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金融/投资
银行业ESG表现与融资约束
第735期 作者:□文/蔡 军 黄晴情 时间:2024/8/16 16:56:36 浏览:198次
  [提要] 在国家大力发展绿色金融背景下,ESG投资理念在银行业的重要性日益提升。ESG评级作为评估企业ESG表现的关键指标,逐渐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如何获得充足的融资是银行业顺应国家金融业发展态势的重要问题,因此研究ESG评级表现对于企业融资约束有何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选取银行业中近年表现突出的平安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Wind ESG评级结果,运用单一指标法与复合指标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于ESG表现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为银行业相关企业提供有用借鉴。
关键词:绿色金融;ESG表现;融资约束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11月24日
随着“双碳”政策的深入推行,我国的绿色金融正在迅速崛起。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近几年ESG投资在我国也实现了更大的增长。ESG投资体现了一种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的投资哲学,而ESG评级作为评估企业整体发展状况的核心标准,逐渐成为当代投资者衡量企业是否值得投资的重要参考因素。银行业作为推行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角色之一,如何获得充足的资金进行绿色发展的转型与升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研究ESG评级表现对于企业融资约束有何种影响这一课题对于银行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选取银行业中近年ESG表现优异的平安银行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结合案例的研究方法,借用评级体系较为客观的Wind ESG评级结果,利用单一指标法与复合指标法相结合的方法探究ESG表现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效果,并针对银行业的ESG评级表现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行业内其他企业提供相关借鉴。
一、文献综述
(一)关于企业ESG表现与融资约束相关研究。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企业内部管理者与外部投资者存在信息差异,企业内部管理者往往比外部投资者更易获得有效信息。这就导致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将高于内部资本成本,从而产生融资约束。而根据成本-收益原则,只有当企业提高自身ESG表现带来的收益大于成本时,才会主动提升ESG表现。因此,探究企业是否可以通过提高ESG表现获得投资者、供应商、银行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青睐,实现缓解融资约束、拓宽融资渠道,将ESG的外部环境效应转化为企业的内部经济效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迫切关注的问题。
目前,大量文献针对企业ESG表现所带来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主要包括提高企业绩效、提升企业价值、获取商业信用、降低融资成本、改善企业投资效率等。以上研究大都认为企业ESG表现能够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和代理冲突,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产生正向经济效益,从而增强企业自愿披露ESG信息的意愿,形成企业ESG表现不断提高的良好循环。其中不乏对于ESG表现对我国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进行研究的学者,总体而言,大多数研究发现ESG表现良好对于融资约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在缓解机制方面,仪秀琴等研究发现,当企业提高ESG表现时,这将有助于减轻融资的限制,而这种减轻效果主要是通过股权融资、商业信用和金融信贷这三个融资途径得到实现的;在企业类型方面,张亚连等研究发现,良好的企业ESG表现有助于企业走出融资约束困境,并且企业ESG表现对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在中小规模企业中更为明显;在外部环境因素方面,张馨元等研究发现,在一个经济政策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出色的ESG表现能够有效地减轻企业融资的限制。而且,当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时,ESG在缓解融资问题上的效果也会更为显著。
(二)文献述评。通过对近几年文献的阅读与梳理发现,随着国家“双碳”政策的逐步推行,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ESG相关理论研究逐渐增多,研究内容主要包括ESG信息披露、ESG责任履行、ESG投资、ESG表现等方面。此外,近年来也有许多国内学者对ESG的评价体系中国化及行业适应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于ESG上市公司的研究,主要焦点是探讨其对企业经济后果影响的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企业价值、投资效率、融资限制以及企业绩效。其中,对ESG表现对于融资约束影响的文献主要以实证研究为主,缺少对单一案例的针对性分析,且对于单一行业的研究较少,多是不区分行业的总体上市公司分析。因此,本文选取ESG理念影响深远的银行业中的平安银行作为案例公司,借用评级体系更贴合中国本土企业的Wind ESG评级结果,探究企业ESG表现对其融资约束的影响,可以丰富此研究方向的案例研究,并为银行业提供相关借鉴。
