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管理/制度 |
牧同乳业供应链管理优化思考 |
第735期 作者:□文/唐嘉璐 时间:2024/8/16 16:37:06 浏览:74次 |
[提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乳制品的品质安全和新鲜程度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乳制品供应系统不仅有助于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带来商机。本文以牧同乳业为例,分析中小型乳制品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并提出建议,希望有助于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持续长足发展。
关键词:供应链;成本控制;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12月22日
成本控制是企业实现盈利的途径之一,因为盈利是企业的目标,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动力。企业规模大小不同,但供应链管理却是每家企业和组织不可或缺的一环。供应链管理是一项广泛涉及组织内材料或产品的流动的活动,通过最大化客户价值、实现以及持续保持竞争优势,持续不断地演进与发展。
一、供应链与成本控制概念
(一)供应链成本管理概念。所谓供应链管理,伊文斯(Evens)认为,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流、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它采用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视链上的各企业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其共同分担采购、生产、销售的职能。
价值链成本管理除关注企业内部过程的成本管理外,也将注意力分散到企业核心内容能力的培养,以便形成保持长久成本资源优势。当然,价值链成本管理的特性也是通过增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控制成本。价值链成本管理重视达到总体目标和取得战略制胜,对企业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所形成的成本展开管理,将计划成本限制在预约范围之内。
(二)成本控制的概念。传统式生产鉴于经营管理的成本控制原则是指在组织的生产管理过程中,以区间的方式控制目标,对计划成本产生的全部过程都进行监控,并采取适当措施及时地进行纠正,使计划成本的各种费用都处于合理范围之中。成本控制的核心在于,在确定一个时期内的成本管理目标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一系列提前准备好的预防调节措施,来高效地控制相应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从而保证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成本控制的主体在他们的职权范围内,通过选用措施进行预防和调节,以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牧同乳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牧同乳业建立时,由于经济上的拮据,只能依赖外部资源,并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经营模式——先建市场、后建工厂。这种崭新的发展模式聚焦于市场拓展,而忽略了供应链的结构和完善。随着牧同乳业快速壮大,其供应链内部的问题逐渐显露。
(一)行业竞争加剧,自身供应水平不足。未来一段时间里,中国的乳制品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同时也将更加规范化。产品竞争已不足以满足企业之间的争斗,企业综合实力成为新的竞争焦点。随之而来的是,不合理的竞争将被有效地抑制。中国的乳制品市场正逐步迈入营销和形象定位的新时期,品牌形象和广告宣传也将会越来越重要。让消费者对产品品牌产生认同和信任,是破解市场竞争的关键。大型乳制品企业的规模和市场份额将逐步扩大,而中小型乳品公司可能面临着被大公司淘汰或合并的风险,这是一个较为严峻的挑战。首先,牧同乳业的技术开发缺乏实力,因为行政管理的繁琐和官僚主义的阻碍,对市场经济难以顺利适应。大量生产设备陈旧落后,技术跟不上,缺乏高品质意识,企业为追求利润,无奈从一些散户个体家庭中选购牛奶来源。同时,这种质量下降也为产品的销售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次,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相对滞后,而乳制品行业却在快速发展之中,二者之间形成了经营管理人才的急缺和行业发展的相对不平衡。最终,企业所售产品过于单一,呈现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此外,公司亦缺乏确切的市场定位,不断地采取价格战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而对于产品所附带的文化、意义以及相关性的挖掘则缺乏深度和广度。
(二)生产过程把控不严,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1、原料奶质量对乳制品的影响。影响乳制品品质的关键在于原料奶的质量良莠不齐。唯有选用优质的原料奶方能打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奶牛的产奶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从牧场到生产线,从原料到成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一旦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无法妥善掌控,就有可能导致最终产品质量下降,引发巨大损失。
2、设备状态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机器设备的先进程度与加工产品的品质和档次息息相关,若要确保产品水准,设备维护保养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优良设备的运作是优质加工产品的基石。当杀菌设备发生故障时,杀菌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从而导致制产品的质量下降,不能达标。
3、清洗消毒效果对乳品质量的影响。乳制品企业须知,设备清洁非光由物理或化学手段所能达到之精益求精,必须恪守高洁卫生生产标准,如果设备及管道的清洗工作未能做到位,那么可引起诸多问题,如产品口感不正常、色泽不均等不良现象。
(三)配送环节投入不足,难以保障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乳制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加。而乳制品的冷链物流是保证其品质和安全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运营中,乳业乳制品冷链物流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发展初期,牧同采用普通平库,而平库信息化程度低,经常出现入库时录入信息错误、排查腐坏变质的产品困难等问题。首先,冷链物流设施不完善,特别是在冷链设备方面,投入较少,技术含量低,不能满足乳制品的快速冷藏和运输要求。其次,冷链物流环节管理不规范,从生产到销售环节中,存在着信息不畅通、配送车辆没有达到冷链运输要求、冷却速度不够等问题,导致乳制品在物流过程中质量下降。
