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第733期 作者:□文/谢晓燕 庄家乐 时间:2024/7/17 9:12:07 浏览:318次
  [提要]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手段,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本文以2016~202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例,实证检验供应链金融对于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能够显著提升中小企业绩效,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供应链金融可以通过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渠道对其绩效产生促进作用;异质性研究发现非国有中小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对其绩效的提升更显著。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绩效;融资约束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11月24日
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中小企业有一个“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中小企业在缓解就业压力和促进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相较于大型核心企业,中小企业通常因缺乏足够完善的担保资质和信用记录,难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资金贷款,常常面临着融资难题而限制自身发展。
“十四五”规划中强调,要稳步推进供应链金融发展、丰富供应链金融服务产品。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旨在降低运营成本、优化资金流转的同时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以大型核心企业的信用为担保依据,通过整合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将对某一企业不可预测的风险,利用供应链的可见性与信息共享,转化为供应链整体的可控风险,进而增强中小企业信贷资金的可得性。
目前,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主要从金融视角和供应链视角展开。在金融视角上,GELSOMINO Luca Mattia(2016)等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可以有效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获得更多融资机会。宋华(2019)、陈思洁(2020)发现中小企业通过参与供应链金融能够显著提高其融资水平。潘爱玲(2021)等从资本结构视角实证研究了供应链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供应链视角上,于海静(2017)等表示通过供应链上游核心企业与下游中小企业的密切沟通可以缓解道德风险。于小悦(2023)等研究表明供应链金融可以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从而促进企业专业化分工。卢强(2018)发现,基于供应链网络开展的供应链金融可以充分利用链条企业间的合作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目前,鲜少有研究直接探讨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2016~2022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且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间进行异质性分析,旨在丰富供应链金融相关实证内容的同时,为中小企业企业绩效的提升带来新思路。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供应链金融作为推动产融结合的重要手段,为中小企业绩效的提升带来新的契机。一方面供应链金融利用供应链上游大型核心企业的信用作为担保凭证,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风险,为中小企业开拓了新型融资渠道,降低了企业整体融资成本,提高流动资金管理效率。在拥有更稳定的现金流和资金支持后可以更好地进行研发创新,探索新市场和新机会。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需要中小企业与上游核心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间保持紧密的沟通与联络,为此中小企业会更注重自身综合实力,努力提高自身信用水平,完善供应链管理软件和信息系统,通过优化整个供应链中的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的运作,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绩效。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H1:供应链金融有助于中小企业绩效的提升
信息不对称及资产和担保不足一直是阻碍中小企融资的难题,企业若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将影响其绩效水平的增长。中小企业通过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库存质押融资以及预付账款融资等模式获取稳定的现金流的同时提供了多样化的外部融资渠道。供应链金融通过上游核心企业信用的背书作用,缓解了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了外源融资水平。因此,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展开能够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难题,为企业带来稳定的资金支持,从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H2:融资约束在供应链金融提升中小企业绩效中起到中介作用
产权性质的不同,意味着企业所面临的压力、融资渠道及新产品的适应性不同。首先,非国有企业通常比国有企业面临着更严峻的市场竞争压力,这促使它们不断寻求成本效益更高、风险更低的金融解决方案。其次,国有企业更容易获得政府支持的融资,而非国有企业则更依赖外部市场化的融资方式。最后,非国有企业通常能更快地适应新型金融产品,而国有企业的适应性可能更慢。基于此,提出假设:
H3: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更能对企业绩效起到积极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2016~2022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为初始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在融资约束中介作用的条件下,供应链金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保证实证分析的可操作性及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对原始数据进行如下处理:(1)剔除保险类和金融类上市公司;(2)剔除ST、*ST类型的上市公司;(3)剔除含有缺失值和异常值的上市公司;(4)对样本数据中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上下1%的Winsorization缩尾处理。数据来源于CSMAR据库,经Excel和stata17.0处理,最终共获3,910个样本观测值。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企业绩效(ROE)。目前对企业绩效的衡量多以总资产收益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托宾Q值。本文选取ROE作为衡量指标,该指标基于杜邦分析体系,能够体现企业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在充分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同时也能反映利润的增长效率。
2、解释变量。供应链金融(SCF)。目前,我国对供应链金融的衡量没有统一的界定。中小企业通常利用短期贷款及应收账款融资的方式获取资金。因此,本文借鉴姚王信等(2017)的研究,选用企业本年度短期借款与应付票据总和占年末总资产的比例作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程度。
3、中介机制变量。企业融资约束程度(SA)。本文参考Hadlock和Pierce(2010)构建的SA指数计算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该指数考虑了企业规模、企业年龄及信贷状况等多个影响融资的财务指标。SA值绝对值越大,企业越面临严重的融资难题。
