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财会/审计 |
中国神华财务风险分析 |
第733期 作者:□文/袁新雨 时间:2024/7/16 17:02:11 浏览:349次 |
[提要] 由于“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要求煤炭行业必须向低碳化转型,这对煤炭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提出新的挑战。法律、政策、技术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对煤炭行业的要求日趋严格,加大了煤炭行业的财务风险。本文以中国神华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双碳”政策对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对中国神华从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营运风险等三个角度进行财务风险分析,从而识别其在“双碳”战略目标影响下企业财务风险的变化和企业目前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其他煤炭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双碳”;煤炭企业;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11月6日
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来源,煤炭一直以来在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而煤炭是我国碳元素的主要来源,2020年提出的“双碳”战略目标旨在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转变,从以煤炭能源为主转向以低碳能源为主。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煤炭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煤炭的智能绿色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然而,这些转型和升级需要大量资金,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如果不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做好及时预防,企业将面临重大危机。
一、“双碳”政策对煤炭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
在政策层面,“双碳”政策鼓励和支持新能源的发展,国家对煤炭行业实施的环保法律法规越来越严格。我国对煤炭企业实施了严格的监管,包括控制煤炭价格、发放运输许可证、提高新建煤矿核准要求等,这些监管直接影响了煤炭企业的日常运营。
除了对高碳排放行业本身的监管政策外,国家对金融部门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绿色金融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国家生态环境部在“双碳”背景下更新了绿色债券的应用规则,要求以精准直达的方式指引资金流入低碳企业。中国银行也不再对新建煤电项目提供贷款,煤炭行业的融资难度越来越大。严厉的法律和政策监管无疑提高了煤炭企业的经营成本和违规成本,对其长远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市场层面,“双碳”战略目标提出后,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的发展,新能源成本的降低,使得产业链上企业由煤炭能源转向新能源,同时社会规范消费行为,鼓励低碳化生产,也会使得全社会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费,导致煤炭企业市场份额被抢占,因此受政策影响,市场供求变化可能导致产能过剩、资产搁浅等财务风险。“双碳”政策提出后,对于煤炭企业的监管加强,对于煤炭价格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双碳”对于煤炭价格的影响直接反映在企业的盈利水平上,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收入,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技术层面,“双碳”政策提出后,促进了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革新,我国煤炭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具有生产技术水平低、开采装备差、效率低等问题。在“双碳”政策提出后,企业落后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都面临着被淘汰的风险,与此同时企业急需加强研发等投入,这也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为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二、中国神华财务风险管理情况分析
在“双碳”背景下,中国神华受到政策和法律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的多重影响,这些风险传导机制使中国神华面临新的财务风险。第一,由于“双碳”政策的影响,国家出台了对新能源的扶持政策和对重污染行业的监管政策。煤炭企业是高碳排放行业,因此其经营状况受到影响。第二,中国神华必须采用控碳和低碳等技术,增加对环境治理方面的支出,这将影响其总体财务经营水平。第三,随着“双碳”政策的实施,煤炭行业的下游企业更倾向于使用新能源,这导致煤炭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双碳”政策的实施增加了中国神华原有的财务风险。为了评估中国神华在“双碳”环境中面临的财务风险,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开始,即筹资、投资和生产经营。
(一)筹资风险评估。在“双碳”政策提出后,中国神华的筹资活动受到两方面的主要影响:一方面筹资变得更加困难;另一方面筹资金额增加。本文从两个方面对“双碳”背景下中国神华的筹资风险进行分析,包括筹集资金的方式和企业偿债能力。
从表1中可知,“双碳”政策提出后,中国神华2021年、2022年的商业信用融资和负债总额都出现了大额增长。这意味着中国神华因低碳政策而无法获得更多金融机构的授信额度,而必须从竞争对手那里获得更多商业信用筹资。“双碳”目标提出后,中国神华的银行借款从2020年开始大幅度下降。从2020年的最高值41.48%下降到2022年底的26.87%,这表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受到国家碳限制政策的影响,以确保出借资金安全并降低坏账的可能性,提高了遴选放款对象与放款额度的严谨性。由于碳限制政策,银行对煤炭行业企业的需求增加,这导致中国神华银行借款规模逐渐缩小。这对公司的长期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并使其面临筹资困难的风险。中国神华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以及资产负债率指标均高于煤炭行业均值,这说明中国神华的偿债能力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由于煤炭行业的特点,中国神华的资产负债率远低于行业平均值,与行业整体发展情况相悖,过低的资产负债率使得中国神华无法通过负债来分散或降低风险,财务风险可控性差,一旦发生财务风险,股东的损失可能会更大。(表1)
综上所述,中国神华在“双碳”政策的影响下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并且筹资变得更加困难。此外,企业的筹资方式相对较少,导致财务风险的抵抗能力较低,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和筹资风险问题,从而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
(二)投资风险评估
1、内部投资。通过购买内部资产,对内投资可以产生资产,并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收益。从年报中可以看出,中国神华在对环保研发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多。(表2)
中国神华近5年来研发投入呈直线式增长,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双碳”政策提出后,中国神华的研发投入出现了大幅增长,从年报中可知,2021年中国神华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围绕煤炭绿色开发、煤炭清洁利用和煤炭清洁转化三大领域,增加资金用于研发,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积极推动产业、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促进协同创新,助力公司转型升级。2022年,中国神华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行业权威科研院所开展联合科技攻关,促进科技创新与价值创造的融合和转化,支撑本集团实现安全高效发展、清洁绿色发展和智能智慧发展。