(四)液体乳市场需求较低,发展空间有限。世界上最大的液态奶消费者每人消费0.23~12公斤。我国人均液体乳消费量不到15公斤,这无疑预示着我国的人均液体乳消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与此同时,城乡之间和地区间的乳制品消费非常不平衡。目前我国城市乳制品的销售量已经占到全国乳制品销售总量的90%,这表明城市乳制品市场飞速发展,市场份额已经十分巨大。然而,在广袤的农村地区,乳制品市场的潜力却是巨大的。随着乡村民众对乳品的需求日益高涨,我国乳业需要抢占广袤的市场,开阔前途。
(五)生产占用大量资金,不利于资金周转。牧同乳业最注重的是生产渠道方面的运营管理问题,目前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随着时间推移,其生产渠道的资金周转效率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牧同乳业在生产渠道上遇到了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表1)
三、牧同乳业供应链管理优化建议
(一)走特色之路,加强科技创新。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国乳制品企业必须勇敢迎接自身不足,积极谋求提升竞争力的途径,拟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在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上,需首先吸引大量的集团股份以吸收资本,之后方能为自身的发展铺平道路。公司的服务范围主要局限在区域市场内,在开拓本地市场时,务必考虑当地居民的独特口味需求,善于利用地理复杂性,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涵盖中国乳制品市场的主要产品是液态奶和干奶制品。乳制品的品种繁多,主要包括液态牛奶、奶酪、黄油以及酸奶。这取决于脂肪含量以及是否添加微量元素等。牛奶经过分类,各具特点。然而,中国的乳制品种类相对单一,这也意味着着眼于未来,发展前景无限。对于企业而言,应探索适合己身经营的特别产品或别具一格的销售渠道,以技术创新提升自身实力,切实突破行业竞争,专攻功能性乳制品。
(二)严格把控生产环节,保障产品质量。乳品质量的影响因素众多,需把握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并采取防范措施,方可确保产品品质稳定。
1、制定严格的原奶验收标准及规范。要严密把守牛群的健康,拒绝有害原料奶的流入。这需要企业努力建立一套极为严格的原奶验收制度。在取奶过程中,要进行多项感官检查,包括色泽、滋味和气味。此外,还要通过酒精阳性、比重、乳脂和掺假试验等多重检测来确保牛奶的品质,拒绝非标准牛奶。
2、加强对原奶的过滤、净化、冷却及贮存管理。原奶收购时,切莫忘却严格的过滤环节,须将原奶从一瓶转移至另一瓶,方可保障品质。为了保证过滤效果,建议每个月更换一次120目尼龙滤布,这样最为理想。多次过滤筛选虽除去众多杂质,但乳中仍含有大量微小机械杂质及细菌细胞,寻常过滤难以除之,最好在原乳净化后直接加工,这样能获得最高的纯度。
3、加强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和确认。企业需要打破旧有的“只关注结果”的观念,把注意力放在质量、过程上。从选购原材料开始,到试制,最后到配送成品,每个环节都必须做到精确的掌控。
(三)加大物流资金投入,满足质量要求。乳制品的冷藏和运输要求加大冷链设施投入、提升冷链技术水平。此外,为了确保低温需求的产品质量和新鲜度,如酸奶等,需求量大但保质期短暂,再加上消费者对品质的苛刻追求,商超为规避可能的食品质量问题,坚定执行超过生产日期三天以上不得售卖的严格标准,以此保障消费者购买的产品都是新鲜优质的。对于此类产品而言,为了实现及时送达的目的,企业要加强冷链物流环节管理,建立健全信息传递和监管机制,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和乳制品质量。
(四)优化产品战略和技术,扩大市场。我国乳制品加工行业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产品趋同现象,加工厂经常生产出非常相似的产品,缺乏创新性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公司需要制定独特差异化经营策略,实现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独树一帜的发展局面,在市场中呈现出别具一格的产品特色,引领行业发展的趋势。对此要做到不断创新改进,提高产品的品质、功能和性能,以求取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和额外的利润。同时,在资金管理上也要制定更加高效和严谨的标准,有效提升生产策略的管理水平。
(五)合理分配资金占比,减少资金占用。各式各样的营运资金项目琳琅满目,常常以一种平衡的比例关系相互交织。各种运营资金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扮演各不相同的角色,因此其数额应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来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营运资金的投资常常是被动的,这意味着企业必须努力维持最低限度的营运资金投入,在特定的情形下,运用资金进行投资可能会起到有益的作用;企业有足够的经营资本,才能够保持不间断的生产经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营风险。然而,资金若被大量占用于营运,将导致使用效益下降,从而减缓资金的周转速度。因此,要尽可能减少营运资金的占用,但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还要做好投资信息反馈,妥善处理所得资讯,方能丰富经验积蓄,助力日后投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牧同乳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尚需改进。但是,牧同乳业深刻意识到,构建自己强大、灵活的供应链对其至关重要。这种意识反映了企业的战略眼光和发展方向,也表明了其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企业成长的必要条件。集团成功实现了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目标,这得益于他们将过去仅仅“收奶”的做法转变为现在“收牛”的方式。这种做法不仅让他们的成员能够分享到集团的收益,更让他们能够同等地分担企业面临的挑战与风险。通过一系列措施,公司与供应链紧密相连。在公司内部面临种种问题之际,要以此为突破口,探寻出能够让企业保持高盈利、强竞争力的有效策略,从而彻底掌控整个经营过程。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毕美家,刘亚清,王加启,等.中国奶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中国奶牛,2023(11).
[2]卢尧.A乳品公司供应链管理优化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23.
[3]左丽娜,高腾,张丽敏,等.我国乳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1(06).
[4]栾稳稳.供应链下的乳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的思考[J].食品安全导刊,2018(09).
[5]邬玎岚,古焕群,林健汝,等.基于供应链的液态乳制品生产流程研究[J].中国乳业,2019(0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