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简介 最新目录 过往期刊 在线投稿 欢迎订阅 访客留言 联系我们
新版网站改版了,欢迎提出建议。
访客留言
邮箱:
留言:
  
联系我们

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地址: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21号

邮编:050011

电话:0311-86049879
友情链接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北京超星 ·重庆维普
经济/产业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第735期 作者:□文/吴 睿1,2 吴乾圣1 时间:2024/8/16 17:06:50 浏览:342次
  [提要] 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应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我国卫生资源配置领域发展态势,从文献产出趋势、研究机构分布、机构合作情况、期刊分布、主题关键词及相关性分析、关键词时间演变等六个维度分析该领域发展态势,为探索该领域的学科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卫生资源配置;文献计量;发展态势
基金项目:海南医学院科研培育基金课题:“健康中国战略视阈下海南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与效率研究”(HYPY201929)。通讯作者:吴乾圣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3年12月20日
卫生资源配置(HRA)是医疗卫生服务系统(HDS)组织与活动的结构性基础。经过20余年的不断发展,卫生资源配置已成为卫生经济与卫生事业管理研究交叉领域中最为活跃与重要的分支。这一领域的重要性源于人类社会一直伴随着健康需求的增加和卫生资源的有限性而存在的矛盾。随着国家新一轮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卫生资源配置变得更为突出,成为新医改的焦点。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通过多年的改革和制度调整,政府逐渐承担更多的卫生筹资责任,公共卫生支出也得到明显增加,为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了更多的支持。然而,由于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存在严重的不均衡,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些挑战,需要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卫生服务的均等性和质量,以满足人民对医疗卫生的需求。本文从文章发表趋势、研究机构分布、机构合作、期刊分布、关键词分析、关键词相关性及演变情况定量分析卫生资源配置领域的研究态势,为后续理论研究的开展、未来政策制定和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是我国最大的期刊数据库,本文的研究样本选择CNKI数据库收录的CSSCI、北大核心、CSCD和AMI四类期刊,以保障纳入论文的学术质量和研究价值。设置检索主题为“医疗资源配置”或“卫生资源配置”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匹配方式选择“精确匹配”,共检索出1998~2023年的文献1,778篇(检索时间为2023年8月20日),剔除讲话、通知、新闻稿等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并去除重复项,最终筛选出1,309篇文章。保存为refworks格式并全部下载,作为实际数据来源。检索出的数据采用Excel、CiteSpace、cooc等工具进行分析。通过定量分析法对研究样本进行统计描述,追溯卫生资源配置研究的发展历程,为定性分析提供研究依据。
二、研究态势分析
(一)研究论文分布趋势分析。某一研究领域的文献数量与时间分布情况,能够反映该领域的研究进程和现状,揭示其研究发展的总体趋势。图1揭示了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研究主题论文发表趋势,1998~2012年十多年间该研究领域的发文量较少,且整体上呈现窄幅波动、缓慢增长的态势。在新医改的导向下,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性凸显,成为学术研究和卫生行业的热点,2013~2014年发文量出现爆发式增长,由42篇到85篇短期翻倍,新医改中卫生资源配置问题成为学术界和行业热切关注的问题。随后发文量呈现高位波动趋势,由图1可见,截至2023年8月,该领域研究仍保持了较高热度。(图1)
(二)机构分布。在卫生资源配置研究领域中文核心论文发表量最多的机构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和潍坊医学院管理学院。经查询,潍坊医学院管理学院前身为潍坊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于2020年独立设院,因此潍坊医学院在该领域发表中文核心论文总量第一,科研连贯性较强。在排名前二十的机构中,除一家政府机构、一家研究中心以外,其余均来自高等院校,其中仅三所中医药大学,占比较低。中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是不容忽视的议题,中医药大学在相关研究工作上的进展和成果有待进一步加强。(表1)
(三)机构合作情况分析。图2为卫生资源配置研究领域发文量较多机构的合作分布,合作量最大的机构是潍坊医学院,合作机构数为12家;“健康山东”重大社会风险预测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合作机构数为5家;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西藏卫生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合作关系有4家,其余机构合作数不超过1家。总体来说,各机构间合作关系不紧密,比较松散,可能与卫生资源研究的区域性特点强有关,对跨机构合作的要求不高。(图2)
(四)期刊分布。分析期刊与作者分布,能反映出该领域文献的核心趋势。将检索到的相关文献从期刊名称、载文量、百分比以及类别等几个方面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关于卫生资源配置的中文核心期刊来源共有224种,其中83%的文献刊载在20%(3篇及以上)的期刊上。载文量排名前25的期刊如表2所示。这25个期刊以卫生类期刊为主,均为北核期刊,其中载文量最多的期刊是《中国卫生经济》,该刊2023年的影响因子为2.692,载文242篇,占比超过18.5%,是《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的两倍以上。由此可见,卫生资源配置是卫生经济和卫生事业管理研究人员的重点关注内容。(表2)
(五)研究主题关键词分析。根据检索出的文献,通过关键词分析,获得研究所涉及的高频关键词。统计出现频次13次以上的关键词,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卫生资源配置,其次是公平性、卫生资源、卫生人力资源等。可以看出,相关研究围绕卫生资源人力、物力、财力多方面,从顶层设计规划到基层社区服务,尝试应答分级诊疗这一重点任务目标。常用方法有基尼系数、泰尔指数、数据包络分析、集聚度、洛伦兹曲线、Malmquist指数、秩和比法等。(表3)
(六)研究主题相关性分析。将主题关键词进行筛选、聚类,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图3。由图3所示并结合专业知识梳理可划分出三类主要研究方向:卫生资源配置基本情况:基层卫生服务、分级诊疗、区域卫生规划、卫生费用相关问题;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及分析方法;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分析工具。(图3)
