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市场/贸易 |
跨境电商可视化分析 |
第734期 作者:□文/薛晓茹 赛云秀 牛 波 时间:2024/8/1 14:30:48 浏览:194次 |
[提要] 为系统分析跨境电商研究现状与其未来发展趋势,本文以CNKI数据库2019~2023年收录的186篇与跨境电商相关的北大核心和CSSCI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其总体发文趋势、研究热点和演进规律。研究结果显示:跨境电商研究可分为7个聚类主题,研究热点主要为“数字贸易、价值共创、跨境物流、融资约束、多方博弈、固定成本、对外贸易”等研究方向。最后,结合研究现状对跨境电商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跨境电商;CiteSpace;可视化分析;CNKI数据库
基金项目:陕西省能源企业大监督体系构建研究(编号:20JZ076)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11月28日
2014年以来,跨境电商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跨境电商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并且跨境电商因其特殊性的特点,在当今全球联系日益紧密的时代有着极大的潜力与价值。因此,本文使用数据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利用中国知网搜寻相关跨境电商文献来分析,得到该领域从2019年至2023年的现状数据,致力于探索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从而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跨境电商的内涵
(一)跨境电商的概念。虽然跨境电商出现短短几年,但不同的学者对其下了不同的定义。随着代购出现于2000年、海淘出现于2008年,且随着2014年海关56号、57号文件的推出,说明政府对跨境电商合法的认可性提高,跨境电商正式产生并迅猛发展。在2015年“互联网+”的推动下,跨境电商规模和效益越来越庞大,交易规模达到了54,000亿元。2018年以来,国家又出台了相关文件实行新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但其深受政策因素的影响。李向阳(2014)认为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现有产业平台与资源优势,探索制定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以及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所涉及的在线通关、检验检疫、退税、结汇等基础信息标准和接口规范,实现海关、国检、国税、外管等部门与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套企业之间的标准化信息流通。张夏恒(2015)认为跨境电商的定义是不同国别或地区间的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及其相关信息平台实现交易,线下开展物流进出口业务操作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吕雪晴(2016)将跨境电商定义为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信息或商品交易的国际商业活动。庞燕(2015)则认为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个人或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
(二)跨境电商的特征。跨境电商是电子商务在当今信息全球化浪潮下衍生的商业模式,其本质有着传统电商的色彩,但也有着自己的特征。传统电商交易双方的交易行为是在同一国家内进行的,而跨境电商的交易双方是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在线交易,交易模式上多了一项“出口”。跨境电商多以B2C为主,其运作模式更加简单,且利润也比传统电商高。通过文献的梳理将跨境电商特征进行总结如下:(1)多边化:跨境电商促使贸易中的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从传统的双边线状演变成多边网状,即通过A国的交易平台、B国的支付平台、C国的物流平台实现其他国家间的直接贸易。(2)直接化:跨境电商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和服务平台,实现多国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交易。(3)小批量:跨境电商多是单个企业间或单个企业与单个消费者间的交易,大多是小批量或者单件交易。(4)高频次:由于是单体直接交易,会即时按需采购、销售或消费,交易的次数和频率就比较高。(5)交易成本低:传统贸易进出口环节多、时间长、成本高,而跨境电商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可以借助互联网减少中间代理环节,从而降低企业和客户的交易成本。(6)交易速度快:市场辐射全球,市场规模大,海外买家在平台上下订单,依靠完善的国际物流系统,就可以将客户所需的货物在1~2周内配送到客户手中。(7)交易简单:跨境电商平台界面友好,商家和客户通过该平台就可以进行购物交易,操作简单便捷。(8)通关效率高:各地都针对跨境电商货物通关出台了专门的政策与管理办法,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关税就成为跨境电商的关键,各地正在进行相关政策的试点。(9)国际物流是瓶颈:跨境电商的主要物流方式包括B2B(传统集装箱海运)、B2C(邮政小包裹、全球快递等),其瓶颈问题主要包括运输时间长、物流成本高、物流环节多、逆向物流难、退货成本高、手续烦琐、售后服务维权壁垒多等。
二、数据收集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收集。本文在CNKI数据库中以“跨境电商”为主题,采用知网文献高级检索的方式进行搜索,期刊来源类别为知网核心期刊以及CSSCI类期刊,将搜索时间跨度设定为2019~2023年,检索得到共187篇文献,得到数据后将其转化为可被CiteSpace软件处理的格式类型。数据下载日期为2023年5月21日。
(二)研究方法。本文基于CiteSpace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与跨境电商相关的重要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时间跨度为2019~2023年,通过视图可以直观看出跨境电商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研究演化趋势。以一年为时间切割分区,将“关键词”等作为网络节点类型,研究跨境电商热点及发展趋势。
三、结果分析
(一)发文量及发文趋势。通过检索得到183篇文献,其发文量及趋势显示从2019年开始,该研究呈现平缓下降趋势,到2021年后发文量呈现增长趋势,2022年后发文量又开始走低。对以往的研究热点进行系统化的总结,结合类似电商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发掘新热点,为进一步研究跨境电商热点提供了思路与指导。
(二)研究热点分析。根据CNKI数据库中2019~2023年文献数据的图谱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出跨境电商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共现图谱并梳理出前20个高频关键词:跨境电商、数字经济、跨境物流、数字贸易、中小企业、一带一路、供应链、对外贸易、区块链、传统贸易、减税、互联网、价值共创、农产品、电子商务、融资约束、制度创新、国际规则、协同治理、异质性。频数最高的是“跨境电商”,频数114,中心度1.21。
