郊也有很多值得一去的景区。有关部门缺少对西安城郊景区的形象宣传,没有形成品牌化、规模化的宣传。
(四)城郊文旅创新力不强。相关旅游企业对城郊旅游的策划还是停留在以“卖门票”为主的观念上,没有深入思考和剖析城郊旅游的潜在价值,对文旅产业发展缺少长远的规划。城郊旅游拥有众多的景区,但是相关的文旅产品没有跟进,产品首创性做的不是很强。传统的观光型产品仍占据绝对份额,缺少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产品,一些城郊景区通过复刻其他景区的文旅产品,使得自身景区特色没有完全发挥出来,顾客在旅游产品上看不到景区的创新之处。景区在对自身定位上有些模糊,传统观念很强,学习能力较弱,对打造景区独特的文旅属性缺乏创新性观念,缺少景区特色,长久以来没有改变产品模式,对游客的吸引力减弱,难以让顾客为景区文创产品付费。
(五)城郊地区文旅产业承接能力弱。由于城郊地区的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交通便捷度不高,相当一部分的文旅产业都落在了中心城区,一些较大的购物商场、会议中心、游客集散中心和文旅演出单位纷纷落户在中心城区。这些设施配套对于城郊文旅产业的发展来说是比较重要的,顾客的文化娱乐需求不能及时响应,缺少相关生活配套设施在文旅产业中的参与,就满足不了游客的购物需求,这是影响城郊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西安城郊旅游业发展建议
(一)提升城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发展差距。西安市应加大对城郊旅游产业的投资力度,合理策划城郊旅游产业的有序发展,有重点的发展湿地旅游产业、世界历史遗产旅游产业和森林旅游产业。完善景区旅游配套设施,对年限久的景区开展品质提升工作。着重解决景区交通通行问题,合理安排公共交通班次,给偏远景区增加公交班次,为人流量较大的景区开行专属;旅游班车,保障城郊A级景区的公交通行率。同时可以规划城郊景区间的通行班车,减少游客通行成本,便捷景区间的交通出行。
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旅游景区提供专项资金倾斜,完善相关产旅融合政策,鼓励景区与旅游企业加强合作,支持景区开展产、学、研、旅等活动形式,拓展城郊景区的功能属性。利用好景区独特的人文风貌和自然风光,从自身区位优势出发,提高景区的竞争力,打造文旅产业新业态。
(二)形成城郊旅游产业集群。城郊旅游景区比较多,旅游产业关联度很高,应积极推进城郊旅游产业集群的工作,助推城郊景区的产业发展。开展景区资源和项目的整合,按照景区不同的发展特色,提前规划好同类或同区域的旅游产业集群。把一部分区县内部和区县之间的景区资源储备好、利用好。通过引进先进的旅游集群的建设经验,明确同类景区的发展方向,仿照“曲江文旅”的发展模式,打造一批产业鲜明的旅游景区。按照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去管理产业集群中的景区,利用制度优势,可以做到集群内部的优势互补,把各个区域的文旅产业优势通过集群进行推广,提升城郊景区的品牌效应和景区产业集群的影响力,助推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
积极制定产业集群的政策,吸引有实力的旅游开发集团,承接外部文旅产业转移。按照一群一策或者一景一策的办法,改造提升景区现有的文旅产业,防范和化解景区之间的产业重合与冲突。景区和集群内外联动,相互配合,提升城郊文旅集群的整体形象。
(三)加强城郊文旅创新。城郊景区的创新应从这些方面展开:第一,应该打造景区专属的旅游IP。从景区的景观特色出发,深入挖掘潜在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自然景观价值,策划、搜集、品类凝聚以及景区联名,创新出具有景区特色的文旅产品。不断完善文创产品类型,以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顾客为导向,定期更新文创产品。同时,还要围绕目的地品牌进行产业链前向、后向、横向的延伸,扩大城郊景区品牌的影响力。第二,西安城郊旅游主要以参观为主,游客主动参与的机会很少。景区可以创新性地开发出具有景区特色的文旅娱乐项目,主要是以游客参与为主,像历史文化景区的汉服会和古诗词提问活动,森林公园类的丛林之旅和攀登活动,湿地公园类的露营和绘画活动等。不同旅游业态的景区可以打造出专属于自己的娱乐项目,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文娱创收,还可以让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加强客户黏性,提升再参观率。第三,景区技术科技创新。通过科技赋能文旅产业,可以让一部分游客“云游”景区。以付费体验的形式,把景区的不同时节、不同时期的景色故事呈现在游客面前,这种可视化、可感知、可触摸的新兴业态旅游方式,可以让游客深度体验到景区的特色。