(七)关键词时间演变分析。关键词概括和凝练文章的主题,在一定时期内出现频次或中心度高的关键词,通常被认为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图4是自2010年以来卫生资源配置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的演化过程,为了更清晰展示各关键词,统计采取上下错位的制图结构。分别列出每年新出现的10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上的圆形面积大小表示从关键词出现至今被使用的频次累积,从中可以梳理出研究主题的演变过程和新热点的产生。由图4可知,2010年高频词汇同时也是统计至今的高频关键词,充分体现卫生资源配置研究的核心内容。后期的演变主要体现在研究工具的发展和研究主体的拓展,如2014年出现空间配置研究方法,随后集中指数、集聚度、资源密度指数等经济学领域的指标被引入,目前空间配置的研究方法不断拓展和改进。研究主体除了卫生资源、卫生人力资源、基层卫生机构外,拓展延伸到应急医疗资源、中医药卫生资源,聚焦各地区微观模型、需求预测等。(图4)
三、总结
在对卫生资源配置主题研究态势文献分析后发现,卫生资源配置是一个传统经典又常议常新的话题,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和配置效率研究始终保持着持续的热度,并不断伴随着新方法的借鉴和引用。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在全国范围内各省市的卫生资源配置在人口公平性角度属于绝对公平,在空间公平性方面则差异悬殊,与常住人口分布之间也存在空间错配,但近年来有缩小趋势,由于高值聚集和低值聚集的区域分布具有较高波动性,中国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的空间关联格局特征也发生较大变化。在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方面,中国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总体有所提升,但未达到有效配置,80%以上的省份基层医疗机构的效率低下。在空间差异上,配置效率同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密度间呈现明显的正向效应。如,城市的配置效率优于农村,东部超过西部,南方高于北方,其中技术进步不足和规模效率降低是制约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因素。此外,针对不同省份和局部地区的卫生资源配置研究也呈现出类似的结果:卫生资源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较好,而按照地理面积和空间配置的公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学者尝试从多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如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加强政策倾斜和资源投入扶持落后地区,提高现代化远程数字技术运用等改善地理公平性。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主题研究广泛使用多种衡量差距的方法或指数。关于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主要测算方法有数据包络分析(DEA)、全要素生产率(TFP)、随机前沿分析(SFA)、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网络EBM模型、动态网络DEA模型、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等,并逐步扩展到Malmquist指数、马尔科夫链等经济学交叉领域研究方法。可以预见,随着卫生、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交叉学科不断融合,未来还会有更多新方法的引入,为该领域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研究层次和角度。
多年来,卫生资源配置研究取得显著的进展,本文尝试从多角度解析研究动态。卫生资源配置研究已经经历从起步到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再到平稳、持续发展的过程,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这一发展趋势反映了人们对医疗卫生资源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日益重视。研究成果论文发表的核心期刊主要是北核,缺乏CSSCI期刊,意味着该领域的论文研究质量还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卫生资源配置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包括不同区域间横向和纵向维度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公平性和利用效率以及相关制度改革和政策建议。这一领域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当下的医疗挑战,促进卫生资源优化配置,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战略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健康需求。
(作者单位:1.海南医学院管理学院;2.杭州师范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鹭鹭.卫生资源配置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李永友,郑春荣.我国公共医疗服务受益归宿及其收入分配效应——基于入户调查数据的微观分析[J].经济研究,2016.51(07).
[3]蔡永龙,李文辉,陈忠暖,等.常住人口视角下中国医疗卫生资源均等化的空间配置[J].经济地理,2023.43(07).
[4]郑文升,蒋华雄,艾红如,等.中国基础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的区域差异[J].地理研究,2015(11).
[5]胡梅玲,陈少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测度及时空演化分析[J].统计与决策,2023.39(01).
[6]梅子鸿,刘婵娟.2012-2020年我国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效率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22.41(10).
[7]王若楠,何艳婷,张屹立.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空间适配性研究[J].医学与社会,2023.36(07).
[8]刘泽,张娜娜,程杨,等.青海省医疗资源配置的空间公平与效率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2023.42(10).
[9]王帅,全薇,罗勇军.重庆市“一区两群”空间分布格局下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评价及预测[J].现代预防医学,2023.50(18).
[10]陈仁昌,杨满洲,冯文佳,等.山东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分析[J].护理研究,2023.37(16).
[11]高倩倩,杨满洲,闫早红,等.中国中医药资源配置水平及影响因素探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24(08).
[12]贾婉文,王俊豪.基于文献计量的医疗卫生资源研究动态与重点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23(04).
 
版权所有: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社 备案号:冀ICP备12020543号
您是本站第 31435055 位访客