使用圆形节点大小来展示关键词的词频强度,使用连线来展示各关键词之间存在的共现网络关系。综合数据可以发现,跨境电商、数字经济、跨境物流、数字贸易和中小企业是跨境电商领域研究被引用最多、最受重视的5个节点。在研究作者时,可以看出张夏恒、马述忠、张洪胜、宋颜群、张晓东、郭继文等发表相关文献较多,但作者之间彼此联系并不紧密。而相关主题则较多由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研究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图1)
(三)文献聚类分析。在CiteSpace软件中对跨境电商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的聚类分析,生成关键词聚类图。从聚类图可知,高频关键词被聚成9类,分别是#0跨境物流、#1数字贸易、#2价值共创、#3生态系统、#4融资约束、#5多方博弈、#6固定成本、#7对外贸易、#8跨境电商。在“Clusters”菜单栏中选择“ClusterExplorer”选项,通过整理可得到跨境电商关键词网络聚类表,见表1。(表1)
(四)文献演进规律。利用CiteSpace软件得到关键词突现图,利用关键词时间线图可以看到许多重要信息,如跨境电商聚类开始出现的年份以及在整个聚类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标志性的关键词,由此可得出跨境电商的演进规律。分析得知,2019年的标志性关键词主要有跨境电商、跨境物流、区块链、价值共创等,2020年的标志性关键词主要是数字贸易、数字经济和中小企业等,2021年的标志性关键词主要是信息服务,2022年的标志性关键词主要是海关监管和“双循环”,2023年的标志性关键词主要是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此外,通过关键词突现也可以知道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可知有6个主要的关键词体现了跨境电商研究领域的演进,跨境电商、跨境物流、区块链等词也是在2019年之前就被提出,但“跨境电商”爆发是在2019年,并成为后续几年的研究热点。
四、结论及建议
研究发现,跨境电商的研究热点主要为“跨境电商、数字经济、跨境物流、数字贸易”等研究方向。跨境电商作为电子商务的一个新兴重要领域,与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紧密结合,有助于未来电子商务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迅猛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结论,结合国内当前跨境电商的实际情况,对其发展提出以下三点建议:第一,整合资源,利用供应链方式实施严格管控。可以看出,近年来关于跨境电商与供应链的研究不少,将供应链研究用于电商是很有意义的。不仅可以强化关系渠道,提升卖家服务能力,还有助于提高用户体验感,减小跨境交易风险。第二,研究跨境电商物流发展因素。通过构建海外仓并实施精细管理来解决跨境电商物流交易的缺陷,完善售后退换货服务,提供灵活、智能、高效的服务。通过大数据对物流信息加强控制,预测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第三,国家层面可以加强政策的出台、降低跨境税收。通过简化交易手续、交易环节等实施创新,提升行业积极性。同时,加大力度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确保产品的完好无损。对不同产品进行区别管理,尤其是涉及农副产品等特殊产品,更要把握季节性、时令性、价格弹性等特点,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避免跨境电商交易的纠纷。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唐忠,李晶.跨境电商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基于贸易成本的视角[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3(03).
[2]魏浩,涂悦.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发展特点、存在问题与政策建议[J].国际贸易,2023(04).
[3]杨以文,梁启业,李陈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如何影响电商行业发展[J].审计与经济研究,2023.38(01).
[4]周科选,韩永辉,余林徽.跨境电商产业政策对中国进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J].兰州学刊,2023(02).
[5]袁其刚,嵇泳盛.跨境电商如何影响劳动力就业——基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J].产业经济研究,2023(01).
[6]李小平,余娟娟,余东升,吴俊豪.跨境电商与企业出口产品转换[J].经济研究,2023.58(01).
[7]史金召,孙茂林,黎建强.我国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的模式设计与风险管控[J].国际贸易,2022(11).
[8]李宗和,戴明锋,屈军.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监管模式创新研究[J].国际贸易,2022(11).
[9]施寒潇,毛郁欣.基于文本挖掘的中国跨境电商政策量化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2(11).
[10]黄先海,虞柳明,崔雪.长三角共同富裕新实践: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J].浙江社会科学,2022(11).
[11]孟涛,王春娟,范鹏辉.数字经济视域下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国际贸易,2022(10).
[12]金泉,苏庆新.跨境电商平台赋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机制研究[J].国际贸易,2022(10).
[13]宋颜群,胡浩然.发展跨境电商能刺激改革地区的家庭消费吗?[J].消费经济,2023.39(01).
[14]刘宪立,窦志武.基于复杂网络的跨境电商供应链关键干扰识别[J].统计与决策,2022.38(16).
[15]胡浩然,宋颜群.跨境电商试验区设立与企业风险承担[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2(04).
[16]董战山,谭伟,刘琳,张婧,展永福.跨境电商相关税收政策国际比较研究[J].国际税收,2022(07).
[17]张诚,刘守臣,于兆宇.跨境电商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及路径研究——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22(07).
[18]吕雪晴,周梅华.我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路径[J].经济纵横,2016(03).
[19]庞燕.跨境电商环境下国际物流模式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5.29(10).
[20]张夏恒,马天山.中国跨境电商物流困境及对策建议[J].当代经济管理,2015.37(0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