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管理/制度
智能司库下集团企业流动资金管理优化思考
第734期 作者:□文/李梦兰 时间:2024/8/1 13:53:54 浏览:104次
  [提要] 为加强司库管理体系建设,提升流动资金管理效率和效益,本文从总结流动资金管理理论、分析管理现状出发,明确新形势下流动资金管理要以防范流动性风险、深化业财融合、加强预算约束为目标,继续深化财务管理转型。在中央企业全面、深入推进司库体系建设背景下,本文分别从资金数智化分析与预测、资金收支计划管理与排程、存量资金头寸管理与理财、应收款项管理与控制等四个方向思考,探索优化、提升流动资金精益化管理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智能司库;流动资金;财务管理
基金项目:湖北科技学院教研项目:“智能化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22-XB-044)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12月5日
在国资委加快财务一流管理体系建设和司库体系政策引导以及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下,中央企业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司库系统在央企全面上线运行,已积累了部分相对成熟的管理经验。然而,现行司库管理实践仍然主要停留在资金融通、资金集中管控以及现金余缺调剂等独立管理模块。司库系统对资金全流程管控的功能尚未全面挖掘,特别是在通过智能化配置资金收付、提升资金价值方面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传统流动资金管理主要基于管理层的历史管理经验对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进行合理组织分配,央企子企业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工具和科学管理理念,其资金管理工作业财融合程度不高,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智能司库体系下,集团企业借助数字化工具对现金流进行深度挖掘和精益分析,逐步探索搭建资金数智分析、收支数智预测和流动资金价值模型管理机制,融合扩展司库流动资金管理功能,对于引导子企业提升资金管理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子企业流动资金管理现状
流动资金管理是对生产经营资金来源以及资金使用的计划、组织、核算和监督全过程,其管理目标是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基础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流动资金管理理论研究主要从三个方向开展:一是按照流动资金形成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组成进行分类管理,即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具体项目,采用周转率等指标评价管理效率;二是按照企业经营周期,量化分析经营资金流入和经营资金流出,分析波动性资金与稳定性资金,稳定性资金是满足企业正常经营所需的最低安全线,波动性资金需求随生产周期波动;三是从供应链全流程管理视角,按照流动资金投入与供应链或渠道的关系不同,进一步分成采购渠道流动资金、生产渠道流动资金和营销渠道流动资金,量化分析三个渠道的流动资金占用及历史变动情况,实现了财务上的流动资金管理与业务流程有效对接。
流动资金管理的复杂性,一方面体现在时间上的动态性,伴随生产经营活动循环但又与生产经营周期不尽相同,流动资金在不同阶段的投入必然带来不同的价值;另一方面体现在不同业务间的交叉性,流动资金是小型资金池,不同业务间的分配和调度需综合考虑时间、质量、安全、盈利性等管理资源的冲突。央企子企业由于普遍缺乏有效工具,并受管理环境、理念与能力制约,其流动资金管理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流动资金稳健性不足。子企业往往仅重视资金余额和支付风险监控,未建立系统性资金分析和监控机制,缺乏对资金交易、流量、流向和存量预测的全过程管控。尤其是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国内需求转弱等经济环境影响,小规模的央企子企业流动资金波动较大,稳健性不足。集团企业由于管理架构复杂,下属子企业财务系统独立,导致资金数据分散,需逐级加工上报,缺乏智能化、系统化监控技术,对资金流动性风险的总体把控不够。
二是资金与业务融合度不高。一方面部分子企业银企互联程度不高,资金管理难以实现与会计核算、预算管理等模块互联互通,资金管理系统未形成闭环,导致财务人员仍停留在资金结算层面,无法开展有效的资金分析工作。另一方面多数子企业未建立业务管理系统与资金管理系统的有效衔接,难以进行数据共享,业务人员无法实时提供项目整体资金情况和未来资金需求预测,财务人员难以提供精准的资金调度和资金支付等决策支持,未能充分发挥财务支持经营决策的职能。
