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县域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防止规模性返贫探索
第730期 作者:□文/陈敏兰 李 娟 时间:2024/6/1 11:10:59 浏览:43次
  [提要] 县域城乡产业融合是我国农业经济改革的重要形态,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防止规模性返贫的有效路径。本文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分析致贫因素,剖析县域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与防规模性返贫的关系,最后提出县域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防止规模性返贫实现路径以及政策支持体系。
关键词:县域;城乡产业融合;防规模性返贫;实现路径;政策体系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经济回嵌的县域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与政策体系研究”(编号:22XJC790007);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广西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中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困境突破机理与路径研究”(编号:21FSH021);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防规模性返贫目标下西南民族县域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编号:202310595080);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经济回嵌视角下广西县域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编号:S202310595341)。通讯作者:李娟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9月19日
在2020年底,我国已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但由于一部分脱贫人口的脱贫成果和致富能力还不够牢固,当地经济资源、社会资源以及生态资源的不可持续发展因素,进而潜存着返贫的可能与风险。所以,对于防止这一部分人员发生规模性返贫,成为全面实现脱贫后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县域内发生规模性返贫的风险因素
目前,规模性返贫风险仍然存在,主要原因是经济资源不可持续发展、社会资源不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资源不可持续发展等。
(一)经济资源不可持续发展。经济方面主要体现在有关产业方面的资源的有限性和资源利用不合理以及人才福利待遇问题等所导致的规模性返贫风险的增加,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财富效益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趋导。以人才福利待遇为例,县域发展需要新生力量,大学生村官、驻村第一书记、基层群众干部等是县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待遇如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入职人员相应的会减少,人才引入困难,导致当地的产业很难有进步或创新,产业发展缓慢,当地人口收入较低,进而导致规模性返贫风险的增加。
(二)社会资源不可持续发展。社会方面主要体现在社会发展中农民就业机会、福利(社会保障)、教育和文化问题等所引起的规模性返贫风险的增加。县域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的文化,当地的发展如果完全脱离当地的文化或者二者没有充分结合,当地的社会资源就不会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得特色的文化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产业没有特色难以在同类产业或产品中脱颖而出,产业无竞争优势,使得当地人口就业难、收入低,进而导致规模性返贫风险的增加。
(三)生态资源不可持续发展。生态资源是指一切被生物和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所利用的物质、能量、信息、时间和空间等。生态方面主要体现在其地区的生态脆弱性以及资源的浪费、污染和滥用等所造成的规模性返贫风险的增加。例如,县域的发展如果不注重环境的保护并对当地的资源进行无序的开发和利用,很容易导致当地生态变得脆弱,环境恶化导致产业不可持续发展,进而使得当地人口大规模失业,导致规模性返贫风险增加。
二、县域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与防规模性返贫关系分析
县域城乡产业融合发展能使县域产业具备“经济、社会、生态”多种功能。其中,经济功能是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功能包括帮助农民就业、保障社会稳定、助推文化教育,生态功能包括注重环境保护、开展循环生产、培养生态产业。县域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体现的多种功能能有效帮助当地人口摆脱贫困,防止规模性返贫发生。
(一)县域产业具备经济功能。树立县域城乡产业合作观,通过县域内城乡产业的深入合作与融合,优化县域多方资源效率。在此基础上,在县域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不能仅仅侧重于县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忽视了乡村第一产业,而是要以第一产业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连带第三产业发展,以第二、第三产业反哺第一产业。例如,在县域农村地区发展种植业的基础上,依靠强农惠农政策、技术引进等,提高种植的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水平,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与质量,为加工业提供优质原料,助力加工厂实现质量优势,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同时,发展农场采摘业、农家乐等,吸引游客,带动当地的服务业发展。在第二、第三产业得到发展以后,通过对农业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提高抗灾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来反哺第一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三者相互渗透和交叉,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高度融合,能够充分利用产业资源,将产业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充分发挥县域产业的经济功能,为实现防止规模性返贫提供经济基础。
(二)县域产业具备社会功能。从上文县域城乡产业融合实现经济功能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在县域城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新业态,例如采摘业、农家乐等农旅业,因此就会产生大量新的岗位并带动地方服务业发展,从而带动农民就业并吸引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返回家乡发展;在发展农业+服务业时,注意将县域独特的文化资源融入进去,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助推县域文化教育发展。当县域同时具备了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人人都有机会参加劳动、获得产业增值收益时,社会稳定就会得到保证,进而有效防止规模性返贫发生。
(三)县域产业具备生态功能。在进行县域城乡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对于县域内的自然资源,应当谨慎开发、合理利用,力求追寻最大的公共价值和社会效益,注重环境保护;在城乡产业融合过程中,开展循环生产,例如利用“桑塘”模式,桑塘是一种桑养蚕与池塘养鱼相结合的一种生态产业经营模式,在池埂上或池塘附近种植桑树,以桑叶养蚕,用蚕的各种物料作鱼饵料,用塘泥来作为桑树的养料,形成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蛹喂鱼、塘泥肥桑的生产结构,来达到鱼蚕兼取的效果。发展这种生态产业的循环模式,不仅做到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资源浪费,还能通过生态功能实现经济增长,为当地居民提供多种生产方式,为防止规模性返贫赋能。
三、县域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防止规模性返贫实现路径