二、案例分析
(一)平安银行ESG综合评级表现。ESG评级机构主要依赖企业的ESG信息披露作为其核心的信息来源。根据企业所披露的信息,评级机构可以更全面客观地利用自身的评价体系对企业ESG表现进行评价,并且给出相应的评级。上海万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被称为Wind或万得,自1996年成立以来,已经成为金融信息服务领域的佼佼者。Wind自2018年起开始对ESG标准及框架进行研究,正式推出自有品牌ESG评级,Wind ESG评级从CCC到AAA分为七档,目前Wind ESG评级已覆盖全部A股。在国际主流ESG体系架构的基础上,Wind ESG评级考虑了中国ESG投资、ESG实践、ESG信披、ESG政策等现实情况,部分指标带有本土特色。此外,Wind ESG评级在具体对公司进行评级时的指标选择以及权重划分上带有行业特性,Wind ESG评级按照62个Wind三级行业的分类标准,根据对行业ESG实质性风险、中国国内行业政策以及不同行业ESG信披历史数据情况、ESG争议事件数据情况的分析结果,对不同行业企业ESG评价选取不同的指标体系和权重。因此,为了更客观地了解平安银行的ESG表现情况,并贴合本文进行的行业研究,本文将以Wind对平安银行公司的ESG评级为依据,展示企业ESG表现情况。
从平安银行近几年公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所披露的ESG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平安公司近些年来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优异表现。Wind于2018年首次公布对平安银行的ESG综合评级,并且在之后随着每一年企业ESG信息披露中的变化,逐年给出对企业ESG的综合评级,从2018年到2022年共五年,Wind对平安银行集团的ESG评级处于一个稳步上升的趋势,从一开始2018年的B到2022年的A,平安银行的ESG表现处于一个逐年向好发展的态势。
(二)ESG表现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分析。现有衡量融资约束的方法包括单变量指标和多变量计量模型或指数。其中,单变量指标主要包括企业规模、股利支付率、利息保障倍数和其他指标,多变量计量模型和指数主要包括FHP模型、ACW模型、KZ指数、WW指数和SA指数。单变量指标法是指通过企业某一特定指标对企业融资约束情况进行衡量的方法,多变量计量模型和指数法是通过综合考量对企业融资约束产生关键影响的因素,对单变量指标法进行补充的方法,它能从整体上观察企业的融资约束情况。单变量指标法对于本研究而言更直观,多变量计量模型和指数法从方法的特性上来说更全面,因而出于研究的适用性与全面性考虑,本文采取单一指标法与复合指标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衡量平安银行的融资约束情况,力图更全面、直观地分析ESG表现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情况。
在单变量指标法方面,本研究选择股利支付率作为评估平安银行融资约束的核心指标。与股利支付率较高的公司相对照,股利支付率较低的公司更容易遭遇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可能遭遇更大的融资限制。当这些公司的内部和外部融资成本有显著差异,且外部融资成本相对较高时,它们更可能选择使用较低的股利支付率。因此,股利支付率的降低通常意味着这些公司需要面对更大的外部融资约束。而在多变量计量模型和指数法方面,由于SA指数规避了内生变量的干扰,并且被广泛应用于融资约束的研究,所以本文选择SA指数来度量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SA指数的绝对值越大,说明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就越高。
此外,为了更好地进行行业研究,本文选取了证监会2012版行业分类中与平安银行同属于货币金融服务业的上市公司各项指标的平均值,与平安公司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进而观察在行业内平安银行ESG表现对融资约束带来的影响;同时,由于ESG表现对融资约束的效果具有可跟踪性、长期性,在引入对比企业后,能更有对比性地持续考察企业ESG表现的长期影响,因此,本文在行业对比的基础上,又引入了同样参加Wind ESG评级的银行业企业——北京银行,将其与平安银行进行对比分析。北京银行与平安银行在行业中实力相当,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显示,平安银行位于第13位,而北京银行位于第15位。但是与平安银行不同的是,北京银行集团近五年的Wind ESG评级一直保持在BBB评分未有变动,而综合评级得分则除2021年外均在下降。所以,本文选取北京银行作为对比公司,力求更加全面地探索平安银行ESG表现上升对融资约束产生的长期影响。(表1)
1、ESG表现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分析——单变量指标法。从图1中可以看到,平安银行的股利支付率在2019年上升,2020年下降,后三年保持平稳,2020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平安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步增长率大幅下降,由2019年的13.61%下降到了2020年的2.68%。平安银行的股利支付率一直低于行业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平安银行尚处于成长期,股利支付率自创立以来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总体来说,平安银行近五年股利支付率的走势基本与行业走势相同,呈现在2019年大幅度上升,后期保持平稳的趋势;而北京银行的走势则与行业相反,北京银行的股利支付率自2019年起一直处于下降状态,但查询北京银行的年报可知公司近五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除2020年外都处于增长趋势。从全局来看,虽然平安银行股利支付率水平较低,但总体而言都在平稳上升,而北京银行却在逐渐下降,这说明近五年来平安银行内部的现金流充裕程度正在逐渐改善,能够利用自身在生产经营等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来满足股东的投资需求,因此平安银行良好的ESG表现帮助其维护逐步上升的股利支付率,换言之,ESG表现的上升帮助平安银行缓解了融资约束,而较差的ESG表现则加重了北京银行的融资约束,使其股利支付率下降。(图1)
