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劳动/就业
沭阳县返乡大学生创业激励研究
第735期 作者:□文/荣艳丽 杨俊孝 时间:2024/8/16 16:46:57 浏览:169次
  [提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加强,大学生返乡创业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流动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沭阳县已返乡275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统计描述的方法研究沭阳县大学生返乡创业激励对创业动机的影响因素,分析创业激励因素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显著关系。结果表明:创业行政环境激励、创业资金支持激励、税收优惠政策、创业教育与培训激励以及合适的创业奖励与资助激励等措施对大学生返乡创业动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创业行为的产生。这些激励因素为大学生提供了创业的机会和条件,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带来创新、就业和产业升级等积极影响。为此,提出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政府制度保障支持、完善创业帮扶体系、构建大学生返乡创业资金支持机构,加强校园创业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希望本研究的结果能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返乡创业;创业激励;创业动机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12月22日
一、研究意义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由于长期的二元结构影响,农村一直是人才的输出地,乡村振兴所需的新型人才往往“回得来,留不住”,新农村建设缺乏人才支持,如何鼓励返乡大学生创业就业,让返乡大学生不仅能留得下来,能干得好,还能有发展,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通过分析创业激励对创业动机的影响因素,让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的大学生真正返乡创业,为乡村注入新活力,可以有效推进新时期“三农”工作,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也有助于提高对大学生创业群体的关注度,督促国家出台更完善的政策支持大学生乡村创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界定。创业是一种需要创业者及其创业搭档组织经营管理,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行为。而返乡创业具有特殊性,因为它发生在乡村这个特殊的空间,创业主体是农民或新型农民这个特殊的群体,以农业这个特殊的产业为基础。返乡大学生创业指创业的群体是大学生,他们在毕业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回到家乡选择一个方向,利用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拥有的资源平台,开辟出自己的事业,在乡村进行创业的过程。
(二)创业激励机制的界定。“激励机制”是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而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激励机制是指采用理性化的制度分别对主体和客体进行激励,使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激励机制是将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事实的连接手段。在返乡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根据需求层次理论,分析返乡大学生的创业动机,通过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机制,外部激励如营造创业环境;提供融资政策、税收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创业孵化政策等,内部激励如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荣誉激励,等等,促进返乡大学生创业行为的产生。
(三)创业动机的界定。创业动机通常指推动创业者进行创业的内在动力,是激励和引导个体为实现创业成功而行动的内在力量,每个人的创业动机可能都不尽相同。创业动机是复杂且多样化的,它受到个人特质、价值观、生活环境、创业能力、创业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
三、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一)模型构建。结合创业激励对创业动机的影响因素,本文把自变量定为创业激励因素,并将其划分为五个维度:创业行政环境激励、创业教育与培训激励、创业支持激励、社会文化环境激励、创业奖励与资助激励;把因变量定为创业动机,并将其划分为四个维度:生活动机、情感责任动机、资源优势动机、自我实现动机,进而展开分析探讨创业激励对返乡创业动机的影响。通过总结已有研究成果构架出本文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图1)
(二)研究假设。整理创业激励和创业动机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良好的创业激励能够鼓励创业者产生创业动机,促进创业者走上创业之路。所以,综合文献综述以及具体状况,得出假设:
H:创业激励对于创业动机具有显著的正影响
由于前文中已经将创业激励政策划分为五个维度,将返乡创业动机划分为四个维度,因此再对各维度间关系提出假设:
H1:创业激励对于生活动机存在正向影响
H2:创业激励对于情感责任动机动机存在正向影响
H3:创业激励对于资源动机存在正向影响
H4:创业激励对于自我实现动机存在正向影响
四、问卷调查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调查样本为沭阳县返乡创业的大学生,首先确定调查对象,抽取沭阳县苏澳产业园、创客中心、新河镇、颜集镇、扎下镇、茆圩镇6个地方作为调查地点,以调查地点中的返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5份,问卷有效率91.7%。本次调查问卷投放过程中,得益于沭阳县返乡大学生的积极配合,使得调研信息真实有效,得到了较为完整的调查结果。
