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河南省旅游文化软实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第733期 作者:□文/李 云 赵俊舟 时间:2024/7/17 10:33:07 浏览:204次
  [提要] 文旅融合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旅游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因旅游文化软实力的无形性,需要借助相应的指标体系等对其进行量化评价。本文构建区域旅游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河南省为研究案例区,通过无量纲化等方法对指标具体处理,得出在区域旅游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支持力和影响力是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关键词:河南;旅游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11月11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和审美的需求日益增加,旅游需求也逐年增长。以河南省为代表的旅游文化资源大省和强省,在现阶段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建设中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基于旅游文化软实力的无形性、不可直接测量性,使相关评价指标模型构建的研究关键性凸显,通过模型可以更加高效地将区域旅游文化软实力具体数值化后为相关研究和政策评估提供参考,从而充分发挥其对区经济可持续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旅游文化软实力概述
通过对已有的文献收集整理得知,目前国外专家学者基本没有专门针对旅游文化软实力这一主题开展研究,大多是基于软实力对旅游地的相关研究或基于软实力和旅游相结合产生的作用或影响开展相关研究。旅游文化软实力的研究虽然是基于旅游文化和文化软实力两个研究概念的基础形成的,但并非是旅游文化与文化软实力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整合旅游地优质文化资源凝练出的一种无形的综合软实力,其对内具有传承、生产、创新等作用,对外具有吸引、传播、影响等功能,是旅游产业发展中重要的可控因素,对区域影响力和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可为区域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内在支持。同时旅游文化软实力建设也是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提高旅游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旅游文化软实力不等于旅游影响力和竞争力,但却是构成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决定性部分。旅游文化软实力也是旅游客体在利用自身旅游文化资源,通过与旅游主体间进行文化的对比、形象营销等竞争手段,让旅客对旅游目的地文化产生认同感与服膺感,校正旅游主体文化偏好以满足旅游主体旅游文化需要的一种能力。面对现今旅游业间竞争的加剧,旅游景点的疯狂涌现使其旅游特色逐渐减弱的情况下,旅游文化软实力的高低将是各旅游地发展的重要砝码,强势优良的旅游文化软实力,能够为其带来更多的旅游者和旅游消费;而弱势低劣的旅游文化软实力则只会导致其市场份额丢失。此外,旅游文化软实力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依托一定的硬实力而生的,两者息息相关,相互促进的同时也相互制约,旅游地在构建旅游文化软实力时,应当确保其旅游产业的形成。因此,研究区域旅游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各区域的发展格外重要。
二、河南省区域旅游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设计指标体系。基于旅游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丰富、综合性强等特点,为尽可能全面地对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本文根据旅游系统结构理论及《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对旅游文化软实力构成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收集整理10位旅游文化、旅游经济、文化传播等方面相关专家对指标体系的修订意见,对指标进行删减和替换,确定最终指标体系及量化方法。将河南省旅游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大综合层指标,即旅游文化软实力的底蕴(B1)、旅游文化软实力支持力(B2)、旅游文化软实力生产力(B3)、旅游文化软实力影响力(B4),9个准则层指标,32个具体评价指标,对区域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进行衡量评估。
河南省位于中原腹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人文资源孕育了河南省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旅游文化资源底蕴是旅游文化产业生产和创作的重要素材来源,是产生旅游文化吸引力的源泉,是地区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依托,一定程度上决定其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因此,确定旅游文化软实力资源底蕴为综合层指标;旅游文化资源数量及资源品质为准则层指标;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自然遗址数、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度、旅游文化资源品位度为具体的指标层,对河南省旅游文化软实力的底蕴进行评价。
旅游文化软实力支持力与具有先天性的旅游文化底蕴不同的是其主要通过地区后天的发展建设形成,且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对底蕴的缺失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河南省旅游文化软实力支持力主要体现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贴合市场需求的高层次综合性专业人才的培育方面。因此,确定旅游文化软实力支持力为综合层;旅游文化公共基础建设和旅游文化专业人才培育为准则层指标;选取政府支持性政策法规、文娱场馆数、艺术表演团体数、医疗卫生机构数、普通高等学校数、本专科在校生数、人才吸引情况为具体指标层,对河南省旅游文化软实力支持力水平进行评价。
旅游文化底蕴若是旅游文化建设成果的历史馈赠和源泉,那么旅游文化的生产力就是旅游文化建设成果的当代创造及未来储备。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旅游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旅游文化品牌形象的塑造。因此,确定旅游文化软实力生产力为综合层指标;旅游文化产业和旅游文化形象为准则层指标;具体以河南省旅游文化各类企业单位数、旅游文化产业园及示范基地数、旅游文化产业投资及收入、文体娱从业人员数、商业购物中心数、星级酒店数、高A级景区数、旅游文化品牌数为评价指标层。
旅游文化软实力影响力是地区基于自身旅游文化资源,通过旅游活动、文化交流、媒介传播等形式尽可能多渠道、大范围地展示本地的旅游文化生产成果、文化魅力、独特形象,对本地区居民产生凝聚力,对其他地区居民产生吸引力,使其在思想上认同或者行动上趋同的能力,对区域旅游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建设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确定旅游文化软实力影响力为综合层指标;旅游文化吸引力、旅游文化传播、旅游文化辐射为准则层指标;具体以国内及入境游客接待量、实际利用外资情况、来华留学生数、500强企业数、政府网络平台传播情况、相关影响力指数、主题文化线路数、活动举办情况、城市地位荣誉、城市网络知名度、本土知名企业数、友好城市数为指标层进行评价。