三是资金预算精准性偏低。首先,由于业财融合度不高,业务人员编制的项目收付款预算未能从生产经营实际出发,导致预算偏差与调整时有发生。在资金预算执行过程中,子企业普遍缺乏资金预算滚动调整的管理工具,难以实现资金预算动态调整和预测功能,容易导致资金预算流于形式、效果不佳。其次,资金预算执行过程中,缺乏控制工具和科学有效的控制规则,仅采取项目付款总额控制的方式,导致预算执行与考核环节脱节,阻碍了企业资金预算管理效率和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二、智能司库体系下集团企业流动资金管理优化措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和深度应用,传统的流动资金管理模式面临挑战,无法满足集团企业集约化管理、高效资源配置的需求。智能司库体系与会计信息系统有机结合,通过把产品市场需求、供应链变化、金融市场融入管理系统,精准、实时、高效地预测流动资金需求,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使用,促进现金管理和业务管理的结合,为资金管理决策提供数据参考,从而实现流动资金精益化管理。目前,基于资金业务管理流程,集团司库体系分别建立了银行账户管理、资金集中管理、资金结算管理、资金预算管理和应收应付管理等模块,结合流动资金管理理论和管理现状,本文分别从流动资金数智化分析与预测、资金收支计划管理与排程、存量资金头寸管理与理财、应收款项管理与控制四个方向思考,探索引导子企业优化流动资金管理、提升资金运营价值的措施。
(一)流动资金数智化分析与预测。司库系统在账户集中、资金集中管理及监控的基础上,可建立涵盖资金流入、流出全链条的数据库,从管理层次上可以从集团、子企业逐步分解下沉到项目管理层面进行分析,通过应收应付管理模块打通项目/业务资金管理流程,建立从资金后端到业务前端的全流程分析机制;从时间层面上可以从年、月、周逐步精准到以日为单位开展资金分析,真正实现资金分析的智能化、精细化。在技术路径上,运用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建立统一资金数据仓库,通过规则引擎关联财务核算信息系统、银行流水,同时实现应收应付管理模块中自动收、付款认领,解决资金管理和司库基础工作重复、繁杂的问题;使用商业智能工具BI工具对历史资金数据进行数据筛选、清洗、归类与集中分析,形成实时、智能化驾驶舱、资金看板,便于管理人员进行智能化、个性化查询和穿透展示,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撑。
在资金分析功能设计上,通用性分析一般有趋势分析、结构分析、归因分析等方式,其中趋势分析包括收款趋势分析、付款趋势分析、余额趋势分析报表,利用大数据技术容易实现趋势分析的精细化落地,根据管理需求可以选择按年、月、周乃至日为周期;结构分析主要指余额结构分析,余额在企业、账户、币种、使用受限性质间的分类及比重分析;归因分析是结合管理需求,通过设置具体管理规则,根据历史数据自动识别异常波动,例如重复性校验、可疑交易提醒等分析预警的功能。此外,在建立项目/业务资金数据库的基础上,子企业可以结合行业特征、产品分析和内部管理需求,深化业财融合,开展多维资金数据的挖掘,例如通过收、付款的项目/业务贡献分析,了解资金主要来源和支出的结构,识别资金沉淀项目和资金贡献项目/业务,引导业务战略规划;通过项目/业务的现金周期和资金波动分析,了解各项目/业务的平均现金周期,对标行业内优秀企业制定改进计划,明确各现金周期管理目标,对低于管理目标项目实时提示预警、持续改进。
资金的数智化分析和集中呈现,便于管理层掌握集团整体资金的流动性情况,及时发现机会与风险,利用大数据分析、BI中的数据挖掘等技术科学开展资金预测,挖掘流动资金趋势和变动规律,从而预测未来流动资金盈余及缺口,不仅能合理地规划资金调度和投融资管理,也能防范资金重大风险。
(二)资金收支计划管理与排程。为提升刚柔并济的管控能力,集团企业搭建全账户、全币种、全业务链的资金预算管理模块,可以实现预算项目自定义、预算周期自定义及预算编制、调整、执行分析和考核的闭环全流程管控,全面监督和控制子企业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合理性和效益性。子企业运用信息化工具打通业务管理系统与司库系统信息壁垒,将资金计划的编报责任延伸到业务部门,同时与生产经营计划紧密结合,实现预算层面的多级分解和管理下沉,摆脱预算总额控制困境。
在资金预算刚性管理层面,可以通过规则引擎嵌入智能化判定和预警条件,设置科学、严谨、合理的管理体制,严格落实预算内量入为出、执行中效益优先和预算外收支平衡的原则,在项目资金管控上真正做到无预算不开支,资金配置优先向高效益项目、高风险业务环节倾斜;通过资金预算系统与业务管理系统互通,将预算差异、超支与节支管理责任落实到业务部门,实现预算考核的闭环管理。在资金预算柔性管理层面,一方面构建覆盖全业务、全流程收支预约线上流程,设置预算填报操作指南,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通过预算“年、月、周、日”周期分解,并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动态滚动调整预算额度,有效控制资金头寸,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资金预算精细化管理。
