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广西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研究
第730期 作者:□文/丁春莹 时间:2024/6/1 11:05:56 浏览:45次
  [提要] 近年来,广西制造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制约竞争力提升的因素依然存在,产业升级转型刻不容缓。而数字化浪潮恰好给广西制造业塑造、发展新的竞争力提供契机,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本文结合广西实际,阐明数字化转型对提升广西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并从政府支持、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三个方面提出推进广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策略。
关键词:制造业;竞争力;数字化转型;产业集群
基金项目: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经济内循环下广西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及价值创造研究”(项目编号:2021KY1235)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8月6日
一、广西制造业发展现状
广西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与东盟国家接壤,区位优势突出,为促进产业增长,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区域竞争力,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广西一直积极推进交通建设步伐,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投资规模持续位于全国前列。目前,全区综合交通网总里程突破18万公里,北部湾港口规模不断扩大,吞吐量稳步增长,海铁联运、江海联动、水陆并进、空港衔接“四位一体”的现代立体交通格局基本形成。积极推进物流枢纽建设,包括“一带一路”中国-东盟国际物流枢纽、中国-东盟南宁空港物流枢纽等物流枢纽建设加快推进,南北衔接“一带一路”,东西向承启粤港澳及中南半岛的物流枢纽已初见成效。
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以及RCEP战略的推进,广西制造业正迎来亚太地区合作的新机遇,外贸日趋频繁,贸易量逐年上升,正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后劲。近年来,广西制造业经历了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从传统的食品木材加工、冶金、纺织服装等行业向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行业转变,新能源汽车产量持续增长,逐步成为广西主要工业产品之一。全区工业生产保持波动增长,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比上年增长13.9%,装备制造业比上年增长4.8%;与此同时,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与上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工业投资大幅增长,比上年增长30%。得益于政策导向、科技创新、市场需求等因素,广西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正经历较快发展,相较于2021年增速得到明显提升。
然而,广西传统产业体量大,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桂东、西、南、北、中五大经济区产业发展侧重点不同,区域内企业间的竞争激烈,区域间协同效应不强。广西制造业在2017~2021年与RCEP其他成员国的贸易竞争中,纺织鞋帽行业展现出相对强劲的竞争优势,机电仪器、化矿金属以及交通工具行业处于竞争劣势地位,尤其是化矿金属行业的贸易竞争力最低。虽然广西制造业在一些领域具有竞争优势,但从整体上看,广西制造业竞争力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使广西制造业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受到限制。
二、广西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一)研发经费投入少,技术创新能力弱。广西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差距,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导致产品创新不足,难以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科研投入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但广西科研投入相对不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在研发方面的投入2022年度达到30,87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5%;广西研发经费投入只有24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0.9%。根据广西统计局的数据,广西2022年度科技经费支出约103亿元,占全区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 1.74%。广西制造业在技术创新上因研发投入不足而显得乏力,这势必令广西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弱,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拉大,反过来又对广西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形成掣肘。
(二)高技能人才匮乏,智力资源紧缺。高素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广西在培养、吸引、留住人才方面仍面临挑战。缺乏高端技术人才和研发团队,制约了广西制造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有大学文化程度(指大专以上)的约占 10.8%。此外,广西区内仅有1所“211”高校,其他高等院校的数量较发达地区也较少,教育资源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缺乏充足的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限制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影响到广西在产业升级转型中的竞争力。
2022届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约62%留在广西工作,主要集中在南宁,其余毕业生中超过半数选择珠三角地区就业。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2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制造业平均工资约为9.25万元,广西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约为8.82万元,而广西非私营制造业平均工资仅为7.70万元,远低于全国行业和地区平均工资水平。然而,本区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全国指数持平,高于广东、云南、湖南等周边省份。本区制造业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智力支撑,人才外流现象较为严重,且吸引外来优秀人才的能力不足,究其原因是地区、行业收入较低,物价水平相对较高。
(三)品牌建设相对薄弱,产品附加值低。广西的制造业仍然以冶金、化工、机械加工等传统行业为主,这类行业多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企业,产品同质性较高,在功能、性能、外观等方面差异不大,难以通过产品本身来获得竞争优势。并且,由于广西一些制造企业在品牌塑造上比较薄弱,品牌形象不突出,在品牌宣传、推广等方面投入不足,造成消费者无法与品牌建立情感纽带,导致品牌的认可度不高。
     2022年,广西仍以生产化学药品原药、钢材、水泥等产品附加值低的工业产品为主,新兴产业中以新能源汽车制造发展势头较好,其他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与其他RCEP成员国的贸易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是传统行业的工艺和低技术含量的产品,而高技术含量的工业产品竞争力很差。由于广西制造业生产和外贸的产品利润偏低,导致企业资金实力不足,难以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资金要求,在全球价值链中可能陷入低端定位。而且这些产业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对广西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形成制约。
(四)产业集群协同程度不足,物流效率有待提高。供应链协同能力和物流效率是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广西产业链、供应链存在产业体系缺乏深度的问题。广西近年来打造的食品、冶金、汽车等一些优势产业,虽然在南宁、柳州等市已形成集群,但由于缺乏良好的产业集群效应,各专业供应商、服务机构以及相关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的产业链尚未形成,存在“集而不聚” “集而不强”的现象。
     2022年,北部湾港口货物吞吐量为56,753万吨,外贸货物吞吐量为16,867万吨,集装箱吞吐量为826万TUE,分别占全国各项吞吐量指标的3.62%、3.66%、2.79%。尽管北部湾港口的货物吞吐量较大,但在全国范围内占比仍然较小,这说明北部湾港口与其他主要港口相比,在港口接卸能力、货物处理能力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集装箱运输在国际贸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北部湾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较低,港口在集装箱运输方面的设备、管理和服务还有待改善,需要进一步提升运输能力,以确保货物的顺畅流动和整体的运输效率的提高。
三、数字化转型对提升广西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广西政府已经意识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并提出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广西工业跟上全国发展步伐的关键一招,利用数字经济赋能,智能制造助力,塑造广西工业发展新的竞争力。数字化浪潮带来的新机遇,是提升广西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也是加速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一)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通过数字化技术,如物联网(IoT)、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AI),可以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监控和优化,以及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集成化。这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增加企业效益。如广西爱阁工房家居有限公司,从接单、设计到生产、售后,通过先进的数控制造技术,使生产车间错误率下降 30%,板材利用率提高 15%~20%,实现了生产设备和工艺的信息化整合。柳工集团构建“智能制造”,大型挖掘机“生产节拍”约为每台28分钟,生产周期缩短近20%。
