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管理/制度 |
“嵌入”与“突破”:日用餐厨具产品创新之道 |
第733期 作者:□文/龙旭溪 丁嘉琳 陈奕帆 沈 杰 郑浩阳 胡永铨 时间:2024/7/17 9:09:21 浏览:152次 |
[提要] 产品创新是制造业永恒的主题。如何为产品创新提供驱动力是当下制造业企业所要面对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以嵌入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视角,利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以龙头企业双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探索数字化环境下制造业企业为产品创新提供驱动力,形成41个概念、21个副范畴、7个主范畴和3个核心范畴构成的模型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核心能力和外部环境以及数字化平台升级是驱动双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创新的重要因素。最后,做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嵌入性创新;突破性创新;产品创新;扎根理论;数字化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16JJD790055);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科)资助重点项目(编号:JYTgs20171103);浙江省商务发展研究会研究课题(编号:2021YJHKT01);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重点项目(编号:14SMXY18Z)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11月8日
在数字化时代,餐厨具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餐厨具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数字化环境下,餐厨具企业的产品创新需要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市场调研和产品设计。我国是人口大国,筷子、砧板等必要日用餐厨具在我国拥有庞大的市场空间。在防控常态化以及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全民健康理念不断强化,倡导“公筷公勺”健康用餐,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同时,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支付、物流、数据等相关配套服务能力的提升,我国电子商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也为日用餐厨具企业带来发展机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餐厨具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在此背景下,餐厨具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赢得市场份额。总之,数字化时代给餐厨具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和机遇。企业需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应用数字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实现精准营销和可持续发展。
一、文献综述
(一)嵌入性创新的概念与结构维度。嵌入性创新是企业在建立创新生态系统中与网络成员之间建立的创新合作关系,双方通过资源互补、整合推进创新。在嵌入性创新早期研究中,嵌入性创新表示与其他网络成员在网络位置等方面的联结,这些属性决定了企业在网络中所能聚集、整合和配置的资源数量,进而影响了企业在网络中的行为与绩效。Granovetter在1992年将网络嵌入分为关系嵌入性和结构嵌入性,前者描述主体之间的关系特征,如关系密切程度、信赖程度等;后者关注的是企业在整个网络结构中所在的位置,并且能为企业的信息交流形成更有效的交流渠道,其构成维度有网络中心性、网络异质性、网络规模和网络密度四个方面。在关系嵌入基础上,关系嵌入包含关系质量、关系稳定性、联系强度和网络互惠性。
(二)突破性创新的概念与结构维度。突破性创新作为一种网络现象,是通过对企业社会网络构建后,通过资源编排将资源解构和重构,而产生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过程。研究表明,突破式创新对新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突破性创新可以抓住用户需求,通过解决用户需求为企业和组织开发新的产品,带来盈利和绩效。突破性创新的构成维度有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新产品是指在市场上尚未出现过的、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的产品。新技术是指在某一领域内,采用新的理论、方法、工具和设备,实现了对原有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新工艺是指在某一生产领域内,采用新的工艺流程、工艺方法和工艺设备,实现了对原有工艺的改进和创新。
(三)嵌入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社会网络理论催生出嵌入性创新理论和突破性创新理论。作为一种网络现象,两者则存在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关系。基于知识网络视角下的关系网络嵌入不会直接对企业突破性创新产生影响。适当的嵌入性创新有利于突破性创新,而过度则会导致企业陷入“能力陷阱”,也就是说,会遏制企业的技术知识的有效利用。而突破性创新过程难度大、风险高、资源依赖性强,这驱使企业需要不断嵌入异质群体加入合作,从而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用低成本快速汲取外部资源。所以,嵌入性创新是企业实现突破性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观察法和案例分析法来对双枪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深入研究。
1、单案例研究法。单案例研究法是一种非常详实和深入的研究方法,重点关注一个特定的个体或组织,可以深入了解其内在机制和过程,有助于深入理解某些复杂的现象和问题。该方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如面谈、观察、文献资料分析等,以便深入了解个体或组织的内在特点、过程和影响因素等。单案例研究法的主要步骤包括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结果和撰写报告等。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为理论构建和假设验证提供有力的支持,有助于理解某些复杂问题的本质。
2、扎根理论方法。扎根理论是一种研究方法,其核心是资料收集与分析,也被称为编码。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是程序化扎根理论编码过程的三个步骤。开放性编码是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分类和概括,将其转化为更具抽象性的概念和范畴;主轴编码是指在开放性编码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和分类数据,将其归纳为更加具体和有意义的概念和范畴;选择性编码是指在主轴编码的基础上,选择重要的概念和范畴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发现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扎根理论的编码方法是其最重要的环节,不同流派的编码方法也有所不同,但都是基于数据的分析和概括,以构建理论模型。通过扎根理论可以深入了解某一现象或问题的内在规律和联系,为问题解决和理论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支持。