(四)加大城郊旅游宣传力度。在城郊旅游的宣传途径上,主要是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网络宣传是现在传播速度最快的媒介之一,西安市的城郊景区应该牢牢抓住网络宣传这个抓手,在微信、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推广自己的景区,介绍景区特色。在宣传内容上着重强调城郊旅游的优点,展现城郊景区的美丽风光和自然风景,把西安城郊不同的地理风貌和景区特色展现出来。线下宣传可以投放广告,包括在机场、火车站、游客集散中心以及地铁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投放景区宣传海报。文旅部门组织旅游推介会,创办旅游文化节,以及在景区开办演出活动等,提升景区的知名度。景区也可以分发宣传手册、赠送景区礼物等形式宣传景区。可以和中心城区的景区加强合作,联合推出新型的旅游产品,如推出旅游套票的模式,即一张票可以游好几个景区,以此来提升城郊景区的知名度。
(五)培养城郊旅游业专业人才。充分发挥西安市高校中的旅游管理专业优势,制定文旅人才的培养政策,采取订单式培养,专门培养一批服务于城郊文旅产业的旅游人才。通过实地探访景区的需要,精准培养文旅产业需要的专业人才。产业的兴起和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整合西安市的旅游教育资源,使高校成为西安文化旅游领域培育专项人才的基地,而景区应为高校学生群体提供实习就业岗位,围绕西安周边城郊旅游的特点,抽取相关师资力量,开办城郊旅游研究工作室,提高旅游人才的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为城郊旅游产业的发展培养一批人才。
(六)开发城郊旅游新资源,可以从“旅和居”两个方面来思考新的发展路径。西安市近年来支持民宿产业的发展,民宿产业也是文旅产业的一个延伸板块。民宿是一种有别于传统酒店、饭店、宾馆,给游客温馨亲切的家的感觉的旅游接待设施。城郊区域虽然远离中心城区,但是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宜人的居住环境成为了发展民宿产业的主力场。在村庄产业方面,应积极构建“农旅”融合的产业体系,把发展民宿产业与乡村振兴政策结合起来,盘活农村地区闲置的房产,通过旧房改造、老房翻新的办法,打造出有特色的民宿产业群。城郊旅游通过民宿产业的带动,可以更好地盘活周边的旅游环境,通过“民宿+特色美食街”的模式,把游客留住,提升景区品牌的黏性,增加游客的可游玩性。
目前,西安城郊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还在稳步上升的阶段,要抓住旅游产业带给城郊地区的重要发展机遇,重视城郊旅游产业的发展。文旅产业的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第三产业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联系。一方面城郊的旅游经济产业可以带动文旅项目、民宿产业等服务型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城郊文旅产业带来的产业增加值是非常可观的。西安市相关部门应制定城郊文旅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对城郊地区的文旅企业在规划、投资、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充分挖掘城郊周边文旅行业价值,提升城郊文旅产业的经济增加值,推动西安市文旅经济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康嘉,王翠清,李倩,等.河北省城郊旅游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3.21(01).
[2]刘录敬.西安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商界,2010(02).
[3]程晓丽,祝亚雯.安徽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09).
[4]陈航,王跃伟.基于网络信息的古城西安旅游资源体验价值评价[J].当代经济,2021(09).
[5]毛龙.浅议西安旅游文化品牌的建设[J].福建茶叶,2020.42(02).
[6]蒋佳倩,李艳.国内外旅游“民宿”研究综述[J].旅游研究,2014.06(04).
[7]唐湄,姚维清,陈胜林.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型城郊融合类村庄设计探索[J].广西城镇建设,2021(09).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756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