(二)实现个性化定制和灵活生产。数字化转型可以使企业建立更灵活的生产系统,与消费者进行更直接、精准的互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通过数字化技术,企业可以实现柔性生产、快速调整和精细化运营,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增强产品差异化,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强化供应链管理和协同合作。数字化转型可以使企业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透明化和协同化管理。通过数字化技术,企业可以实时跟踪和管理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流和物流,改变传统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管理方式,实现信息共享、合作创新和资源共享,提高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协同效率,加强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之间的紧密协作。例如,上汽通用五菱研发的“数字化供应链协同智造云平台”,目前已覆盖700多家上游企业,实现了供应链数据多层次整合分析,累计为产业链节约成本超2亿元。
(四)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数字化转型可以促进企业在产品设计、研发和创新方面的能力提升。运用数字化技术,企业可以进行虚拟仿真、模拟试验和快速原型制作,提高产品设计的精确性和创新性,通过加速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实际物理测试和样品制作的时间,可以降低开发成本,促进创新的快速迭代和优化。同时,数字技术可以用于替代重复性、低价值的工作,释放员工的时间和精力,以便更专注于研发和创新活动。
(五)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和市场营销。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提供更好的售前和售后支持,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并强化客户关系管理,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企业能够对市场趋势、竞争对手、消费者行为等有深入的了解,从而制定出更加精准的营销策略,同时也为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提供了更多展示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的机会。例如,柳工联合腾讯搭建了“柳工智慧客户服务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客服资源,接听率提升50%;打通客户端和业务端的连接,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和跟进,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与满意度;还建立起客户OneID体系,可进行统一客户识别,优化服务体验的同时,通过智能筛选可为客户提供精准个性化服务。
四、推进广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
尽管部分广西头部企业在行业内树立了标杆,但广西整体产业化数字化水平不高,无论是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还是生产设备数字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针对广西的实际情况,从政府扶持、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方面,提出了推进广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举措和建议。
(一)政府支持
1、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和政策。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指导和支持,制定数字化转型的详细战略与路线方案,明确转型的重点领域、阶段目标、资源投入等。同时,应出台相关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支持,鼓励制造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并提供支持服务,如信息化咨询和技术支持等。
2、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建设的投资,在广西各地稳步推进5G网络部署和物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稳定的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环境,加快物联网在工业制造、物流运输、公共服务等领域覆盖。
3、打造数字化示范区。在广西设立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提供先进的数字化制造设备和技术支持,加快打造工业互联网行业示范平台,建设标杆应用场景,尤其是全流程系统融合应用场景,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并将其成功经验推广到其他区域。
4、积极推进制造业招商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应全面梳理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深入寻找“卡脖子”的关键环节,研究需要引进哪些产业链头部企业,有针对性地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加速全产业链的构建。
(二)人才培养
1、促进教育体系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通过联合办学、共建实训基地、开展实习项目等产学交流方式深化合作,高校可以全面了解、梳理企业的人才和技能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接工作,例如开设数字经济相关专业或调整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培养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2、行业技能认证。制造业可与相关行业协会、职业培训机构等合作,建立提高人才专业素质、增加就业竞争力的标准化技能考核认证机制,积极推行行业技能认证制度。
3、建立灵活的引进和留用机制。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如税务、医疗、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到广西发展,同时加强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和留用政策;制定奖励政策,对于在制造业领域有突出贡献和成绩的个人和企业给予奖励和荣誉,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广西制造业领域。
(三)技术创新
1、加大研发投入。政府可以加大对制造业数字化技术研发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科技创新基金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支持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展技术攻关。
2、建立科技创新平台。政府可以建立数字化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测试验证和成果转化等支持服务,促进制造业数字化技术应用与推广;鼓励产学研三方合作,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3、推动产业协同创新。政府可以针对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如何转”、技术壁垒等问题,引导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企业开展合作创新,优化产业链布局,共享资源和技术优势,降低转型技术门槛,建立产业生态供应资源池,提升数字化转型整体成效。
4、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关注国际上数字化转型成功的案例,学习其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积极寻找国际上在数字化转型领域有经验和技术实力的合作伙伴,参与联合研发、共享实验室等项目,联合开展技术创新与研发,加快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同时,还应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推动广西制造业产品的数字化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监管和规范,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和数据安全,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形成多部门联动的推进机制。通过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广西制造业将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进而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作者单位:广西职业师范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必成,李雪芝,吴丽萍.广西交通强区建设步伐加快[N].广西日报,2023-05-05(006).
[2]王志鹏,覃美静,蒙莹.推动交通物流转型融合发展 提升南宁城市群核心地位[N].南宁日报,2021-08-09(005).
[3]温志桃,杨国臣.广西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经贸,2019(17).
[4]陈禹静.广西制造业在RCEP其他成员国的贸易竞争力分析——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23(01).
[5]尚毛毛.增强广西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J].当代广西,2023(09).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32154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