(二)问卷分析
1、样本基本情况描述性分析。通过整理275份有效问卷信息情况,调查对象中男性141人,占比51.2%,女性134人,占比48.7%,男女比例差不多。在年龄调查中,20~25岁79人,占比28.7%;25~30岁143人,占比52.0%;30岁以上53人,占比19.2%。由此可知,被调查样本的年龄段大部分集中在20~30岁,集中表现为刚毕业或毕业时间不久的人群。在受教育程度调查中,大专学历124人,占比46.5%;本科学历128人,占比45.0%;研究生及以上23人,占比8.3%。总体看来,九成以上调查对象的学历为专本科。在学历专业调查情况中,经管类专业79人,占比28.7%;理工类专业89人,占比32.3%;医药农林类专业52人,占比18.9%;文史哲法教类专业55人,占比20%,专业分布差不多。在毕业年限调查中,毕业0~3年96人,34.9%;毕业3~6年117人,占比42.5%,毕业6~9年38人,占比13.8%;9年以上24人,占比8.7%,说明毕业年限对创业动机有影响。
2、效度分析。效度用于表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可靠度。测定的效度指标相对来说更高,代表测定获得的结果可以更好地凸显等候测定内容的实质特征。根据创业激励政策量表,开展因子分析前,要求围绕数据开展KMO值与特利特球形检验工作,确定所得的变量是否适宜开展因子分析。分析所获得的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表1)
经过分析之后所获得KMO值的具体参数是0.932,基于巴特利特检验最终获取的近似卡方值是19562.233,基于对各项数据开展研究所获得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0.001,基于前述的数据分析得出本文所运用的各项参数适宜开展更进一步的因子分析。
3、信度分析。信度分析(Reliability)即可靠性分析,是指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具体的信度指标相对较高,那么测定的标准误差会相对更小。表2的信度分析结果显示,创业激励政策量表、创业动机量表的系数分别为0.935、0.933,大于基本要求0.7。所以,可认定此次调研获取的数据具备较为理想的可靠性,论证了量表有良好的一致性,适合开展更为深入的假设检验。(表2)
五、实证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其代表针对两大变量关联状况的研究,用于判断变量间互作用的具体可能,为开展线性回归的基础。经分析,创业激励因素中的创业行政环境激励、创业教育与培训激励、创业支持激励、社会文化环境激励、创业奖励与资助激励都与大学生创业动机呈正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良好的创业激励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动机。基于性别等五大控制变量、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可以获取的相关系数矩阵。从分析数据中可以得知,年龄、学历、毕业年限与大学生的返乡创业各动机均负相关。这说明大学生的返乡创业动机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年龄越大越不会产生返乡创业的动机;学历越高,大学生的返乡创业动机越低;毕业年限越久的,返乡创业动机越大,但相关性不显著。而性别、专业与各个返乡创业动机的相关系数均为不显著的状态。
(二)回归分析。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案构建方程,希望对理论模型与假设开展检验。为保障模型的有效性以提供科学结论,要尽可能控制潜在的多重共线性,构建平方项前围绕各类自变量进行中心化处理,围绕膨胀因子VIF开展针对性的检验操作。抽取因子值,得出全部模型VIF都低于10,符合要求,可排除多重共线性。此次分析的核心变量即自变量、因变量。自变量主要为控制以及解释变量,前者涉及年龄、性别等因素,后者则是创业激励因素,涉及行政环境、教育与培训等五大维度。因变量为创业动机,包括生活动机、情感责任动机、自我实现动机和资源优势动机四个维度。创业激励对于创业动机的影响回归分析如表3~表6所示。(表3~表6)
基于表3分析可以看出,模型1的F值是6.6667,p<0.001。模型2的F值是161.347,p<0.001,具有显著性。因此,基于上述分析可得出,创业激励对生活动机有极为关键的解释效果,论证了假设H1成立。
基于表4分析可以看出,模型1的F值是8.526,p<0.001,模型2的F值234.156,p<0.001,有着相应的显著性。论证了创业激励因素对情感责任动机显著正相关,即假设H2成立。
基于表5分析可以看出,模型1的F值是6.899,p<0.001,模型2的F值是164.582,p<0.001,具有显著性。这说明创业激励因素对资源优势动机存在正向影响,验证了假设H3的成立。
基于表6分析可以看出,模型1的F值是6.156,p<0.001,模型2的F值为145.786,p<0.001,有着相应的显著性。论证了创业激励因素对于自我实现动机存在积极作用,即假设H4成立。
六、结论
通过对样本的信度分析、效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创业行政环境激励、创业教育与培训激励、创业支持激励、社会文化环境激励、创业奖励与资助激励能够对大学生创业动机产生显著影响,可以促进大学生创业行为的产生,对解决当前大学生创业就业问题具有一定的参与意义。
(通讯作者:杨俊孝)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项晓娟.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大学生返乡创业对策研究[J].乡村论丛,2021(05).
[2]雷正香.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有效策略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1.38(10).
[3]邢梦凝.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烟台市大学生返乡创业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烟台:烟台大学,2023.
[4]田牧.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激励机制研究——以泰安市为例[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2.35(03).
[5]李欣欣.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农村创业动机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23.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5652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