中国神华加大在环保和低碳领域的投资力度,但鉴于碳控制技术的不稳定性,无法保证其实际效果,存在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风险。此外,对这些资金的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企业承担投资成本但无法获得相应回报,从而直接影响企业的投资回报率。
2、外部投资。对外投资是指企业将资产用于购买股票等方式,以投资于其他经济单位,以期获得相应的投资回报或者实现控制权。这种形式的投资容易受到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的影响,导致投资回报的不稳定性,可能与预期回报产生偏差,从而引发投资风险。表3展示了中国神华公司在2018~2022年期间的长期股权投资情况。(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中国神华的长期股权投资在2019年增长幅度高达305.44%,由2019年年报可知,是由中国神华与国电电力共同组建北京国电电力有限公司所导致的,随后三年,中国神华的长期股权投资一直在轻微波动。
在国家积极推动新能源发展的“双碳”政策背景下,煤炭企业过度依赖于与其同行业的横向投资,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构成了不利因素。中国神华在过去五年中,大部分对外投资都集中在其主要关联企业、同行业公司以及煤炭相关产业,这导致了投资方向的相对狭窄。在“双碳”政策的引导下,中国神华对传统能源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横向投资,从而提高了企业面临的投资风险。
(三)经营风险评估。“双碳”政策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销售量的减少。国家正在积极调整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耗的减少,这导致煤炭行业积累了大量库存。此外,煤炭行业的下游企业多数属于高污染行业,受到碳排放政策的严格限制,因此煤炭企业面临着应收账款难以回收的风险。二是经营成本上升。“双碳”政策要求煤炭行业向低碳方向转型,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改善其原有的生产经营方式,这将增加生产成本,也增加了企业控制运营成本的难度,从而导致盈利水平下降。因此,需要从企业运营和盈利两个方面来评估中国神华的财务风险。
1、运营状况。由于中国神华主要营业收入来源于煤炭采掘销售,易受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导致煤炭需求量和价格变化的影响。在“双碳”政策下,中国神华的风险抵御能力相对较低。如果煤炭价格受到国家监管控制而下降,或者销售量受到限制,这将对其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表4可以看出,2018~2021年中国神华的存货量在不断增长,但是它的存货周转率却在逐年下降,2022年中国神华的存货数量虽然在下降,但是它的存货周转率也在下降,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神华的存货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减弱,公司存在大量存货,可能出现滞销的情况。应收账款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18~2022年应收账款周转率逐步增长,2022年应收账款在增长而应收账款周转率却下降了4.72,因此在“双碳”政策下,中国神华出现坏账的风险提高。(表4)
2、盈利情况。从表5可以看出,中国神华2018~2021年的盈利能力指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于煤炭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2022年中国神华的盈利能力有所改善。然而,受到“双碳”政策的制约,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重逐渐下降,这将抑制煤炭需求和价格。因此,中国神华的盈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实现进一步提升。(表5)
从表6可以看出,中国神华逐渐增加了对节能环保方面的投资。“双碳”政策的提出将进一步增加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入需求,这将导致需要投入更多资金,进而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得煤炭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中国神华在碳限制政策的影响下,提高了对于环保控制的重视程度,然而,并没有建立起根本的碳排放监测机制,用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环境成本把控。相反,他们将环保资金主要用于修复由煤炭行业本身导致的环境破坏后果。这种做法导致了中国神华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投入效果甚微。(表6)
三、“双碳”背景下中国神华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多元化融资渠道,增强筹资能力。在“双碳”政策提出后,金融机构如中国银行提高了对传统煤炭企业的借款门槛,同时其他投资者也更青睐新能源行业,这导致了煤炭企业筹资困难的进一步加剧。目前,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依赖单一的筹资方式,主要是银行借款和发行债券。因此,煤炭企业需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来筹资,以提高自身的筹资能力。例如,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购置新设备、引进新技术,不仅可以缓解资金压力,还有助于推动煤炭企业向低碳转型迈进。此外,在融资过程中,企业应提升融资团队的专业水平,确保他们能够敏锐地感知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变化,从而能够及时抓住机遇并灵活调整战略方向。
(二)采用多元化投资策略。“双碳”战略的提出要求煤炭企业不仅要关注收益变化,还必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神华需要加大内部投资,加快研发和产业升级,以构建更加环保的生产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此外,在外部投资方面,中国神华可以考虑适度扩展到其他领域,例如新能源和发电企业,以推动煤电一体化发展以及煤化工等领域的多元化投资战略,以提高盈利水平并降低财务风险。
在进行这些投资时,公司需要充分评估被投资企业的实际情况。这不仅包括分析被投资企业的前景,还需要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以减少投资风险,避免因投资错误而导致的财务危机。
(三)优化运营效率,推进企业向绿色转型。“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对传统的煤炭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它们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提高运营效率,加速低碳化转型。中国神华主要从事传统的煤炭采掘销售业务,煤炭销售占总收入的绝大部分,这使其面临明显的经营风险。中国神华需要合理调整其主营业务结构,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清洁产品的研发,通过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来降低碳排放,推动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此外,中国神华还应建立健全的碳管理体系,提高员工的碳管理意识,通过对碳排放进行统计和分析,不断优化减碳方案,探索适合公司发展的路径,以加速绿色转型。
(作者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黄世忠,叶丰滢,李诗.碳中和背景下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J].财会月刊,2021(22).
[2]杨天然,吴艳芳.“双碳”视域下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以大同煤矿集团为例[J].会计师,2022(21).
[3]张晓昊.“双碳”背景下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22.42(06).
[4]刘可芳.基于“双碳”视角的煤化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3(03).
[5]许汉友,高一璇.双碳背景下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管理研究[J].航空财会,2023(01).
[6]于钦华.战略转型下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23(0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