(二)评价指标权重处理。因为指标既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数据度量方法不同,为统一数据单位方便后续比较,需要先采用比重法对初始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因为指标体系内均为正向指标,具体处理公式如下:
Xij'=(Xij-minX (j ))/(maxX (j )-minX (j ))
其中,Xij'为原始数据 Xij的标准化值(i=1,2,3…n),Xij为第j项指标的原始数据,maxX (j )为第j项指标的原始数据和所在研究时间段内的最大值,minX (j )为第i项指标的原始数据和所在研究时间段内的最小值。
为保证数据客观可靠性,利用熵权法对标准化后的指标进行运算,最后得出各项指标的具体权重,为后续相关研究分析提供参考或支撑。具体运算步骤如下:
首先计算第j项指标在第i年所占比重,用Pij表示:
Pij=■
其中,Xij指的是该项指标标准化的值,n指的是年份总数。
然后计算j项指标的熵值Ej:
Ej=-k■(PijlnPij) 令k=■
接着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gj:
gj=1-Ej
最后计算出具体权重,见表1。(表1)
Wj=■
(三)评价指标评析。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各项具体指标的评价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通常来看对旅游文化软实力的评价过程主要包括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和确定发展对策。采集数据一般是通过对某一区域旅游文化软实力相关的统计年鉴、各类发展报告等定量指标或者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打分等定性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而后进行数据处理,一般要通过无量纲化等方式将不同度量方式的指标转化成统一度量,方便利用具体数值对各指标现状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基于综合分值情况,确定相应发展策略。具体来看,河南省的旅游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层中旅游文化软实力资源底蕴、旅游文化软实力支持力、旅游文化软实力生产力、旅游文化软实力影响力的权重分别为0.103、0.479、0.269、0.149,说明旅游文化软实力支持力和旅游文化软实力生产力对区域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水平影响较大,旅游文化软实力底蕴和旅游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对区域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水平影响较小。
(四)河南省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评析。通过进一步研究分析得出,河南省在提升旅游文化软实力过程中存在旅游文化资源底蕴开发利用不合理,较为粗放和流于表面,产业链条不够通达;旅游文化软实力支持力度不够,公共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培育滞后且结构不合理;旅游文化软实力生产滞后,产业结构失调,品牌建设欠缺;旅游文化软实力的吸引力不足,传播渠道和辐射范围局限。
河南省在旅游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中需要把握以下四个关键方面:一是政府制定的宏观旅游文化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释放非政府组织的民间企事业单位潜在发展动能,调动各方积极协同合作;二是加强对旅游文化等相关专业人才的培育和利用,提高地区人才培养水平,发挥人才在旅游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三是将地区旅游文化资源转化为地区软实力,立足河南省旅游文化资源优势,对旅游文化产品内容进行扩充,对产业链进行优化和延长;四是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形成立体化的传播模式,扩大宣传范围、提升影响辐射力、增强地区吸引力、提高游客对河南省文化资源的认同感,增强整体竞争力。
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专业人才的培育吸引以及旅游文化品牌建设,旅游文化品牌的建设需要相关专业人员对旅游文化资源的核心价值和特色充分挖掘,两者相辅相成。可以通过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管理机制的改革优化、高端人才引进的力度等方式提高地区专业人才培育水平,如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对旅游文化相关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优化调整,进行学科内容整合,如适应全球化新时代入境游的增加,开设涉外旅游、外语导游等专业;改善原有教学范式,提高教学师资水平,根据市场需求及自身办学经验能力,在传统强势专业的基础上删减或增设新的专业方向,打造专业集群,发挥专业品牌效应,培养更贴合现阶段及未来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地方政府适当加强专业人才的委托培养和联合培养工作,以半脱产或全脱产等形式为专业人才的晋升提供更多机会,满足其进一步提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需求。还可以通过整合旅游文化资源,强化区域间合作,加大旅游文化聚集区的培育,在集聚区尽可能开展高质量、内容丰富多彩、种类繁多的表演、展览、节庆活动,促使旅游文化吸引力可以无中生有、有中生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旅游文化品牌效应。
综上,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旅游文化软实力是新时期中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经过一定阶段量的发展之后,中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必须通过质的提升才能够实现产业的中国式现代化。通过旅游文化软实力评级体系的构建,对河南省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点带面得出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等优势,突破常规式发展思路,以旅游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彰显旅游文化特色为抓手、以旅游文化创意为工具,全面提升区域旅游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水平。最终实现通过旅游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来重塑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形象的目的,进而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新疆科技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丛挺,叶当强,宁传林.区域视角下出版业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22(12).
[2]韩丽.关于提升区域旅游文化软实力的思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22).
[3]LIX,TIANZ.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Propaganda Strategy on Promoting the Soft Power of Tourism Culture in Qiqihar[J].2020(0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7855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