(一)政府部门主导的产业园区推动路径。当地县政府发挥统领能力,合理规划土地资源,构建有特色的产业园区。政府要建立“回乡创业园” “扶贫创业”等,吸纳本地有资源、有能力的外出务工人员将技术、资金、团队带回乡来落户和兴办实业。借鉴“集美村”等旅游发展较好的乡村,发展山水美景,打造旅游特色,开办农家乐,提供特色民宿、餐饮和歌舞节目等项目,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游玩的同时提升农户就业率,增加农民的收入。政府要实施补贴政策来扶持县域企业与农村联合发展。农村地区可以利用产业园区的技术、人才等资源,产业园区也可以通过收购农村的特色农产品,将第一产业对接第二产业,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借助政府部门主导的产业园区,农村的发展活力将会大大增强,进而对农民就业创业和增加家庭收入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防止规模性返贫提供较强能力。
(二)县域企业主导的企业集群带动路径。县城企业主要是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县城企业依托自己的经验、技术、人才和先进的设备,利用资金承包乡村的土地,雇佣农民进行规模化种植。县城企业通过和农民合作可以较好地利用乡村优质资源,减少乡村资源浪费,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种植、加工、销售农产品的不同县域企业可以相互合作,形成一个企业集群,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这条路径使乡村企业与县城企业合作形成企业集群,实现县域城乡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乡村企业家主导的创业集聚拉动路径。一是乡村企业家利用大量乡村资源,带领农户种植作物,对农作物进行深加工。通过各种渠道输送给加盟连锁企业以及电商平台售卖。把乡村特色农作物种植发展成优势产业,让该产业发展成现代农业种植链、产业链、品牌链。二是乡村企业家推进三产融合。逐步完善升级当地产业链,提高农业生产加工的效益。招聘高技术人才,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如建立农业大棚,发展现代水厂养殖模式,有效解决资源浪费、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促进本地产业经济发展,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发生。
四、县域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防止规模性返贫的政策支持体系
(一)平衡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关系的政策体系。县域城乡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的同时需兼顾社会稳定,即做好文化教育、土地入股入市、 乡村价值挖掘、提高产业财政扶持等方面,使农民能享受产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防止其发生规模性返贫。因此,政府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加强对农民工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保民生稳就业的同时扩大农民知识面。政府须出台有关农民入股入市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农民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合理,让他们不仅靠种地,还可以靠土地经营,来拓宽致富渠道。政府可以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地为农民经济生计注入“新鲜血液”,制订适宜的发展方案,利用当地特有的农村价值,去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另外,政府可以对企业和个人提供资金支持,对参与到发展当地特色产业的企业和农民给予补贴,进行税收减免,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等,稳固保障县域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社会稳定,以防止县域发生规模性返贫。
(二)把握好生态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政策体系。要把握好生态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发展经济时防止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造成规模性返贫现象的发生,政府可以采用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培养两种方式来支持城乡产业的融合,组织开展循环农业和生态产业培育的培训会,提高产业主体的生态产业培养与产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意识,传授县域企业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并为其提供适合当地的经营模式和相关的产品。除此之外,政府应该与时俱进,实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生态环保等制度,为县域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进而攻克当地生态脆弱性。
(三)处理好局部优势与统筹规划关系的政策体系。要处理好局部优势与统筹规划关系的政策体系,可以从统筹规划、产业融合发展、智能规划技术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政府应该加大对县域弱势地区的支持力度,并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做好局部与统筹,积极引导发展较为先进的地区带动发展较为弱势的地区一起发展,实施“一县一业”计划,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地方经济实力。另外,政府应鼓励不同地域、不同产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样有利于彼此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共赢局面、共同发展,进而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有效规避规模性返贫的发生。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应政策,促进第一产业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如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电商等。政府可以使用智能规划技术来辅助决策和规划过程,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不断提高规划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综上,产业融合是城乡融合的核心环节和催化剂。在县域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下,通过政府部门主导的产业园区推动路径、县域企业主导的企业集群带动路径以及乡村企业家主导的创业集聚拉动路径,有助于防止规模性返贫。在防止县域规模性返贫的工作中,需要政府平衡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局部优势与统筹规划之间的关系,把握好生态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县域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来达到防止规模性返贫的目标。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燕.统筹城乡规划与治理,扎实推动城乡融合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2023(11).
[2]张檀秋,史雨琛,胥春雷.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23(09).
[3]焦慧,张艺帆,钟彬,等.古村落生态资源保护与人居环境质量提升设计实践——以南宁市良庆区那阑坡为例[J].砖瓦,2021(10).
[4]吴秋晨.数字乡村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可持续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22).
[5]周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04).
[6]杨爱君,陈彬.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2).
[7]谭明方,郑雨晨.“城乡融合发展”视角的县域社会治理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2583128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