2、ESG表现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分析——多变量计量模型和指数法。从图2中可以看出,平安银行的SA指数在2018年略高于行业均值,在2019年开始稳步上升,到2022年已经远高于行业均值;而北京银行SA指数总体高于行业均值,却自2018年起至2021年一直在下降。这说明,企业ESG表现可以影响其融资约束程度,良好的 ESG 表现可以对企业融资约束产生缓解作用。(图2)
综上所述,平安银行在近五年间不断加大在ESG方面的投资,在ESG报告中披露的ESG行动也表现出企业强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023年7月,平安银行凭借在ESG领域的出色表现,在“数字经济时代上市公司ESG趋势论坛”荣获“证券之星ESG新标杆企业奖”奖项,这也说明平安银行的ESG表现十分良好。根据信号传递理论,ESG表现作为非财务信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企业与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向投资者、债权人、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传递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信号,获得利益相关方的信任,增强企业获取资金的能力,扩宽企业融通资金的渠道。由此可得,平安银行良好的ESG表现缓解了自身的融资约束。
三、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随着我国“碳达峰” “碳中和”等政策目标的出台,ESG理念逐渐在我国发展起来,在国际资本市场上,ESG投资已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投资策略,投资者不再只看企业的财务表现,如今更关注企业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这三个维度的综合表现,因此,ESG表现作为衡量企业综合情况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企业和投资者的重视。通过整理国内外文献,结合信息不对称、信号传递等理论,本文从融资约束角度探究了企业ESG表现能为银行业带来什么样的作用。本文选取了银行业中ESG披露健全且ESG评级较好的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案例分析研究对象,并选择了行业内实力相当但近年来ESG表现走势相反的北京银行作为对比公司,结合行业对于ESG表现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最终得出了良好的ESG表现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结论。
(二)建议。从2022年Wind ESG评级的结果来看,银行业的ESG评级水平在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银行、非银金融、医药生物、煤炭、钢铁5个行业公司Wind ESG综合评分平均数在全行业中排前五。2022年42家银行上市公司中,全部银行中处于领先水平(AA级及以上)的公司空缺;有18家银行处于良好水平(A级或BBB级),另有24家银行处于待提升阶段(BB级及以下),占全部上市银行的55.27%左右。上市银行Wind ESG评级最高是A,包括平安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民生银行、郑州银行、渝农商行、浙商银行和南京银行等8家银行。虽然银行业ESG整体表现优于其他行业,但尚未有一家银行综合得分进入到AA、AAA行列。尤其是作为头部的六大国有银行,只有中国银行、交通银行获得A级评级,也说明银行业ESG工作,尤其是头部银行ESG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针对银行业提升ESG表现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将ESG工作全面纳入银行治理与管理架构。建议上市董事会尽早介入ESG管理事务,如组织由董事会履责的ESG管理小组、董事会制定与监督ESG管理目标等,同时对公司管理层开展ESG管理培训,以管理层行动提升公司ESG评级表现。二是有的放矢,对于企业ESG三个方面仍有较大改进空间的议题优先处理。评级机构ESG指标体系涵盖议题众多,提升ESG绩效难以一蹴而就,企业应对各项议题的重要性进行充分分析,基于现状制定针对性改善计划,持续投入,逐项攻破。三是进一步提高ESG信息披露质量。评级机构的信息以公开信息抓取为主,以MSCI为例,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可能存在没有披露有效信息、信息披露不充分或不规范,或表述与评级抓取不一致等问题,难以被评级机构获取有效信息。因此,企业需要依据评级要求、相关报告指引规范开展信息披露,重点回应评级机构关注议题,以评级机构易于获取信息的方式进行信息披露,通过结构化的ESG报告回应评级机构需求。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财经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婧.浅析ESG投资理念及评价体系的发展[J].财经界,2020(30).
[2]王凯,张志伟.国内外ESG评级现状、比较及展望[J].财会月刊,2022(02).
[3]李鹏飞,杜辰楠,熊紫钰.ESG评级、融资约束与企业超额现金持有[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22.39(04).
[4]仪秀琴,孙赫.ESG表现能否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基于融资渠道的研究[J].金融与经济,2023(07).
[5]张亚连,苏昌萍.企业ESG表现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基于信号不对称与委托代理视角[J].新疆财经,2023(02).
[6]张馨元,史桂芬,薛佳欣.经济政策不确定冲击下ESG表现与企业投融资[J].税务与经济,2023(03).
[7]陈艺萍,梁晨宇,宋笠.企业融资约束指标评述及适用性检验——基于我国上市公司ST企业和非ST企业的对照分析[J].财会研究,2022(02).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6030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