4、控制变量。参考相关文献后,本文选取上市公司企业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资本密集度(CAP)、股权集中度(Top1)、现金流比率(Cashflow)作为控制变量。具体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表1)
(三)模型构建。为研究供应链金融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检验融资约束在其中发挥的中介效应,构建如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ROEi,t=α0+α1SCFi,t+Controls+εi,t (1)
SAi,t=β0+β1SCFi,t+Controls+εi,t (2)
ROEi,t=γ0+γ1SCFi,t+γ2SAi,t+Controls+εi,t (3)
其中,ROE为企业绩效,SCF为供应链金融,SA为融资约束,Controls为所有控制变量,i、t分别表示企业和年份,ε为误差项。若供应链金融系数α1显著为正,则表明供应链金融对企业绩效为显著正相关,H1成立。在H1成立的条件下,若模型2供应链金融回归系数β1和模型3融资约束回归系数γ2都显著,则间接效应显著;若模型3供应链金融系数γ1显著为正,系数γ2显著为负,则表明融资约束在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绩效提升的作用机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H2成立。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从表2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知,净资产收益率(ROE)的最小值为-0.911,最大值为0.287,均值为0.036,说明中小企业绩效波动较大但整体为盈利水平;供应链金融(SCF)最大值为0.667,最小值为0,说明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发展差异较大,总体水平偏低;融资约束(SA)最小值为2.633,最大值为4.610,均值为3.814,说明中小企业自身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融资约束,融资约束问题较为突出。同时,经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各主要变量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表2)
(二)回归分析。表3列示了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绩效在控制年度与行业后的回归结果。其中,供应链金融的系数为0.530,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有助于中小企业绩效的提升,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对其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实证结果证实了假设1。(表3)
(三)影响机制分析。模型(2)、模型(3)中融资约束发挥的中介作用如表4所示。表4中第(2)列供应链金融(SCF)的回归系数为-0.177,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表明中小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融资约束难题,拓宽了中小企业外部融资渠道,提升了获取资金的能力。第(3)列融资约束(SA)的系数为-0.117,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高,其绩效将越低。由此证明,融资约束在供应链金融提升中小企业绩效的过程中起着显著的中介机制作用,假设H2得以验证。(表4)
(四)异质性分析。仅对全样本进行分析并不能很好地展现不同企业属性对机制产生的影响。基于产权性质这一分组依据,将样本划分为非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检验不同属性下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表5第(1)列供应链金融(SCF)的回归系数为0.538,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而第(2)列未通过显著性水平的检验,说明供应链金融在提升中小企绩效方面,对非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较大,而对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显著,证实了假设H3。(表5)
(五)稳健性检验
1、替换变量。为检验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借鉴刘兢轶等(2019)的研究,选用(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资产总额的比例(SCFT)替换供应链金融(SCF)的发展程度。
2、滞后一期检验。本文采用滞后一期的自变量lSCF来缓解供应链金融与中小企业绩效间的内生性问题。结果与上述结论均保持一致,如表6所示。(表6)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以2016~2022年创业板企业为样本,研究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得出研究结论:第一,供应链金融与中小企业绩效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二,融资约束发挥着中介作用,供应链金融可以通过降低融资约束进而提升中小企业绩效;第三,非国有中小企业更能发挥供应链金融对其企业绩效的积极作用。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对中小企业而言,要积极参与到供应链金融体系中,不断完善自身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注重企业自身的信誉度建设,加强与上游核心企业及金融机构的联系。第二,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一方面金融机构要根据中小企业具体需求设计供应链金融产品,提供灵活的融资解决方案,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约束难题;另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不断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提供更安全、透明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第三,对政府而言,要完善相关规章准则,加强对供应链金融产品的监管,确保供应链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同时,给予进一步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政策支持,鼓励处于供应链条上的金融机构、企业等主体相互沟通与结合,为企业借助供应链金融提高企业绩效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宋华,陈思洁.供应链整合、创新能力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绩效的关系研究[J].管理学报,2019.16(03).
[2]陈思洁,宋华.供应链金融视角下企业网络与企业能力对中小企业融资绩效的影响——一个链式中介模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0(04).
[3]潘爱玲,凌润泽,李彬.供应链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基于资本结构调整的微观证据[J].经济管理,2021.43(08).
[4]于海静,康灿华.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7(04).
[5]于小悦,于苏,曹伟,等.供应链金融与企业专业化分工[J].财经研究,2023.49(10).
[6]卢强,宋华,于亢亢.供应链金融中网络连接对中小企业融资质量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8(09).
[7]姚王信,夏娟,孙婷婷.供应链金融视角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及其缓解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04).
[8]刘兢轶,杨梅,郭净.供应链金融能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吗?——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会计之友,2019(10).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78169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