司库系统在资金预算管理中最大的突破是通过智能化技术,高效、精密地实现资金支付的周排程、日排程计划。子企业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分析、管理经验等建立个性化资金支付排程因素及评价标准模型。资金支付业务一般根据重要性和紧急性程度,可以分为刚性支出、管理性支出和项目性支出,按照刚性精准保付、管理集中安排、项目效益和紧急优先原则设置排期规则。项目资金评价体系需要综合考虑价值因素、信用因素和时间因素,可以按业务级别、付款用途、供应商信用周期、资金来源等构建资金数智评分模型,基于评分结果对资金预算进行智能排序,对预算执行进行智能调整。
(三)存量资金头寸管理与理财。存量资金头寸管理是基于深层次、多维度资金收支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以月、周、日为周期,解析刚性支出、管理性支出和项目性支出等三种类型的资金支付需求,及时准确地厘清资金支付需求、明确各类资产的变现能力,防范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措施。其中,刚性支出必须精准搭建“刚需”头寸,确保及时、足额支付;管理性支出建议配置“月”或“周”头寸,建立支付周期规则,以集中支付为原则,定期配置流动资金;项目性支出可以建立“延期弹性”头寸,项目性支出头寸管理较为复杂,对于不同项目、不同管理需求,其资金收支模式、供应链账期、信用等级不尽相同,需根据企业管理经验,明确安全延期周期,在安全延期周期内配置资金头寸、制定资金支付预算。通过资金周期、资金需求两个维度的头寸系统分析,可以明确子企业安全的流动资金保有量,结合生产经营计划制定长期、短期投融资计划。
不仅如此,在安全的资金头寸管理基础上,运用司库资金预算滚动管理工具,精准预测资金收支节点,有效利用资金收支的时间差,实施资金盈余管理,即存量资金理财管理。在执行层面,根据资金支付需求的分类管理,精准编制资金收支预算及资金支付时间,对存量资金进行智能分层管理,根据资金闲置时间适配不同的资金理财产品,如定期存款、通知存款、结构性存款等。智能司库体系可以根据规则引擎进行资金计划及理财设置,一方面包括投资理财业务登记、变更、存入本金、支取本金、利息收入以及变更等业务的自动化管理;另一方面将资金头寸、融资计划有机集合、优势互补,才能最大限度提升资金管理效益。
(四)应收款项管理与控制。集团应加强对客户的信用体系和应收款项等关键信息的统一管理,推动建立健全客户库建设。信用管理部门或者销售部门应当加强对客户的资信审查,严肃客观地进行信用评级,严禁降低客户准入门槛,从源头上减少应收款项和坏账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客户评级不能“一经确定而不变”,应当关注客户财务状况和营运盈利能力,进行客户信用状态的动态跟踪管理,评估客户还款能力,及时更新信用评级,调整信用额度并反馈给相关部门。对于失信或违约客户,应当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客户库数据应在集团和所有子公司范围内共享。
加强应收款项的事中、事后管理。强化信用管理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的各自职责以及部门间的沟通合作,严格执行应收款项管理和赊销业务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如应收款项催收责任制、信用销售奖励和惩罚制度,落实各部门和人员责任,强化集团债权管理和清收成果,缓解流动资金压力。同时,要强化内部控制监督,可由独立董事和内部审计委员会履行监督职能,也可抽派人员形成专职小组,对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于逾期应收款项,子公司或者集团应及时采取法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另外,企业可利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采取无追索权保理方式向银行转让应收账款,减少坏账损失,收回款项。
综上,央企司库管理体系建设对集团企业提升流动资金精益化管理水平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建设智能友好、穿透可视、功能强大、安全可靠的司库管理系统,以实现资金高效集约化管理、发挥协同效应、防范资金流动性风险;如何与企业管理环境、组织架构、市场环境、运营模式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资金价值创造能力,发挥财务管理的战略支撑职能等课题,都是值得财务人员持续思考和全力推进的工作。
(作者单位:湖北科技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国资委.关于印发《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Z].国资发财评规[2022]23号.
[2]国资委.关于印发《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的通知[Z].国资发财评规[2022]1号.
[3]孙文君,王苑琢,王竹泉.司库系统的业财融合与“双能”效应[J].财会通讯,2022(08).
[4]陈婷,陈丽华,徐国伟.集团企业司库管理体系建设实践[J].中国总会计师,2022(1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77993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