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
|
|
经济/产业 |
“双轮驱动”推动农村发展思考 |
第735期 作者:□文/可天赐 时间:2024/8/16 17:05:04 浏览:76次 |
[提要] 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以促进农业的集中规模经营和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土地流转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推动农村经济整体提升。本文分析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的相互关系,为了实现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的良性互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等。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实现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关键词:乡村振兴;土地流转;双轮驱动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12月26日
一、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相互关系
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乡村振兴需要依靠土地流转实现农业的集中规模经营和现代化发展,而土地流转也需要依靠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经济的整体提升和改善农村环境。
(一)乡村振兴需要依靠土地流转来实现农业的集中规模经营和现代化发展。集中规模经营可以有效地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土地流转,将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形成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基地,有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土地利用率。土地流转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在传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分散经营,生产效率低下。而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将土地集中到农业企业或专业大户手中,可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基地,促进农业生产向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土地流转可以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可以将土地出租或转让给农业企业或专业大户,获得一定的租金或转让费用,同时也可以在农业企业或专业大户的带动下,发展其他产业,增加收入来源以及获得更多的就业就会。土地流转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基地,促进农业生产向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引导居民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等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带动农村其他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繁荣。土地流转能够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引导城市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城乡经济交流和一体化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之,乡村振兴需要依靠土地流转来实现农业的集中规模经营,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土地流转需要依靠乡村振兴推动农村经济的整体提升和改善农村环境。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依靠土地流转来实现农业的集中规模经营和现代化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从而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土地流转也需要依靠乡村振兴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同时,社会资本也可以参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总之,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等,才能够实现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的良性互动,推动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以及改善农村环境。
二、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在推动农村发展中的双轮驱动作用
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在推动农村发展中具有双轮驱动作用。一方面,乡村振兴可以促进农业的集中规模经营和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另一方面,土地流转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的整体提升和改善农村环境,土地流转也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乡村振兴可以促进农业的集中规模经营和现代化发展。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乡村振兴还可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这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有助于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土地流转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可以通过转让土地经营权获得一定的收益,规模化经营也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此外,土地流转还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土地流转在推动农村发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土地流转也有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
因此,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在推动农村发展中具有双轮驱动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在推动农村发展中的双轮驱动作用,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和信息平台,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工作,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加全面、有力的支持。
三、推动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良性互动的建议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的良性互动,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政府应该加强对土地流转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明确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的目标和重点,确保政策措施与目标相一致。这有助于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流转程序、标准和权益保障机制。这可以为土地流转提供法律保障,减少纠纷和侵权行为。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加大对土地流转和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这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建立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流转信息发布、合同签订、纠纷调解等服务。这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土地流转的效率和透明度。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农业生产的安全和质量;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政策措施的落实和执行。同时,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措施。
(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支持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研究。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引导等方式,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如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生物技术等,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效益。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技能。在农业主产区建立农业科技园区,集中展示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为农民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园区建设,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改善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服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重点和时序,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指导。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财政资金、社会资本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同时引导金融机构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信贷支持,降低融资成本,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提高道路建设质量和效率。同时,加强道路养护和管理,确保道路畅通无阻。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提高防洪抗旱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灌溉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确保农民饮水安全。加强农村电力和通讯设施建设,提高电力供应和通讯质量。采用清洁能源和先进技术,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加强通讯设施建设,提高通讯质量和覆盖范围。
(四)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社会资本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之一。政府应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建立健全市场规则和监管机制,确保市场公平竞争,降低社会资本参与的门槛和风险。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为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提供政策支持,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扶持等政策措施,降低社会资本的投入成本,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投融资模式,为社会资本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探索PPP(公私合作)模式、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等模式,为社会资本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投融资方式。鼓励政府、企业、农民等各方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农民参与等方式,形成多方参与、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加强对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的宣传引导,提高社会各界对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通过宣传推广成功案例和经验做法,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的热情和信心。建立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的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对接、融资支持等服务。通过服务平台的建设,为社会资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推动其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总之,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是推动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良性互动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创新投融资模式、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宣传引导以及建立服务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与土地流转,促进乡村振兴和土地流转的良性互动发展。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田洁.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地流转制度改革路径探析[J].人民论坛,2019(24).
[2]扈永登.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机遇和策略研究[J].山西农经,2023(15).
[3]杨帅.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探究[J].山西农经,2023(09).
[4]李培林.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内生动力和路径选择[J].社会学研究,2023.38(06).
[5]黄晓懿.在乡村振兴中农村土地流转的作用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3(11).
[6]李珍珍.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与路径优化[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05).
[7]和晓萍.乡村振兴视域下L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时代金融,2023(09).
[8]王妍.农地“三权分置”助推乡村振兴: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J].农业经济,2023(07).
[9]赵洋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大陆桥视野,2023(0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