(二)案例选择。本文选取双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主要从案例典型性、研究便利性、数据可获取性三个方面来解释。
1、案例典型性。双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以下两方面典型性:(1)行业典型性。双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获得行业中的“三大荣誉”:中国竹业龙头企业、中国农业龙头企业、中国林业龙头企业,是能够代表行业的领军企业。研究产品创新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对双枪及同类型企业利用突破性技术优势深耕布局,构建良好的关系网络,助力产品创新具有参考意义。(2)企业典型性。创始人郑承烈曾创造连续20年利润增长的辉煌业绩。在这20年的发展历程当中,企业十分重视产品创新和企业内部管理,这为企业逐渐由接单转变成外发的身份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双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业内也享有众多美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2、研究便利性。(1)调研活动便利性。双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杭州,与研究人员的地理位置较为接近,且研究人员与双枪的人脉及联结较丰富,便于开展调研活动。(2)公开资料获取便利性。作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双枪在网络上有多项公开资料,便于研究人员查阅、获取信息。
3、数据可获取性。双枪公司成立于1995年7月15日,于2021年8月5日在A股主板上市,是全球竹业第一股,也是全球筷子第一股。奥运会、世博会、G20峰会、冬奥会的筷子生产企业,年销售超过10亿元。双枪每年新品开发投入上百万元,专利数量有一定的保证,由此证明数据的可获取性高。
(三)数据收集。获取企业的信息是扎根理论的重点,本文通过以下4种途径进行数据采集:(1)团队实地调研双枪获取资料;(2)从百度及论文网站等收集相关论文和文献资料;(3)访问双枪官网收集资料;(4)相关公众号及访谈等。
我们研究了近160篇与产品创新相关的文献。为了保证资料的准确性以及与研究目的的适配度,在筛选文本的时候过滤掉了边缘性研究文本,以此构建合适的研究资料数据库。
三、嵌入性、突破性创新的扎根理论过程
本文将所收集的资料使用程序化的扎根理论方法从开放性、主轴和核心编码来分析双枪公司产品创新的嵌入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最后检验理论的饱和度,形成典范模型。
(一)开放性编码。开放性编码是将所搜集资料抽丝剥茧般,逐渐具体化的过程。(表1)
(二)主轴编码。主轴编码用来分析范畴在概念上是否存有内在的关系,并尝试在其之间建立联系。本文最后总结出27个副范畴和资源结构化能力、员工培育能力、创新网络构造能力、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企业IT升级及地位升级6个主范畴,具体如表2所示。(表2)
(三)选择性编码。此过程主要是分析、组合上述主范畴,并结合相应理论提取核心范畴:创新网络构造能力、员工培育能力和资源结构化能力。通过对数据概念和范畴的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三种能力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通过以上的编码和进一步分析,一共总结出了三个核心范畴:数字化平台升级、核心能力、外部环境,最后实现现象到理论的提升。提取过程如图1所示。(图1)
根据上述三个核心范畴,双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故事线如下:双枪科技诞生于1995年7月15日。1996年12月10日,郑承烈将凝聚了心血和希望的12款120件工艺筷运往义乌的小商铺进行销售,这是双枪在产品上的首次突破性创新。1998年7月15日,召开“98双枪商讨会”,使100多位竹制品企业、3位合作客户以及几十位政府各职能部门人员对双枪有了前所未有的认可和支持。2000年,双枪以第11家专卖店开业风波再次撬动各界资源。2001年,双枪开发砧板新产品。2004年10月31日,双枪公司企业之歌《绿色生命》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八个部委举办的全国首届环保公益歌曲大赛中获得最高荣誉——金曲奖。2005年11月8日,双枪承接奥运会礼品——筷子生产任务,双枪的品牌形象进一步得到提升。2007年12月6日,双枪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礼品筷零售专卖店开业,这是在工艺角度上的第二次突破性创新,奠定了双枪产品创新的基础,同时也为双枪提供了更宽容的创新环境。“礼品筷”成为双枪的新名片,走进人们的视野。不断地嵌入和持续的创新积累,使双枪在行业中的发展有了清晰的定位。(图2)
员工培育上,双枪科技不断更新软件功能,实行学考练赛的员工发展机制,同时引入“人人当老板,大船变舰队”以及“懒人管理”的管理模式,实现员工培育上的突破。资源结构化上,主要将嵌入性创新后获取的创新性资源转化成专利权等。资源的不断结构化促使双枪创新产品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四)理论饱和度检验。该检验用来判断何时停止搜集数据。当收集的数据不再产生新的概念,不再能出现新的范畴时,可认为理论饱和了,就可停止采集数据。我们通过对资料的随机抽取和三级编码,并没有发现新的范畴,说明有较好的理论饱和性。
四、结论及启示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精准营销等方面,从而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本文从嵌入性创新、突破性创新视角介绍了双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创新之道。通过分析双枪的“嵌入”与“突破”下的产品创新发展脉络,整理出双枪以获取式资源结构化为主、积累式资源结构化为辅的关系网络构建的过程和数据驱动型高效运营管理模式——双枪“智脑”生态系统的数字化设备建造。通过本次案例研究可以得出,双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高度重视自主研发技术创新、重视员工培育、提高IT能力、严格把控产品创新质量的日用餐厨具制造商。
我们以实地调研为主,文献研究为辅的条件下,分析得出以下产品创新发展启示:(1)加强嵌入性创新下的产学研关系网络构建;(2)深挖数字技术利用,提高企业IT能力资源编排;(3)打造数字创新网络生态系统;(4)信息化工具和智能化系统推动业务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和营销数字化。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胡蝶,吴玥,常伶颖,等.“嵌入”与“破局”:疫情背景下我国国际科研合作关系的延续与创新[J].复旦教育论坛,2023.21(02).
[2]谢卫红,王田绘,成明慧,等.IT能力、二元式学习和突破式创新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14.11(07).
[3]林艳,廖慧.不同类型的科技型新创企业如何嵌入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基于资源编排视角[J].学习与探索,2023(04).
[4]胡馨月.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与出口动态:机理与效应[D].杭州:浙江大学,2016.
[5]张敬博,席酉民,葛京,等.平台组织产品创新网络模式研究——来自海尔平台创新的案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08).
[6]郑刚,邓宛如,王颂,等.企业创新网络构建、演化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J].科研管理,2022.43(07).
[7]赵红,张昆灿,姚鸽.嵌入式创新生态系统平台赋能模型构建与仿真[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1(0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